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关于管理的论文范文

关于管理的论文范文

时间: 诗琪1201 分享

关于管理的论文范文

  管理论文如何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管理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借鉴,希望你喜欢。

  关于旅游管理“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需求的研究

  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应用”为导向,以“应用”为特色,以“应用”为目的,侧重于培养适合一线工作要求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类型。“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更能体现应用型的特征,在工学交替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出特色鲜明的本科应用型人才。

  一、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所谓“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企业根据其对未来不同规格人才需求的情况,与有关院校签订培养协议(订单),然后由学校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和用人单位提出的人才规格和数量要求进行培养,并在师资、技术、办学条件等方面合作,通过工学交替的方式分别在学校和用人单位进行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高校与企业方面。学校和企业根据市场变化、企业及学生的需求,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遵循高等教育教学规律,就需求结构、岗位技能训练计划、相关待遇(如奖 / 助学金、就业)等共同制定一个符合三方(培养方、委托方、受教育者)利益的人才培养计划,作为对“订单”的具体化和细化。这种人才培养计划有很强的岗位针对性,能大大缩短学生就业后的岗位适应时间,做到“无缝衔接”。 “订单式”培养模式中,双方合作的开始在于订单协议,而企业在目前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中,往往占有较多的主动权。因此,学校与对方签约,自己的办学实力和专业优势就非常重要。

  第二,校企双方教育资源。根据“订单”的约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为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真正符合“订单”及职业岗位的要求,保证企业用人的质量,企业应全方位、深层次地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为此,校企双方都会充分利用现有的一切有利条件,投入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提供相应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因此,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更能充分整合社会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

  第三,人才培养方案论证机制。“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应用较多,常用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发展需要。近年来,在本科院校中也有不少专业采用此模式,得到了企业与毕业生的好评。由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是落实人才培养的依据,由人才培养方案延伸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教材编写等实施人才培养的具体项目。因此,如何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找到平衡点,以便处理好专业通用性与岗位针对性的关系,是“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的重点。最后,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目前,武汉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掌握旅游服务与管理的业务技能,实践能力强、业务素质高,富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互联网思维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经营、管理、研发、咨询 、培训等的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旅游管理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应在旅游酒店、旅行社、旅游景区、旅游规划公司、旅游院校等旅游企事业单位。因此,结合学生实践能力的掌握和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应该是多样化、多层次性的,应该包含旅游酒店、旅游景区、旅行社三大类。但武汉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校外实训基地不多,类型单一,结构不合理。“订单式”培养模式中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落实实践教学环节是实施“订单式”教育的重要环节。例如武汉工商学院具备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实习场所,鼓励本校教师外出挂职锻炼,获取丰富的实践知识,充实自己的理论教学;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一方面派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另一方面引进企业导师进校授课。

  二、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面向企业需求的问题

  (一)强调技能,忽略素质。“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同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在教学过程中也得不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培养出来的人才缺乏比较优势和竞争力。“订单式”人才培养依据企业需求来培养学生,以目标岗位设定人才规格,甚至以目标岗位的知识结构设置课程。但以企业岗位标准为依据对学生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作为“全面的人”的教育,可能导致学生熟练掌握了企业的实践技能,却丧失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校企脱节,流于形式。目前实施“订单式”教育的情况来看,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实施“订单式”培养的过程中只是利用相关企业资源开展实践教学,而实践教育只是以学校为主、合作企业被动参与来进行,属于浅层次的校企合作关系。目前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性高校较多,但专业特色鲜明、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旅游院校较少,大多数高校专业发展有限、缺乏资源和信息,难以找到对口的订单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保障机制和调控机制等一系列运行机制,导致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停留在表象层次。

  (三)企业与学生均受到过度制约。一些旅游高校对于自身培养旅游人才的类型模糊,是基层管理人才、中高层管理人才,还是理论研究人才、服务操作型人才,并不是十分明确,这就造成毕业生很难适应旅游行业和旅游市场发展需求。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学生一旦进入订单班,接受了学校与企业制定的协议,那么毕业时就应赴该企业工作。但有部分学生在入学时看好该企业,也接受了该模式,但就业之际却因有了更好的选择而想毁约。还有企业认为学生没有达到企业的岗位要求而不愿接收的现象。在这两种情况下双方都存在着面临违约而难于解除合同的窘境,这种情况也会影响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

  (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的问题。学校至今仍未走出学院式传统教育模式,仍未摆脱“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中心”的老路。尽管教室增添了多媒体设备,但学校始终与社会、企业未能真正融合;理论知识始终与产业实际需求差距很大;学生被动地依附于教师,应用能力、开拓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欠缺。当前旅游院校习惯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去衡量,评价方法单一,评价教师教学质量仍以学生在理论考试的量化表现为主,实践操作、口试、过程考查等多样化的考核形式较少;评价内容突出知识记忆和考试分数的特点,过多强调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关注不够。这种教学评价会导致学生死记硬背敷衍考试、阻碍其他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由于有些应用型本科院校是由高职升格而成,在办学定位、办学目标方面把握不准。要么盲目跟随公办研究性本科教育模式,要么仍在复制大专教育模式。应用型技术型本科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师资结构的问题突出。

  三、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面向企业需求的对策

  (一)关注素质教育及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实施“订单式”培养模式,应融合应用型教育与本科教育的优点。旅游与历史、文化关系密切,培养学生对史地知识、艺术审美、哲学宗教等相关内容的了解和掌握。此外,培养学生的知识内涵、综合能力素质、价值观取向等。在旅游管理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方案中,可考虑“公共基础课程 + 专业必修课程 + 选修课程 + 实践课程 + 订单特色课程”的体系,公共基础课程培养本科生的基本职业素质;专业必修课程(如旅游学概论、旅游心理学等)满足行业岗位群核心能力的需要;选修课(如会展课程)培养学生在专业群内转岗或在大范围内转岗能力,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订单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开设符合企业岗位能力结构的核心课程与考证课程。

  (二)行业“订单班”的需求。旅游企业对本科层次人才需求,且易受到企业经营效益对人才需求的影响,因此,高校与企业订单培养的持续性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应用型技术型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订单式”人才培养不应局限于为个体旅游企业,而要更加深入了解旅游行业的动态、发展趋势等。例如将学生的培养纳入行业发展中,将每个企业的需求变为小订单,行业需求变为大订单。结合行业的发展趋势为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打好基础,增加社会与行业需求的通用技能,使人才培养具有广泛的针对性和普适性。

  (三)实行“弹性订单式”。学校通过与企业合作,使企业感觉到“订单式”培养能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提高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给企业形象增添光彩,给企业的经营带来效益。“弹性订单式”指学校可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根据人才教育规律并结合企业岗位需求、行业和社会对人才的长远需求来设置课程。“弹性订单”结合校企订单、学校与社会需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推进相应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

  (四)改革教学内容等方式。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改变课程设置模式,设置合理的理论课、实践课及实习课的比例。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负责人应有强烈的市场意识,主动寻找合作企业,争取更多的人才培养订单,形成规模。根据双方协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教学内容,构建适合“订单式”人才培养要求课程体系;根据旅游企业岗位要求和行业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改革教学方式。通过鼓励教师“走出去”挂职锻炼,并把企业导师“请进来”形成兼职教师队伍,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406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