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学科论文 > 教育论文 > 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

  小学教育的作用与小学教育的地位是紧密相连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篇一

  《 农村小学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

  摘要:责任意识教育关乎社会的和谐与民族的振兴,其意义之重要,不言而喻。农村小学教育需要特殊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用文化去经营学校,就需要培植产生文化的土壤。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采取合理的措施,使少年儿童奠定肩负社会责任的基础。尊重每一个有生命的个体,让他们健康成长,为构建和谐社会把好教育这一关。

  关键词:教育;社会责任;适度责罚

  1社会责任概述

  社会责任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既可以指法律所规定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指道德范畴内的所应当履行的责任和义务。一个人作为抽象的社会关系的总和,有履行历史责任的义务;作为具体的社会个体,有履行具体责任的义务。责任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一切社会关系赖以生存的前提。而责任意识的培养也不是先天就具来的,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能流于空洞的形式说教。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和时代需要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狭义的解释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向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系统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教育者所希望的人。人才的培养不能一曝十寒、揠苗助长,而需要循序渐进。

  2社会责任与农村小学教育的直接关系

  农村小学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产生了学校教育的“无责任化”,即不管学生犯了什么错误,都不会承担责任。学校成了学生的乐园,教师只能表扬学生而绝不能批评学生。没有人敢在一堂公开课上批评学生的错误,即使有,那也是温和善意的七分褒扬三分温怒。我们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从没有因为犯错而去干一件“戴罪立功”的事,从没有负错感,悔改观,责任意识是那么的陌生,在学校是如此,在社会上呢?也难怪学生犯了大错依然若无其事一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让他们从小担负责任,将来才能担负起更大的责任。学校教育只有渗透责任意识教育,才是真正的关心爱护学生,关爱祖国的下一代接班人。

  2.1关爱学生,渗透责任意识教育: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其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学生的教材中闪现的光辉思想。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和教育评价体系极端化的结合,追求难以量化的素质和无端的减负,曲解“以人为本”,“只表扬不批评”等等的歪论,致使教育偏离了其实质,责任意识的教育也无法渗透。教育学生热爱祖国,怎样就热爱祖国了?应该具体做些什么?从什么做起?小学生的是非观念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没有错误哪有正确?只肯定没批评,又如何建立学生“非”的观念呢?责任教育又怎能渗透呢?第一,关爱学生,就要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尊重学生。尊重学生不是流于形式,视学生如自己的子女,尊重鼓励其正确的意愿,引导调整其不合理或错误的意愿。对其优点应该肯定,但不能言过其实。对其错误应该视其程度和个体性格特点提出批评,但须中肯。让学生知道,批评也是一种关爱。第二,尊重学生,适度责罚。责罚是对学生不良思想和行为给予的否定性评价。使学生克服缺点和改正错误,帮其分清是非,明确努力方向的教育方法,既可用于个人,也可用于集体。责罚不是体罚,它是批评的特殊方法,也是责任意识教育的最有效的方法,它需要科学的指导和艺术的手段。

  2.2适度责罚是一种教育:适度责罚是教育的一种形式。适度责罚从反面教育了孩子们,让他们分清了应不应该做和该怎么做的事。批评、谴责和处分是在认识上让学生们明白了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事,如何让认识变成一种实践行动,适度责罚将是孩子们将理论认识变成切身体验的有效方法。教育的实质不是灌输,而是一种情感的体验,体验其酸甜苦辣,个中滋味,只有具有自主意识的学生自己明白。责罚之所以要适度,就是因为如果罚之过度,不但收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走向教育的极端;如果敷衍责罚,反而更会流于形式。因而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把握好责罚的度,采用得当有效的责罚方式。

