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供大家参考。
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范文一:关于化学教师教育中化学思想教育的探索
论文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化学思想教育在化学教师教育中的性质和意义,概括介绍了化学思想的一般构成和化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
论文关键词: 化学教师 化学思想 化学思想教育
化学思想是科学思想在化学方面的具体体现,是人们对化学最基本的认识,是对化学知识、理论、方法及观念的高度概括。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科学方法思想,中心、实用、创造性科学的学科思想,科学认识和处理化学与社会的关系的人文社会思想,辩证的化学史观等是基本的化学思想。化学思想是人们科学素养(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能力、科学品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思想又是科学素养中的灵魂,在认识科学活动中起定向指导和核心作用,对人的素质的培养发展起广泛、深刻、持久的作用。今天的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学及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一系列危机作出积极的贡献。化学正在成为一门中心科学,化学思想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也断发生变化。在化学基础教育中,使学生树立当代化学思想,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具有重意义。要实现以上教育目标,首先就要实现对化学教师的化学思想教育,化学教师对化学思想如果没有一个系统全面而清晰的认识,反映在他们的教学活动中,就只是化学教学而不是化学教育,是缺少思想性的化学知识技能教学,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也就不可能达到很高的层次。
1.化学思想的一般构成
1.1对化学的基本认识
化学是在原子、分子尺寸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化学日益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现代综合科学技术中的基础科学,已发展为一门中心的、具有实用性的和创造性的科学。化学通过提供理论、技术和方法、实验手段、物质材料,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推动社会发展。化学的合成、分离、分析与检测技术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其成果应用无处不在,化学创造的物质材料包围、支撑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化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实现有控制的物质的转化和创造,能量的转化和利用。
1.2化学系统思想
化学是具有完整体系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系统层次性清晰表明,化学系统由多个子系统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很多更小的系统构成,每个基本的系统由若干要素构成,从而构成今天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庞大的科学体系,是现代科学体系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原子结构及周期律、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化学反应和合成理论,化学分析检测技术和理论等构成化学的基本理论系统。化学变化的控制技术方法、合成与制备的技术方法、分离与检测的技术方法等方法构成化学的基本方法系统。化学教育的新思想理念、新方法技术、新知识体系构成化学教育系统。
1.3化学哲学思想
辩证唯物主义化学观,世界的物质性及物质运动的永恒性思想,物质及其运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化学辩证思想;化学的对立统一思想,量变质变的化学思想,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化学思想等是基本的化学哲学思想。化学是研究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本身充满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化学哲学思想思想教育,能使学生深刻认识事物变化的本质和规律,初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奠定基础。
1.4化学科学方法思想
1.4.1化学方法是化学发现的手段
化学方法是指从事化学研究的基本手段和思维工具。它既有自然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的共性,又具有化学研究特殊方法的个性。化学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化学选题、化学符号语言规范、化学实验、化学假说、化学模型、化学数学和化学逻辑等。在诸多化学方法中,化学实验方法(主要是化学分析和化学合成)、化学模型方法(实质是分子模型)和化学的分析综合法更具化学研究方法的个性特点。化学方法之所以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是因为它能承担起化学发现和建立、检验、运用、发展化学理论,以及培育化学人才和完善化学家思维方式等重要职能。任何一个重大化学发现都是依靠一定的化学方法实现的。化学家在化学研究中需要借助化学方法为中介使主观和客观发生联系并达到统一,从而化未知为已知,揭示化学运动本质,以不断积累化学知识,直至建立起化学理论。在此以后,化学家又可以把新建立的化学理论转化为新的方法,并以此作为新的工具进行新的探索,进一步积累化学知识。
不仅如此,人们在获取化学知识的同时,还往往伴随产生出新的方法,成为进一步获取化学知识的新工具。例如,20世纪以来化学工作者利用移植方法把一系列的物理实验新方法和新技术手段用于开拓化学新领域、增长化学新知识。这在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方面更为显著。现代化学结构知识的获得主要借助于各种衍射、光谱、能谱、波谱、质谱、色谱、激光技术、分子束技术和电子计算机等所组成的综合探测系统。正是在用这种移植方法获取大量化学信息(或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崭新的现代分子结构的实验方法。它们是现代化学实验技术的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人们正是凭借它们从各种不同角度上获得所需信息(或知识),然后运用思维工具(即所谓化学逻辑)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得出关于结构及性能的合乎逻辑的结论。可见,化学知识的增长需要两类化学方法的结合,一类是化学实验技术手段(有时统称为实验方法);另一类是化学逻辑思维工具(有时统称为理论方法)。如果说思维工具是化学方法中的“软件”,那么技术手段可以说是化学方法中的“硬件”。实际上,只有它们两者的互补,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化学认识活动,并起到开拓化学知识新领域的杠杆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化学的前沿,表现得更为明显,无论在基础化学的前沿,还是在应用化学的前沿均是如此。化学理论是否具有真理性需要依靠化学实验方法加以检验和证实,化学理论的严密逻辑性则需要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类比等推理方法去建立,以便把零星或无系统的知识依照内在本质联系和因果关系纳入到一个严密的知识体系之中。
