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篇二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教育视角反思》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大教育观的视角对高校德育的重新定位,教育场域放大到整个社会,责任主体扩展到诸多方面,教育过程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延伸到环境育人、文化育人。但是,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机制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制约着大教育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实施。其中,主要问题是学校党委与教学行政间的管理主体确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统分离等。其核心问题是围绕育人的体制机制未得到“实化”,学科育德、服务育德、文化育人等机制严重缺位。建立党委领导下、党政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中枢系统、细化学生工作职责、构建服务咨询系统等是可行应对。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体制机制

  所谓体制就是组织体系内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机制就是机构的具体实现和运作方式。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方式和教育方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稳定关系。这样,作为体制机制问题也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和教育过程组织的问题。一方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宏观管理的实践举措,决定着基本要素的运行结构;另一方面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连接纽带,影响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相互关系。

  不同的教育理念决定了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机制,不同的教育体制和机制又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大学生为教育和关怀对象,组织动员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实施的教育;狭义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中心,以学校为主要空间的教育。二者主要差别并不仅仅是教育空间和教育主体的不同,而是两种不同教育观的差别。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观也被称之为德育,受到了教育要素化的影响。相对于智育、体育等教育要素而言,德育是其中一个。作为理论形态的要素说,是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提出的。他认为在各种教育、教学中,在各门学科中,都存在着一些最简单的要素,教育、教学过程必须从这些简单的要素开始,逐渐转移到复杂的要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人的和谐发展。这些要素包括体育、劳动教育、德育、智育。他所界定的德育就是“爱”,从母爱到家庭之爱,再到社会之爱。此后的发展,对于德育的内容仁者见仁,但是这种区分却延续至今。在19世纪,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教育面对专业教育的必要性同人作为道德生物之间的矛盾,以及为使人类适合于特殊生活情况的教育和使其适合于人类一般情况的教育之间的矛盾。[1]裴斯泰洛奇将道德教育独立出来,突出了德育的重要性。这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不过,德育独立出来后,也带来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作为学科教育中的组成部分,独立的德育如何与其他要素协调,作为独立系统的德育怎么样处理认知与实践的关系。小德育的确立和大德育的质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积累起来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大德育和小德育不是在内容上依据是否是道德教育而言的,而是针对教育观的。这种要素观的影响远远大于对德育是道德教育还是意识形态教育的争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提出的社会意义就在于确立大德育观,以期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的教育体制和机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体系上可以划分为主渠道和主阵地,即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个主渠道和党团组织建设、班集体建设、校园文化、校园网络等主阵地。从教育过程来看,主要包括教育主体、教育客体、教育介体和教育环境。所谓体制机制就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组织样态。从管理体制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归党委领导还是归教育行政部分领导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直在争论的问题。这个争论根源在于人们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意识形态教育还是一般教育的分歧。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实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在高等教育体系内进行的,同样受制于高等教育规律。这两个规律的共同作用,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领域,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方面都产生了新的问题。

  其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状态来看,如果高等教育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是一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就可以较好地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要求,顺理成章地贯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性。如果高等教育的要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不一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就有可能被高等教育的目标冲击并处于弱化、边缘化的状态。从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变化来看,几乎每一次高等教育改革都会程度不同地触及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比如,高等教育在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完全学分制的过程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时保证就成了问题;在高等教育尝试走出过于重视专业教育误区,扩大人文教育和通识教育内容的时候,再一次冲击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独立价值;甚至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直接质疑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否需要设置。也正是看到了这些问题的存在,教育部在不断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刚性地规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单独设置并直接归口校党委领导,思想政治教育要通过单独评估落实05方案中所规定的要求。时至今日,这些举措都取得了显著效果。不过,我们也要看到,离开了高等教育的运行轨迹,过多地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也将带来其他新的问题。

