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信息化分析论文
中学教育信息化分析论文
现代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新知识,信息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明显特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学教育信息化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学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一
《 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现状及反思 》
摘要: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现状及反思,。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现代化现状及反思
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暨《“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正式颁布,《纲要》在保障“到2020年国家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等战略目标的措施中,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制定学校基础信息管理要求……”(《纲要》第四部分第十九章第六十一小节)。
教育信息化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
一、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在教育信息化中的地位
随着教育现代化发展和新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教育管理信息化逐步取代传统的教育管理模式。
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是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基础,教育装备管理系统是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子系统,是实现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前提和基础,是衡量各地教育装备工作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必须重视教育装备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打好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只有管理信息系统的根深,才有教育信息化这棵大树的叶茂。
二、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信息化现状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地改善,各种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在中小学校园的普及率不断增加,如计算机网络、多媒体设备、闭路电视系统、校园智能广播系统、数字实验室、语音教室、电子阅览室等等,信息技术和多媒体已成为教学中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而地方教育装备管理部门及学校对教育技术装备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却没有随着教育现代化和装备信息化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管理手段相对落后与装备事业快速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1、装备资产管理方式大都停留在手工制作状态,显得极其陈旧、落后,账目混乱、资产流失浪费现象明显,各项教育技术装备数据统计工作困难,无法及时了解全市各级各类学校的装备状况,影响教育管理决策和各项具体工作的实施。
教育装备资产是学校从事教育教学正常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也是各类评估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各种教育教学设备设施的建设、配备都要按照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实施。庞大的教学物资要按一定的标准分类登记、建立财产账簿,并动态反映其状况,是个繁重的工作。而目前我市各级各类学校基本采用传统手工或电子表格方式记账,出现很多弊端和不足:
①、装备资产数量品种规格不易查询,修改不方便、很难统计,对采购决策不能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②、记账不规范、不完备、不连续,账目数字不准确,差错多,账物不符、有账无物,无账有物现象普遍。
③、传统纸质资产账簿携带不方便,保存困难易损坏。
④、不能动态的反映财产当前的状况。如某些教学仪器暂没在指定存放地点,被相关人员借用、维修或决定报废处理,账簿上无法立即体现,装备管理员总要到处翻阅其他相关记录,才能得知其去处。
2、各级学校及装备部门不采用管理信息系统,很难对教育装备过程实现科学、高效、透明的管理,对装备管理工作情况的信息掌握比较滞后。
实施素质教育的时代,各学科的教学都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管理工作更加繁重复杂多样,以实验教学为例,有演示实验、分组实验、探究性实验,有学科教材要求必做实验也有兴趣小组自选实验,而每个学科也不止一个实验室与准备室,以后还有虚拟实验室,涉及到的管理流程和常规记录非常多,教师要填写实验计划、教学日志、实验通知单、要对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结束后,老师要进行实验确认记录实验完成情况,以后还要进行实验开出率统计等等,这些都需要任课老师和实验教师密切联系,采用传统手工管理模式,任课老师频繁到各个实验室了解实验仪器情况、填写各种表册,效率低,随意性强,而一旦某个计划有变,又应对缓慢。虽然实验管理人员忙前忙后,但是学校领导对实验教学情况和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还是比较模糊,总要等后面汇报才清楚。
3、采用手工管理的教育装备管理档案资料建立不完整规范、记录不连续详实,搜集整理保管困难,无法真实反映装备管理状况,装备管理信息资源无法共享。
