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歌唱教育论文(2)
幼儿歌唱教育论文
幼儿歌唱教育论文篇二
《中班幼儿歌唱活动的教育策略》
【摘 要】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内容,它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由于教师机械的引导,使得歌唱活动气氛沉闷、了无生趣,长此以往,这种无效或低效的教学逐渐就会让孩子对歌唱活动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不乐意参加歌唱活动……
【关键词】幼儿;歌唱活动;策略
歌唱活动是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最基本内容,它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由于教师机械的引导,使得歌唱活动气氛沉闷、了无生趣,长此以往,这种无效或低效的教学逐渐就会让孩子对歌唱活动产生厌烦情绪,进而不乐意参加歌唱活动。中班幼儿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其心理活动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他们在一项活动中的持久性、目的性和专注性虽然都有了比较明显的提高,但这种持久性是在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中才能实现的。那如何让歌唱活动变得有趣又生动?如何让孩子们在歌唱教学过程中保持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在歌唱活动中实实在在有所收获呢?经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创造性地运用故事、绘画、游戏等教学策略,使歌唱活动生动化、形象化、生活化,即可达到以上效果。
策略一:巧让幼儿成为故事中的角色,使歌唱活动故事化。
中班孩子对故事非常喜爱,百听不厌,只要一讲故事,孩子们往往听得全神贯注,巴不得自己也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于是,我把情感类似的歌曲和故事相结合,将幼儿引领入故事情节中,感受角色的情感变化,跟随故事的情节发展,自发进行歌曲的学习。
在学唱《小乌鸦爱妈妈》这首歌时,我借助故事《三只小猪》将歌曲融入其中,力求创设一种温馨、充满亲情的氛围。为了吸引孩子,也为了给学歌曲创设条件,我将故事的部分情节稍作了改编,一开始,设计了猪妈妈给三只小猪唱的摇篮曲《小乌鸦爱妈妈》的第一段,并以小猪们提出疑问“妈妈,为什么小乌鸦不吵闹、不玩耍,要急急忙忙飞回家呢?”。从而引出歌曲第二段,唱完后,又以小猪明白了小乌鸦飞回家的原因,清晰诵读第二段歌词,让幼儿无意识记忆歌词。为了烘托亲情的氛围,加了这样一段话:小猪们都说,自己长大了也要像小乌鸦一样爱妈妈,对妈妈好。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猪妈妈的这首歌一直陪伴着小猪们成长。当故事讲到小猪们各自造房子时,三只小猪想起了妈妈,想起了妈妈从小教他们唱的歌,于是一边造房子,一边唱着妈妈的歌。这时配上音乐范唱,孩子们完全被吸引到故事情节中,很自然的跟着老师做造房子的动作,嘴里还唱着歌。最后在大灰狼到砖头房子前设计了巩固歌曲的三个情节。第一次是大灰狼吹气,吹得没力的时候,房子里传出小猪的歌声(第一段);第二次是大灰狼跺脚,跺得脚发软的时候,房子里又传出小猪的歌声(第二段);第三是大灰狼用头去撞房子,晕头转向时,房子里传出小猪的歌声(第三段)。当三只小猪打败大灰狼,决定要盖一座大房子接妈妈来住时,我让孩子们站起来帮小猪一起齐心协力共同造大房子,孩子们情绪高涨,在歌曲音乐响起的时候,孩子们已经是非常投入,基本都能跟着音乐唱出歌曲了。在结尾时,我以小猪妈妈的语气问:“孩子们,你们真是孝顺的孩子,就像小乌鸦一样,那谁知道妈妈教的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能说出歌曲名称《小乌鸦爱妈妈》。然后和孩子们一起讨论猪妈妈说“孝顺的孩子”是指什么,迁移孩子已有的经验,教育幼儿懂得感恩。整个活动气氛轻松,孩子也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每个环节不仅引发了幼儿内心情感的共鸣,也充分调动了幼儿自主学习的欲望。
