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学科论文>教育论文>

浅论美国高等教育的相关论文(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浅论美国高等教育的相关论文篇二

  《美国高等教育对广东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摘要:美国拥有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国际化方面也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基于政治文化和商业经济的目的,美国政府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社会组织/机构和高校也积极参与,形成了从师生和课程国际化到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多维度国际化措施,并形成了主体多样化的管理模式。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和经验对广东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美国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化;经验;广东教育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趋势,国际化水平已成为高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并作为大学排行榜中的重要指标。《广东省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借鉴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促进教育国际化,培养国际化人才。美国拥有世界公认的高水平的高等教育,在教育国际化方面,其完善的政策支持、多样化的模式、科学的管理机制,使美国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引领者。本文通过分析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和经验,试图从中得出一些对广东省推进教育国际化有益的启示。

  一、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1.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目的:政治文化目的与商业经济目的并重

  美国历来重视高等教育为国家整体利益服务。近三十年来,在全球化时代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成为新时期联邦政府关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主要动力。阿特巴赫指出:“国家主义、民族主义的崛起带来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上的深刻变化,对于普遍性知识追求的学术化取向已经被国家身份、国家需求的发展所替代了,政治的、文化的考量超过了学术的考量。”[1]美国政府实施的“林肯计划”、“移民综合改革法”、“富布莱特法案”,以及部分国外研究项目、外国语言培训项目等,都是以美国国家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如2005年实施的资助百万人海外留学的“林肯计划”,即计划通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教育功能为美国培养具有全球化意识的美国青年,培养满足国家安全需要的人才,并为培养世界领袖做好人才储备。

  与此同时,经济因素已逐渐成为驱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化的环境下,高等教育国际化越来越受到商业利润和经济利益的驱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大学逐渐从国际援助项目中解脱出来,开始参与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随着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经济因素成为学校开展国际化项目的重要推动力,部分营利性大学加入到高等教育国际化队伍中,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希望通过教育国际化提高学生就业率,为高校和地方政府增加收入。据统计,在2005-2006学年,国际学生通过学费、住房、书籍、日常花销和其他教育与生活消费,给美国经济带来了135亿美元的收入。[2]

  2.多层次的促进力量:政府推动、社会组织/机构参与和高校实施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其全球化发展战略在教育上的反映。政府高度重视国际化的战略规划,以法规和政策的形式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要求规范起来,并保持了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有力促进了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在历届美国总统中,也不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积极支持者,如杜鲁门推行了“第四点计划”,肯尼迪促成“国际教育法”,克林顿签署《关于国际教育行政备忘录》等。

  美国的一些半政府和非营利性组织/机构在推动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如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美国国际教育工作者协会、美国国际交流协会等。这些组织/机构发起或实施了部分师生流动项目、外国语项目和国际问题研究项目等,部分组织/机构周期性地发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关于教育国际化的报告。其中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是美国非营利性教育和文化交流组织的领军机构,七十年代早期开始与美国国务院教育及文化事务局合作,每年开展美国国际学生年度统计数据调查,并曾发起了“应对美国的全球教育挑战”项目,重点关注留学政策的研究和制定。

  高校是实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主体。美国大部分高校,特别是高水平的大学,都把国际化作为一种体制性的任务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当中,制定了提高国际化水平的目标和措施,如国际化课程建设项目、师生国际流动项目、合作办学项目、国际科研合作项目等。部分高校建设了国际化相关项目的网站,通过互联网来传播国际化的理念、介绍学校的国际化办学项目、征集合作单位等。

  3.多维度的教育国际化措施:从师生和课程的国际化到国际交流与合作

  重视学生和教师的国际流动。一方面,美国政府、各种社会组织和高校设立了各种奖学金项目,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同时聘请高水平教师到各大学任教,邀请知名学者、专家进行短期访问和交流,为美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储备。根据国际教育协会(IIE)最新的开放门户(Open Doors,2011)报告,美国高校中的国际学生数量在2010/11学年,增长了5%,达到723,277人。这已是连续第五年增长,比十年前增加了32%。[3]另一方面,美国积极鼓励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活动。如《关于国际教育行政备忘录》明确支持各层次教师、学者和其他个人的出国交流活动、考察研究和参与合作;“林肯计划”则提出到2016/17学年美国每年留学海外的学生人数要增长至100万。[4]

