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谈通识教育的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谈通识教育的论文篇二

  《浅谈通识教育》

  【摘要】通识教育不单单是一种课程设置模式,它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境界,其目的是培养人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通识教育虽由来已久,但到20世纪末才形成一股声浪巨大的教育思潮。通识教育切中了中国高等教育教学、人才培养模式中所存在着的种种弊端,是世纪之交对新型人才呼唤的回应。本文通过阐述通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开展途径,使通识教育能够真正成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制度,培养出国家所需要的通识人才来,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通识教育;必要性;开展途径

  中图分类号:G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18-02

  21世纪是科技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冲突融合、高度信息化、高度市场化的世纪。“综合优势”、“博才取胜”被认为是在激烈竞争中出奇制胜的法宝。为了培养未来社会发展需要所具有综合创新能力的新型复合性人才,以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进行高等教育教学制度改革,构建新型的人才知识体系,已经是刻不容缓的时代课题。

  一、大学实施通识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职业教育思想家蔡元培先生在《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17世纪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空前的繁荣,但也给人们带来一种错误的认识,认为科学技术可以解决人类面对的一切问题。科学知识的教育成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中心,因而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最多的知识成为教育活动的追求,在这种教育活动中,人被当成了学习的机器和承载知识的工具。然而人是有感情的,有思维能力的,有精神的,教育活动如果不能引起学生感情的升华,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不能对学生进行个性的培育、精神的培养,只向学生灌输死的知识,只给学生一些死的教条,那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成为完整的人。进行通识教育不只是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而是要让学生获得更加全面和谐的发展。爱因斯坦曾说过:“物理给我知识,艺术给我想象力,知识是有限的,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通识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平衡的心智,开阔的视野和开朗的个性,继而培养完善的人格。通识教育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获得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促使他们具有正确的科学价值观念,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同时在通识教育中加强科学教育,引导学生以一种人文的观照关注科学的发展,也使他们在科学精神感召下去追求人生的意义,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识教育关心的是人的发展。而不是培养科技动物。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狗熊的嗅觉是否灵敏,先后两次把掺有烧碱、硫酸的饮料,倒在动物园的熊身上,导致数只黑熊受到严重伤害;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孤僻、多疑、猜忌,竟杀死四名同学,这看似幼稚却疯狂的举动,显示了单纯科学教育的偏狭和人文教育的重要。

  许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对专业几乎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就开始大学学习,即使发现所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也别无选择,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只是消极被动地在进行学习。通识教育是建立人的主体性,并使人摆脱各种奴役成为自由、自主的人的教育。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实行的一二年级不分专业,这种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逐步过渡到专业教育的方法,一方面为学生发展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充分体现出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识教育不仅着眼于改善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而且关注学生将来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仅要教给学生现存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去获得知识和创造新的知识,即不仅要“授人以鱼”,更重要的是要“授人以渔”,这在学习型社会中表现得尤为重要。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社会经济进入信息时代,学科交叉,行业交融,技术人文相互交织,社会发展对职业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再也没有单一技能“一劳永逸”的职业了。加强通识教育己成为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世界劳工组织制定的新一代劳动力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正如麻省理工学院校长保罗・格雷博士在《工程师教育探索性改革计划》中所指出:“一位专业工程师再也不能仅仅驻足于工程技术一隅了。他生活并活动在一个社会系统中,需要理解文化和人类的价值。”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体制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两个转变时期。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职业变动日趋频繁,岗位技术要求不断上移,人际交流与合作更加密切。从目前人才市场情况来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在仅仅局限于专业上的片面要求,而且相当重视人才是否具有宽广的知识面,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必要的交流、合作与公关能力等,这必然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学校一定要尽可能满足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规格所提出的新的要求,这就决定了高等学校要推行通识教育,满足时需,找到与社会、人才市场的契合点。

  (三)高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当前高职生源的普遍特征表现为学习兴趣一般,学习思维僵化,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欠佳,潜在兴趣较多,自信有待加强;聪明点子不少,知识有待储备;动手能力较强,团队精神缺乏。这种现象究其根源与基础教育阶段通识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如果说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能使人在当下得以安身立命,那么必要的人文素养和宽泛的职业发展素质将有助于人生马车驰骋万里。因此,高职教育既要着眼于眼前的就业,又要站在学生自身发展的高度,助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

