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管理论文 > erp设备管理论文

erp设备管理论文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erp设备管理论文

  作为现代企业管理平台,ERP系统在各领域正在被广泛应用,并随着企业管理要求的提高,ERP系统功能正逐步升级,且ERP设备管理系统功能也日臻完善。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erp设备管理论文,仅供参考!

  erp设备管理论文篇一

  ERP系统在企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以及设备维修、保养模式,以说明ERP对于企业解决信息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整体效率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ERP技术 设备管理 体系结构 主数据

  1、研究背景和意义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网络和全球化市场形成及技术变革的加速,围绕新产品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技术进步和需求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面临着缩短交货期、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改进服务的压力。所有这些都要求企业能对不断变化的市场做出快速反应,源源不断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价格低廉、质量好的产品去占领市场以赢得竞争,市场竞争也主要围绕新产品的竞争而展开,企业面临的环境更为严峻。

  企业资源计划(ER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软件系统,融合了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管理领域的具体业务,它在企业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前提下,整合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生产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销售管理等所有的经营活动,以达到提高经营管理效率的目标。对于企业来说,通过引入ERP,可以在管理方面导入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以有利于对企业的实时控制和保持业务的稳定发展,为企业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提供有力的帮助。

  2、体系结构

  软件系统采用C/S结构。设备系统的数据作为整个ERP系统中生产子系统中的一个二级子系统数据存放在数据库服务器上。服务器端采用基于UNIX的大型关系数据库管系统ORACLE,为整个ERP系统中的集成提供了强力的支持。服务器端主要负责数据的存储、检索,为数据提供完整性、安全性控制。客户端运行在XP操作系统上,通过网络ORACLE专用接口连到服务器。客户端包含用户面、商务规则,以及一些客户端的完整性、安全性制。在进行客户、服务器的功能分配设计时,对一较复杂的商务规则,写成存储过程,将其作为一个象提交到服务器上。由于存储过程调用一次后,其译后的代码放在ORACLER的9GA(共享全乙区,用客户端进程之间及与后台进程之间进行通信)中,此以后执行此存储过程速度将很快,并且各个客户可共享此存储过程。这样做大大提高了整个系统性能。

  3、ERP技术在企业设备管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

  SAP系统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大型企业中实现ERP技术理念的重要工具之一。SAP系统PM模块实现了企业设备管理中业务流、物资流、资金流的高度集成。在SAP平台上通过设备主数据管理、日常维护工作处理、预防性维护计划管理等环节完成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并通过SAP内部功能自动实现与物资供.应、财务核算及成本分摊的自动集成。SAP系统PM模块的主数据主要包括:工作中心主数据、功能位置主数据、设备主数据、备品配件清单(BOM)主数据等等。这些主数据将在维修业务处理、物资需求、财务核算及成本分摊的自动集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为SAP系统中实现工厂维护(设备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信息。

  (1)工作中心主数据

  在SAP中,工作中心是具体完成某项工作的组织单位,既可以是一组机器(如吊机),也可以是一组维护技术工人(如维护车间或班组),甚至是一个维护技术工人。

  (2)功能位置主数据

  功能位置是设备安装的位置.一般来说会有一个或多个设备安装在每个功能位置上(如泵站就是一个功能位置,电机和泵作为设备安装在功能位置上)。功能位置的层次结构可以按逻辑关系来设定。也可以按照物理位置来设定。比如说,最高层的功能位置可以是工厂,下一个层次的功能位置是工厂中的生产装置。接下来的层次是生产装置中的区域。

  (3)设备主数据

  设备是被雒修、测试、检查等的对象;

  设备是独立的维护单元,如泵、马达、阀门等,它可以安装在一定的功能位置下;

  设备损坏后首先是修理,而不是更换,配件则相反;

  SAP可以追踪设备的失效、维护、移动等历史;

  设备移动将带着维护记录;

  设备主数据主要包括设备基本信息、设备种类、编号、设备状态等。

  (4)BOM主数据

  物料清单(BOM)就是构成设备或装配件的完全规范化的组件结构表。该表包括了每一个配件的编码、数量和计量单位。该件可以是库存件、非库存备件或装配件。需要物科清单可以有任意多层,在PM模块中,通常使用多级物料清单。多级物料清单的最高层表示一台设备。物料清单的较低层表示构成设备的组件和该组件下面的零件。设备BOM是指设备的备品配件清单,而物料BOM则是组件的组件或零件清单,建立物料BOM后,设备BOM只需建立至组件一级即可,不需将组件中的零件也列入设备BOM表,系统将自动建立设备BOM与物料BOM之间的层次结构。

