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

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

  在中外职业教育的差异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摒弃阻碍社会进步的传统人才观,对于促进我国职业教育人才的正常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篇一

  《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摘要:文章阐明了比较中外职业教育异同的意义,在办学机构、学历体系、办学模式、社会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比较了中国和西方国家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并提出借鉴国外职业教育发展先进经验的结论。

  关键词:职业教育;比较研究;校企合作;企业办学

  一、研究中外职业教育异同的意义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较低,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劳动力素质与科技创新水平,而职业教育的作用是培养高素质的、具有科技应用能力的生产一线的劳动力和应用型人才,其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举足轻重。为什么德国制造、日本生产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他们生来具有的民族特性,但一个重要原因是受益于职业教育的发展程度。德国始终把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秘密武器”,“是德国经济发展的柱石,是一个民族能否存在的基础”。日本的经济腾飞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视。笔者希望通过比较中外职业教育的异同,为我国经济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之处。

  二、中外职业教育比较研究

  1.社区学院。社区学院,即在地区、社区层次提供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教育机构。社区学院的学生,通常来自学校当地,学院一般获当地政府的财政支持。职业教育要真正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展水平和资源配置等具体环境,发展有利于自身社区的职业教育结构,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这就是社区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理论基础。美国的社区学院一直承担着美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重任,学院数量占高等学校总数的61%,许多社区学院属于职业教育。社区大学的职业教育为美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培养了大量熟练劳工,因而在美国失业率创二战后新高的情况下显示出了重要作用。社区大学的课程设置是根据社会需要所设置的,正如商界顶级精英比尔?盖茨所说:“Community colleges have always been driven by what is most relevant to the employment market”(就业市场的需求推动了社区大学的发展)。美国社区大学的课程设置最大程度上反映了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提供帮助。美国社区大学38%的资金来自州政府,学费收入占20%左右,来自地方政府的资金接近20%,剩余的由其他形式的资金来源补足。

  我国各地经济条件差异很大,发展很不平衡。社区职业教育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重要。目前我国已有利用社区的资源优势发展教育的先例,例如山西襄汾县从当地实际出发,创造了最具代表性的贾罕乡模式的职业教育。乡党委组织成立了社区教育委员会,促进乡村两级办学,统筹社区教育资源,对学校的职业教育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反过来学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也有力地推动了全乡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职业教育不甚发达的大国来说,社区参与职业教育远远不够,有必要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鼓励社区参与职业教育。

  2.多层次的职业教育学历体系。我国的教育形式相对来说比较单一,职业教育一般分为中职、高职、职业高中等,而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之间相对独立,无法互通。在高考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进入高等学府完成本科学历几乎是每一个高中生及家长的目标,一旦高考失败,进入不了普通高校,就只有读高职一条路,而这是一些学生和家长所不希望的。这意味着无法获得和通过全国统考进入高校的学生同等的教育,因为职业教育在我国只有中专、高专的学历层次,看起来总比普通高等教育“低人一等”。

  相比之下,美国高等教育具备很高的灵活性——永远为愿意学习、学习优异的学生提供升学机会。美国社区大学一是提供大学一二年级的基础教育,二是提供广泛的职业教育。值得注意的是,社区大学提供的基础教育和我们国家的大专是不一样的,更关键的是,社区大学的学生学习两年后可以转入四年制大学读后两年的专业课程,不仅可以转入普通大学,更可转入像哈佛这样的世界一流名校。德国法律同时赋予职业教育证书与普通学历证书同等的地位,而且两者呈“H”型互通。德国人最看重的“工作的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日本1976年开始设立的技术科学大学主要招收高等专门学校和短期大学的毕业生,学制4年,并授硕士学位。我国台湾技职教育纵向自成一贯完整体系,横向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

  我国要打破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封闭状态,运用倾斜性政策支持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相沟通,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层次,建立高职本科、应用性硕士、博士等多层次纵向贯通的职业教育体系,使得高中毕业生或者已就业的职教毕业生有条件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从而满足我国经济转型中各种层次的人才需求。

  3.校企合作与企业办学。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培养合格职业技术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职业教育的特色所在。德国“双元制”模式是校企合作办学的杰出代表。“双元制”意指学生既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又有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里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职业学校义务教育,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且主张以企业的技能培训为主,职业学校的理论教学为辅,职业学校居从属地位。学生每周只有大约12学时的时间在职业学校,而绝大多数时间则在企业或跨企业的实训场所。澳大利亚实行“行业主导型”模式,英国实行“三明治”(学工交替制)模式,即学校—企业—学校—企业,直到掌握所学专业。美国“合作教育模式”从1906年开始实施,新生入学后,先在大学里学习半年,而后便以两个月左右为期限轮流在企业进行实际训练和在大学学习理论知识,到毕业前半年再集中在大学授课,最后完成毕业设计。

  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办学要落在实处,必须是企业心甘情愿地主动参与办学,从教学目标到课程设计再到教学评价,都应有企业的大力参与。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已充分认识到校企合作模式的重要性,例如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展定期的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与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技能人才等等,但企业并没有深入到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对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并没有过多干预。企业参与专业教学的科学性、制度性还有待深度挖掘。究其原因,企业的意愿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企业要真正能通过合作办学用上满意的职业院校毕业生,才有可能主动参与甚至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帮助学校开展专业实践教学。其次,通过政府引导来支持企业与学院合作,例如税收的相关优惠政策和法律保障等等。从技术上来说学院有科研的实力,能够带动行业的发展,因此国外企业是非常愿意与职业院校合作的,他们认为与学院合作是显示企业自身实力的一种方式,也是自身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标志。在我国情况是相反的,学院无法在技术上“领跑”行业,反而是追逐着行业的步伐,将刚刚出现的新技术、新理念用于教学中。

  比校企合作更深层次的企业参与职业教育模式是企业办学。企业办学起源于20世纪美国一些制造、金融企业的自办培训机构,从服务对象仅仅局限于公司内部到构造复杂的机构以致企业学校的规模。国外很多著名酒店都开办了自己的学校,例如瑞士恺撒里兹酒店管理学院。瑞士很多酒店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多采取半工半读的形式,例如上午上课、下午在酒店顶岗工作,而库尔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的教学模式的内涵和实质就是校、企、店一体化,校中有店、店中有校,教师在酒店服务过程中“教”,学生在酒店服务过程中“学”。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中外职业教育的比较论文

268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