  从内容到结构推动课程国际化。将国际化课程融入通识教育课程是美国高校实现课程国际化普遍采取的途径。如在哈佛大学推进的新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方案中,八大知识领域中有两个领域是关于国际化的内容――“世界各社会”和“世界中的美国”,体现了哈佛对教育目标中国际化、全球化的重视。另外,部分学校专业教育课程也通过国际化的师资、国际化的实践教学、国际化的教学活动等方式使学生对国际化有所体验。还有,互联网和远程教育技术的发展也推动了国际化课程的建设。麻省理工学院(MIT)一直是美国开放课程领域的先锋,截止到2008年已向全世界所有人公开免费提供1800多门课程的教学资料。[5]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国际交流主要通过政府或有关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学术联合会议等)设立的有关项目开展共同研究、校际合作研究与交流、国际学术会议交流等。如美国最重要的国际交流项目“富布莱特计划”,从1946年到2010年初,有大约30万人参与该计划。在合作办学方面,美国高校海外分校众多。据统计,美国高校海外分校的数量占到全球海外分校总数的50%以上。[6] 国际合作办学主要有建立海外分校、与国外学校合作办学(一方出师资和课程,一方出场地与教学设施)、高校间的教学合作项目,以及其他一些营利性组织发展的海外教育合作项目等模式。

  4.主体多样化的管理模式:专业化与不规范并存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管理主体主要有三个:联邦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机构以及高校本身。联邦政府部门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中发挥着引领作用,规范了发展的策略和过程,为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大量的非政府机构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管理体系中发挥着主体作用,如充分利用第三方认证机构保证国际合作办学的教学质量等。这有利于转变和规范政府行为,强化学术权力和恢复学术的自主性,推动高等教育向国际化正确方向发展。高校本身负责本校教育国际化的规划和管理,多数学校增设了类似国际事务(项目)办公室,以期对国际化发展进行专业化的管理。

  由于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各地情况不同,各地方政府有其特殊的利益诉求。虽然美国已建设了较完善的学分转换制度,允许学生在不同大学间修读。但实际上州和州之间的转学相对较少,因为许多州立大学对外州的学生要收取更高的学费[7],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流动。另外,美国进行跨国教育活动的主体多样,既有传统的大学,又有跨国公司、营利性教育机构等。部分营利性教育机构的不规范做法和未受认证的美国教育机构境外办学,影响了美国跨国教育的服务质量。[8]

  二、美国高等教育对广东教育国际化的启示

  1. 加强政府的统筹规划,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格局

  “全球化是一种动力,而国际化是一种主动的选择。”[9]高等教育国际化涉及不同国家、不同区域、不同高校和有关部门的相互合作,要求政府部门和学校要有国际化意识和明确的国际化目标,并制定出与发展相协调的战略。政府要在对外协调方面提供方便,并且在政策上和经费上提供大力支持。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广东在教育上仍不能算是教育强省,其教育发展水平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定位还不相适应。走国际化道路,是广东优化高等教育结构、提高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早在2004年,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建设纲要(2004-2020年)》就已把“教育合作国际化”作为广东教育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之一。2010年,广东省进一步提出要构建教育开放合作新格局,提升粤港澳台的教育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教育国际化,形成良性互动新机制。

  推进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既要主动融入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潮流,又要保持广东的特色;既要着眼于广东高等教育国际化宏观发展背景,又要具体分析各个地区和高校不同的具体情况。广东有毗邻港澳的天然优势,其可以成为新时期广东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突破口之一。通过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程度,在继续加强与港澳教育合作与交流的基础上,争取与更多国外高水平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建立具有港澳国际化特色的教育体系和具有示范作用的国际化试验区,进而提高广东省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打造中国“南方教育高地”。

  2.深化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是目前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要求,能较快促进学校、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化水平。按照相关规定,外国机构在中国办学只能以合作的形式进行,通常分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根据本地教育水平和需求,引进国外高水平大学在本地设置独立或非独立的合作办学机构,促使本地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可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借以促进高等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发展,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化意识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

  虽然广东在合作办学上已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广东目前拥有国家批准设立和举办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含港澳台地区)仅分别为2个和10项,而北京有4个和59项,上海有7个和86项,江苏也有2个和40项。[10]因此,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应积极创造条件,加大引进与广东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急需学科专业的合作项目或机构来培养国际化人才,并鼓励广东省特色高校走出国门与外国同行合作办学,打造一批中外合作办学品牌项目。目前,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广东将重点引进3-5所国外知名大学到广州、深圳、珠海等城市合作举办高等教育机构,建成1-2所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高水平大学。对于各高校来说,要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强与国(境)外高水平大学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出国交流、交换生项目、学分互认项目、国家奖学金项目和联合培养项目,通过借鉴国际上先进的教育理念、管理经验、培养模式等,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的效果,以进一步提升国际化办学的层次和水平。

