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中小学生命教育相关论文(2)

中小学生命教育相关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中小学生命教育相关论文

  中小学生命教育相关论文篇二

  《探析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方法》

  摘要: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应做到: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教育;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

  关键词:生命教育;青少年;学校教育

  引言

  在我国最早提出“生命教育”的是台湾地区。台湾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生命教育的探索,将生命教育的理念纳入了由小学到大学16年的学校教育体系中,建立了全球生命教育网站和相关人才资料库,发行了宣传广告影片,成立了资源中心学校,举办了生命教育博览会,开发了生命教育教材,而且还成立了生命教育委员会,并确定2001年为“生命教育年”,使生命教育获得一贯化、完整化、全程化的体现,在生命教育的理论构建和实践探索方面都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一、我国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缺失

  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和日本及台湾地区如火如荼地推行生命教育,而我国教育界则反应冷淡,仅少数教育工作者发出呼吁应关注生命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不断见诸报端的校园青少年自杀、他杀及误杀案,让我们的心灵一次次受到强烈震撼。青少年时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剧烈变化的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是青少年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处于此阶段青年的自我意识尚未形成,对生命全无意识或意识不明确。青少年极易受不良习气影响,心灵空虚迷茫,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有些人会走向平庸,沉湎于感官的享受,寻求无聊的刺激,对生命不负责任,整天无所事事。据不完全统计教,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有研究者对一些重点中小学生进行一次有关生命教育的问卷调查,所调查的200名学生能够记起学校对他们进行过生命教育的很少。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它最关注的是人的成长与发展。生命是个体存在的意义介体,因此教育理应关注人的生命。让每个个体都能强烈地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热爱生命,学会生存并努力提升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是社会赋予教育的神圣使命。然而,现实的教育却忽视其神圣使命,淡化了对生命价值的关注,在以升学为唯一办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的教育强调知识本位、技术至上,忽略情感的培养,其结果是情感的迷失和人性的脆弱。现在的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物质生活虽然丰富了,但有些家长对他们的精神成长却缺乏必要的关心,关心更多的只是他们的学习成绩,不能以科学的态度帮助他们正确看待得与失,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国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十分严重。大量研究发现,教师体罚学生行为多种多样,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直接伤害学生身体,比如下跪、打耳光、罚站、留堂饿饭等;第二类,侮辱学生人格,如讥讽、谩骂、威胁等;第三类,变相体罚,如罚抄写作业、罚劳动、冷眼相待等。从生命视角看,教师对学生的体罚是一种漠视生命、无视存在、反教育的行为,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学生情感脆弱,害怕失败,也不敢失败。因为,失败意味着被否定,意味着受责备。因此,一旦面对失败和挫折,加之孩子们生活经验少,心理不成熟,不理解生命真正的含义,甚至以为死了就像睡着一样,他们就无法跨越心中那道‘坎’,轻则产生心理问题,或逃避或消沉;重则走向自我毁灭或报复他人,以致封杀自己或他人的生命。加之,传统教育模式的理想化和说教方式,使青少年忘却了生命的原始意义,个人主义取代了集体主义,现实主义取代了理想主义,他们关注的不再是社会价值的实现,而是更多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彰显。传统教育仅仅从“生”的角度谈人生理想、信仰、义务等已显得空泛,也不容易被孩子们所接受。面对如火如荼地推行生命教育的世界潮流,在我国实施生命教育成为当今教育刻不容缓的环节。诚然,我国有自己特殊的国情,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生命教育,但可以借鉴其经验,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生命教育实施方法与形式。

  二、我国中小学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1.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在学科中渗透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在台湾小学是渗透式的,中学是单独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而我们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对生命教育的内容,我们倡导以思想教育课为主体的全方位课程渗透。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等课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主体,设置“我和我同学”“我安全回家”“我的成长与家庭”等主体单元,教会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学会保护自我,正确地与老师、同学、家人进行交流,学会生活。中学则以体悟生命的意义,确立正确的人生观,陶冶健全的人格为主。理想和未来是中学生最关切的事情,生命教育要围绕理想的选择,帮助学生构建生命的远景,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彩绘亮丽的人生。