  3社会责任与农村小学教育的间接关系

  社会责任与农村小学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责任意识的教育可以直接影响孩子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然而责任意识的教育成果需要在未来社会里显现出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间接的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3.1责任意识教育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责任意识的教育不光只有适度责罚,其教育资源还有大量的教材、丰富的学校生活和争取大部分学生家长的家庭教育。责任意识教育的对象不光是个别特殊的犯错误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困生和智力超常生以及大部分中间的学生。学校日常活动的核心是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集体、个人、社会的责任意识常常相伴而行。对一般儿童、学困生和智力超常生需在因材施教的正确教育方法指引下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在农村小学教育教学中,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课题。智力超常生数量较少,在他们身上表现出的智力与身心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也需要因材施教,量力而行。对于处在中间的学生,教师仍不能一刀切,他们之间还存在着微妙的个体差异,关注这一群体的发展,我们会探寻到教育的一般规律,探寻到责任意识教育适于这一群体的规律。爱自己的学生,不光是生活上的爱,更是深于父母的心灵上的爱。了解学生,熟悉学生的个性气质特点和家庭情况,这样才能宽严并用,恩威相济。

  3.2实践教育的成果需要在未来社会里显现: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教育发展相当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受教育学生在农村,因此,农村教师肩负的责任之大,与国家未来之壮大戚戚相关。教育须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类是教育的最大受益者。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核心。全面发展不是全部发展,要从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出发,根据人的不同特点,实现不同层次的不同发展。教学方法就是以学定教,教育方法就是以人定教。教学可以是简单的,而教育必定是复杂的。学生受教育后如何服务于社会,是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变成他们所希望的新型人才形态。责任意识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强化与否,以及其他教育的渗透,在学生受教育后服务于社会时就显现了,学生的责任行为将是对小学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的一个回放、一个缩写、一个反馈。现代社会,学校已不是学生获得思想品德教育的唯一渠道和来源了,从内容上讲,这些渠道的信息有好有坏。但在广大农村地区,网络的覆盖面暂时尚小,学生对此了解还处于好奇阶段,对影视媒体中虚拟暴力、色情、毒品等画面中毫无责任感的成份,也处于模仿阶段,教师要谨防小学生对此的倾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目前农村小学教育中责任意识教育的厚与薄,将间接的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3.3肩负责任是未来社会的需要:责任,是光荣的,也是需要勇气去承担的。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一种责任。一个民族有发展壮大自己之责任,一个团体和单位也有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一个家庭更是有家庭成员自己的责任。责任,无处不在。责任不是先天就有的,更不是后天俱来的,而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在社会、集体、家庭生活中学来的。一旦失去,国家、民族也将失去自尊、自强的旗帜。肩负责任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更是每一个农村小学生的责任,未来的社会需要有志之才,更需要有责之才。农村小学的特殊情况,则更是重中之重。

  4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决定了教育的方法和手段的特殊性,在教育过程中,需要加强责任意识教育。教育手段要因人而异,灵活运用。要创造条件争取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支持,光靠学校教育将会事倍而功半。只有认清了责任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关爱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农村小学责任意识教育与学生将来的社会责任关系既是直接的,又是间接的。因此,把好这一关,才是真正的关爱生命、忧国忧民。教师要在班级中善于培植责任意识教育和自我主体教育的生存土壤,把个体、集体、社会的责任统筹起来,让学生也善于明辨是非、防微杜渐。让其从小立大志、担大任,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付诸实践,从认识到实践,再到认识,再到实践。光说不做,是不会期待教育作用的,行动才是责任意识教育的旗帜。

  作者:李继荣 单位:庄浪县阳川学区李咀小学

  参考文献:

  [1]《特殊教育学》,叶立群总主编,林永馨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5年6月第一版,2000年4月第3次印刷.

  [2]邹天鸿,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村小学课堂教学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

  [3]勾立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探究[D].河北大学,2013.

  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篇二

  《 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研究 》

  摘要:小学教育专业教师口语教学应实现三个转变:从关注理论知识到关注学生个体的转变;从重视理论学习到重视实际技能训练的转变;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普通话知识技能,将来才能更好地从事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口语课堂;教学;学生;训练;生活

  新建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适应国家战略结构调整升级转化,同时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需要。应用技术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社会各行业的一线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是将来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实用型人才,也就是说能用标准或者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进行小学的教育教学及科研工作,学生必须掌握教师口语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口语》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各级师范院校的课堂至今差不多二十年时间,作为一门学科它的历史可谓短暂,而小学教育专业作为高校本科教育的培养时间就更加短暂,与有着百年历史的其他学科专业比较,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我国幅员辽阔,方音各不相同,各地的教育实际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立足本地的教育实际,构建适应本地区本民族的适合自己教育实际情况的教师口语课程的教学体系。因此新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要实现以下三个转变,才能切实培养应用型的人才,培养适合小学教育专业需要的人才。

