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现金管理论文(2)
会计现金管理论文
会计现金管理论文篇二
新会计准则体系财务管理“现金化”研究
摘要:会计准则体系建设中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一直是会计理论学界争议的话题。在新会计准则颁布背景下,以资金运动为考虑重心的倾向,反映了财务管理“现金化”的本质。本文回顾中西会计规则财务管理“现金化”渊源,阐述新会计准则体系会计规范重心、新会计确认标准、会计计量技术和会计准则财务报告内容中财务管理“现金化”实质;提出财务管理“现金化” 理念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中西会计规则财务管理“现金化”渊源
在很早以前,西方会计理论与财务管理“现金化”思想就有十分密切的联系。二十世纪初期, H・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中就曾阐述:为了获取资本或合法利用资金,就必须有健全的财务“现金化”管理,可见会计与财务“现金化”管理之间是难以分开而谈的。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的财务“现金化”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会计与财务“现金化”思想也得到发展,并形成几种流派。例如,“大会计论”,核心思想是财务“现金化”是会计的重要一部分;“大财务论”,核心思想是会计是财务“现金化”的重要一部分;以及“分立论”,即会计与财务“现金化”职能是相互分离的。
我国会计规制的演变,历史悠久,会计产生于产品剩余背景的产品经济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不断复杂化。计划经济体系下,财务“现金化”管理是“小财政”的化身,缺乏独立的理财主体。市场经济体系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凸显出来。会计和财务“现金化”关系也成为我国会计界长久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二十世纪末期,理论学界出现了新理论观点,例如:观念货币和现实货币的管理理论,价值运动量与质的管理理论。纵观这些理论,其研究重心均是以“资金运动”为出发点。均从不同研究视角和领域反映了财务“现金化”与会计之间的密切关系。市场经济体系下,我国财务“现金化”管理实践也不断发展和成熟。
二、新会计准则财务管理“现金化”分析
1、会计规范重心
新会计准则中,明确重视资产负债表规范性,对表中项目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严格审核和检查,这改变了以往会计准则体系中,以利润表为重心的传统思想。从利润表向资产负债表的重视转移,是新会计准则体系最重要的改变之一。另外,新会计准则规范特别强调,对资产负债表要特别重视资产的规范性,注重其可回收金额。可收回金额又以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或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衡量,实现了“资产负债表”到“资产”到“可收回金额”到“现金”到“财务”的转移。
2、新会计确认标准
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其颁布的标准是:以经济利益为核心思想,确立会计基本要素。2006年,颁布新会计准则体系,其确认标准依然延续2001年《企业会计制度》颁布标准。经济利益与现金及其等价物之间的关系性,表明新会计标准体系确认的标准非但没有脱离财务“现金化”的本质内容,而是财务“现金化”的理念更加强化。企业价值、理财工作人员与现金流量之间关系密切。“企业价值大小评价受到企业未来经营期现金流量大小的影响,企业未来经营期现金流量越大,企业价值就会越大,相反,企业未来经营期现金流量越小,企业价值就会越小” (汪平, 2003)。这一认识过程,反映了新会计确认标准对财务“现金化”本质内容的积极蕴含。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的融入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1993年,会计规则确认标准坚持“谨慎性”原则,因此,1993年以后,会计规则中只允许提取坏账准备,随后,2001年,扩展到“八项计提”。到2001年新会计准则体系,几乎包含了资产负债所有资产项目,实行全面计提标准。这是会计计量中对现金性和风险性的重视。
3、会计计量技术
新会计准确体系中,在会计计量技术上发生了改变。原有的历史成本、重置成本计量技术依据保留,并扩充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计量技术。新扩充会计计量属性中,与财务管理中现值、折现、利率、资本成本等技术相近。可见,会计计量属性的扩充,逐步实现了向财务管理基本概念和技术的有机结合;新会计准则的企业年金基金准则对各种金融工具更加规范化,例如对卖出回购证券款,金融资产转移,金融工具列报等的严格规范,更加重视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概念和技术的深化运用。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会计计量方法中,引入了货币时间价值概念,与此计量技术相对应的年金,现值,利息,折旧,复利等相关财务概念和方法被推广,货币时间价值的引进,对于超过信用时间,未能及时付款和收款的项目,要根据财务管理中现值进行入账,及需要对资金进行时间价值的折旧,而不是使用原有的名义金额入账。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准则要求公司对应收和应付款项采用实际利率法, 按摊余成本计量。新会计计量技术,在多方面融入了财务“现金化”管理理念,使得企业会计计量更加准确化和科学化,会计信息的使用性更强。
4、财务报告内容
在报告内容上,进一步增强对经济利益确认标准,以及相关财务风“现金化”险管理的重要性内容的确认。一方面,“财务报告”增加“会计”两字,可见新体系对财务与会计融合的认可;另一方面,新会计体系,强化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的规范性,而传统重视的“利润表”和“增加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其重视度开始淡化,编报财务状况说明书也不在具体要求。可见,新会计准则体系中,对企业财务信息的披露更加详细化和具体化。报告信息内容改变,更加增强了准则对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重要性的融合度。
三、财务管理“现金化”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新会计准则体系融入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强化了会计准则宏观经济规制和微观经济管理性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稳定的根基,在于不断创造和积累利润,而资本的增值属性恰恰满足了主体健康运行的条件,同时要求企业要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保障企业现金流运行,构建强大的企业财务偿债能力。这是由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货币属性决定。新会计准则中,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的融入,无疑为宏观经济规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了更稳定和健全的经济信息。企业管理的广义定义是对企业现金流的管理,企业现金流状况代表企业资产能力,企业经济运行,包含投资,经营,分配,管理等过程,最终将会通过现金流来体现,货币资产外的其他资产均会最后转化为现金。因此,企业现金流动,经过非现金资产,成本费用,商品等三个环节,最后转化为现金。企业现金流管理理念,是企业经营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企业运行中,理财人员加强对货币时间价值的关注,现金流量管理理论也逐步得到发展,在《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公司财务与收购》一书中就明确了自由现金流量的重要概念。
新会计准则体系融入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在会计实务与财务管理“现金化”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会计和财务“现金化”相互理清,会计目标的抽象性描述转化为具体,“受托责任论” 和“决策有用论”均是以会计的实用性为前提基础,会计核算和监督功能在现实中加强。企业会计规范中,以虚拟利润为考虑重心的现状,出现向“真实收益”的转移。以财务管理“现金化”理念诠释和执行会计准则,以会计观念认识和实施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现金化”与会计准则之间的内在关系职能相互补充和加强。总之,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不仅更多地体现了和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而且其主要的核算基础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曹霞.我国新会计准则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10
[2]谢萍,支春红.浅析企业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影响[J].煤炭经济研究,2011;4
[3]李成全.浅析我国实施新会计准则的背景、特点及必然性[J].会计之友,2011 ;12
[4]李景会.试论新会计准则的变化及影响[J].才智,2011;29
[5]刘泉军,张政伟.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1;3
[6]徐莉莎.新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研究―基于价值相关性和资本成本的视角[D]
看了“会计现金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2.关于现金管理论文
3.现金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