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考论文
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归结为三项,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在“学习领域”的概念下,创导“行为导向”教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推荐的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考论文篇一
《谈谈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
摘 要: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归结为三项,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是在“学习领域”的概念下,创导“行为导向”教学。上海基础教育的改革,既涉及教学内容的改革,又关注教学方法的改革。学习领域课程的改革成为关键。
关键词: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学科课程 教学方法
世界各国的课程改革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合理配置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注重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人性化、弹性化;重视道德教育,注重教育的信息化、国际化;重视科学教育、环境教育,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师资素质;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
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在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中,课程改革的目标归结为三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其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既是改革的出发点,又是改革的根本目标,“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和上海特点的课程体系”是这次改革的直接目标,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革的间接目标。
课改要求建立行为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框架,而非在学科框架下展开“似是而非”的学科知识重组。课程内部框架的架构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发展结合,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将国际视野、城市精神、生命意识、环境意识、诚信意识、职业意识、合作意识等落实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的各个方面。
二、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现状
目前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在课程目标上呈现出偏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倾向。无论在关注层面上,还是在实施层面上,对学生的人格、健康、劳动态度与技能、美的感受与表现,以及学会学习的态度与能力等目标的重视都明显不足。
几轮的课程改革紧紧围绕着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课程评价,试图改变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课程结构;改变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内容;改变集中的课程管理状况;改变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现状;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但是事与愿违,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尚未带来根本性改变。
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关于课程体系框架明确提出,建立语言文学学习领域(语文课程、英语课程)、数学学习领域、自然科学学习领域(小学自然课程、初中科学课程标准、物理课程、化学课程、生命科学课程、高中科学课程)、社会科学学习领域(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地理课程、中学社会课程)、艺术学习领域(音乐课程、美术课程、艺术课程)、技术学习领域(信息科技课程、劳动技术课程)、体育与健身学习领域、综合实践学习领域等八大学习领域。就目前实施的情况看,课程体系的改革只是停留在课程机械合并的阶段。所谓的机械合并不是整合,而是将原来的学科原封不动地编入新课程第×篇××章,貌似新课程,其实就是一种“编辑”。
在课程建设中强调“加强课程的综合性,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但具体的建构方案没有,只是要求“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贴近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泛泛而谈。可见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心点不是课程,而是在学科框架内实施的有限的教法改革和某些教育内容的再编排,基础教育中关于课程内部框架的改革充其量只是改良。原本要实施的“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三类功能性课程”建设无处落笔,要“完善学习方式”谈何容易。
三、基础教育的学科(课程)
课程框架包括两个层面,一是课程体系(某一专业或年段的多门课程之间的关系),二是课程结构(某一门课程内部的有关内容之间的关系)。目前提出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的改革,就是要在“学习领域”的概念下实施,但究竟什么是“学习领域”还是不清楚的。
所谓“学习领域”是在面向21世纪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改革中诞生的一种新的课程方案(课程模式)。“学习领域”是两个德文单词Lernen(学习)与Feld(田地、场地,常转译为领域)的组合,同Lernfeld的中文意泽。根据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的定义,“学习领域”是一个由学习目标描述的主题学习单元。“学习领域”是以项目支撑起来的学习单元,多个学习单元构成一门课程;项目目标描述不仅有任务、内容,而且有计划、监控、评价和反馈等。
