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与管理论文(2)
金融风险与管理论文
金融风险与管理论文篇三
浅谈银行金融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银行业对国家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风险管理成为让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基本要素。本文分析了美国和中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现状,将其进行了对比,并对中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金融风暴;银行;次贷危机
2008年,一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随着次级信贷房屋危机的发生,那些将信用贷款列为主要标的证券,或者称为信用衍生性产品,冲击到了许多大型的公司,比如HBOS、美国国际集团、美林证券等。而原本的世界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这个曾经被《商业周刊》评出的2000年最佳投资银行,最终丢盔卸甲,在2008年9月15日宣布申请了破产保护,铩羽而归。而其他的大型金融机构也未能幸免。华盛顿互惠银行、摩根士丹利和高盛证券等,这些曾经的金融霸主,都开始面临巨大的压力,资本外逃、股市暴跌,它们不幸成为了金融危机的牺牲品。
这些曾经实力雄厚、产品新颖,又具有优质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机构是如何走上不归路的呢?当然,导火索是由于美国购房者资质越来越低使得其违约率超过了证券化计算的最高值,从而导致几乎占据了美国全部房屋贷款的两家房屋贷款中介——房地美和房利美发生危机,这便是次贷危机。羊群效应导致了人们的恐慌,他们善于根据领头羊——即主要投资者的经济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最终次贷危机就这样演变成了金融危机。然而这只是导火索,究其深层原因,美联储实行的低利率的货币政策、松懈的对衍生工具和信用评级的金融监管以及国际经济失衡,都是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必要因素。其中,金融监管不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它导致了泡沫经济,使全球深受其害。
1美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金融风暴无疑给了美国当头一棒。然而值得庆幸的是,美国闭门自省,已经开始重点加强对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想象曾经的风险管理经理只能蜗居在交易大厅的地下,而如今扬眉吐气地坐在前台挥斥方遒,甚至加入了公司的最高管理层,这正是归功于2010年7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
目前美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能力正在逐步增强。汲取了次贷危机由于贷款而造成风险的教训,现在美国银行业开始着重评估借款人的违约率,同时提高了贷款的授信标准。一方面,银行在以风险为基础对贷款定价,另一方面,银行开始减少“一揽子买卖”,通过新颖的风险管理技术来分散信贷风险。当然,仅仅对信贷风险采取措施是远远不够的。无论是信贷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还是市场风险,美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在全面性和灵活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次贷危机挑战了美国的风险管理系统,之前几年的良性市场环境导致银行胃口大开,从而放松了监管。而现在,银行反省之后开始重视风险衡量和控制,并通过资产组合多元化技术分散风险,采用金融衍生工具转移和缩减风险。总的来说,目前美国银行的金融风险管理的发展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2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现状
汇集各路金融精英的陆家嘴论坛在2011年提出的主题为“新时期的金融体系及其宏观管理”,这体现出了在经历了金融风暴之后各国对金融管理的重视。在2011年5月20日的陆家嘴论坛午宴上,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指出,新一轮国内外金融市场的波动、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带来新挑战,中国银行业在信用、市场、流动性等各类风险的管理难度加大。简而言之,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前景并不可观。
从对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建设的分析就能很好地证明这一点。巴塞尔在这之中占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中国银行业的建设都是基于BaselⅡ的。 那么它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众所周知,BaselⅡ需要用到大量的、涉及各个范畴的数据,一方面,这加大了银行的工作量;另一方面,出错的概率也增大了。更重要的是,现在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无论是框架还是模块,都是借助于外资咨询机构的,比如S&P,Fitch等。不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方法加大了银行风险管理的成本,同时,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外资咨询机构也达不到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了解,因此它只能做到大体全面的风险规划,而究竟是否具有针对性则仍是有待考究的问题。总的来说,中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是亟待提高的。
3国内外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对比
由于历史和经济的发展,国内外银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都不尽相同。这里简单从单方面比较国内外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来分析两者的差异。
31房地产贷款
