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家庭是一个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摇篮,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供大家参考。

  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篇一

  《 浅谈家庭中的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

  摘 要:幼儿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形成思想品德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社会化的进程,还能够促使幼儿个性的全面发展。家庭是幼儿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面对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种种因素,家长应该采取行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良好的品德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家长长期、精心的培养。

  关键词:家庭因素;幼儿;思想品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J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2

  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因素有家庭、社会和学校三个方面,而影响最先最大的则是家庭。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启蒙教师,无论是性格、品德,还是行为习惯上,家庭都具有不可替代的巨大影响。

  一、家庭在幼儿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家长良好的品德修养能更好的促使幼儿的社会化进程

  幼儿的社会化最初是在家庭环境中通过与父母的交往逐渐发展而形成的。父母的各种思想、行为习惯都在直接或间接地对幼儿产生影响,加上幼儿知识经验贫乏,又好模仿,辨别是非的能力差,使得他们的意识、情感和行为更易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这样一个关键时期,若是家长不重视幼儿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对他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任孩子向反面的丑恶的行为模仿,容易误入歧途。

  (二)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能更好的促进幼儿个性全面发展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墨子曾说:“志不强者,智不达。”许多国内外的研究也显示,智力发展好,聪明的人并不一定成功,而成功的人并不是都很聪明,但是他们却拥有许多优良的品质和性格。如:坚强的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坚忍不拔,诚实守信的品质,乐观开朗的性格等等。正是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如果父母具有正确的教育观念,能够意识到品德的培养与知识技能的培养同等重要,并从小注重对幼儿进行良好思想品德和性格的教育,就能更好的促进幼儿各方面的积极发展。

  (三)家长合理的教养态度能更好的促进独生子女的健康成长

  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日益增多,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研究表明:许多独生子女在智力发展水平和身体状况方面,一般表现出较大的优势,而在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则不尽人意。如:生活上的优越环境和过分照顾,形成了幼儿的娇生惯养;家长的溺爱和缺乏理智的教育形成了幼儿的不良品德和行为习惯。这些都是由于家长的过分娇宠或放任造成的。

  二、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

  家庭是幼儿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所接触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环境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而这些因素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又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影响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家庭因素有客观和主观之分。

  (一)客观因素:

  1、家庭结构。目前我国的家庭结构类型较为复杂,有两代人的核心家庭;有三代及三代以上的大家庭;还有仅有父或母一方和子女的单亲家庭。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对幼儿的教育中,因此,不同的家庭结构组成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例如,父母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帮助家里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长辈则袒护孩子,认为孩子年幼,事事包办,从而影响了幼儿的思想品德形成。

  2、家庭气氛。不同的家庭气氛会导致幼儿在发展过程中出现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多种个体差异。一般来说,愉快、和谐、幽默的家庭气氛,容易使幼儿形成善良、友爱、合群、热情等品质。幼儿生活在愉快环境中容易产生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是幼儿产生良好道德情感的内驱力。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幼儿高兴的时候,愿意接受父母的合理要求,愿意将自己喜欢的东西与小朋友分享,愿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且态度随和。反之,幼儿情绪不佳时,易怒烦躁,具有攻击性行为,常常为了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而出现一些不良行为的表现。由此可见,创设愉快、和谐的家庭气氛对幼儿良好品德形成的影响是很大的。

  3、家长的职业类型。一般来说,父母的职业类型会影响到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态度。例如,农民的勤劳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做到吃苦耐劳;科学家的钻研性、勤学好问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做到刻苦钻研、不懂就问;教师的耐心和爱心就要求自己的子女也能够做到富有耐心和爱心等等。这些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幼儿的良好品德的形成。

  (二)主观因素:

  1、家长的品德修养。家长对幼儿思想品德形成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幼儿的好模仿特点,使得家长的言行对幼儿起着言传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这是一种直观的教育。例如,父母孝敬长辈,对人有礼貌,有同情心,那么其孩子必定会受到感染。也会孝敬他人,同情他人,帮助他人;反之,如果说家长的道德品质败坏,其子女会因他们的言传身教而形成恶劣的思想品德。例如,父母自私自利,孩子很可能爱占小便宜;父母满口污言秽语,孩子就可能脏话连篇。

