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有关英语教育的论文(2)

有关英语教育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有关英语教育的论文

  有关英语教育的论文篇二

  《反思大学英语教育》

  【摘要】“唯英语教育”这一术语产生于美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美国联邦政府针对土著印第安人开展的一场强制同化运动。旨在强制印第安人放弃母语,唯一用英语进行学习,生活,交流等一切表达,因实施方法等问题,结果以失败告终。透视这一现象,反思大学英语教育的目的也是希望学生能熟练的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译,种种原因,如今对于大部分中国学生来说,也未见成效。

  【关键词】唯英语教育;强制同化;大学英语教育

  一、唯英语教育的背景及内容

  19世纪末,美国国会颁布了著名的《道斯法案》,共11条款。主要内容是解散印第安部落,重新分配土地,对印第安人进行改良教育与开化。主要目的是消灭印第安部落间的联系和原有文化,通过强制同化,使印第安人步入美国社会文化,更好的为中产阶级美国人服务。由此,改良运动者提出通过学校教育对印第安孩童的知识,人生观,价值观,生活习惯等开始强制同化。建立了针对印第安人的教育学校,并执行了唯英语教育政策,强制印第安人只用英语表达交流。最终由于种种原因,强化教育时期的唯英语教育政策宣布失败。

  二、对唯英语教育的透视

  这种针对印第安人的学校教育内容也十分丰富,包括各种文理学科的知识,但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贯彻执行唯英语教育政策,强制印第安人运用英语听,说,读,写,使他们放弃白人认为的“野蛮”语言,只使用英语。才能实现文明的传递。为了使唯英语教育计划更加有效,改良运动者也对其经过几次调查研究,统一教学大纲,修订了教材,将白人培养以英语为母语的孩子的教育体系引入到对印第安人的教育教学中,指导教师放弃死记硬背的教学法,开展二语教育,重视语言习得。直到20世纪初,印第安教育学校中出现大量问题,印第安学生备受身心煎熬,生活不适应,语言效果不佳。

  美国在强制同化时期的唯英语教育上予以很多的重视和关注,这些努力却以失败告终。逐渐地,许多教育者开始意识到,这种实施唯英语教育政策,针对印第安人的强制同化是一个错误。这种对印第安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的训练是不切实际的。

  印第安孩子的家庭希望孩子能通过学习英语,能运用这种工具学习一定技能,融入白人世界:然而教育者却疏忽了这些需求,他们所设计的大纲和教法没有使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一些职业技能,又使其错过了印第安人自身文化的技能培养,结果,这些孩子既不属于印第安部落,也不属于美国白人社会。

  教育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氛围乏味,印第安孩子既不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也不适应语言上的沟通交流,这使孩子们难以在几年之内学会白人孩子十几年学会的英语语言运用。而且学科的课程也缺乏科学性,加之良莠不齐的教师,使得印第安孩子们没有实现由语言习得,到运用知识,最后到掌握职业技能的转变。所有这些都导致了唯英语教育政策的失败。

  三、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

  1、效果差强人意

  正如美国政府出处大量心血去执行唯英语教育一样,我国千余所高校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在大学英语教育上。几十年来,我们的目标也是希望孩子们能习得英语,并可以熟练的运用,能将英语实际应用于各种职业技能。虽然我们还谈不上失败,可是结果是多数孩子还是只擅长考试,去应付四级,六级,考研等各类应试考试。至于熟练的运用都较难,很多孩子连一份简单的英文简历和自我介绍都难以表达,更不用说了解和实际运用于其他职业了。

  2、教师主体性或缺

  在大部分英语课堂上,如对印第安人的唯英语教育一样,教师占有绝对的主导性。可是这种主导体现在以教材和教参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上,并未灵活开展语言运用和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更多是按照统一教学目的和内容直接传授教材和教参所述,缺少创新性,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学习兴趣相脱离。

  3、学生积极性较弱

  教师主体性或缺直接导致的便是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减弱,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听讲和做笔记,偶尔读读课文,很少有说,写,译和综合运用的机会。因为教师变成知识的灌输者,而不是对课程的研究者和学生知识结构的促进者,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也只局限于课文和答案的学习,创造性被束缚,探索性被禁锢,应用性更无从谈起。既然处于被动的位置,加之学生迫于过级和就业的外部压力,便以“鸡肋”的状态参加英语课堂学习,并没有真正转化为内心动力,进行自主学习。

  4、文化培养缺失

  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灌输应试教育后,缺少一定的文化知识,尤其是跨文化意识。这种文化培养上的缺失直接导致学生缺少文化底蕴,对很多文化知识一知半解,进而对英语语言的理解便很片面。实现不了真正意义上的运用语言于实践和跨文化交流。

  5、工具性偏差

  部分课堂呈现出的大学英语教育基本延续了中学的教育模式,依旧是应试教育。现状是学生迫于考试,过级,获证,求职等压力将英语学习看作是考试工具;教师迫于考评,成绩等压力将英语教学看作是灌输工具;学校迫于招生,就业,排名等压力将英语看作是应试工具。种种方面导致,本应是实践运用于沟通交流的工具出现偏差,变成了不折不扣的应试考试工具。

  四、反思与建议

  透视历史,对现在引以为鉴。通过透视唯英语教育的特点和弊端,总结大学英语教育的现状,认真反思一下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当然不会失败,但是教师应减少对教材,教参的依赖,减少对文章逐字逐句的解释,实现评价性课堂,对课程内容进行评价性和创造性的传授。立足于实践,穿插生活语境,给出独特见解,将灌输知识转变为构建知识,激发学生自身的创新思想,扩展其知识层面和认知领域。构建有意义的课堂学习,大学英语教育不应是使学生局限于书本,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死记硬背,而应是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灵活性,充分,深层次的理解语言,并将语言知识技能运用于生活中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固有的教学模式,在深层次上加强英语知识的训练。教学活动应根据特有的情景,循序渐进的开展。唯英语教育的失败之一在于,强迫学生只用英语交流,却没有传授将语言应用于实践技能中。如今的大学英语教育之下的很多学生,只能用英语考证过级,却很难与人进行简单的交流,更别提听懂英文广播,看懂英文电影和运用于职业交流了。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我们必须经过一番努力,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授课方式,使学生主动确定学习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有自主学习的动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想象和发展空间。更好的理解语言,运用语言于实践中。

  唯英语教育还失利于缺失文化教育,人文关怀,使学生在自身印第安文化和白人文化中产生断层。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真正运用,是需要大量文化底蕴和跨文化意识的。以此,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关心学生的心理动态便值得实践。教学中教师应更多的渗透文化知识的传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文化理解能力,是学生能更好的运用语言精心跨文化交流。

  唯英语教育政策的目的是使印第安人掌握英语语言,将语言变成为白人服务的工具。我们的大学英语教育也出现偏差,将本应是用于跨文化交流的工具变成了应试考试工具。要改变这一现象,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经常自我反思,提高对课程的评价性和创造性传授,注重语言的实际运用功能,启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注意文化知识传授和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应树立远期和近期的规划目标,将自身的学习与人生观和价值观联系起来,进一步提升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

  作者简介:王月露,吉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教学。

有关英语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教育的英语文章 教育文章

2.关于教育的英语文章及翻译

3.关于教育的英文文章欣赏

4.有关教育的英语文章欣赏

2586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