  4、ERP系统下的设备维修、保养模式

  ERP系统是一个将基层单位、设备管理部门、财务有效结合的集成化管理系统,如何把企业设备维修、保养模式整合到ERP系统中去,是实现“以设备状态受控管理为基础,设备状态维修保养为主线”的综合维修、保养模式的关键。

  1.前提条件

  (1)梳理设备维修、保养流程,规范化管理

  首先,设备主管部门根据设备维修保养的需求分析,进一步细化维修保养的内容,将企业设备维修保养区分为内部维修、保养,委外维修,预防性维护,节能改造等模块,有针对性地根据设备的不同,设置从下而上的上报、审批流程,保证每个阶段都有监督,有审批,以保证设备维修保养的全过程控制。无论是基层单位维修工单的上报、主管的审核还是设备管理部门的审批都严格到人,层层细化,如此保证了设备维修保养的及时、有效,设备状况受控。其次。将梳理后的设备维修保养流程和相关数据按照ERP事先预定或设置好的作业流程源源不断地整合到ERP系统中去。再根据控制需求汇总得出设备管理人员想要的数据,完成设备维修保养的全过程控制和集成化管理。最后。控制好每个设备管理人员的权限,理清相互的制约关系;保证责任明确,工作有落实,避免相互推逶,使设备维修保养管理环环相扣。

  (2)加强培训,保证流程的通畅

  由于ERP系统是由国外的先进经验而引入的,同时SAP本身与中国操作者的使用习惯不同,所以加强基层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是提高ERP系统使用效果的手段之一。为切实抓好ERP系统操作、管理人员的应用水平,企业制定了三个阶段设备培训的不同方式。即试运行前,由设备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讲座,针对ERP系统各个流程进行操作前的培训,使操作、管理人员对系统的操作有个大概理解,同时制作操作手册,以方便操作、管理人员使用。试运行时。制造模拟环境,对设备维修保养流程进行测试,使各设备操作、管理人员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练习,为系统的投入应用打下基础。系统投用后,组织操作和管理人员转换角色进行讲课,交流个人在应用中的小技巧。三个阶段不同的培训方式,使操作、管理人员对整个系统及设备维修保养的业务流程都有非常清晰的了解,保证了流程的通畅。

  5、结束语

  实施ERP项目对设备管理具体业务有了很大提升:

  1)实现设备维修与库存、财务和成本信息集成;

  2)提供了动态的设备维修管理模式、强化了设备的基础管理工作;

  3)为设备维修由故障维修为主向预防性维修为主的转变提供了可能、从而降低设备维修成本;

  4)可以实时提供有关设备、配件、成本的相关数据并在系统内对设备故障及原因进行分析统计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佩光,李心科,张晓林. ERP系统中供应商管理的最佳实践[J].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

  [2] 金丽英. ERP在物资管理中的作用[J]. 中国金属通报, 2009,(39) .

  [3] 洪春敏. ERP在电站设备制造企业物资管理中的运用[J]. 电站辅机, 2010,(01)

  erp设备管理论文篇二

  ERP在钢铁冶金行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为了适应激烈的竞争,我国钢铁企业正在全力进行信息化建设,本文将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为例,介绍一下ERP中的PM功能在钢铁冶金行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ERP PM 钢铁冶金

  全球钢铁市场竞争激烈,经营环境瞬息万变,如何适应激烈的竞争,就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要把我国钢铁企业做大、做强,应用、开发ERP信息化系统,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钢铁企业发展方向,必走之路。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英文原意即“企业资源计划”,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整合企业内部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进行计划,从而达到最优及最佳资源组合,为企业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本文将以河北钢铁集团唐钢公司为例,重点介绍一下ERP中的PM功能在钢铁冶金行业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PM意为工厂维护,包括检查、预防维护、修理三个过程,是ERP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全力推进PM系统,加强设备系统基础管理,实时监测设备的运行情况和负荷,制定设备的阶段性、周期性和防备性的维护计划,并对突发故障产生响应,提供故障诊断支持;记录设备的历史档案和备品备件管理,方便对设备进行最优化管理与维护,保证在线设备受控、高效、零缺陷运行的有力手段。

