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个性教育浅析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个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巴班斯基认为,研究学生个性是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条件,不考虑学生特点的任何建议、计划和决定都不是最优化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个性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个性教育浅析论文篇一

  《个性教育浅析》

  摘要:个性教育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世情、国情与个体的全面发展都需要我们重视个性教育。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和填鸭式的教育忽视了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力的发挥,要改变这样的状况,应从家庭入手,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受教育个体,调整现有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要多样化,要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方面的潜力,注重个体整体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个性教育;重构

  个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巴班斯基认为,研究学生个性是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条件,不考虑学生特点的任何建议、计划和决定都不是最优化的。在教育中尊重学生个性、重视学生个性,因材施教,激发学生潜能已成为教育的共识。

  一、个性教育的概念

  什么是个性?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一种心理现象,指一个人整体的心理面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人与人之间最本质的区别就源于个性的不同,个性不是一个单一的结构,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所谓个性教育就是培养人的自主性和独特性,使之逐步形成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并使其在自己的实践中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一种活动,它是人全面发展教育的核心。个性教育的内涵应包括:确立主体意识,培养独立人格,发展个性才能。

  二、个性教育的必要性

  1.时代呼唤个性教育

  所谓知识经济即以知识为主要推动力的经济。当今世界知识经济迅猛发展,人类社会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其核心是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知识的重要归根结底是人才的重要,如何培养顺应时代发展的具有创造性才能的人才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考虑的问题。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就不能抹杀其个性。个性的差异性,独立性和多样性是个体具有创造力的前提,从这一意义上讲,当前的教育更应该注重个体独立个性的培养。

  2.国家的进一步发展需要个性教育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关键阶段,高能耗、高投入、高污染的增长方式难以持续,亟需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2006年我国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用15年的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要完成这一目标,需要大量的创新型人才作支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教育的主要任务,而我国模式化的教育方式很难适应这一要求。

  3.个体的全面发展依赖个性教育

  人最终的目的就是实现自我的自由、全面的发展,良好的个性不管是对被教育者还是对他人都具有积极意义,而个体只有在形成良好个性的基础上才能不断发掘自身潜能。个体成长的过程是个性不断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帮助个体发掘、形成和发展良好个性,消除不良个性,提高个体承受挫折的能力,正确认识自己,有责任感,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从而在现实社会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

  三、个性教育的重构

  个性教育是个系统工程。它不是指在哪个固定的教育阶段需要进行的教育,而应该具有一定的连续性,从小抓起,注重孩子的良好个性的培养。同时个性教育也不是教师一个人的工作,作为对孩子良好个性形成起到重要作用的家庭,也应是个性教育的主要阵地。

  1.重视家庭在个性教育中的作用

  我们在谈个性教育的问题时,往往强调社会主流教育体制对学生个性教育的培养,忽视了家庭在个性教育的中的作用。良好个性的形成,离不开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初环境,学龄前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庭环境,2岁左右,儿童的个性逐渐萌芽,3~6岁儿童的个性开始形成。这一时期正是个体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所以应加强对家长教育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的引导。由于中国的独生子女制度,中国父母对孩子管教过多、过死,事事包办的情况普遍存在。这样的教育方式还没有等到孩子上正规的学校,他的创造力就已经被扼杀了。中国的父母要学会如何更好地去培养孩子,对孩子更宽容,给孩子更多的空间,慢慢学会成为孩子背后的支持者而不是孩子前面的领导者。

  2.现有教育体制对个性教育的影响

  当前中国个性教育的观念得到普遍认同,但观念与实际行动之间存在差距,同时缺乏个性教育切实可行的具体途径和体制、政策支持,从而使个性教育流于表面化和形式化。现有的教育体制更注重对学生智力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学生成长发展更重要的个性的培养。为了考高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高分低能”成了中国学生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评价机制方面,学习成绩的好与坏成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学习不好就被戴上“坏学生”的标签。同时全国范围内整齐划一的教学大纲、教材、教学方法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

  3.教师教学素质的提升

  教师的观念及素质决定了个性教育的质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独特性等一些观念已深入人心,但大多数教师在具体的教育实施过程中却没有把这一观念应用的教学中去,普遍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从而使我们的个性教育没有落到实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根深蒂固,想要在短时间内发生彻底的改变很难;二是教师没有掌握具体的、切实可行的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的方法。所以,对教师进行培训时,应侧重于教授教师一些具体的对学生实施个性教育的方式、方法,以便于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践行这些方法,从而逐步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

  4.教育方法的改善

  如何激发受教育者的兴趣和创造力?最根本的方法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学方法应因人而变,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各方面的潜力,使其变被动为主动,注重孩子整体素质的培养。承认学生在智力、社会背景、情感和生理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深入了解其兴趣、爱好和特长,并根据社会要求适应其能力水平进行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5.多角度、全方位进行个性教育

  在学校对学生进行个性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堂,更应把视角放在课外。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尤其是同伴之间的互动是良好个性形成的主要渠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主题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如平.普通心理学学习与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7.

  [2]朱小蔓.情感教育论纲[M].南京:南京出版社,1993.

  [3]班华.中学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作者简介:赵建平(1976-),女,山东济宁人,硕士,河南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研究方向:青年心理研究。)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个性教育浅析论文

个性教育浅析论文

个性教育已成为教育的基本目标。巴班斯基认为,研究学生个性是实现教育过程最优化的最重要条件,不考虑学生特点的任何建议、计划和决定都不是最优化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个性教育浅析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个性教育浅析论文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728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