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安全管理论文最新
部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部队安全管理论文,希望你们喜欢。
部队安全管理论文篇一
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对策初探
摘要:
部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部队安全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过去那种经验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还一定程度地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队的建设发展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部队安全管理的认识,探寻加强部队安全管理的对策,从而为部队安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支撑。
关键词: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对策
部队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综合性的基础工作,又是一项复杂、动态的系统工程。近几年来,以新一代《中国人民解放军安全条例》颁布为标志,部队安全管理在理论和实践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过去那种经验型的管理理念和方法还一定程度地存在,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部队的建设发展质量,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对部队安全管理的认识,探寻加强部队安全管理的对策,从而为部队安全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提供支撑。
一、部队安全管理的概念
1.安全。随着“安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学科以来,对安全的揭示和认识可谓数不胜数,笔者认为,安全是一种状态,它与风险是相对的概念,当风险的严重程度是合理的,在经济、身体、心理上是可被承受的,即可认为处在安全状态。当风险达到不可接受的程度时,则形成不安全状态,即危险。可见,安全与否,要对照风险的接受程度来判断。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可接受的程度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安全状态发生变化。
2.安全管理。由于安全管理所在的行业或组织不同,管理的要素、内容不同,对安全管理的重点和方法等也会有所差别,反映在对概念的认识和表述上也不尽一致,因此,对安全管理概念揭示上可能有多种,我军新颁发的《安全条例》对安全管理的阐述是:“本条例所称安全管理,是指军队为防范和处置事故,保证人员和装备、财产安全所进行的活动。”
3.基层部队安全管理。通过上述辨析,本文所指的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可以界定为:旅、团部队为预防事故,发挥机关、基层人力之管理职能,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消除不安全隐患,保证人员和装备、财产安全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二、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管理意识不够
从近年部队发生的事故看,分析事故的原因,都是由于部分单位安全管理意识不够,官兵不懂安全常识、违反操作规程导致的。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着两种倾向:一是消极保安全;二是对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这两种错误倾向都严重影响部队建设发展,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和克服。从根本上提高官兵防事故的能力,首先要求基层官兵树立安全意识,真正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把安全管理工作作为经常性工作,才能真正从根本上保证和提高安全工作的整体效益。
(二)安全管理工作落实不够
目前各级部队都制定了很多安全规定,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和财力,开展了很多安全教育,进行了很多整顿,但实际效果却不大尽人意,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落实不到位。一些单位对上级部署的安全教育整顿只是停留在宣传上,宣传做得很好,但未能认真落实。有的领导深入部队检查安全工作,只是听听汇报,看看表面,没有真正地了解情况,没有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安全教育工作缺乏针对性
不同的基层部队由于其性质、兵种等的差别,安全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如有的要侧重抓好防泄密事故、有的要防训练事故、有的要抓好防车辆事故等。因此各基层部队安全教育工作要各有侧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另外还要针对基层部队官兵的特点,展开教育。如近年来,基层干部中从地方大学生直接入伍的比例在逐年增加,这部分干部文化层次高,思想比较活跃,但由于缺少当兵的阅历,往往自由意识强,守纪意识弱,职能意识淡化,执勤备战的思想不牢。同时,90后士兵、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增多,受家庭影响更加明显,经不起打击和挫折等,对这些情况要要注重加强研究,着力增强部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四)安全预警机制不健全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喊了几十年了,但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基层部队的安全预警工作仍不能令人满意。基层部队安全事故因为缺乏安全事故预警机制,导致某些本可以避免发生事故出现。例如某些时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如能及早地做好超前预防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这几个时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工作,就能预防事故的发生。但因安全预警机制不够健全,安全管理很多时候仍是事后处理型,部队大量的人力财力花费在了事故的处理上。
