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管理论文的范文(2)
关于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美国金融市场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和最具有流动性的市场,2014年创造了美国GDP的7.2%,雇用了599万员工。美国金融业主要由银行、保险、证券、资产评估和风险投资等行业组成,行业内部竞争非常激烈,对金融营销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据估计,到2018年仅证券业对人员的需求将增长12%。美国高校不仅要满足金融企业对金融营销人才的数量要求,还要满足在行业激烈竞争背景下的人才质量要求。金融业对美国高校本科毕业生一直有着相当的吸引力。为了更好地满足各级金融机构的营销人才需求,美国一些高校开始从宽泛面向各行各业培养市场营销人才转向有针对性地培养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开设相应的金融营销专业,形成了一套有效的金融营销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被认为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我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还处于探索之中。本文对美国高校的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以供我国相关高校参考和借鉴。
二、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目标美国一流大学迈阿密大学设置了国际金融营销专业,作为与市场营销、金融学并列的独立本科专业,由金融系负责,授予工商管理学士学位(BBA)或者工商管理理学学士学位(BSBA)。迈阿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原则性,能改变全球商业和社会的领袖为使命。国际金融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以强大的国际课程方案为基础,建立兼顾国际金融和国际市场营销的综合性课程,为国际金融机构或者国际商务界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决策型金融营销人才。美国普通高校尼古拉斯州立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是一所通过AACSB认证的商学院。2011年,它就专门开设了金融营销本科专业,把金融营销专业设在会计与金融系,作为与金融学并列的专业。金融营销专业将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知识与销售职业技能融合在一起,目的是培养学生沟通、技术、批判性思维和伦理决策能力。金融营销人才培养面向的岗位主要有理财规划师、个人理财顾问、股票经纪人、投资组合经理和保险代理人等。
(二)课程体系设置美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自从设立金融营销专业,尼古拉斯州立大学一直在积极探索领先的金融营销课程体系,下面以此为例予以说明。尼古拉斯州立大学的金融营销的学位计划规定,要取得学位必须修满120个学分。在2015年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所学课程共分为大学核心课程、商业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三大模块。其中,大学核心课程16门,共45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7.5%;商业核心课程14门,共42个学分,占总学分的35%;专业课程11门,共33个学分,占总学分的27.5%。必修课学分占75%,选修课学分占25%。选修课范围比较大,强调通识教育,但选修量并不多。
(三)教学方式、方法和培养手段美国高校对金融营销人才的培养采用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安排和低结构化的课堂教学安排两种教学方式。前者是指教师在教室讲授,要求编写符合学校规定的课程教学大纲,并在上课前提供给学生。课程教学大纲包括课程介绍、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时数、预期结果、工作量和教学内容安排等内容,后者是指采用研究讨论会、专题讨论会(work-shop)、实习、独立研究、工作室工作(studio work)等教学方式。为了实现人才培养和教学目标,专业教师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尼古拉斯州立大学金融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中各抽取1门金融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从专业课程中各抽取3门金融类课程和营销类课程,对其教学大纲分析可见,教师们根据课程特点综合应用讲授法、案例分析、课堂讨论、实验法、角色扮演、特邀嘉宾和小组项目等方法进行教学
三、美国高校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特征
(一)根据满足金融机构的营销人才需求进行本科人才培养定位金融机构对金融营销人才存在差异化需求。不同规模和不同性质的金融机构以及金融机构内部不同的营销岗位对人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美国高校都是根据金融机构的人才层次需求确定自己的人才培养定位。迈阿密大学明确面向跨国金融机构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决策型金融营销人才,而尼古拉斯州立大学则面向一般金融机构的个人理财顾问等直接面向顾客的一般性营销岗位培养本科人才。由于金融营销人才培养定位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标准和培养要求就呈现差异化。迈阿密大学就注重培养金融营销学生的商业领袖能力和营销决策能力,积极引导学生参加研究讨论会等能提高学生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研究性活动。尼古拉斯州立大学则注重常规销售技巧的训练。
(二)强调金融营销人才的个性化、自主性培养尽管美国高校规定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向和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想要成为什么样的金融营销人才,今后从事怎样的金融营销岗位,又取决于学生的主动性。学生对金融营销专业的选择具有充分自主性。每个学生都必须向学校提交个人的培养方案。迈阿密大学和尼古拉斯州立大学都为每个学生配备了学业导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除了商业核心课程都已经明确固定,大学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中存在选修科目。学生要从学校开出的各种课程中按要求确定选修课程,填入个人培养方案,交给学业导师审核签字。在学生填写培养方案时,导师也会对学生选修课程给予具体指导。既照顾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又确保符合学校对金融营销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三)实行“金融理论+销售技能”的综合课程体系在金融营销的专业课程体系中,金融类课程占有较大的比重。在尼古拉斯州立大学的金融营销专业课中,专业必修和选修课总共11门,其中,金融类课程8门,占72.7%,营销类课程3门,占27.3%。金融类课程涵盖金融学专业的核心课程,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全面的金融理论,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营销类课程,主要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方向性课程,即服务营销和专业销售技能的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服务销售技能,注重金融服务销售技能的训练深度。在美国高校看来,金融产品销售是一种具有专业技术产品含量的销售,作为金融营销人员,必须对金融理论有全面的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成功销售。