  一、高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现状

  (一)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新建地方高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基本上是沿用老本科院校的教学模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教师往往只重视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追求理论知识系统完善,课堂上如果没有把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就觉得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这时的课堂出现满堂灌的景象,教师成为课堂的唯一主角,忽略了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学生。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理论知识,实际应用又是另一回事,至于每个学生的掌握情况如何,教师实际上无法把握,教学效果因而无从确认。这不符合应用技术型的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缺失基本技能的训练

  课堂我们关注的是理论学习与把握,留给学生实际训练的时间非常有限,甚至根本就没有时间练习。客观上我们也受到教学时数的限制,没有更多的时间完成基本技能的课堂训练。新建地方高校《教师口语》课总学时一般安排32-47学时,而教师口语课的理论知识非常庞大,光是普通话语音知识,用这些课时来实施,时间已经很紧张,课堂上几乎不见训练的踪影,这很不利于学生实际技能的掌握。

  (三)囿于课堂的教学

  《教师口语》的教学囿于窄窄的课堂,从书本来到书本去,缺乏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学习口语仅仅局限于课堂,走出教室,该是什么样的乡音土语还是什么样的乡音土语。另一种现象是学生在读单音节词和双音节词时,能够读准确字、词的声韵调,但一旦进入朗读,原有的方音土语就出现了,说话题更是暴露了所有的问题,或者是只顾读准音而忘了文章的感情,出现“读字”“念字”的现象。还有的学生平时说话每个字词的声韵调音准还不错,但是通篇说下来语音面貌就很差,基本上是乡音乡调,即“字正”,“腔不圆”。这些都是没有把学习与生活很好地融合起来的缘故。

  二、高校教师口语课堂教学实现三个转变

  显然上述《教师口语》的现有教学模式,不适合应用技术性型大学的课程培养目标,因此需要我们对课堂教学的关注点,重点难点、学习的内容和方式有重新的认识和全新的实施方式,实现以下三个转变,可以切实培养我们的人才。

  (一)从关注理论知识到关注学生个体的转变

  建构主义理论学者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是理论知识的主动接收者,是信息意义的积极建构者。学习不应该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的被动过程,而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每个学生都是完整、独特、鲜活的生命个体,对于学习的热情,难点和效率各不相同。再者《教师口语》的课程性质不同于一般的理论课,它更偏重于技能的学习,众所周知技能的学习,如果没有师生一对一指导,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的。因此必须从关注理论知识的课堂转向关注人的课堂,切实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难度,关注学生的成长,真正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帮助,让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知识技能,掌握学习方法,学会成长。

  1.把握每个学生的特殊性

  教师要熟悉把握每个学生的特性,真正做到以人文本,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给予学生提供最恰当的学习帮助。一是地域的差异性,我校学生大多来自福建本省,福建方言复杂多样,方言的重灾区。普通话水平与国家要求相距甚远,就是来自外省的学生也以偏远地区为主,普通话语音基础也相对差,学生基础方言各不相同,语音情况差别较大,北方和南方,城市和乡村学生普通话语音面貌都不相同,甚至差别很大。二是学生个体生命的差异性,每个学生个性不相同,性格气质类型不同,思维特点也不相同,他们对普通话学习的悟性、热情与接受能力都不相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适合各学生个性的有效训练方案,比如闽南的学生多做i、ü的练习,闽东的学生多做用ong、ionɡ、üɑn的练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学生才可能真正受益,没有“因材施教”,口语教学目标就难以达成。