教育装备管理资料档案类别和内容多,范围广,涉及各个学科,是教育装备管理工作的宝贵财富,是装备管理工作情况和成绩的重要载体,也是各级教育部门检查的重要内容。以理科实验室为例,除了装备资产档案外,有实验室管理与建设的各种标准、规章制度等相关文件及材料;实验室人员学历,岗位职责及进修、培训记录;常规管理工作中的仪器借还、赔偿、保养、维修、报损登记,自制教具作品材料;实验计划、实验日志、实验通知、实验活动记录、实验科研成果、实验考试、实验总结等各种教学资料。如此繁杂的档案资料不采用无纸化、网络化管理导致教师和管理人员对装备管理的标准和规范学习滞后,不系统全面;设计填写繁杂、零碎的各种帐表册、记录费时费力,工作量大,负担重,久而久之也就不重视,常常做了大量的工作,没有留下完备规范的文字记载。每到教育管理部门检查工作时就仓促临时找人赶材料、补记录,常常搜集整理不合要求规范、内容不完整准确,缺失大,并且前后矛盾,互相无法印证,造成教育管理部门不能客观的评价其真实工作情况,管理人员自身又觉的委屈。
4、教育装备管理人员信息化观念仍然比较落后、掌握信息技术的水平差异大,信息化利用率低。
教育装备管理要做到现代化,必须需要一支理解教育装备理念,具有学科专业水平、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且相对稳定的队伍去实施操作。但是长期以来,学校的领导对于装备管理信息化的认识还不到位,观念滞后,承担管理工作的人员大都年龄结构偏大、教育装备管理观念和理论比较贫乏,知识和技能更新更是跟不上设备的更新,计算机应用能力低下,有些甚至是“机盲”,对办公软件都还不熟悉,各级部门对教育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指导、培训和管理又不足,除了学校信息技术管理人员,其他人员还是习惯于传统手工管理模式,要能较好运用教育装备系统心有余力不足,懒怠畏难情绪严重。
5、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不完备,缺少一套完整的装备管理信息标准和网上信息交换规范,从省市县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系统纷杂,缺乏一个规格化的、系统化的统一完善系统。
由于缺乏一套完整的教育装备管理信息标准,目前许多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均根据各自工作的需要采用相应的管理信息,这些信息不仅不规范、不完整,且互不兼容,难以进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教育装备统计软件得到的统计信息与教育主管部门统计信息无法吻合、兼容,常常产生矛盾。
由于缺乏一套统一完善的软件设计规范,个别学校使用的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如图书自动化管理系统,存在多个版本,兼容性差,实验装备管理软件设计灵活性不够,扩充性和开放性较差,对技术发展和教育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差,根本不能得到长期稳定的应用。适合网上应用的软件较少,目前大多数软件的应用局限在单机或小型局域网上,缺乏在大型网络上(如办公网、校园网)应用的软件。
三、教育装备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是信息化、网络化
1、管理方式、手段跟不上会造成装备管理水平逐步滑坡,成了实现教育装备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障碍。
相对于学籍、考试、办公等其他教学管理系统都正逐步成熟,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尚未起步,信息化管理现状不容乐观,随着教学管理工作的繁杂多样,在信息高速公路时代,计算机及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办公自动化手段应用到学校教育装备管理工作中是必然的趋势。
2、推进教育技术装备管理工作信息化,建立教育装备信息化管理系统,搭建省、市、县、校统一的智能化、网络化教育装备管理软件平台已迫在眉睫。
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飞速发展,教育深化改革,素质教育坚定不移的逐步推进,部分省、市已陆续在实践和探索装备管理系统的建设,我省应及早将建立和推行教育装备管理系统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如果不借用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学化管理,我们只能望洋兴叹。
中学教育信息化论文篇二
《 中学教育“交互管理”信息化研究 》
摘 要:中学生的教育问题日益突出,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针对中学生心理和行为特点,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交互管理”的企业运营经验的结合,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该平台能够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交互体系,实现对中学生的健康人格和自我认识的培养,达到解决中学生的教育问题的根本目的。
关键词:中学教育管理 教育信息化 交互管理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61-01
当代中学生成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的问题,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得到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本文针对我国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通过对中学生的心理特点的认真研究,并结合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经过分析和研究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一、研究背景
1.中学生问题分析
Erik H Erikson(心理分析学家,哈佛大学人类发展学教授)在《成长与“健康人格”的危机》中指出:“青春期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是一个暴风雨期和压力期,一个此前确信的事情受到置疑,发展也不在有连贯性的时期。”[1]。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中学生,缺乏对是非的判断、问题的思考和事情的处理能力,面临的最大危险就是人格的丧失和自我迷失。缺乏健康的人格和正确的自我意识,将导致他们迷失正确的前进方向,陷入不良诱惑当中不能自拔。