(四)实施以金融销售能力和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方法体系每门专业课程的教学大纲都明确了课程学习目标,包括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求,最终都以金融营销能力培养为目标。美国高校强调,作为一名以金融营销为职业方向的学生,除了掌握金融理论知识,还应该具备良好的沟通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技能。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中,比如大量的书面作业,包括书面报告、小论文、学期报告和案例研究,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书面沟通能力。专题讨论会、PPT演示、小组项目和课堂讨论都可用来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案例研究、小组项目和各种形式的专题讨论会都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用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以“专业销售”课程为例,教师提出了三个学习目标,而且说明了实现学习目标的教学方法。第一个目标是理解专业销售的原理,实现方法是讲授、讨论、阅读、案例研究及两次考试。第二个目标是理解现实中专业销售人员究竟是什么样的职业,实现方法是让学生访谈不同企业的专业销售人员,在访谈基础上写一篇学期论文,并与教师讲授和教材的观点进行比较,要求在学期末用PPT演示。第三个目标是学会销售“黄金法则”,保持有利于客户和自己的高道德行为标准,实现方法是教师演示实例,在课堂开展广泛的讨论,阅读指定的材料,准备案例分析论文。因此,美国高校教师所应用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和成绩评价方法都是服务于金融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
四、启示
美国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对改进我国高校金融营销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根据金融企业的营销人才需求精准定位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美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直接指向具体的金融营销岗位和能力层次。然而,我国高校对金融营销本科人才的定位比较模糊。比如,某高校把“在金融企业从事营销和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作为金融营销本科人才培养定位。这种定位显然过于宽泛,没有体现与其他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的差异化。根据这种表述,只要是营销和管理工作岗位,其培养的学生似乎都可以胜任。什么岗位都可以胜任,最后是什么岗位都不能胜任。事实上,随着我国金融行业的开放和激烈竞争,金融企业对金融营销人才需要也越来越细分化。金融企业既有要求具有较高推销技能的一线操作性营销岗位,也有要求具有策划能力的管理性营销岗位,还有同时兼备金融理论和营销理论的技术性营销岗位,如个人理财顾问。我国高校需要像美国高校那样,清晰界定金融营销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岗位指向。要实现精准定位,必须以对金融企业营销人才需求的深入调查为基础,同时兼顾考虑其他高校的培养目标。
(二)围绕金融营销岗位设计金融营销课程体系在美国高校的金融营销课程体系中,通识教育占据较大的比重,虽然专业必修课学分不到三分之一,但开设的金融类课程都已涵盖主要金融理论,市场营销的方向性课程如“专业销售”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实践性,充分考虑了金融营销岗位的理论素养和技能培养。我国高校如广东金融学院和上海金融学院模仿美国高校,通识课程也占据着非常大的学分比重,专业课的学分比重较低,可是,专业课中金融类课程数量偏少,以营销类课程为主,而且都是理论性课程,没有针对具体的金融营销岗位设计职业性和技能性课程。就银行来说,既有直接在柜面向顾客提供常规业务的柜员服务岗位,也有在大厅为各种顾客提供综合服务的大堂经理岗位,还有开拓市场和维系客户关系的客户经理岗位以及面向顾客理财需求的个人理财岗位,这些岗位要求的金融理论、营销知识和技能并不一样。我国高校需要对金融企业不同的金融营销岗位进行聚类分析,把具有相近金融理论知识和市场营销技能的岗位归为一类,围绕同类的金融营销岗位设计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体系,从而与金融企业的营销岗位实现无缝对接。
(三)针对金融营销岗位能力要求设计教学方法体系美国高校的教学方法体系服务于金融营销岗位能力培养,每一种方法至少对应一种能力或技能的培养。我国高校虽然鼓励任课教师摒弃传统以灌输知识为目的讲授式教学方法,可是大部分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的,运用的教学方法非常有限,并不重视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即使有的学校引进和探索了多种教学方法,但是不少是为了应用而应用,应用过程流于形式,教学方法也不成体系,不能充分满足人才培养需要。要想使学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就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国高校在教学方法设计和应用上需要转变思想观念,从“以教学为目的”转变为“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因此,我国高校需要全面识别金融营销岗位能力和技能的需要,设计一套科学的教学方法体系,任课教师根据能力培养和技能训练需要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四)改革统一的成绩评价模式,促进学生提升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美国高校对专业课程成绩评价不采取统一模式,而是分类对待,营销类课程重技能考核,金融类课程重理论考试。营销类课程具有很强的实务性,理论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较低,而金融类课程的理论性比较强,拥有扎实的金融理论基础对学生以后工作很重要,闭卷考试成绩在总评成绩中占据较大分量。除了书面考试,美国高校教师采用小组项目、案例研究、小论文等多种成绩评价方法,通过这些平时成绩评价方式培养和促进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反观我国高校,几乎都采用“占比低的平时成绩+占比高的期末成绩=总评成绩”这样一种统一的成绩考核评价模式。这种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方式,难以有效促进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我们要学习美国高校,改革当前统一的“三七开”或者“四六开”的以期末成绩为主导的成绩评价模式,赋予任课教师充分的自主权。无论是理论笔试还是技能考核,都应该以多样化和频率高的平时成绩评价占主体,期末考试成绩只能作为总评成绩的一小部分。这样,教师就可以将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考核方法有机结合,给学生施以必要的学习压力和动力,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2.企业管理论文范文
3.基层管理论文范文
4.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