  2.实施分享与体验的教学,使生命教育触及灵魂真正的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的教育,是感染灵魂的教育,而主要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所以,生命教育必须通过体验教学来实施。所谓体验教学是通过戏剧、角色扮演、模拟情景等各种方式的体验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表演,分别感受“真实情景”中人物的各种情绪,体会其中的喜、怒、哀、乐,然后经过彼此分享,在有实际体验的情景下,更能理解别人的需求和处境,进而学会体谅别人,学会与人共处。

  3.启发教师的生命关怀和生命智慧,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领路人,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实施生命教育,必须培养教师的生命情怀,让其在教学实践中实施生命化的教育方式。要求教师提升自己的意识,热爱学生,关怀学生,赏识学生,创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温馨、和谐和充满生命活力的学生成长环境。

  4.遵循青少年学生的天性,关注他们的生活生命的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发展的规律。人的生命在精神层面上具有自由性,自主是生命发展的灵魂。青少年发展的自主性要求我们高度尊重他们,遵循他们身心发展的内在本性,而不是用成人的世界、成人的眼光去过滤他们的生活,使他们被迫服从。实施生命教育,就是要把青少年身上失落的东西)))主体性还给他们,把精神生命发展主动权还给青少年,使他们拥有自我选择和自我决定的权利。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下,青少年的生命才能够真正获得一种自由、舒展的发展。

  三、打造了生命力高效课堂

  课堂是师生学校生活的主要组成方面,是构建中学生命教育实践模式中不可缺少的最重要的内容。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倡导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生命力高效课堂的创建符合目前新课程改革理念。在课堂上,学生个体生命得到了尊重、个性差异得到了肯定和认同。学生热爱课堂生活,人格得到完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1.理念引领回归教育本质:课题组认为成功的课堂应该属于学生,学生的生命应该得到尊重,学生人人参与,主动性能够得到发挥。为此,课题组提出了“两导一点”课堂教学理念,“学生能讲的让学生讲,学生能做的让学生做。教师做导演,设计问题一系列;学生去演绎,解决方法一大片。”“教师来导航,指示目标引航向;学生去行舟,乘风破浪达彼岸。学生当明星,自主合作展个性;教师去点拨,精讲赞赏促后生。”

  2.课堂演绎展示生命活力: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分组讨论、学习、共享,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给学生搭建展示精彩的舞台。在任何一个课堂上,你都可以看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他们在讲台上激情飞扬地展示所在小组的学习成果,提出问题,引发讨论和思考。在这个过程中,不光促进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体意识,更促进他们表达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及换位思考等能力的提升。这样的课堂,虽然教师的站位更高了,负担更重了,但是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充满了生命气息的。打破了传统“填鸭式”课堂忽视学生个体生命存在的弊端。

  3生命导师陪伴学生成长:在全校范围内推行“全员导师制”和“全员育人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成长,每一名教师都是某些学生的“生命导师”,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的“生命导师”,导师是学生成长的知心人、领路人和同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方面的困惑和问题,帮助学生规划生涯、应对挫折、实现自我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生命教育,美化生命,表达对生命状态的关怀,对生命情调的追求,使人更好地体验和感悟生命的意义,促进肉体生命的强健和精神生命的形成。生命教育能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珍惜生命的可贵,实现每个人的独特的生命价值,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与自然、社会建立美好、和谐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程红艳.寻找元基点,生命教育[J].江苏教育研究,2002,(4).

  [2]邓涛.教育视野中的生命教育[J].教书育人,2002,(16).

中小学生命教育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1.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

2.关于生命教育的论文

3.生命教育的相关论文

4.小学生命教育论文

2647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