2.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世界各国都在教育信息化上加大投入与开发的力度。现存的教育信息系统(比如:学生档案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等)的功能,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层面上,存储和管理的是与教学相关的“静态数据”。“教学管理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然而在对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人格引导方面却无法产生功效。
3.交互管理概述
“交互管理”(TIM)理论,主要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提高对客户信息的管理效率与使用效果, 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改善客户关系,进而提高企业效益。交互管理的理论在企业的成功运用,为我们教育部门在解决中学生问题上起到了一定的借鉴意义。学校就是通过科学的教育,为社会和家长交付一个合格的“产品”。这一点与企业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不同的是,学生家长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不仅仅处于一个“从动”的接受和建议的客户的地位,而是可以主动的参与到“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积极主动的品质,这种主观能动性也是影响“产品”质量的重要力量。
通过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中学生问题的症结在于人格和自我的缺失。2)中学生问题可以通过社会、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和引导来解决。3)信息化技术可以为学校、家长、学生提供一个交互平台。如何通过当前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为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搭建一个交互管理的沟通桥梁?这个桥梁就是以培养中学生健康人格和自我认识为根本目的的“中学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平台着力于加强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搭建了一个跨时间、跨空间的交流协作渠道。平台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三者的能动性,为解决当前的日益突出的中学生问题发挥作用。
二、系统主体功能
平台的建设目的是为学校、家长和学生三者提供沟通桥梁,共同促进中学生顺利的培养起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自我意识。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将学生的日常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以实现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交互管理。系统功能在考虑老师和家长沟通的同时,也充分考虑了学生自身的能动性。通过在学生与家长和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良好的对话机制,达到消除误解、增强自我约束能力的目的。
下面针对主要用例的功能进行描述。
1.学生信息管理
任课教师与班主任可以通过教育管理平台,将学生的情况(包括课堂表现、日常表现、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及时的发布到平台上。
2.学生信息查询
家长可以通过登陆网站进行查询,结合老师的建议对学生及时进行教育与引导。学生信息的“透明化”将有助于家长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督导和教育。
3.学生情况交流
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任老师的重要地位,通常非常清楚的了解孩子的性格特点,当出现问题时可以从学生的性格和心理角度对老师给出许多宝贵的建议。在对孩子的日常管教过程中,部分家长也存在由于采用不当的方法而适得其反。教师可以在与家长的交流过程中,互通有无达到信息的充分共享。
4.家长学生意见交流
学生在与家长通过“背靠背”的交流方式,可以表达出彼此内心深处对于问题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相互之间深层次的交流,可以统一双方对问题的看法,消除理解上的差异,化解家长和孩子之间的矛盾。
5.教师学生意见交流
提供一条师生之间平等对话的虚拟通道,以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理解,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总结
中学教育管理信息平台从当前中学生问题出现的根源出发,以建立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自我意识为根本目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相结合,充分调动教师、家长以及学生自身的能动性来解决这一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中学生的问题不是单纯的某一方面的问题,也不是哪一个群体的力量就能够完全解决了的。这个问题中,社会、学校、家长以及学生自身都发挥着或多或少,或明显或隐含的作用。中学教育管理信息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客观上的管理平台,实际的应用效果主要取决于系统的参与实体的主观作用。希望这个教育管理信息平台模型,能够为解决当前中学生问题的最终解决,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美] 弗雷斯.W.帕克,格伦.哈斯.课程规划-当代之取向[M].谢等斌,俞红珍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12.
[2]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
[3]刘寅軑.系统分析之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5.
[4]李文军,周晓聪,李师贤.分布式对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有关中学教育信息化论文推荐:
6.教育信息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