1.4.2化学方法是促进化学教育改革的途径
目前国内化学专业学生较普遍存在的一个弊病是知识面较为狭窄,思路不够活跃,缺乏科学方法训练,研究能力不强。不少学生满足于考试所得的表面成绩。如果化学专业的学生只是积累教师或书本所传授的知识以求取得考试高分为满足;如果化学教师只注重化学知识的讲授和实验技能的辅导,而忽略了在化学研究方法上给学生以严格系统的训练,那么,长此下去就会影响化学人才的培养。应该看到,现代化学教育的任务已经不是单纯地传授化学知识,而是更注重发展学生的化学智力,即培养学生对化学运动的观察力、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学日益理论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何况在现代化学迅猛发展和化学信息量剧增的形势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全掌握日新月异、极其庞杂的化学知识已经不可能。这就迫切需要把化学方法作为化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化学方法的能力,以便能够依此独立地能动地持续地获取化学知识,成长为具有创造活力的化学家。因此,在化学教育中不仅应当讲清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而且应当揭示出这些概念与理论得以建立和发展的化学方法,并在实验、作业、实习等各个教学环节中加以培养和训练。可见,在化学教育中加强化学方法的教育应当成为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一环。应当看到,要把这种改革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化学教师要提高对化学方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同时,还要注意加强自身在科学方法方面的修养与素质。有些化学教育家认为,化学教育法的理论基础应有两方面:一是化学教育论,二是化学方法论。
1.4.3化学方法是联结化学和哲学的纽带
研究化学家如何具体运用化学方法获得化学感性知识和认识化学规律的过程,就可以丰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研究化学的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历史与逻辑等化学思维方法的关系,就可以有助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辩证逻辑;研究化学发现中的灵感、想象、直觉及机遇等非逻辑思维方法,就会丰富唯物辩证法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等范畴。可以看出,发挥化学方法在联结化学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间的这种纽带作用,无论对于增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活力还是完善化学工作者的思维方式都是十分有益的。现代化学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综合,并正在向着理论的广度与深度进军。在这种化学发展形势的背景下,增强和发挥化学方法的这种纽带职能就更加具有现实意义,特别是有助于建立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化学家之间的联盟,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化学科学之间的关联与互补。
1.5化学与社会关系的人文思想
正确认识和处理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生活、化学与自然、化学与环境关系的思想是基本的化学人文思想。把化学放在整个社会中进行考察和研究,探索化学对象及其与纷纭繁杂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1.5.1深入认识化学在自然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化学被确立为科学虽然只有300余年的历史,但是它在自然科学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并且在科学发展中不断得到加强。特别是在20世纪后,由于化学的发展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与其它学科日益互相渗透相互交叉,就使得化学一方面与物理学密切结合,进一步揭示化学运动的本质,另一方面又与生物学紧密联系,旨在认识生命的奥秘和对常规化工过程进行改造。此外,它还向诸如天文学和地理学等其它学科渗透。“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和创造性的科学”。
1.5.2全面评价化学在社会中的作用。许多学者认为,当代化学与生物学已成为各种科学技术的“先导性科学”,与人类的关系十分密切。20世纪中叶以来,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数据表明,他们都是靠化学的发展起家的。我国改革开放以后的发展更是说明了这一点。
1.5.3全面探讨化学给社会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研究化学技术和化学产品对社会的影响。应当既看到其有利的一面,又注意到对社会造成不利的一面。化学发展在为创造人类基本生活条件方面确是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化学工业本身不可避免的弊端、化学工业品的普及乃至滥用等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了各种各样疾病的发生。这些都需要化学家、哲学家、社会学家共同进行研究。
1.6化学史观
化学对象,从客观上来看是物质的化学运动,即物质分子的转变运动,这是不变的;然而从主观上来看,由于人们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对于化学运动和化学科学认识程度的不同,而使实际的化学对象和化学定义都有所不同。实际的化学对象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人们对于化学运动和化学科学的认识从现象到本质、从片面到全面的发展而不断演化的。可以看出,了解这一演化过程对于认识化学对象的本质、表述化学定义和掌握化学发展规律,都是很有必要的。
2.化学思想教育的内容、方法
通过开设课程:化学学,化学史,化学哲学,化学方法论,化学与社会学,化学美学等课程进行。上述课程按必修和选修分类,分层次、分阶段开设,课堂教学与讲座、讨论、调查、展览、研究报告等形式结合开展。
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范文二:浅谈心理学在化学教学中的渗透
论文关键词:心理健康 化学教学 渗透教学