  2.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展现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把课堂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大胆展现。教师从“主讲”转为“听讲”,仅仅是对话的一员,或者是对话的首席与组织者,给学生提供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尊重学生的观点,善于接纳不同的甚至有偏颇的观点,让学生畅所欲言。学会倾听,善于倾听,时时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及时的点拨,富有挑战性的指导,从而使学生乐于参与学习,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的课堂是有生命力的活跃的课堂,教师要注意到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尤其是那些比较内向的学生,及时给每一个学生以关爱、提醒或者鼓励,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大胆展现,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3.尊重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学习的进程视学生的学习具体情况而行进,而非教师事先的预设,学生有疑难的地方,适当放慢停留,都掌握的内容可以顺进,甚至跳过。一是恰当处置知识的难易点,妥当地把握理论知识,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比如南方的学生重难点在于平翘舌音、前后鼻音等问题,北方的同学在于个别韵母的问题,甘肃的学生un,ong不分,“春天”变成“冲天”,河南的学生en音舌位错位。难点解决了,教学的进程才可以往前走,否则是无效的教学。二是时时掌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推进学习进程。学生学习的情绪态度如何,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怎样,教师都应敏锐地把握、及时体察,适时给与恰当的应对,及时推进学习进程。学生都明白的问题少讲或者不讲,学生意犹未尽的话题不妨多花些时间。4.给予每个学生恰当的评价考试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学生检验学习情况的重要方式,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到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自我的评价,教师一考定成绩,不够科学合理,甚至有可能伤害到学生的情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要改变评价模式,充分体现对学生个体生命的尊重,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学习精力的投入程度和课堂教学的参与程度。课堂的发言,平时的测试都纳入期末成绩之内,学生普通话辅导员的考核成绩也加入学生平时成绩。口语考试全凭教师一个人的听力评判,偶尔可能会出现偏颇,因此有多方的成绩更全面完整,最终给学生的评定的成绩更客观公正,更切合每一个学生实际的普通话水平。

  (二)从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到重视实际技能的训练

  《教师口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一门应用语言学科”“是一门训练课程”,必须“以训练为中心”,[1]1-3还原教师口语课程的性质,切实把训练落到实处。通过大量的训练体验理论知识,从而转化为基本技能。那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就必须妥善处理理论与训练的问题。

  1.以理论为指导,促进训练

  理论知识是在口语教学实践基础上归纳总结升华了的教学精髓,所以能够以理论为指导,促进训练。首先讲授理论知识必须言简意赅,运用教师自身的演示及图片、图像剖析展示原理,以求让学生获得形象直观的理论知识。其次理论知识是口语能力训练的支柱,理论是训练的前提和保证,比如分辨平、翘舌音的问题,如果教师没有指出形成平、翘舌音不分的发音生理机制,我们的训练就是无效的,运用理论寻求训练的根本上突破口,这样可以少走许多少弯路。第三理论知识是用来指导口语能力训练的,但课堂不追求理论的高深和面面俱到,理论教学可占全部教学时间的1/5,把大部分的时间用于指导学生的训练。通过大量的课堂训练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口语技能。

  2.古老与现代相结合,强化训练

  教师口语教学离不开古老的“口耳相传”的教学方法,教师必须充分的示范,学生通过观察,聆听直接模仿练习。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辅助教学,达到课堂最大化的效率和高质量的运作,学生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如运用多媒体展示某个声母、韵母的发音部位剖面图,动态地演示口型和舌位的变化过程。如运用光盘带读,既代替教师的工作,又保证语音信息清晰、准确、高效地传达,弥补教师自身可能存在的各种缺陷。多媒体给学生课后的自学也提供了最好的便利,让学生课后的学习有“法”可依,不至于出现学生的课外自学蛮目、偏离的现象。多媒体的多元化信息渠道,给师生全方位的信息刺激,多样的交互方式,强化了课堂教与学的信息互换,使课堂更加饱满、充实,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巧用多媒体,让多媒体为我所用,而不是被多媒体牵着鼻子走,或者是让多媒体做做花架子,如果整堂课看视频,放光盘,学生容易疲劳,走神,势必达不到教学效果。

  3.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多种训练

  注重多样的训练方式,课内可以是师生对话,可以是生生对话,可以是人机对话,多方的信息交流,多渠道的练习方式,把知识转化为技能。比如生生互为老师,训练学生理性地分析语音语汇语法的问题所在,提高识别与解读的能力,避免自身患同类错误。课内的训练还要与课外相结合,形成多方的训练方式。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在课外进行各种类型的训练,使课外的训练成为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试行)》明确指出:“课外训练是本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有一定的时间和组织保证,要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加强训练,并注意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2]