比较美国和中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管理模式,发现美国有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方案——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所谓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顾名思义,就是当房地产市场收益十分可观的时候,即使某美国公民的信用评级很低,贷款之后还款能力不强,但是考虑到他们拥有的房子本身的价值,银行还是倾向于批准贷款。但是随着银行放贷的增多,银行自身的投资怎么办呢?将两者中和,银行就将贷款转为高利息债券,出售给购买人,而购买人的收益则是从贷款人还的利息中得来。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既贷了款又不会造成资金流失。除了风险贷款证券化之外,风险贷款出售、银行跨业经营等,都是美国银行对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采用的措施。
相比来说,中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管理就相形见绌了。美国银行的思想大多是,做好预防准备,在事前将风险控制住,未雨绸缪;而中国的银行则喜欢做善后工作,相对来说较为被动。事实上,风险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树立风险管理的意识。而目前中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意识较为薄弱,这也就导致了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度不够,因此现在中国银行业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同时,当遇到贷款风险时,处理的方式也较为单一,主要是积极催缴。近年来才加大了拍卖和担保力度。因此,中国银行业的房地产贷款风险管理与国外还是相差甚远。 32风险管理监管
美国的主要监管方式为以法规为准绳的规范化监管方式。一方面,政府对银行的监管更加严格周密;另一方面,社会监管对银行业的监管也贡献良多,无论是行业自律组织,还是审计组织等。更重要的是,西方国家倾向于共同研讨来制定政策进行监管。它们通过组织会议的方式来商讨近期各银行出现的矛盾和弊端,然后共同制定政策和法规来解决。这种互惠互利的行为目前中国还未实施。相比来说,中国目前的监管措施并不规范。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人,而且风险信息披露很不充分,更不要说外部监管的名存实亡。这种现象一方面是由于监管方式不适应时代发展,另一方面是由于对未雨绸缪的忽视。因此,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监管手段尚待提高。
33风险管理手段
金融衍生品是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个新颖且有效的手段。目前美国的金融衍生品种类繁多,是全球交易所金融衍生品交易的主要市场。同时,金融创新已经成为了它们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然,金融衍生品不是完全可靠的。金融风暴的诱因之一便是美国依托次贷产品的金融衍生品数量上远远大于次级贷本身。除了金融衍生品之外,在美国,不断开发新的风险管理手段也提上了议程。而中国目前的金融衍生品种类寥寥可数,并且IT技术跟不上形势的发展,因此信息系统也不完善,相比来说较美国相去甚远。因此,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手段需要进一步加强。
总的来说,美国银行业和中国银行业在风险管理上有很大区别,而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监管也需要进一步提高。当然,这不是说美国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就是完美的,它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并且它的手段也未必适用于中国。中国银行业应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借鉴美国银行业的金融风险管理模式,才能有所提高。
4对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模式的探索
41将外部助力逐渐转化成内部力量
首先我们要明确BaselⅡ对于我们的作用。它可以是助力也可以是阻力。为了解决数据问题,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平台,资源共享,提高了准确率。同时,中国银行业应凝聚在一起,着眼于突破关键的技术,制定适合中国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规则,自力开发,才能将外部助力转化为内部力量。
42通过经济创新来创建金融风险管理模式
后危机时期,全球都在力挽狂澜,经济创新变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新兴市场商机无限,比如电子商务市场等,都可以成为银行开拓新业务,创建新的管理模式的助力。
43借鉴国外的管理方式
借鉴国外的金融风险管理方式,开发国际市场,同时了解国外银行业的风险管理架构,将其融合中国的经济现状,同时通过压力测试来检验风险管理手段的可行性。这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手段,通过开发国际市场,将全球的经济融合在一起,也有助于开发更好的风险管理手段。
在房地产贷款方面,应该多借鉴和学习国外的管理方案,比如风险贷款证券化、风险贷款出售、银行跨业经营等,并对这一项有足够的重视,完善其风险管理体制,使其多样化,强效化;在风险管理监管方面,加强法规监管和外部监管,同时,多与其他国家沟通,就各自的银行业提出问题和矛盾,然后共同解决,这样,一方面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沟通;另一方面也便于解决各种棘手的问题;在风险管理手段的方面,加强银行内部控制,同时重视金融创新,不断开发金融衍生品和新的金融风险管理的手段,提高IT技术和其他各方面科学技术,加强金融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效地达到资源共享。
一言以蔽之,面对并不客观的中国银行业金融风险管理现状,中国应该正视问题,并不断完善,才能让经济蓬勃兴起。面对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中国银行业应该完善其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金融监管,才能促进经济的稳定繁荣和又好又快发展,同时也可以处变不惊地应对席卷世界的金融风暴。
参考文献:
[1]陈游巴克莱银行风险管理实践及其启示[J].财经科学,2011(12)
[2]章彰银行集团附属公司股权投资分析[J].银行家,2012(6)
[3]郑新广,刘义成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J]. 金融与经济,2009(1)
猜你喜欢:
2.有关金融风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