  2、家长的教养态度。由于家长之间存在着知识程度、社会职业、经济收入等差别,对子女的教育上往往有着不同的态度。日常生活经验和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态度与幼儿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密切联系。例如专制型的家庭:要求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权威,没有商量的余地。这样容易使孩子出现反抗、不安分情绪、神经质、依赖和惟命是从等不良思想品德;溺爱型的家庭:家长为孩子做的太多,以至影响了孩子独立性。易出现任性、胆怯、依赖、怕吃苦等等一系列不良的思想品德;然而民主型的家庭:家长能够采取一种合理的、非干涉性的、民主宽大的态度。从而使幼儿形成态度友好、独立、宽容、大胆、有毅力和创造精神等良好的品德特征。可见,不同的家庭教育态度会导致幼儿形成不同的、或好或坏的思想品德。

  3、家长的教育观念。许多家长认为“树大自然直,人大自然好”,却忽视了“小树不修枝,长大难成才”的道理。孩子年龄小,可塑性极大,模仿力强,正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好时机。在这个阶段,如果家长只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不关心孩子良好品德和性格的培养,就会使幼儿形成一些坏习惯、坏思想。   三、家庭环境下幼儿思想品德教育的措施与对策

  父母是天然的教师,形成幼儿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父母的重要责任。面对影响幼儿品德形成的种种因素,家长应该采取行动。

  (一)父母要有合理的教养态度

  民主型的教养态度是许多心理学家一致认可的一种最优最提倡的教育态度。这样的父母能够采取一种合理的、非干涉性的、民主宽大的态度。因此作为父母要学会不去任意打骂孩子,对孩子的行为更多的是去分析与引导,合理的应用奖励与处罚的手段,并以身作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二)父母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

  家长对于幼儿的品德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说教、吩咐和长期不断地练习巩固。最主要的还是需要家长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以身作则即身教胜于言传。所谓身教胜于言传就是凡事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所以父母要以自己乐观、开朗、热情、诚恳和积极进取的思想品德感染子女,用行动影响和教育子女。比如:父母对老人要用尊敬的态度;对家人说话要温和;对孩子说话要诚实;平时生活中要大度,不占小便宜等。让孩子也自然而然的学会尊重、宽容、理解他人。

  (三)父母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家庭气氛

  家庭是以生活为主的社会细胞。家庭气氛过于严肃、紧张、沉默、郁闷等都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品性;相反,温馨、愉快的家庭气氛就会形成幼儿良好的品德。这就要求家庭成员要注意修身养性,不断改造自己的不良性格。成员之间相互体贴、合作、相互关爱、理解,为幼儿品德的形成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四)父母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作为家长不仅要关心和重视孩子的智能发展,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更要关心幼儿良好思想品德的培养。因为对幼儿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不仅能促使幼儿社会化的进程,还能促使幼儿个性全面的发展。幼儿阶段是道德观念开始形成的时期,是可塑性、模仿性最强的时期,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阶段。父母树立一个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作为孩子的父母,作为幼儿园的教师,作为社会一分子的每一个公民,都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家庭教育必须从小抓起,使孩子从小就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霞.幼儿德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教育导刊,2000年01期.

  [2]陈新军.幼儿德育的内容与实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96-100.

  [3]白艳.幼儿道德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58.

  [4]贺琼.德国幼儿教育见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45.

  [5] 周文菊.幼儿德育计划[N].幼儿教育报,2004-02-04.

  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篇二

  《 浅析小学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 》

  摘 要: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思想品德的好坏不仅影响其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影响到一个国家的未来整体风貌。因而,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就显得尤为重要。家庭是一个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摇篮,对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小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思想品德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17-01

  家庭是小学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小学生成长的引路人。父母的思想文化素养和言谈举止,特别是父母和子女关系的密切程度,父母参与子女教育的自觉性,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威信等,都会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1 小学生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

  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环境下,有一些父母只顾挣钱,无心顾及对子女的教育,更没有时间对子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他们只管孩子吃饱穿暖,从不或很少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尤其是思想状况,把一切教育孩子的责任都推给学校。从物质上看,现在的孩子特幸福,天天吃好的、穿好的,每天过的都跟过年似的;但从精神上看,现在的孩子又够“可怜”的,父母很少陪伴他们,内心的孤独没人可以诉说。有的父母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只关心主科(语文,数学)的分数,对其他学科尤其是思想品德却漠不关心,开口闭口总是“我们什么都不要你做,你把书读好就行了”。对小学生只有学业期望,而缺乏人格关怀。

  有些父母喜欢吃喝玩乐,浑浑噩噩地过日子,小学生就容易学习父母。苏霍姆林斯基曾说,“父亲和母亲们,你们在孩子身上延续自己”,就是说孩子在父母的潜移默化中成长,父母是什么样,孩子就会学着什么样。小学生的成长进步是从一点一滴小事开始的,同样,他们的恶习也不是天生的,也是从一点一滴小事中形成的,对小事的放纵久而久之就会铸成大错,造成无法挽回的结果。比如,说脏话、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看似小事,但一旦忽视,就会影响小学生思想行为的健康发展。因此,身为父母,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而且要及时纠正小学生的不规范行为。