  3. 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建设国际化的教育教学体系

  首先,专业建设要体现国际化特色。要根据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调整专业定位,加强同行业、企业乃至劳动力市场的密切联系,以国际化促进专业建设标准化,打造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被国际执业机构认可的专业品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明确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要成为扩大开放的重要国际门户、世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等”的定位和战略目标,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应重点突出相关专业的国际化建设。

  其次,建设国际化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的国际化水平是高校国际化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课程国际化也为学分互认和人才培养国际化奠定了基础。国际化的人才培养,需要根据国际化目标进行系统改革,形成科学合理的、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高校要在全球化课程观念引导下,适时更新课程内容,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理念,引进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教材,注重将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科学文化知识补充、融入课程当中,提供更多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课程。

  再次,学习国际先进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认真学习、研究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推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

  4.促进国际间的师生交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

  加强学生的国际交流。学生国际化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在国外学习的年轻人会获得为21世纪的挑战创造解决方案所必要的全球技能。反过来,国际学生使我们的院校和社区全球化。”[11]目前,广东出国留学生数已位居全国前列,但在外国留学生数上与北京、上海、江苏等地仍有差距。一方面,要通过完善公派留学和自费留学政策,积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充分利用外国教育资源培养人才。另一方面,要制订相应的政策,改善办学条件,吸引外国学生到广东留学,让他们了解中国和广东,促进文化交流。特别要重视通过在读留学生、外籍教师与学者、教育展、互联网、海外校友会等途径,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留学生规模和促进生源多样化。

  加强教师的国际交流。教师是国际化的主要推动者。教师的国际化能使本土学生感受到不同文化背景,接受不同的知识传授方法和理解视角,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高校可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的途径培养国际化师资队伍,在有计划地派遣骨干教师出国进修、开展教学与科学研究、攻读学位、参与国际活动的同时,还可通过积极引进或吸引国外大学的师资来校讲学或长短期兼职,开展学术文化交流,促进国际高校师资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与国际相关组织的交流。许多国际组织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OECD)、国际教育局(IBE)、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东南亚教育部长组织(SEAMEO)、国际劳工组织(ILO)等。因此,广东省在进一步扩大与政府间的合作的同时,还需更加密切与这些非政府组织的关系,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及时了解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信息、动态、趋势,寻求更广泛层面的合作对象,提出和协商解决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中的难题。

  5.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构建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质量保障体系

  质量保障是教育国际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国际上对国际合作办学质量的认定主要通过认证机构认定并遵行相互承认的原则,但没有统一的政策和标准,因为每个国家都有权建立起自己的标准。[12]国内对于高等教育质量的管理目前主要还是以政府部门的评估为主。《中外合作办学条例》等制度文件虽然对合作办学提出了准入条件,但尚未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2007年,上海市教育评估协会(包括“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项目认证委员会”)、上海市教育评估院通过了对上海大学悉尼工商学院的认证,标志着国内第三方认证机构正式进入中外合作办学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13]2010年,广东省首次在省内8所高校中开展教育国际化外部评价试点工作。这项工作虽然由省教育厅牵头实施,但也是对完善高等教育国际化质量保障体系的一次重要尝试。

  大学走向国际化,必须有相应的配套管理制度、运行机制作保障。高校应积极学习国际著名大学先进的办学经验和管理办法,建设与国际接轨的教学管理制度,如学籍管理制度、质量评价制度等,为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提供充分的管理支撑。

  参考文献:

  [1] 阿特巴赫等著. 为美国高等教育辩护[M]. 别敦荣,陈艺波主译.北京:中国海洋出版社,2007.

  [2] [12] 侯定凯主编.象牙塔是平的――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新进展[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75,144.

  [3] [11] Open-Doors,2011[EB/OL].

  [4] Commission on the Abraham Lincoln Study Abroad Fellowship Pro-gram. Global Competence & National Needs:One Million Americans Studying Abroad, [EB/OL].

  [5] 汪霞. 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现状、经验及我国的对策[J].全球教育展望,2011(11).

  [6] [8] [13] 冯国平.跨国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10.85,108,272.

  [7] [英]罗杰?金等著. 全球化时代的大学[M].赵卫平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66.

  [9] Philip G. Altbach and Jane Knigh.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Motivations and Realities[J] Journal of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2007,Vol.11.

  [10] 经审批和复核的机构及项目名单[EB/OL].

浅论美国高等教育的相关论文相关文章

1.浅谈美国大学教育的相关论文

2.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

3.关于高等教育的论文范文

4.中美高等教育评估比较研究论文

5.浅谈高等教育毕业论文参考

239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