  其二,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现有体制下主要包括学生事务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两部分。意识形态属性和高等教育规律同样在共同作用并产生分歧。在我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经历了思想政治工作到学生工作再到学生事务的演变过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是相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教学而言的,是指存在于大学生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工作’这一术语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进程中,涉及高校学生发展的课外具体事务逐步增多,如学生心理辅导、特困生资助、勤工助学管理、毕业生就业管理等,这些事务在早期萌芽时总是被归属于‘德育工作’,但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认识到德育之‘筐’难以反映新增事务的特征。于是,一般意义上的‘学生工作’开始频繁地使用了。这一时期‘学生工作’可以说是包括‘学生教育’和‘学生管理’两个方面。”[2]学生事务是近年来在国际交往过程中,从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管理中引进的新概念。“在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学生事务(student affairs)是与学术事务(academic affairs)相对应的概念。一般认为,学术事务通常涉及学生的“学习”、“课程”、“教室”和“认知发展”等,而学生事务则涉及“课外”、“学生活动”、“住宿生活”、“感情或个人问题”等。”[3]无论工作的称谓如何变化,其所指蕴含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变化的趋势。即从宏观向微观,从抽象向具体的转变。

  两个领域的变化,潜在的问题是通识教育是否可以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事务管理是否可以替代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从体制与机制的角度而言,就是学校党委与教学行政之间的管理主体关系问题。这也是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面对的第一个难题。

  从现有的体制来看,存在着两种类型。一是分治的体制,二是通治的体制。所谓分治的体制就是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由党政领导分别管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被认为从属于教学工作,或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主管,置于整个本科教学的大管理体系之中;或由一位副书记或副校长单独管理。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由一位主管的副书记或副校长统一管理。所谓通治的管理,就是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统一由一位主管的副书记或副校长管理。此外,针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也存在通治与分治的区别。有的学校将学工、团委、研工、招生、就业、心理咨询、后勤和武装等部门统一起来由一位校领导负责,有的学校则主要把其核心的领域,如学工、研工、团委、心理咨询等职能部门由一位校领导负责,其他的则归口到了教学、后勤等职能部门中。前者就是所谓的大学工体制,后者就是所谓的小学工体制。

  无论是上述哪一种管理体制,最终都要影响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制。目前,占据主导地位的是党委领导下的三级管理模式。即学校党委、学院党委到学生组织。其中学校党委副书记(或副校长)、学院党委副书记(或副院长)、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干部等是这个体制中的教育主体。

  这种体制是典型的金字塔式结构。一定的单位内,位居塔顶的是主管的校领导,位居最低端的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个体制的最大优势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成体系,特别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同时,其中的弊端也日渐突出。主要表现在:第一,这种体制对意识形态教育具有信息快捷的优势,但是相对独立的体系,容易出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被孤立边缘的现象。第二,这种体制对高等教育的变迁适应性较差。高等教育的发展受制于社会需要和大学生成长的需要。社会需要的多样性和大学生成长的多样性,迫使高等教育要不断进行自我调整。第三,这种体制对底端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职责范围提出了考验,职责的弹性是一些岗位的共性特征,辅导员工作的弹性在高校的教职员工中相当突出,他们受制于各个与大学生有关的部门和事务,其中最严峻的考验就是意识形态要求和学生事务管理的双重压力。其中,意识形态的要求使他们常常处于全天候的思维紧张状态。

  简言之,分治的管理体制在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独立运行的同时,也带来了与高等教育大体统分离的弊端。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面对的第二个难题。

  如果说,体制是静态的,那么机制就是动态的。而不同的体制又决定了不同的机制。如前所述,立足于分治的管理体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轨运行的。分治管理体制下的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处于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并行的运行方式下。从教育效果考察,最大的难题就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认知与行为的关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是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理论教育,解决的是知与不知、信与不信的问题;教育空间是课堂。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解决的是规则认同、行为养成、责任担当和能力培养等问题,教育的空间是日常生活世界。从教育和学习的规律而言,知情意信行是统一的,共同指向人的整体状态。这种分割的体制产生了分割的运行机制,自然也就把教育过程分割了,最终把人的整体性分割了。理论与实践脱节,知与行分离也就不足为怪了。