  首先是检查。检查的主要方式就是点检,而检查的主体就是点检中心点检站的点检员。点检的基本流程如下:(1)设备点检管理系统根据点检标准、点检路线自动生成点检计划。

  (2)点检站点检员定期将点检计划下载到点检仪,并由系统自动提示点检所需的点检工具清单。(3)点检站点检员持点检工具到现场进行数据采集。(4)点检站点检员将现场采集的数据上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由系统自动对点检员到位情况及漏检率进行统计,以便对点检工作进行业绩考核,同时系统还自动生成点检劣化趋势分析和点检履历。(5)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对采集到的数据自动进行分析。当点检员根据点检劣化趋势分析判断需要对点检标准进行维护时,进入PM三级系统数据维护管理流程对点检标准进行调整。(6)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判断采集到的数据是否异常,如有异常,则由系统将异常信息以自动方式上传到四级系统,如无异常信息,则转入步骤8。(7)上传到四级系统的异常信息直接进入点检异常信息处理管理流程进行处理(创建维修定单),确认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后修改点检异常通知并将异常信息处理方式信息下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更新异常信息的处理方式(包括简单处理、监护运行、日修、定修、大修、抢修、公司立项、非隐患), 由点检站点检员在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中将处理完毕的异常信息进行手工关闭。(8)由设备点检管理系统自动判断点检结果中是否有缺油或换油信息,如有缺油或换油信息,则转入步骤9,否则结束流程。(9)由系统自动生成给油脂任务单,进入给油脂管理流程。

  其次是预防维护。预防维护主要包括高压预防性试验、继电器保护试验、防雷接地、特种设备检验鉴定的操作等。此处以防雷接地系统周期性试验计划管理流程为例:

  (1)点检站点检员查看系统检验通知并向设备科报检测点。(2)设备科电气设备管理员汇总上报检测点到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3)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审核二级单位上报的统计表。如不通过,则返回步骤2,二级单位重新上报检测点;如通过则进入步骤4。(4)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根据防雷接地测试计划创建试验定单并排程。(5)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科长审批试验订单和排程,如果不通过则返回步骤4重新排程,如通过则进入步骤6。(6)设备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设备管理员起草技术协议。(7)机动部电气设备管理科科长和主管部长审核技术协议,如不通过则返回步骤6重新修定。

  第三,就是修理。修理的过程涉及到了点检员和维修员之间的接合,简单步骤如下:

  (1)由点检站站长查看设备点检管理系统上传的点检异常通知及系统外的点检异常通知。

  (2)由点检站站长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

  (3)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异常信息是否需要到现场去进行分析,如需要现场分析则转到步骤4,否则转到步骤5。

  (4)由点检站站长指派点检员到现场去对异常信息进行分析并将意见反馈给站长。

  (5)由点检站站长根据对异常信息分析判断是否需要事故抢修,如需要抢修,则进入事故抢修管理流程,否则转入步骤6。

  (6)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异常信息是否为隐患故障,如果是隐患故障,则转到步骤7,如不是隐患故障则转到步骤14。

  (7)由点检站站长判断是否需要派工进行处理,如需要派工则转到步骤8,否则到步骤13。

  (8)由四级系统根据隐患情况创建隐患缺陷及事故故障通知。

  (9)由点检站站长确定隐患处理的方式,如果确定为公司专项工程立项则转入公司专项工程立项审批流程;如果为大修项目,则转入大修计划管理流程然后进入检修计划安排管理流程;如为日修处理则转到步骤11。

  (10)由点检站站长判断公司专项工程立项的项目是否审批通过,如通过则进入公司专项立项计划管理流程及公司专项立项执行管理流程,如审批没通过则返回步骤9,重新确认隐患故障的处理方式。

  (11)点检站站长判断需要日修的隐患是否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如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则进入定修计划管理流程,如不需要在定修期间处理则转入步骤12。

  (12)由点检站站长在系统中确认需日修处理的隐患的处理方式,并释放通知,然后进入检修计划安排管理流程。

  (13)点检站站长判定为不需要发生费用的检修则由站长指派人员到现场简单处理或监护运行。

  (14)由点检站站长将判定为需要抢修、大修、定修、公司专项工程立项、日修、监护运行、简单处理和不是隐患故障的异常信息在四级系统中进行处理方式的确认,并修改点检异常通知,最终将异常信息处理方式下传到设备点检管理系统,由点检员在异常信息处理完毕后将异常信息进行关闭。

  PM不仅包括检查、预防维护、修理三个过程,而且涵盖了设备的历史档案和备品备件管理的范畴。点检员在编制点检标准、维修技术标准和作业标准等的同时,也要担当起及时申报备品备件以及对已有设备档案、文档及图纸资料的管理工作。

  PM的应用,建立了多层次的设备安全运行体系,规范了设备基础管理,增强了设备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将点检责任落实到人,提高了工人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进而控制事故,降低维修费用。

  在势不可挡的信息化热流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应用、开发ERP,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突破制约企业发展和管理落后的瓶颈,提高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说在未来几年是我国钢铁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黄金时期,将飞速步人信息化时代的轨道,全面提高企业信息化水平。信息化是钢铁企业必走之路。

  参考文献

  [1] 罗鸿.《ERP原理设计与实施》.电子工业出版社.

  [2] 陈启申.《ERP从内部集成起步》.电子工业出版社.

209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