论文摘 要:心理健康是一个终身相随的人生课题。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学生的认识过程表现得思维敏捷,解决问题迅速。本文立足高一化学教学,从满足学生求知、成功和交往等需要出发,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心里健康教育,使学生在积极乐观的心态下茁壮成长。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中生面临的两大重要考试——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这既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检测,更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价。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充分发挥人体本身具有的巨大潜能,在重大考试中表现正常甚至超常发挥。为了让我们的学生不因为心理因素在高中学习中留下遗憾,我们要重视和加强高中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高中化学课堂心理健康现况
由于初中升至高中后,有的学生没有很快适应高中的学习,其次在教师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失当,造成师生沟通方面的隔阂和障碍,再次高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成熟阶段,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情绪不稳定,容易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自觉性差、果断性不稳、坚韧性不够等。以上种种原因导致学生出现学习困难,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进取心,学生在心理上主要表现注意力不集中、意志薄弱、缺乏自信、难于应付挫折。因此,笔者认为抓住这一关键时期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十分必要。
三、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策略
1.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进取心是指不满足于现状,坚持不懈地向新的目标追求的蓬勃向上的心理状态。具有进取心的学生,都有好胜心,希望自己学业出色,反之,没有进取心,学生就会不进则退,成绩滑坡甚至厌学。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通过优化学习内容的组织和课堂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求知需求尽可能地匹配,从教学内容上去满足学生的求知需求,产生快乐的情绪,以激发学生的进取心。
2.满足学生的成功需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积极感受,更多的时候,自信心建立在自身进步得到及时肯定的基础上。所以满足学生成功的需求就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信。自信在关键时刻能帮助学生鼓起勇气,在学习中攻克难题。
3.满足学生交往的需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在积极交往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效果才会高于个体单独学习的效果,这是交往的积极结果。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爱表现,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人际关系处得不好。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
而青少年的自尊心是具有强烈性的,而且是敏感的、脆弱的。这就要求老师们在与学生交往中,注意尊重、爱护和培养学生要求上进的自尊心。教师要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辱骂、体罚。
4.设置学习挫折,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受挫就是意志教育的好方法。但现在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在家是有求必应,受挫经历少,而到了学校,学习内容难度加深或是考试没考好,就表现为垂头丧气,甚至一蹶不振,选择放弃而不是迎难而上。所以,在平时化学教学中,教师适当给予一些“坎坷”,增加学生对挫折的情感体验。当然让学生受挫不是我们的目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在冷静中分析原因,在逆境中奋起,在“坎坷”中逐步提高受挫能力。但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次数和程度,不能因此挫伤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教师在教学中的自身情感调控。
教师是情感教学的具体实施者,教师的喜怒哀乐在教学过程中很自然地影响学生学习的情绪,教师举手投足之间都将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使之保持快乐、饱满、振奋的良好情绪状态,要把课堂成为与学生情感交流的平台,建立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只有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才会大胆地想、大胆地说、大胆地做。
四、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体会
首先,在化学的教学中教师要带着快乐走进教室,只有自己的教学状态良好,学生才能在我感染下愉快听课。以前的课堂上,笔者讲得多,后来发现很多问题学生是可以自己回答或努力一下就能解决的。笔者开始试着习题讲评课让学生来讲——学生讲讲的解题思路,再指出错误并且改正,笔者则根据回答进行评价。这样,课堂上师生交流多了,学生参与性高了,课堂氛围就好,教学效果提高了,课堂上学生能够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也乐于同老师交流,信任老师了。
其次,笔者始终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努力之后,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成功——自信——成功的良性循环。如设计不同层次的有梯度的问题,针对性地安排某些学生回答;布置作业不仅量适中,而且设置选做题。笔者还关注到学困生往往较难得到成功的机会。其实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是不会分析问题,而是不知道如何应用知识的解决具体问题,所以课堂提问笔者注意从课堂提问难度、梯度、密度、角度上下功夫,让学生进行由浅入深的思考和探究。
在批改作业时,我一丝不苟,尽量做到全批全改,还不忘有针对性地加一些鼓励性和建设性的批语。此外,笔者经常借助教材巧妙设计一些“坎坷”,让学生受点挫折。
五、结语
我们衷心希望通过心理学知识在化学教学中的运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就会无所畏惧,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学习上预定的的目标,最后都能在学业水平测试乃至不久以后的高考中出色发挥。
[参考文献]
[1]汪晓军,马宏佳.中学化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化学教育,2003(3).
关于化学教育的论文相关文章:
1.有关化学教学论文
2.化学教育教学论文
3.化学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