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浅析论文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浅析论文
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指国务院财政部门(即财政部)根据会计法制定的关于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以及会计工作管理的制度。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由国务院所属财政部制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国务院业务主管部门,在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会计制度不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本地区、本部门的会计制度或者补充规定。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浅析相关论文。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成本管理浅析全文如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在医疗卫生体系改革方面的投入力度越来越大。现在的医院不仅致力于提高临床诊断水平,也越来越重视管理水平的提高,意识到管理必须走科学化道路。科学管理可以为医院节约成本,提高医院内部管理,增强医院的竞争水平。而成本管理属于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因此,医院在成本管理方面,一直遵照国家有关规定,不断提高和完善成本管理水平。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完善医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
(一)推进医疗体制改革的基础要求
我国一直在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在此基础上,对新医院的会计制度、财务制度以及医院绩效管理制度都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方案中对于医院成本管理有明确要求,在新的会计制度下要提高医院成本管理以及成本核算的管理水平,定期进行医院资产、经营管理、财务状况的测算,从而为医院建立完善科学的医疗服务考评制度。国家的相关行政机构如卫生部和财务部也要求医院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医院成本管理,提高医院的综合能力水平。
(二)完善医院内部运营机制的要求
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可以帮助医院决策者了解医院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的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资源优化配置;并且在新的会计制度下医院的成本管理可以通过成本核算来建立高效的激励制度,可以促进医院考核工作的顺利展开。现在社会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不再是先进的医疗设备,而是高效的管理机制。因此,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以及风险控制,对于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有着关键性作用。降低成本,合理的配置资源,不仅提高医院的竞争水平,最终受益的还是人民。
(三)平衡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保证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提到“公立医院要遵循公益性质和社会效益原则,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优化服务流程,规范用药、检查和医疗行为。”对于医院来说,医院合理定价的基础是成本,因此,只有正确分析成本,才可以明确医院的服务费用,为医院合理定价提供依据。这要求医院在进行成本管理的过程中要平衡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确保医院的公益性。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成本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规定使用范围
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公立医院,比如:门诊、专科医院、中医院以及综合医院,但是不包括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因为各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的职能、资金、政策等方面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一直都是遵循《基层医疗卫生会计制度》。所以,明确规定新医院会计制度的使用范围,可以提高医院成本管理的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确定收支科目
在新医院会计制度的要求下,医院的成本核算制度更加完善、合理,不仅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的会计科目,开始走药品零差价道路;而且不再单独列出“药品支出”、“药品收入”科目,将“医疗收入”和“药品收入”这两个会计科学合并为一个科目,即“医疗收入”。新会计制度与旧制度相比较,新会计制度新增科教项目,并且科教项目的支出项目费用不需要设立单独的会计核算;另一方面,新会计制度还新增了“应付福利费”和“累计折旧”两个科目,可以通过这两个科目明确了解医院的服务成本状况。新会计制度,对于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完善成本管理体系
新会计制度对于医院的成本管理要求更加严格,需要医院建立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严格检查各方面的成本项目,监督管理过程,计算管理总费用,将成本管理的整个过程作为核算对象,并且明确核算责任。医院在制定财务报表的过程中,要真实反映每一个过程的成本,新会计制度将“药品收入”科目与“医疗收入”科目统一合并为“医疗收入”;并为一个会计科目“医疗收入”;将“药品支出”和“医疗支出”两个科目合并为“医疗支出”科目,这是在新会计制度的支持下,医院进行科学成本管理改革的良好开端。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下加强医院成本管理的方法
(一)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机构
医院在建立成本管理机构的过程中,应该医院的经营特点以及医疗特色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机构。建成的成本管理机构在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实行部门负责人制,与其他部门相互配合,建立全面的成本核算机构。在进行成本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一定要遵循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工作原则,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水平,实现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医院的成本管理是一个涉及范围很广泛的工作,需要与医院所有职员和领导进行合作,才能深入普及成本管理思想,提高医院所有工作人员的成本管理意识,发挥科学成本管理的内在优势,从而建立完整的成本管理机构。
(二)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
为了提高医院成本管理工作和绩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应该建立完整的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医院在建立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国家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定核算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然后根据医院的现实情况,综合分析,制定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完整的成本核算体系,可以帮助医院实现全面的成本管理和成本控制,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实现医院的优质服务。但是在设定成本核算体系的指标时,应该以医院的现实经营状况为直接依据,设置合理的核算指标,形成规范化、科学化以及标准化的成本核算评价指标体系,提高医院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协调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
建立完整的成本的管理制度,应该有明确的成本项目以及核算对象,并确保核算内容的真实有效,从而借助预算管理来提高成本管理的工作水平。因此,提高成本管理要协调好预算管理和成本管理之间的关系,他们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相互监督的关系。成本管理对预算管理有着监督控制的作用,可以快速及时的发现预算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正。成本管理与预算管理保持协调的关系,可以定期检查,适时调整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管理的工作质量。如果二者能够长期合作,可以完善医院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医院的管理流程,从而全面提高医院的综合管理水平,增强医院的竞争力。
(四)提高成本控制力度
医院的成本核算应该适用于医院的预算管理、员工考核等各个方面,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医院充分分析成本核算结果,还可以将成本核算结果与医院预算管理及员工考核等结合起来,完善医院的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医院的成本核算结果不仅仅作用于医院的内部管理,还为医院外部决策的制定提供直接依据。医院在实施一些大项目、大工程之前,可以先进行成本核算,然后根据核算结果制定实施策略,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成本核算结果分析,可以让医院准确把握相关工作流程,确定管理制度是否合理,具有很高的可行性,是否符合医院的发展要求,为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基础保证。
(五)成本管理与信息化相结合
医院成本管理建设对于医院来说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来支撑成本管理制度的建立。新医院会计制度的出台,正好与医院信息化系统的契机相互协调。目前,医院已经建立相对完整的信息化系统,为医院科学的成本管理奠定了强大的信息化基础。医院在完善成本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可以依托信息化技术,建立高效、高质量的成本管理系统,将医院的预算、执行、控制以及评价都通过信息系统进行统一管理,以此来提高医院的成本管理水平和效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如果能够将上述方法高效实施,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成本管理工作一定能够顺利展开,一定会形成科学完整的成本管理系统。提高医院各个部门成本核算效率、绩效考评质量,为医院各项工作的施行提供切实有效的依据。由于新医院会计制度的颁布还在初始阶段,在执行的过程中还不是十分成熟,以后可能会有相对的改进,所以医院的成本管理工作也应该根据会计制度的改变随时做出相对的应变策略,以确保医院成本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