  2 提高小学生思想品德水平的对策

  由于小学生还小,他们的是非观念,判断能力都处于萌芽状态,而父母在小学生心目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此,父母要主动承担起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发挥自己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作用。

  2.1 思想品德认识的培养

  认识是行为以及行为习惯的先导,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产生正确的品德行为。只有掌握是非标准,划清善恶界限,才能使小学生知道应该怎样行动,为什么要这样行动。首先,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常涉及到道德评价问题。小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主要是在父母的影响下形成的,开始时常常只是模仿、重复父母对周围现象的评价,以后才慢慢地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分析。所以,家长对周围现象的评价一定要坚持原则,是非判断鲜明,给小学生打下爱憎分明的烙印。如果家长是非含糊、善恶颠倒,就很难帮助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认识。其次,思想品德要求的连贯性也很重要,只有前后要求一致,小学生才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否则,今天要求这样做,明天又反其道而行之,就会使孩子感到无所适从。记得看到一篇小学生的名为“我很矛盾”的作文,在文中他说,“一方面让我们学雷锋做好事;另一方面又教育我们,不相干的事情不要去做,特别是我爸,还再三叮嘱我在街上看见小偷偷东西不要喊,真的,我很矛盾”。因此,父母必须言行一致,积极正确地引导孩子。

  2.2 思想品德情感的培养

  思想品德情感是一种高级情感,它是按照一定的思想品德认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品德情感是认识转化为行为的催化剂。当一个人受到表扬时,便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当一个人受到批评时,就可能产生不愉快的感受。小学生最容易受到家长情绪的影响,亲子之间往往是相通的,当父母高兴或情绪比较好时,小学生也会跟着高兴,反之,小学生也会变得很沮丧。此外,父母还要善于利用具体的例子引起小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比如:给小学生讲故事,小学生听故事的时候,容易被故事中人物的行为所感动,与故事中人物的情绪连在一起,有时会难受,以至流出眼泪;有时会高兴,以至忘乎所以,手舞足蹈。总之,父母要通过生动、具体、形象的方式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认识,逐步深化其思想品德情感。

  2.3 思想品德意志的培养

  小学生思想品德意志坚强,就能够督促自己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实现着自己的信念和诺言。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是家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首先要让小学生感受到背后有大人的支撑,不管是犯错误,还是事情做得不够好,父母都要多关心和支持小学生。生活中多让小学生看到积极的一面,小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多表扬,让小学生信任自己,发生问题时,父母要在第一时间帮助孩子解决,不要让孩子用哭来回避问题。其实,当小学生受委屈时,父母应该及时给予支持和理解,这样长大后小学生就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没有安全感。其次,父母不要拿自己孩子短处和其他孩子的长处比,要让孩子自身做个纵向的对比,看现在和以前是否有进步。

  2.4 思想品德信念的培养

  思想品德信念,是人们发自内心地对某种思想品德原则和规范的真诚信仰。一定的认识,经过人的理性和人生经验的过滤转化为信念后,才能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南。信念就是一种被个体所理解的认识,是一种被个体情感所肯定的认识,并带有个体坚持与固守这种认识的意志成分。信念是驱动和指导个体行为的重要心理因素。父母要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对小学生思想品德信念的培养,首先自己要不断地加强思想品德意识培养,要努力学习,勤奋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和他人,不断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自己的思想、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适应时代要求,当好小学生的表率。

  2.5 思想品德行为的训练

  培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首先需要父母适当地引导。当小学生还不懂得怎样做时,父母可以先帮助他完成某项任务,然后再让他独立行动。对于做错事的小学生,不要一味的责备,而是要给小学生讲清楚,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应该怎样做。其次,父母需要引导小学生做到学用一致。如果只是心里知道应该怎样做,而在现实生活中却不知怎样去运用,思想品德认识再好也是无用的。这就要求父母经常去督促检查、严格管教,以确保良好行为的落实。

  参考文献

  [1] 曾春霞.探析小学生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J].江西教育:综合版,2012(36):42.

  [2] 丁玉玲.浅析当代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3):187.

  [3]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有关家庭品德教育研究论文推荐:

1.浅谈幼儿的品德教育论文

2.浅谈小学品德教育论文

3.小学生品德教育论文

4.关于家庭教育的论文精选

5.关于家庭教育论文

6.中学生品德教育研究论文

7.浅谈家庭教育学相关论文

1667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