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儿童教育浅谈论文(2)
问题儿童教育浅谈论文
问题儿童教育浅谈论文篇二
《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摘 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而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更是存在诸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一、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关爱和教养
调查中我们发现,父母一起外出打工的占到调查总数的75.8%,有52.5%的父母一年才回家一次,一年两次的占40.5%,多年未回家的为2.1%。由此,我们可以想象,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子女造成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孩子大部分是由祖辈照顾,祖辈虽能很好地照顾孩子的衣食,却无法保障他们的教育;也有些祖辈,因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所以,倍加呵护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而另有些祖辈自身生活上就存在一定的困难,还需要留守子女来照顾他们,难免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另一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孩子不得不去承担相当的家务活,做着同龄孩子所不做的事情,这势必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
(二)缺乏安全感
父母长期不在家,给留守儿童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响。调查中,我们通过开放性问题获知:留守儿童所担忧和害怕的事情有很多,诸如“担忧父母的健康和人身安全”“担心父母在外会发生意外”“担心爷爷奶奶会生病,自己没人照顾”“害怕父母不打电话,不和自己联系”““害怕自己的成绩会下降”“害怕没人管”“害怕别人嘲笑自己,被别人欺负”“害怕过年父母不回来,见不到他们”。
可以看出,父母在外打工,给留守儿童的心里也造成了很大影响。一方面,他们会担心被父母遗弃,父母不再爱自己,不回家了。另一方面,也会更担心父母在外是否安全,是否会生活的健康,是否会发生什么意外。他们承受着不是他们这个年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很多留守儿童都觉得自己很孤单、寂寞,其他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自己的父母。很多时候,留守儿童有了困难,有了挫折,无处可诉,无人可帮助。这都给留守儿童造成孤苦无助之感,由此而影响到学习,长期这样下去,会给孩子的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三)存在自卑心理,学习成绩低下
孩子虽然理解父母、尊重父母的劳动,会以努力学习来报答父母,但更明白父母是因为贫穷而被迫流入打工一族,但凡在家乡比较富裕、有出路的人,通常是不会流入城市的。从纵向比较看,农村外出打工的家庭经济状况比外出务工前有所改善,但从横向比较看大部分务工家庭并不能改变同周围家庭之间曾经存在的贫富差距,因而存在自卑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欠缺主动性、自觉性,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习惯差。具体表现有迟到、早退、上课提不起精神、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较好地完成家庭作业,甚至旷课、中途辍学的现象,其直接的结果就是学习成绩较班级平均水平低,较自己以往成绩低。
(四)失学、辍学情况严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留守儿童”失学率、辍学率比较高,尤其在八年级下学期,失学、辍学情况比较严重。刚进入初中读初一还有一点新鲜感,到初二初三新鲜感没有了,学习压力较大,学生从心理上厌倦学习,最后导致辍学。
二、解决的途径和策略
一个孩子的身心、人格、思想的健康发展离不了家庭的教育,农村留守儿童是中国社会转型大背景下的特殊产物,如何解决留守儿童学习、生活以及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也成了重点问题。
(一)努力做好监护人工作,形成家庭、学校合力共管。父母及其他监护人是留守儿童生活、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对留守儿童教育管理有法定义务和责任,他们的监护情况如何,直接关系到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在认真做好自身工作的同时,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加强对监护人的培训帮助。要利用定期家长会、重大节假日家长回乡之机举办培训班、学校定期举行家长培训活动、教师深入监护人家中面对面交流沟通等形式,开展对监护人专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活动。二是要加强与监护人的情况交流和信息沟通。三是要鼓励和支持留守儿童与外出家长建立沟通机制,通过亲情书信、亲情电话、节假日团聚等方式,增强相互间的沟通和情感交流,化解长期分离造成的交流缺失和情感缺失。
(二)加强对留守儿童的专项知识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加强留守儿童日常学习的监督管理和帮助教育,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和主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按照国家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关要求,加强对留守儿童的道德教育,纠正部分学生的不良习气,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增强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学习基本的心理知识、生理知识,通过开展谈心活动、团队组织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心理访谈活动等,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排解他们的不良情绪,弥补他们的情感缺失,培养他们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三)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为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提供方便。实践证明,大量隔代监护、亲戚监护以及兄姐监护、自我监护的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后可以得到更好的教育管理,更加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等实际情况,合理调整学校布局,积极推动寄宿制学校规划建设,并采取优惠政策,鼓励留守儿童寄宿学校。同时要重视农村中小学特别是寄宿制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改善学校教育教学环境和师生学习生活条件,建立新型良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树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为广大师生特别是留守儿童提供安全、卫生、和谐、稳定的学习生活环境,努力建设农村中小学和谐校园。要通过精心打造和管理,努力把寄宿学校建成留守学生之家,让他们感受到家庭一样的温暖和谐。
(四)在学生间建立留守学生信息反馈机制。留守儿童大都自尊心强,内心封闭,情感压抑,不愿意和与自己有一定年龄差距和思想隔阂的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倾心交流,但倾向于向自己的同龄人诉说。在班级中,班干部、共青团员的思想比较稳定、健康,而且他们和留守学生接触的时间比较长,关系相对密切,很多时候能无拘无束地交流,从他们那里应该能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一些关于留守学生心理、思想和道德状况。如果充分发挥班级干部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在他们和老师之间建立规范的信息反馈机制,构筑留守儿童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这样老师就能有准备、有针对性地与留守儿童交流和沟通,及时解决留守儿童内在的心理和思想问题,避免这些问题的积累。
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是一项整体工程,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方方面面的努力和配合。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和农村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我们中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问题儿童教育浅谈论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