  (三)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

  教师口语的学习必须走出课堂,与生活和工作结合起来,在实际的生活和工作中运用,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转变我们学习教师口语局限于课堂学习的态势,从向书本学习到向生活学习的转化。

  1.学习教师口语就是学习生活

  口语是一种生活,或者说口语表达就是每一个人每天必须的生活,这种观点蕴涵着这样一个理念:学习口语就是学习一种生活,生活的过程是自然真实的,那么口语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自然真实的。所以教师口语的教学就是一件平常的生活事件,跟学习日常琐碎的生活没有什么两样。但是我们的教学往往跟生活是有距离的,甚至断裂的,口语学习一经进入课堂,一旦变成文字教材,它就显出庄严神圣,有了这幅神秘的面纱,它就变得不可亲近,跟生活自然拉开了距离。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体验,你跟学生面对面地说一段话,学生很快能明白你说话的意思,同样是这段话以文字的形式出现,学生的判断力立刻下降了。原因就在于人们对文字敬畏,文字与人们生活的距离。有一道口语练习题是夸夸同桌同学的优点,结果学生说起来非常生硬,极不自然,似乎无话可说,说起来也像官样文章,毫无感情,实际上夸奖别人是生活中常见的事件,一旦还原生活的本来面目,同学说起来就得心应手。口语教学首先就必须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还口语教学的本真面目——学习就是生活。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约翰•杜威(JohnDewey,1859-1952),早就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也十分重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关系,他在20世纪30年代提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生活教育。在这样的思想观念上我们重新来认识口语的教学:口语就是一种表达的需要,是日常生活的重要内容,学习口语如同把自己打扮的更漂亮一样是一种生活需要。口语教学关爱的是主体生命———师生生命的更完美,提升的是生命的品质、生命的质量,提升人的可持续发展,口语学习可以成为也应该成为生命的一种展开方式。

  2.在生活中学习

  在生活中学习,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实践着教师口语的理论、准则。做生活的有心人,有意识地自觉地自主地向生活学习。比如我们上课学习了规范的发音,我们下课就有意识地学说规范的普通话,学生课上学,课下说,学习和生活紧密相连。比如礼貌的准则,我们把“对不起”、“谢谢”、“我能够帮助你什么吗?”作为我们不离嘴的真诚话语,我们娴熟地运用赞扬的准则,细心地发现同学的优点,由衷地发出赞叹,我们运用幽默的原则化解我们可能遇到的尴尬,我们的人际关系就会很和谐,我们把合作的准则融入我们日常交际,你会发现可以提升你的人际关系,你会赢得知心朋友,在我有独白的机会,我不忘记实践教师口语的规范性、科学性、生动性等原则,天长日久我的表达水平一定能提高。看电影看电视,听新闻听广播,有意识地聆听播音员演员的吐字归音,体会发音要点,感受纯正的普通话语音,学习普通话的语音语调。中华经典诵读,清明中秋的朗诵会是绝好的学习机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收看学习。利用光盘,学习名家名人的朗诵。学习身边人普通话学习的经验,让自己少走弯路。创造一种良好的校园语言生活环境,同学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把课内学习的理论知识投在生活中大胆实践,在生活实践中把知识内化为我们的技能,生活是有意义的学习,学习是有生命意义的生活。

  3.教学情境生活化

  课堂教学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把生活的真实情境搬进课堂,比如大学生的宿舍生活、食堂生活,比如大学生关心的问题,恋爱问题,就业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学习与工作的关系问题等等。让学生喜欢课堂。乐于进入情境,积极参与谈话,比如学习儿化韵、轻声词,平时上街买“东西”,夏天吃“冰棍儿”,就是真实的生活状况,设计成对话片断,课堂上学生合作对话,学生会感到生活就是学习。程培元的《教师口语教程》,就是本着这样一个理念设计了许多练习,这些练习是实际生活的还原,实际的生活应该说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难免将来不再发生的事件,学生学起来既觉得有趣,又实在,没有束之高阁的疏离感。生活化的课堂状态,和谐融洽,情感沟通交融,才智共生互赢,师生愉快而有自信地学习生活。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命个体,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强化我们的训练,走出课堂向生活学习,在学习与工作中切实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切实培养我们应用技术型人才,为地方服务。

