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管理论文范文(2)
存货管理论文范文篇二
论存货管理模式
【摘 要】传统存货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企业追求经济效益同时降低成本发展的需要。本文通过阐述适时制存货管理模式试图解决传统存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存货管理模式 推动式生产系统 拉动式生产系统
一 存货管理的重要性
一般情况下,存货占企业总资产的30%左右,其管理利用情况直接关系企业的资金占用水平及资产的运作效率。在不同的存货管理水平下,企业平均资金占用水平差别很大。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存货管理的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防止存货的不足;加速存货参与周转,缩短存货周转时间,从而避免占用过多的资金。因此,一个企业若要保持较高的盈利能力,应当实施正确的存货管理方法,降低企业的平均资金占用水平,提高存货的流转速度和总资产周转率,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 传统存货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1.对需求的变化反应滞后
传统生产属于需求推动式生产,即在生产中前面环节居主导地位,后面环节被动接受前一环节转移下来的半成品继续加工工作。对需求变化的应对有一定的滞后性,不能对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的反应,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生产效率低下、流动资金占用高
由于顾客对交货速度、交货稳定性、质量和花色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企业的生产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是靠库存去保证交货的速度和稳定性,使经营者没有提高生产效率的压力,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柔性。传统存货管理模式靠库存去保证及时交货和客户的意外订货,因此库存量较大,流动资金占用额高。
3.物料消耗不符合生产要求
现代企业面向市场和客户,生产数量是变化的,对物料的需求不均匀、不稳定,是间断性发生的。在传统生产方式下,企业按计划生产,传统库存管理的方法不考虑物料项目之间的联系,而在实际生产中,各项物料的数量必须进行合理的配备,才能制造装配成产品。由于传统订货方法是面向单个零件,对各项物料独立地进行订货,而不是对整个最终产品,因而在生产装配会出现物料数量不匹配的状况。
三 适时制存货管理模式介绍
1.适时制存货管理模式的原理
适时制存货管理模式的基本理念是“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要的产品”。该模式是配合“适时生产”而实施的成本控制系统。它是需求拉动式的生产模式,仅在顾客需要时才组织生产。从最后一步顾客对最终产品的需求开始,一直倒推到生产最初一步对材料的需求。可以说,在适时制生产线上,任何一个阶段的制造活动都在下一阶段需要该阶段的产出时才生产,适时制模式追求的是长期、全局的效益最大化。
2.适时制实施所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如何能够实现最低的存货水平,甚至是零存货?如果企业不能有效降低存货水平,实施适时制就失去了意义。二是在存货水平极低,甚至是零存货的情况下,如何保持生产的连续性?这是实施适时制的前提条件。如果在生产需要时不能保证供应足够的原材料、在产品,或是不能按销售合同规定的时间交付合格的产成品,将致企业于不利的境地,企业实施适时制就会得不偿失。所以,既能降低存货水平,又不影响企业生产的均衡进行,是适时制实施的关键。
3.解决两个适时制实施问题的途径
第一,采用拉动式生产系统。从产品装配出发,每道工序和每个车间按照当时的需要向前一道工序和车间提出要求,发出工作指令,而前面的工序和车间完全按这些指令进行生产。这种方式称为拉动式。每一个工序的员工致力于补充后续工序的员工耗用掉的存货,绝对禁止生产超量的存货。在此方法下存货水平较低,因而要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为了避免停工,必须保持均衡的加工速度和良好的设备状态并且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质量问题。
第二,优化材料采购策略。在适时制下,要求企业持有尽可能低水平的存货,只在需要的时间购进需要的材料;又不允许企业因原材料供应中断的原因影响到生产的正常进行。这就要求采购部门在生产部门有原材料需求时,将所需原材料迅速、准时地采购并送至企业。按照传统模式,从寻找合适的供货,到订货、交货,即使一切顺利也要经过较长一段时间,不能保证供货的及时性。因此在适时制下,只与有限数量的比较了解的原材料供应商发展长期合作关系,当企业提出原材料需求时,采购部门可以直接与长期合作的指定供货商联系,缩短材料订购的时间,同时节约订货成本。由于货源稳定、质量有保证,采购部门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减少对购进原材料进行检验时的抽样样本量,甚至取消检验,降低检验成本。还可要求供应商多批次小量供应材料,进一步降低企业原材料存货水平。
第三,为了减少库存,提高工作效率,需要对车间进行重新布置与整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按产品对象建立制造单元。一个制造单元配备有各种不同的机床,可以完成一组相似的零件的加工。制造单元有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在制造单元内工人随着零件走,从零件进入单元到加工完毕离开单元,是一个工人操作。工人不是固定在某一台机器上,而是逐次操作多台不同的机器。二是无库存生产的制造单元具有很大的柔性,它可以通过制造单元内的工人数量使单元的生产率与整个系统保持一致。每个工序都要有一个入口存放处和一个出口存放处。无库存制造单元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仓库的作用。出口存放处放置着本单元已加工完毕的在产品,入口存放处放置着待加工的原材料或在产品。工人看到加工的零件还没有为下道工序所用时,就不会盲目生产。
第四,缩短生产周期。生产一件或一批产品所需的全部时间,称为生产周期。生产周期由生产准备时间、加工时间、搬运时间、等候时间和检验时间构成。在生命周期的五个构成要素中,只有在加工时间内产品增值。在其他时间内的经营活动都不增加产品价值,应予以压缩。缩减生产准备时间能够直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准备成本,在生产准备成本下降的范围内,还会降低经济批量的规模。减少生产准备时间的关键在于提高生产系统的柔性,一是改变劳动工具,购置本身具柔性的加工设备,如数控机床、柔性制造单元等;二是改变劳动对象,运用成组技术,组成相似零件组进行加工。将这两个途径结合起来,就可以提高生产系统的低柔性,使加工中的转换时间减少,也就减少了生产准备时间。
第五,快速满足客户需求,在适时制下,客户订单是整个企业开始生产的最原始动力和指令。收到了客户订单,按照拉动式生产方式从最后一道工序开始生产,通过看板使生产按工序向前道工序展开,直至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采购环节。
当企业收到客户订单时,由于企业持有的产成品数量是非常有限的,如何能够保证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交付客户订购的高质量产成品?这一问题的解决完全依赖于适时制的生产效率。当企业在材料采购、生产上采用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缩短了订购原材料时间、等候时间、检验时间、搬运时间等,进而有效地缩短了周期时间,即从接到订单到交货的时间,企业就可以保证在接到客户订单之后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所需要的产成品。
参考文献
[1]狄金萍、朱晓丽,JIT存货管理系统在我国应用与发展的几点思考[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
[2]傅雅瑜.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存货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7(4)
[3]许彤.海王星辰连锁药店采购管理优化研究[J].物流技术,2006(3)
看了“存货管理论文范文”的人还看:
1.存货管理论文
2.浅谈存货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