  类似这样的分离,在大学工体制下也存在。目前,问题比较集中的就是如何建立起分工实施、统一协调的运行机制。

  其一,如何协调大学生在不同生活空间的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在学校里,教室、图书馆、寝室、食堂和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近年来,随着助教、助研、助管等形式的拓展,教师工作室、实验室和职能部门办公场所也成为一部分学生的活动空间。这样,几乎没有什么场域是空白的了。如果从全员育人的要求来看,这些新扩展的场域,如何体现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就成了新问题。按照现有的工作机制,有些空间,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没有办法进入的。比如,寝室和食堂。在后勤产业化的趋势下,许多学校把后勤服务只能以承包等方式将经营和管理权利转移给了公司。公司的价值取向是获得经济效益而不是承担育人职责。这两个空间又与大学生的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息息相关,一旦发生问题,就会联动到较大范围。这时教育的主体如何到位就成为难题。

  其二,如何协调不同教育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责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随着大学生活动空间的放大,教育主体也在增加。对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经典界定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党政干部、学生干部和专业课教师。该界定已经考虑到了全员育人的需要。实践证明,现有体制下,党政干部中,除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之外的其他干部很难被事实地纳入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中来;专业教育的教书育人也在弱强制中,时隐时现,时有时无。至于其他更多的群体则更难把握了。离开了这些群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无法把握。

  其三,如何从育人和服务的视角转化现有机制,是一个根本问题。现有机制中,比如科学决策、目标管理、项目管理、有效动员、信息反馈、稳定预警等多数是从管理的角度建立起来的。这种管理又是出于自上而下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树德立人,是培养一个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其价值取向和企业管理所指向的经济效益是不同的。从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需要出发,从制度确立到规范实施的每一个机制都需要有学生参与,才更有针对性。而管理机制又是服务于大学生学习和成长需要的。基于这个视角,凡是涉及到大学生生活项目的都应该具有教育影响力。目前,这个意识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综上所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体制机制存在着对育人机制重视不够,缺少“实化”;自我教育(学习)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比较而言,智育的机制已经常规化了;而德育随机性强,缺少机制保障,学科育德机制、服务育德机制严重缺位。如何完善大学生思想教育体制机制,以下几方面建议可供参考。

  第一,针对第一个难题,建立党委领导下、党政共同参与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机构,从顶层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中枢系统。基于党政分工带来的资源不统一,扩大学校行政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的空间,并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分治的弊端,建立学校一级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决策机构。由党委书记领导,其他校领导参与,分管副书记(或副校长)具体主管,各职能部门参加的决策机构,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力的有效性。

  第二,针对第二个难题,细化学生工作职责,根据大学生生活世界的变化,组建服务于其成长成才的相关机构。立足于非智力因素培养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日常生活与课堂教育同是成长空间的新思路,设置培育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和辅导机构,以及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对于这个问题,近年来已经开始得到一些高校的重视,比如“一站式服务中心”的建立就是在借鉴英美等国家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诞生的。这是我国高等教育观念更新的收获。该中心整合了新生注册中心、学籍管理、学习辅导中心、生活指导、行为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健康服务、勤工助学、经济资助等职能,实施扁平化运作,有利于提升服务范围和服务质量。当然,由于中西方文化传统和教育方式的差异,怎么在放大服务空间的同时,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与服务管理有效结合依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第三,针对学校教育和社会隔离的问题,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向社会延伸的机制。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不是高校体制内部的事情这一思维,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社会就顺理成章了。这个延伸包括以下几方面:其一,主体的延伸。大德育观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既包括学校的教育者与管理者,也包括社会的其他相关成员。其中重要的社会教育主体包括各级党政干部、可以产生教育影响的企事业单位等。前者通过意识形态责任承担着教育职能,后者通过文化产品间接地发生教育作用。其二,载体的延伸。社会就是教育空间。其中可以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主要有互联网、大众传媒、社区、社团、教育基地等。其三,教育内容的延伸。理论的来源是生活、是实践,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是苍白的。同时,生活世界也是教育空间,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要建立社会教育的实现机制,打通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通道。

  参考文献

  [1] 姚贵宾.裴斯泰洛齐道德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65.

  [2][3] 储祖旺,蒋 洪.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概念的演变与本土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9(2):88-89,86.

看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的人还看了: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2.大学生思想政治专题教育论文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论文

4.浅谈“中国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

5.大学生思想政治论文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篇二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制机制的教育视角反思》 摘 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从大教育观的视角对高校德育的重新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50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