  作者:魏仪 单位:三明学院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M].北京:教师口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国家教育委员会师范教育司.师范院校教师口语课程标准[R].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篇三

  《 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 》

  摘要:近年来,小学生心理问题受到了社会和相关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在小学阶段进行心理学教育,能够及时发现小学生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障碍,稳定小学生的情绪,并对其加以引导,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对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进行阐释,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分析,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

  关键词:心理学;小学教育阶段;应用意义;效果

  1引言

  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使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普遍受到关注。小学教育也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逐渐将心理学纳入小学教育体系中。但是,由于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水平有限,大多借鉴西方心理学理论,使得理论知识与学生的个体思维之间存在相应的差异,在应用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加强小学教育阶段心理学研究力度,实现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并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2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意义

  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尚未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能够及时帮助小学生消除负面情绪和消极心理,及时发现其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并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和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心理学,能够掌握学生的心理,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课堂设计,确保学生能够紧跟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而优化课堂效率,降低教师的日常教学难度和学生的日常学习难度,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同时,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能够引导教师及时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疏通和引导,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小学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小学是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儿童学校教育的起点,这个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作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小学生德智体美同步发展。同时,借助适当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小学整体教学水平的提升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应用效果分析

  (1)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提高了课堂质量和课堂效率。教师作为小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参与者和引导者,要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位置和对小学生的影响。其作为向学生传播知识的主体,将心理学纳入日常教学过程中,把心理学和教育学进行有机的结合,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和个体特点,选择小学生能够接收和认可的教育方式,能够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够提升小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满意度和认可度[1]。

  (2)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增加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使小学生更愿意与家长和老师进行沟通。并及时将自己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困扰向老师和家长进行反映,使家长和教师对小学生的心理状况具有明确的认知,进而对其进行引导。目前,心理学在我国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相对比较缺失,这也是现今儿童问题较为普遍的根源。比如,教师将心理学纳入日常教学过程中,小学生对心理学知识具有初步的认知后,面对课业和生活中的困扰,更容易去寻求老师或者家长的帮助,有效防止了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3)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能够有效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小学生处于人生和学习的初级阶段,对世界的认知比较模糊,心理问题较多。教师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能够通过心理疏导,帮助小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心理学知识进行应用,并结合学生的个体特性,加强与他们之间的沟通,能够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比如,心智不成熟,使小学生在日常学习和交往过程中容易与同伴发生矛盾。教师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让他们认识到友谊的真谛和内涵,进而为其构建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氛围。

  (4)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知识对小学生进行及时疏导,促进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和发展。小学生处于人生的初级阶段,很容易受到来自家庭和学校的影响。教师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能够让小学生过早的接触心理学知识,对家庭关系和学校关系具有一个明确的认知。在遇到问题的时候,积极的与家长或者老师进行沟通,而不是独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知所措。其有利于提高小学教育质量,减少小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使其处于一个良性的成长和学习状态下[2]。

  (5)在小学教育阶段,应用心理学有效培养了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受年龄和心理的限制,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将心理学作为日常教学过程中的一部分,能够让小学生树立自我保护意识,从而有效避免来自外部的伤害,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健康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近年来,网络上普遍出现虐童案、绑架案和小学生性侵案等。究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小学教育过程中心理学教育的缺失。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学教育,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变能力,从而使其受到的外部伤害降到最低。

  4结语

  心理学是小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教育部门和教师都要重视小学生的心理教育问题,结合小学生的具体特点,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我国心理学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失进行弥补。明确心理学在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意义,并不断借鉴外国的先进教学经验,创建适合小学生的心理学理论体系,并对其进行普及,最大程度避免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提高小学整体教学质量,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作者:范淑杰 单位: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城小学

  参考文献:

  [1]刘何.我国小学教育心理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J].亚太教育,2015,26:155-156.

  [2]丁琳琳,刘振宇.当前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刍议[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06:28-31.

有关小学教育的毕业论文推荐:

1.有关本科小学教育毕业论文

2.关于小学教育专业的论文

3.浅谈小学教育的论文

4.关于小学教育相关论文

5.关于小学教育的论文

6.关于小学教育类论文

7.电大毕业论文小学教育

8.电大小学教育研究毕业论文

1594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