策略二:巧绘歌曲内容,使歌唱活动形象化。
中班幼儿开始进入“形象”期,图画既能吸引孩子的眼球、锻炼幼儿观察力、思维想象力,也能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简单的图案让幼儿有更多想象空间,图文并茂让幼儿更容易记忆和理解歌词,尤其教师在设计绘画歌曲时能创设一些有趣地对话或带有挑战性的环节,不仅可以无形地牵引幼儿的好奇心,更可让整个活动充满乐趣,幼儿也容易、乐意接受。
在学习歌曲《大树妈妈》的活动中,为了引起幼儿兴趣,开场白我这样说:今天粉笔宝宝要和你们对话,不知道你们能不能看懂粉笔宝宝想说什么。这一问,孩子们立即对活动产生了兴趣。当画出一棵大树、妈妈脸时,孩子们自然就说出“大树妈妈”,我故意对着粉笔问“粉笔宝宝是这个意思吗?”然后做个安静、倾听的动作,并清唱第一句“大树妈妈个儿高”,对着孩子们假装惊讶竖起了大拇指,孩子们的情绪也随之调动了起来。我也利用粉笔表示疑惑“啊?!你们真这么厉害?我得再考考你们。”就这样,孩子们一直在看看、猜猜、得到答案这样循序渐进下,保持学习的积极性,理解了歌曲内容,也对歌曲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为了巩固记忆歌词,我便和孩子们玩起了指指、说说、唱唱即粉笔宝宝为了验证孩子们的能力,任意指一个图,看谁能说出其意思,这个环节能检验孩子们对歌曲中哪些歌词比较难理解和记忆,从而帮助教师根据这个环节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使教学针对性更强,重难点突出,孩子在无意识中学会了歌曲。
策略三:巧玩游戏,使歌唱活动生活化。
中班阶段是幼儿游戏水平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游戏能力和游戏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在玩游戏时,孩子的专注、理解和接受力是最佳的,只要充分利用这一时机巧妙地将歌曲融入其中,学唱歌曲也就事半功倍,所以,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根据歌曲学习的不断深入进行适当创新,让幼儿保持对游戏的兴趣,以达到歌曲教学的最终目标。
在学唱歌曲《卷炮仗》时,我让幼儿围成圈并按顺时针卷成一个“炮仗”,设计了点火这个环节,告诉幼儿点火很特别,必须得有音乐才能点得着,于是在幼儿都非常期待、安静的时候让幼儿听《卷炮仗》,当听到“大炮仗”三个字时,嘴里就发出“丝丝丝丝”的声音,教师拉着最后一个小朋友按逆时针方向让幼儿还原大圆圈,随后发出“啪”的一声,炮仗炸了,让孩子随意摆一个造型,比比谁的炮仗炸开后最漂亮、最特别。为了让幼儿保持对游戏的兴趣,第二次玩时,我设计了“小鸡吃虫”,加强游戏的趣味性,在炮仗炸完后,当我问“炮仗变成什么了?”,幼儿回答“炮仗变成毛毛虫了”,我便装成很怕的样子逃走,幼儿学毛毛虫的样子跟着追,我再双手变小鸡嘴,说“小鸡要吃毛毛虫了。”孩子们赶紧回到位置双手并拢假装关上门。我要求幼儿关上门后不能发出一点声音,再利用“小鸡”这一角色,制造紧张的气氛“谁发出一点声音的话,我一定能捉出这条毛毛虫的”。然后,故意说:“放首音乐来听吧,毛毛虫一定会发出声音,到时,嘿嘿……”顺势做一个捉住的动作,孩子们已完全进入游戏角色,都屏住呼吸,谁也不想第一个发出声响,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播放歌曲,孩子们不知道不觉中对歌曲熟悉起来。当幼儿对歌曲逐渐熟悉后,可适当变动游戏,如让幼儿自己唱歌曲点火;在关上门后,变成小鸡最怕毛毛虫唱歌了,而且一听《卷炮仗》就会吓跑等等,让游戏虽然小变动,却也乐趣无穷,最主要是在玩的过程中,幼儿对学唱歌曲有了一种不一样的体验,教师在游戏中有的放矢,重难点的突破轻而易举,孩子对歌曲情感的把握全在教师的掌控之中。
其实无论故事、绘画、游戏,只要教师能充分发挥其优势,巧妙又不露痕迹地运用到歌唱活动中,孩子便会爱上歌唱活动,用心去唱歌曲了。
参考文献:
[1]《有效教学十讲》余文森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幼儿音乐教育》,李晋媛著,北师大出版社.
[3]《歌唱活动》,许卓娅主编,南师大出版社.
幼儿歌唱教育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