三、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对策
(一)坚持战斗力标准,确保部队建设发展方向
部队是执行军事任务的武装集团,部队的一切工作都必须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安全是个相对的状态,基层部队安全管理决不能单纯地以不出事故为标准而必须坚持“战斗力”这一根本标准。一是要克服消极保安全的思想。在部队建设实践中,有的领导了由于过分强调安全工作,导致人们往往把坚持战斗力标准看做是软指标,而把出不出事故当做硬指标,从而产生了消极保安全的思想。有的单位为了追求所谓的安全,该训的科目不训,该动用的车辆不动用,以牺牲战斗力为代价消极保安全。这种思想和做法也只能带来一时的所谓安全,不能给部队带来长久的安全。二是要用战斗力的提升促进安全管理。坚持战斗力标准,就是要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搞好部队教育训练,确保在部队战斗力不断生成的同时做好安全工作,促进部队的安全管理。这就要求管理者要正确处理训练与安全的关系,以训练促安全。训练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训练的保证。训练是解决人和技术矛盾的实践过程。所以,要坚持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进行训练,就能在提高部队官兵战技术水平和部队战斗力的同时,不断增强部队官兵的整体素质,从而为部队安全质量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严格落实制度,强化安全管理机制保障
制度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章程和行为准则。基层部队处在部队的最末端,安全管理的内容多,范围广,组织协调复杂,部队安全管理必须要牢牢抓住制度的建立和落实环节,确保部队安全稳定,不断提高安全管理质量。一是要加强法规制度的学习教育。旅团部队要结合部队自身的人员、工作实际情况,采取各种形式,加强条令条例以及各种安全规章制度的学习教育,通过学习,使广大官兵能对条令条例以及各种安全规章制度形成较强的理性集训,从而不断增强部队官兵的法纪观念、条令观念和制度观念,强化按规章制度办事的意识,掌握各种安全常识。二是要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旅、团级部队,要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坚持落实安全分析预测制度、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各项制度,不能在坚持制度上打折扣,讲条件,讲客观等。在坚持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上要严格标准,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是长期的安全经验的科学总结,要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要求管理部队,克服抓落实凭感觉的经验主义做法。同时,要严格奖惩,对落实规章制度严格、管理正规、安全无事故的单位应给予重奖;对有法不依、有章不循、出现责任事故的单位要严肃查处。
(三)创新管理手段,探索部队安全管理新模式
部队在安全管理实践中,已经探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随着部队安全管理的不断发展,要注重方法创新,探索部队安全管理新模式。一方面要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系统是由相互依赖着的若干要素(或称子系统)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部队安全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系统的方法,就是要从部队建设发展的全局,考察安全管理与训练、装备、人员等各方面之间的关系,相互作用的过程,从而综合地、精确地对部队实施安全管理。基层部队安全管理涉及到部队管理的方方面面,从管理的对象来看,有人员管理、装备管理、财务管理等;从管理的组织实施过程来看又有组织领导、安全教育、安全训练、安全检查监督等。运用系统的观点,就是要摆脱单纯对某一要素、某一方面的关注,进而注重安全管理的整体效益。把整个安全管理视为一个系统,把安全管理活动视为系统行为,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安全问题,以获得总体的系统效益。另一方面要采用预测科学的方法。预测,就是研究部队的某一状态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发生的变化。要认识到,部队的建设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这种规律是可以通过具体的现象来表现的。因此,要通过认真地调查研究,对搜集到的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预测部队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探寻部队安全管理规律,科学推断可能的发展趋势,作出预测结论,为部队安全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杨孝伟,赵应文.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2]曾磊.军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0,(4).
