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论文(2)
浅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论文
浅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论文篇二
《论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的实现条件》
摘要:对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分析和探讨,其根本目的就是在于实践操作中的具体贯彻实施,以理想地实现安全教育目标。安全教育的观念、政策制度、组织、课程与教学、师资和多方合作等条件既是中小学教育目标形成的前提,又是中小学教育目标达成的保障,它们与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教育;条件
中图分类号:G471
1中小学安全教育观念条件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要得以实现,首先需要加强学校管理者对安全教育的认识,提高教师的安全教育素质。但是,目前我国教育仍然存在着极强的"功利性"现象,对学习成绩和考试分数的追求是现代教育的通病,这种教育的结果往往忽视了对儿童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学生的安全预防和救助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安全,不敢让他们军训射击、春游野炊、野外探险等,甚至连参加劳动、骑自行车上学、玩风筝、踢足球等正常的活动也被取消了,在手工操作课和化学实验课、体育课等等可能有安全隐患的环节也被删除了,甚至连学生在学校的活动范围也被限制在教室或走廊。学校对安全教育过分谨慎的实质是怕承担安全责任,实际上,这样的作法危险并不亚于发生安全事故。这种状况显然是很不利于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的。
因此,要使安全教育目标得以顺利实现,我们的安全教育应该转变观念,给学生以充分活动的自由。从美、日的做法来看,儿童不是生活于纯封闭、安全无危险的环境中的,只有让他们在充满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去体验,形成一种经验积累,才能逐步培养防御危险的意识和能力。
2中小学安全教育管理条件
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能否得以实现,跟领导是否重视、措施是否得力、组织是否健全、制度是否落实有莫大的关系。要实现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需要加强中小学的安全教育管理。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成立安全教育推动组织;成立各级学校安全教育中心学校;规划发展安全教育软体资源;督导各级学校成立安全教育执行组织;策订安全教育倡导计划;颁定各级学校安全教育实施要点等。学校自身可以依托本身的行政机构落实安全教育制度,如依次设办公室--职能部门--班级三级管理,分别以校长、书记为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第三责任人。安全工作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全校安全教育工作的计划制定、措施落实及工作指导、督查、考核、协调、总结汇报等工作。职能部门主要负责本部门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落实,指导班级做好安全工作的教育、管理。班级则负责最直接最具体的安全教育层面。同时,学校建立定期的安全联席会议制度,由校分管领导与各职能部门和班主任共同分析安全教育形势,根据存在问题,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从而努力建立一个领导重视、机构健全、队伍整齐、责任落实、信息畅通、工作有效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
另外,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学校的安全管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他们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是做好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方法。例如,结合开展创建安全中队、班级、社团等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自我管理,让学生在自我安全管理中,逐步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3中小学安全课程与教学条件
"教学目标是应然性的,教学过程则是实然性的"。安全教育目标必须要靠实实在在的课程与教学,才能得到实现。
首先,在西方发达国家,学校每学期安全教育活动时间累计达到12课时以上,而我国大多数学校每学期开展主题安全教育活动的时间不到10课时。开展预防灾害演习活动的更少,近三分之一的学校至今从未开展过这类活动。
其次,充分挖掘各学科教材中涵盖的安全教育内容,适时进行渗透。安全教育要以能力目标为主导组织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更要注意突破学科体系之间的界限,始终围绕预防、救助能力目标的实现,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以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为安全预防、救助的原理,以社会学、心理学、卫生学、环境学等学科为安全预防、救助的基础,注重本课程和多门学科的融合和渗透。特别提倡从社会现实出发,选择与学生息息相关的安全问题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多学科的背景下,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
再次,可以安全为主题进行系列活动。如以"安全教育周"为主要形式的集中教育系列活动,将固定月份的某一个周确定为"安全教育周",并围绕确定的安全教育主题,开展如全校性安全教育专题报告会、自我防范大讨论(或经验交流)、向家长印发一封安全教育公开信等活动,落实主题教育内容。再如以季节性安全为主要内容的单项教育系列活动,根据季节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开展如水灾、地震、雪灾等各种自然灾害的安全教育活动。
4中小学安全教育师资条件
教师在安全教育实施中,是将安全教育目标与课堂实践两者之间的中介,只有将两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才能使得安全教育目标最终达成。学校必须全面提高安全专职教师和其它科任教师的安全文化素质,完善他们的安全知识结构,以保证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能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保证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贯彻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但是,据调查,广大中小学教师对自身开展有效的安全教育的知识技能普遍感到比较欠缺,尤其缺乏预防学生网络成瘾、心理健康、应对自然灾害等知识和技能。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安全教育目标的实现。《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公共安全教育列入全体在职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系列和教师校本培训计划,分层次开展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教师开展公共安全教育的水平。"这是解决师资问题的一种途径。
5中小学安全教育合作条件
安全教育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到各方面知识,内容广、范围大、专业知识多,理论性强,要想实现安全教育目标,单靠学校一方是不够的。教育、宣传、管理等部门应共同协作,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应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建立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各种社会宣传媒介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报刊、书籍等形式宣传各种安全知识,进行多方位的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渐改变不良的生活行为,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
家庭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形成家庭安全文化氛围。强调父母在教育中发挥的关键作用,以身作则,注意营造良好的安全生活环境,对儿童安全十分有利。在一项调查中,虽然多数家长经常担心孩子会发生伤害,但只有不到1/5的家长表示接受过有关预防儿童伤害的培训和指导,系统的安全健康教育非常缺乏。孩子最初的行为方式大多是以父母为学习、模仿的榜样,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儿童行为改善的重要途径,家长也要承担起安全教育的重任。家长要教会孩子最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如碰到煤气泄露怎么办?碰到陌生人敲门怎么办?等等。家长还应在合适的时候教会孩子必要的生存能力,例如学会游泳、学会做人工呼吸等。
另外,学校也应该将安全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校园内处处可见安全警示,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生命关怀,给学生以安宁的心境和健康发展的空间。
同时,社区、妇联、派出所、街道等部门可以针对儿童的年龄、生理及心理特点,以安全健康知识竞赛、夏令营、冬令营、讲座、防灾自救等灵活的形式,向儿童普及自我保护知识和法律知识,进行防溺水、防中毒、防自然灾害等防卫演习,也可以采用各种形式吸引家长参加各种培训,增强家长的教育水平,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切实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合力,真正从实处实现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祝力雄.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与管理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
[2]艾安丽.我国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安全教育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首都体育学院,2010.
[3]王秀明.小学生安全教育的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0.
[4]刘畅.中小学安全教育目标的构建与实现条件(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师范大学,2010.
[5]顾念慈.中小学安全教育现状与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师范大学,2010.
浅论中小学安全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5.浅谈安全教育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