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论文篇二

  《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浅见》

  摘 要: 本文分析了数学素质的含义与特征及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给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 数学素质教育 小学生 新课程

  一、数学素质的含义与特征。

  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指人的先天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脑的特性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素质是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离开这个物质基础谈不上心理发展。各门学科对素质的解释不同,但都有一点是共同的,即素质是以人的生理和心理实际作为基础,以其自然属性为基本前提的。数学作为一种客观抽象出来的自然科学,属于社会素质的范畴。

  二、数学素质教育的内容。

  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数学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由于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数学教育与整个普通教育一样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因而使学生的数学素质停留在低层次上,降低了数学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中所占的比例。因此,在确定数学素质教育内容时,要从整体教育观上,挖掘专业素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使其既有理论指导意义,又具实际操作意义。

  三、新课程下教师该怎么办?

  (一)提供新鲜的东西引起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学生的心理活动就会处于激活状态,富有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积极性高涨,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我要学”的意识增强。

  1.题型新。

  教材中的题型设计,以根据儿童的好动、好胜、好表现的天性,让学生“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学,在活动中得到快乐;让学生“比”,使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前进;让学生“炫”,使学生在考别人中进步;让学生“用”,使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所以在创设题型时,要关注学生,让他们快乐学习。如有些问题可以引入竞争机制,有些习题用讨论、争议的方法更适合学生的口味,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的思维“飞”起来,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充分体现在现代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学要开放,课堂要开放,学生思维要开放。

  2.题材新。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因此,数学练习设计要走出数学学科,让学生去领略另外学科的精彩。设计时综合学生所学科目,确立了以学科知识为基础,以情景主题为背景,适时地穿插另外学科知识,丰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如学习《百分数应用题》时,设计这样两道练习:①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摇?摇)%。②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一(?摇?摇);百发百中(?摇?摇)。这两题都融合了语文知识,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也学到了古诗和成语的知识,学生的兴趣更为浓厚。

  3.方式新。

  在我们平时的练习过程中,练习形式一般有四种即一问一答、板演、笔头和操作。这样的形式不能让全体学生一起思考,一起练习。如果我们精心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加入到这样的练习形式中,就能体现出教学的全体性。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结束新课时,设计这样一个游戏练习: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学号,按老师要求站立,看谁反应快。①学号是质数的同学,②学号是最小合数的同学,③学号既是偶数又是质数的同学,④学号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同学,⑤学号是合数的同学,⑥没有站立过的同学。这样可以把学习气氛推向高潮,让学生带着愉快和渴望学习新知识的心情结束一节课。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培养了学生不甘落后、积极向上的学习品质。

  (二)让实践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载体,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实践活动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的潜能。

  让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和获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天生的亲切感,抓住这一特征,充分让他们动手拼、摆、折、分、数、画等一系列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现和探索过程,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找出规律,使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形象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引入新课后,让学生量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然后把它们加起来,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为180度;再让学生用纸做一个任意三角形,将三个内角剪下,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发现所拼成的角是一个平角,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自己发现或提出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可以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潜能,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

  2.实践活动有利于进行猜想的验证,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

  将观察、操作、猜测纳入教学要求之中,数学猜想是人的思维在探索数学规律、本质时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带有直觉性的比较高级的思维方法,新颖独创的思路往往产生猜想、假设、推测之中,教师必须尽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大胆猜想、假设、推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发现规律。

  3.实践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及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筋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与脑的这种联系,就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实践操作时,以“动”促“思”,将操作与思维活动联系起来,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我针对学生对“等底、等高”这个条件往往不注意的情况,采取分组实验法,让学生进行倒水实验,用圆锥体容器盛满水倒入圆柱体容器。结果,一个小组倒了三次还没灌满,另一小组却溢出来了。这是什么缘故呢?学生议论纷纷。这时我拿出准备好的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两个容器让学生再进行倒水实验,此次用圆锥体量水三次正好灌满圆柱体。此时,孩子们的疑问更大了,思维活动进入高潮。这样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思索、领悟、概括,促使学生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数学课堂是常被人认为比较枯燥、乏味和缺乏激情的,因此,努力创建既宽松又富有人情味的,且使学生善于思考、乐于探究的课堂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体会到数学的乐趣学生才会主动学习和感悟数学,掌握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形成数学能力,发展个性品质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从而提高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教育探索与实践.2008,(12).

  [2]小学数学教材教法[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3]数学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小学数学与素质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小学素质教育数学论文

2.小学生素质教育论文

3.小学数学教育方面的论文

4.浅谈小学数学教育类论文

274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