[3]孟利峰,王琳,王俊隆.着眼部队安全发展加强安全管理[J].军事学术,2008,(4).
[4]姜纪文.建设军营安全文化促进军队安全发展[J].军事学术,2008,(9).
部队安全管理论文篇二
部队演习安全管理刍议
摘 要:本文针对部队演习的特点和安全管理面临的困难进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基本对策,对我军部队演习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部队 部队演习 安全管理
部队演习是指组织部队远距离、大范围、高强度机动,在生疏复杂地域检验和提高部队全域作战能力的训练活动。部队演习安全隐患多,是部队安全管理中最具挑战性的工作之一。
1.部队演习的基本特点
部队演习跨越区域广,涉及装备多样,社情民情复杂,所处战场、社会环境陌生,国内外关注度高。另外,由于演习任务繁重,参演官兵容易疲劳,思想也容易波动,承受压力也较大。
随着高科技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部队演习还具有科技含量高、参演力量多元、演习空间多维等特点,这些都给演习的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
2.部队演习安全管理面临的困难
2.1部队演习指挥控制难度大
部队演习,要指挥多个兵种的作战、通信、后勤等部门和协调军地联合保障任务。为达到演习目的,各演习部队经常在不同地域、时段进行协同演练,特别是部队在面对敌对势力卫星干扰时,给指挥机关掌控所属人员和武器装备、及时贯彻上级决策意图造成一定的干扰,更是对各级指挥员的决策指挥能力和指挥机构的筹划协调能力的一种考验。
2.2部队演习军地纠纷隐患多
部队演习前后途径多地,甚至跨越不同省、市,面对的社会环境各异,给社情民情的了解和掌握带来较大困难,更给部队安全管理带来严峻挑战。部队演习,不仅在公安、交通等部门的配合下实施穿插中存在安全隐患,而且因损坏群众的农田易导致纠纷,甚至会遇到一些披着合法“袈裟”的人员煽动群众伺机发难,制造军地摩擦,给部队演习增添了不安全因素。
2.3部队演习后勤保障困难多
部队演习不仅途径陌生复杂地域,而且要进入其他战区,这就给战区间军地协同完成武器装备的抢救抢修,弹药、燃油和生活补给等保障任务增添了困难。另外,在天气多变、氛围紧张的作战环境下,演习官兵可能出现饮食不规律,士气不振等状况,甚至急躁、畏惧等心理问题,这也是对军地联合医疗、救护等全程保障能力的极大考验。
2.4部队演习保密形势严峻
部队演习,参演高科技装备多。不管是媒体、民众,还是谍报人员都比较关注,尤其是在敌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严密侦察监视下,部队演习的安全管理工作面临严峻考验。另外,部队演习的外部特征明显,难以对沿途地方群众围观、拍照、实时网上评论等活动实施有效的控制,也给部队安全和保密管理埋下了隐患。
3.部队演习安全管理的基本对策
3.1完善指挥体系,为部队演习安全管理提供组织保障
一是建立高效的指挥机构。演习指挥机构要合理吸纳各军兵种、地方政府人员,实现对演习的一体化指挥,尤其是要建立专门负责协调军地关系的联合机构,最大限度发挥各参演力量的效能。二是明确清晰的权责关系。必须科学规定各个军兵种、地方部门以及分队之间的相互关系,明确各自职责权限,杜绝演习过程中出现指挥关系模糊、职责不明、相互推诿的现象,提高演习组织指挥效率。三是突破传统指挥方式。演习战线长、面对多种安全威胁甚至突如其来的敌情,战机稍纵即逝、危机变化难测。要减少指挥信息层次,适时采用越权指挥、接替指挥等方式,提高各级指挥员灵活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3.2推进立法进程,为部队演习安全管理提高法制保障
一是加强科学筹划。根据国内外军事形势和我国军事演习的需要科学谋划、精心拟制,按照完善我国特色军事法规体系的要求,统筹做好军事法规的立、改、废工作,提高军事立法科学化水平。二是完善军事法规。为保障演习部队应对多种安全威胁、解决军地纠纷的需要,围绕解决演习的军地协同、保障,突发事件,军地利益纠纷等问题,加快完善军事演习的相关法律法规,为部队演习安全管理提高法律依据。三是拓宽立法思路。积极借鉴国内外完善军事法规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军情,积极拓展军地联合参与演习相关立法工作的范围、途径和方式,增强部队演习中法规制度的可操作性。
3.3健全防卫机制,为部队演习安全管理提供风险保障
一是加强风险预警。针对不同的季节、地域、环境和防卫管理的规律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组织专家进行风险预测、评估,提出或规避安全风险的措施,为部队演习的安全争取主动权。二是加强协同配合。发挥军地先进资源优势,推进各系统的互通互容,积极探索与友邻部队有效的协同方式,通过电子屏蔽、安全认证等技术手段等战术进行防护,并及时报告上级、通报友邻、和下级,以消除和降低敌对我部队演习的不良影响。三是加强安全演练。坚持“减少保障环节,增强防卫效益”的原则,针对部队遭敌电磁压制、敌特破坏、武器装备受损等多种预案进行常态化演练以提升防护能力,力求遇事“拉得出、处得好”,保证部队演习的连续性。
3.4深化军民协作,为部队演习安全管理提供环境保障
一是建立军地处突机制。要积极派出联络员、发函,与沿途地方党委、政府,公安、国安的职能部门联系,建立情报信息互通共享和突发事件共同处置的协作机制,以确保部队演习安全顺利。二是建立军地保障机制。要主动与沿途各地区的相关单位加强联系,共同建立一体化保障机制,根据部队演习的规模层次、适时需求与地方协商交通、装备急救、后勤物资等保障计划,为部队演习的后勤安全提供坚强后盾。三是建立军民沟通机制。加强演习区域民族文化、社情民俗、宗教信仰等特点研究,依托地方政府主管人员,发挥官兵多民族的优势,建立军民调解队伍,加强军民沟通,积极排查隐患、化解纠纷,为部队演习创造安全和谐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冉阿丽.使命—多样化军事任务的非战争行动后勤[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8
[2]王鹏飞.浅谈跨区实兵演习道路交通保障[N].交通装备,2010(1)
作者简介:
张磊,男,汉族,陆军军官学院五系。
看了部队安全管理论文的人还看
3.部队安全管理论文
4.有关部队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