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前教育初探论文(2)
幼儿学前教育初探论文
幼儿学前教育初探论文篇二
《如何提高学前幼儿的数学教育质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教工作者只有善于观察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把握教育时机,及时引导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技能等能力,才能使幼儿各项能力不断发展提高。
关键词:幼儿数学教育 数学活动 学习兴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幼儿教育工作者对学前教育中的数学教育研究已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幼教工作者只有善于观察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把握时机,及时引导幼儿的认知、语言表达能力、社会技能等能力,才能使幼儿各种能力不断发展渐进提高。学前幼儿的数学教育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在生活中挖掘隐含的数学教育内容,这样才能让幼儿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
一、如何激发学前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前幼儿的学习更受兴趣的支配。教师要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一般来说,数学活动比较抽象,孩子在游戏中学习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游戏能让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只有让幼儿通过亲身经历、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幼儿园教育纲要》指出:“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到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只有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才会积极参与并选择适合自己的活动。
(一)让数学教学融入游戏中
教育游戏化是学前幼儿积极参与数学教育活动的根本,它能让学前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得到知识。例如在学习数列时,我设计了游戏――“聪明的小军人”。我为幼儿设置了很多问题,幼儿只有解决数学问题才能过关,幼儿积极主动地通过序列数数找地雷、挖地雷最后取得胜利。只有在真实的游戏情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使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让幼儿充分感受到数学是有趣的,数学是有用的,体味数学的魅力和价值。
(二)让数学教育融入生活中
现实生活中包含了大量的数学信息,这就要求我们善于在生活环境中挖掘隐含的数学内容引起幼儿的注意。如散步时让幼儿点数花、树等,分餐时人幼儿分碗和筷子,吃午点时让幼儿自己数点心,等等。将数学教育内容融入到幼儿生活中,让幼儿感受到数学存在于他们身边,是他们用得到的知识。
(三)让数学教育融入区角活动中
我们深知只有选用与教育目标相同的区角材料,才有利于幼儿的数学发展。我们在班里专门设了一个“数学工作室”,根据日、周、月教育目标投放材料,有的在活动前投放,以此让幼儿丰富经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的在活动后投放材料,巩固幼儿对已学内容的认知和理解。
三、了解幼儿兴趣使数学教学趣味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由此可见,兴趣是一个活动成功的基础。大部分幼儿在看图书时对书上的走迷宫游戏都非常感兴趣,玩得特别起劲。针对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设计了很多走迷宫游戏,在游戏中渗透了一到十的数序。为了培养孩子思维的灵活性,我们设计的迷宫线路有多种路径可以到达。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所走的线路各有不同,同时产生了问题,发生了争论。有的孩子说我这条路最近,有的孩子说最先到达终点……因此我又引导他们找寻走得最快的路,把迷宫游戏推向高潮。正如《纲要》所要求的:“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点的挑战性。”使孩子们获得认知上的满足感和成功感。
四、善于观察学前幼儿的需要,使数学教育内容层次化
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数学区玩一天就离开了,经过细致观察发现:孩子并不是对该活动“不专注”,而是活动材料自身出了问题,要么太难,要么就太简单。这充分说明原来的游戏已经跟不上孩子思维的需要,于是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将以往单人游戏的形式改为合作游戏的形式,通过两个孩子互掷骰子,由双方在底板中找出和自己掷出来的数字相等数量的图片,并且用卡片盖上该图片的相应位置,如此一来大大激发了孩子活动的兴趣和竞争意识,提供了孩子们之间互相学习、交流、检查的机会。我们根据孩子的兴趣与需要经常更换调整区域活动的内容,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也启示我们应该用耐心和慈爱观察孩子们的活动,真正从观察中获取幼儿个体与群体、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的准确信息。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价值,让每个孩子都有所得。
五、各领域有机结合相互渗透使数学教育内容整合化
《纲要》指出:“各领域之间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各种活动应具有整合的教育思想,因此我们在设计数学教学游戏时,也应该有意识地渗透其他方面的内容。例如在趣味绘画中,幼儿先要看看图画左上角有几个点,然后找出画中点子一样多的小格子并涂上颜色,这样就逐步画出一幅美丽的图画,能力比较强的孩子在涂完颜色的基础上,还可以把这幅美丽的图剪下来,这样不仅巩固了孩子对数量之间等量关系的认识,还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包括涂色和剪纸的方法)。综上所述,要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潜能,融入数学教学内容,教师首先要依据学前幼儿的兴趣点、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及教学上的需要,并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精心设计适合本班幼儿特点的区域活动,提供不同层次的操作材料,让孩子们在轻松自然的环境中获得数学知识,感受和体验其中的乐趣。
六、积累生活素材使数学教育内容生活化
《纲要》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在进入“我喜欢的食物”主题活动时,幼儿从家里带来各种食品,同时要求教师在角色区给他们提供货架摆放分类各种食物,可鼓励幼儿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在货架上进行分类,当我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分时,他们这样阐述自己的观点:“看上去整齐。”“看上去舒服。”“超市也是这样放的。”“我们买东西时候容易找到要买的食物。”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幼儿已有了去超市购物的经验,并将在超市看到的现象迁移到创设的区域中,通过分类,幼儿都亲身体验到“分类”后摆放的东西除了看上去整齐外,更为游戏活动带来方便。在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让幼儿感到数学是他们身边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知识。将数学教育融入到幼儿的生活,使幼儿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不可分,从而树立幼儿学习数学的信心,形成幼儿勇于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七、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应多采用启发、引导等方法,指导幼儿大胆探索问题,培养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根据教育教学中的不同内容、不同教学目标、幼儿的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优秀教学方法,综合加以运用,灵活多变。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科技迅速发展的时代,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体现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念。引导幼儿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进而喜欢数学。有目的、有计划地激发学前幼儿的数学兴趣,让幼儿体验到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从而为孩子顺利进入小学学习数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幼儿学前教育初探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