那么什么是学习单元?学习单元就是一系列相关项目的集合。这里所谓的“一系列”往往是按照知识、技能、能力编排的,是以能力为主线的,和传统的学科章节也是不同的。
主题学习单元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课程”或“学科”。将课程(或学科)对应学习领域,将项目对应课程章节,试图变“学科”为“学习领域”,以“学习领域”替代“学科”,这和“学习领域”的初衷是不相符的。
目前基础教育的课改还是聚焦在学科课程的改良,即关注知识学习(无论是知识解构还是知识的架构,都只是知识学习的问题)和知识的教学(在知识教学中能力培养是学习的辅助,技能的培养更是可有可无的添加剂)。
现行的高中物理课程中,如果一级主题是学习领域,二级主题就是该项目,而项目之间也应该是有过程性关联。但是无论如何看,都始终未发现这种关系。二级主题就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一级主题就是相关知识点的集合。
学习领域课程则是完全不同的改革:学习单元是以“学生主体”理念设计,项目是以“行为导向”设置,教学是知识、能力、技能三位一体的过程。以德国职业教育《电气操作技术》专业为例,本专业的专业课程5个,学习领域13个,其中第一个学习领域又有6个项目。
四、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
基础教育的改革同样关注教学内容,突出为经济建设服务,与经济发展结合,密切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可是教育改革主要还是以知识传授为“主料”,以能力培养为“佐料”,不是教育为社会需求服务,而是社会为教育需要服务。
目前基础教育也在创导“行为导向”教学,而行为导向教学的基础是改革教学内容,然后才是教学方法的改革。基础教育的教学内容的改革要打破传统学科型课程以学科知识逻辑为主线、理论知识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针对社会实际需要,以学生活动为主线,以培养能力为本位,重新组织和设计教学内容。
现在看一下德国《电气操作技术》专业《设备和系统技术》课程,第一个学习领域《分析电工技术系统和检验功能》的任务描述:
从中可以发现目标描述始终围绕这一个项目“产品”,具有几个关键词:取得信息,分析关系,阅读资料,确定作用,编制文件,检验功能,排除故障,合做完成,等等。这些关键词紧紧围绕着“行为导向”展开。
基础教育提倡“从教师为主导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必须做到教学内容的组织从学科体系转向行为体系;课程内容从知识导向转向行动导向;课程目标从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课程顺序从知识逻辑为主线转向学生活动为主线;课程环境从课堂情境转向活动情境;课程实施从教师为主导转向学生为中心;课程价值从知识储备为主转向应用为主。否则,“学生主体”无从谈起。要完成这些改革,就要有“不破不立”的认识,在原有学科基础上提倡“学生主体”改革从本质上讲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基础教育从职业教育吸取了“行为导向教学”的优势,但在基础教育中毕竟不能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教学任务,基础教育的“典型产品”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个“话题”、“实验”。但普通中小学课程标准中有关教学内容部分由于缺乏“话题”或“事情”,因而内容要求上还是以了解、掌握、应用、理解等为主。虽然比先前一味地“掌握”有了长足的发展,但还是不够。基础教育从职业教育吸取了“行为导向教学”,就必须确立一个“话题”、“实验”,以此作为项目学习活动的轴心。
五、基础教育的教学方法
目前基础教育教学方法改革之所以困难的关键,还是课程问题。基础教育的课程改了,内容改了,学习领域课程改革得到有效的实施,教学方法的改革也就迫在眉睫了。
在学生看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自己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都拥有自己看待事物的方式。教育者不能无视学生的这些经验,要把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在教师看来,学习不是由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而是让学生独立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建构知识,这种建构不是他人能够代替的。
德国《电气操作技术》专业课程教学标准对教师的要求只有如下一句话:
而我国的《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教师一词多次出现,主要是:
●教师应帮助学生,使他们……
●教师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
●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
●教师需要做必要的……
●教师应选择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
●教师应该积极开发……
●教师要转变……
●教师的教学水平……
●教师要对悼念的资料进行……
●教师的作用只是……
●教师实时收集……
●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
●教师应向学生介绍……
●……
从上述比较可见,德国对教师的要求不多,但“学习领域”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很好;而我们对教师的要求很多,但“学习领域”课程和“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就不可同日而语了,很重要的一点是课程问题。当课程、学习领域、项目等设计成熟后,教学方法的问题往往是能够迎刃而解的,反之必定是步履维艰。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普通中小学课程方案(试行稿).
[2]姜大源.“学习领域”——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模式——德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与突破.职教论坛,2004(24).
[3]傅伟,袁强,王庭俊.高职教育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特征与要素分析.高等教育信息参考,2011(1).
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参考论文
上一篇:情感教育论文2000字
下一篇:论人文素质教育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