  (四)教学改革的需要

  几十年高等教育实践证明,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新中国自主创办高等教育已经有50的历史了。50年的高等教育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所潜伏的危机实令人堪忧。高等学校分科太细,各专业之间畛域分明,此疆彼界清清楚楚,尤其是文理科之间有明显而巨大的沟壑。长期以来,高中便开始分文理科,到大学就更不容说,一进大学的门槛就进入专业学习,4年就在干瘪一代又一代人已经吮吸干净的专业里讨生活。专业以外的知识一概不知,或者知之甚少。而社会上的各种工作,则要求他们是“通才”。譬如,学习桥梁的必须懂得专业知识以外的市场学、经济学、地理学、美学等知识;学习绘画的,必须了解有关数学、几何及哲学方面的知识。一门学科不注意吸收其它学科营养,不注意学习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在毫无外援的情况下“孤军深入”,是很难得到发展的。新中国50年高等教育未能培养出杰出的一流人才,或许可以从这里找到部分答案,或许可以觉察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实施通识教育的紧迫性。

  二、高职院校开展通识教育的途径

  通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正逐渐为我国大学所接受,在构建与通识教育相适应的大学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推进实施。

  (一)丰富课程内容设置,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的各类课程内容偏向应用型和专业化,既没有突出人文社会教育,也没有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应该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经验,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修养出发,丰富课程内容,开设一些反映地方文化的课程,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高职院校应建立跨学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将通识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某一学科的学术精神、素养及技能的训练,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通识教育的理念。通识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领悟知识的融会贯通,因而构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体系是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必然途径和不二选择。

  (二)建立健全保障机制,推动通识教育发展

  通识教育的顺利推行,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建立良好的保障机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政府部门需要设立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负责制定通识教育的目标、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及其评价、经费的援助和政策的支持;其次,通识教育的开展需要各方的努力和支持,除教育部门的政策支持和主导以外,更需要各个高职院校领导及教师的力量。各个高职院校应当注重通识教育课程实施形式的多样性,设置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综合课程,教师也应当注重提高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最后,为了确保通识教育目标的实现,应当完善课程评价制度,对通识教育课程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三)提高教师自身素质,改进教学方法

  英国教育家阿什比提出:“大学教育的试金石不是讲授伟大真理,而是用什么高明的方法来讲授伟大真理。所以,讲授什么不及如何讲授重要。”此外,我还认为,作为起模范作用的教师也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一个具有高标准和善于关心人的教授在道德行为方面肯定会教给学生更多的超过该时限的东西。课程只是骨架,而它的血肉和精灵必须来源于师生之间难以预料的相互影响和交感作用。”通识教育的内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对科学与人文有统一认识,达到文理通融,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修养与和学识功底。教师不应该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灌输给学生,而是要与学生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基础上进行交往和对话,为学生提供自由、民主、开放的教育情境;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精神,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样,学生收获的将不仅仅是科学知识与技能本身,而是科学知识背后所蕴涵着的科学家们的辛勤劳动、坚韧的毅力、大胆的创新以及追求真理的高尚品质,这往往比知识本身更重要。目前的通识教育多数是通过学生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达到目的,教师只限于本学科的内容进行授课,而如果教学科研人员本身就具备文理互通的教学能力,能够对学生加以引导,则可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营造实施通识教育的校园文化氛围

  浓厚的通识教育校园文化氛围是实施大学通识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良好的人文环境属于大学通识教育的隐性课程,对养成学生的“通识”,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种隐形课程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内容充实的人文与科学讲座。各种学科的讲座,可以极大地丰富人文与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与课堂教学相得益彰。如华中理工大学从1994年以来,邀请校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已作了500多场面向全体学生的专题报告,内容涵盖古今中外,从政治经济到科技文化,从宗教、哲学到文化艺术,从圆林建筑到信息高速公路,内容广泛,引入入胜。其二,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从有组织、有规划的文化艺术节和科技宣传月到自发的课外阅读与读书讨论,无不可以起到开阔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和启迪学生思想的巨大作用。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学生可以掌握他们在课堂和实验室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通过教师唇焦敝讲授所难以培养出的兴趣和对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及科学追求的精神。其三,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形成有利于大学通识教育的校风、学风和教风,使学校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赋予“通识”色彩,都赋予其教育上的意义,给学生的心灵一种高尚文化的熏陶。

  参考文献:

  [1]蔡映辉.高校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问题及改革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04(11).

  [2]张寿松.近十年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0).

  [3]朱欢,蔡青.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下的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8).

  [4]杨叔子.现代高等教育:绿色・科学・人文[J].高等教育研究.2002(1).

  [5][美]亨利・罗索夫斯基美国校园文化[M]谢宗仙,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

浅谈通识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

2.关于通识教育研究论文

3.大学生通识教育论文

4.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论文

5.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大学通识教育的结合

243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