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发表
2017年旅游管理专业毕业论文发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休闲方式,旅游管理专业也就越来越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篇1
《试谈面向境外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
论文摘要:本文指出我国对外旅游信息传播失误是导致境外游客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跨度大、目的地停留时间短、参观名胜数量少,旅游购物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的主要原因。认为推行以旅游区划为基础的信息传播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主张改变将少数重点城市作为中国象征的传统思路,分区域成系统地推介我国各地的旅游资源集群,特别是吸引力强的世界遗产集群;同时建议挖掘旅游资源与旅游商品的文化内涵,建立游客激励系统,拓宽整合传播途径。 论文关键词:旅游信息传播;旅游区划;世界遗产;游客激励系统
目前,我国旅游信息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很不平衡.孙春华提到的7个研究方向畸罩“,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网站受关注程度最高,相关研究成果也最多(约占总量的40%)。而面向游客的目的地旅游信息系统的研究只占19%,而且相关研究往往还只是探讨技术手段的应用途径。
马耀峰等的研究表明:由于境外观光客进行的是大尺度的空间旅游,因而他们在中国的游览行为具有区域跨度大、参观名胜数量少,但级别高、旅游花费少、重复观光少等特点。马耀峰等将这些特点归结为跨国旅游者的固有特征。但我们认为,这是由于我国面向境外旅游信息传播的失误所致。
一、中国旅游信息传播存在的问题
(1)需要改变原有以管理为主的信息化建设模式。徐马陵提出必
须围绕为游客提供服务建立一套新的企业运营模式,以更好地为信息化服务作支持。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董培南主任指出:截至到目前,金旅工程的“三网一库”建设已经基本完成,但面向游客的信息服务还远未完善。近年来,自助跨国旅游成为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地区最方便最流行的旅游方式,旅游者纷纷涌向自然和文化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选择自助游的游客由于没有导游带团,对于有效地进行信息传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我国旅游网站提供的内容和服务等不够系统化,未能与旅游目的地信息传播系统有机地结合。
(2)中国旅行社进行国际旅游信息推介时,大都选择开价高、路程长的旅游路线,相对于其他亚洲周边国家,中国旅游市场的竞争力较低…。例如根据1999日本人海外旅行的总体统计,日本人到中国的旅游费用平均数为19,2万日元,与到东南亚的20.9万日元相比较,总数的差距虽然不大,但其中到中国的旅游参加费平均为12,9万日元,比到东南亚为12,1万日元要高;而相对购物费用则比该地区都要低(中国为4,1万日元,东南亚为55万日元)。也就是说,到中国旅游的入境游客必须付出相当大比例的费用(67%)用于旅游必须费用上,缺少多余经费去做其他消费。
(3)未能重视旅游商品的信息传播,旅游购物所占旅游外汇收入仅为20%左右,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0%。这种现象不仅与我国旅行社向外推荐的线路长,参加费用大,购物费用减少有关,同时也受到我国对旅游商品信息传播不够的负面影响。入境旅游者对当地文化通常不熟悉、不了解,因此,旅游商品的开发、设计与销售,都必
须伴随着信息传播与文化教育的过程而展开。
(4)未将旅游营销与文化传播有机地结合起来。无论古今中外,旅游观光都是了解和传播目的地文化的重要途径。随着国际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注意到旅游的这种功效,并将其作为国家文化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据调查,英、美、日、德、等国的旅游者均把“与当地人交往、了解当地文化和生活方式”当作出境旅游的三大动机之一…,旨在通过自身文化品牌和国家形象的再塑造。而我国对旅游业的重视还只是仅仅从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着眼,尚未能将其提高到增强“国家魅力”的战略高度,未能把接待每个外国游客的机会看作传播中华文化的宝贵机会。
二、改善人境旅游信息传播的建议
1.旅游区域规划的信息传播
入境游客到中国旅游,区域跨度大是导致停留时间短,参观名胜少,旅游参加费用所占比率高,购物费用比率低,重复观光少的终极原因。马耀峰等在旅华游客流动模式的研究中指出目:京.沪.穗、京.沪.深、京西.沪等三角结构构成了我国旅游流网络中的一级网络的总框架。这三个金三角中,无论哪一个三角结构都具有极大的跨度。这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入境旅游者在途中花费的时间与金钱。而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其他亚洲旅游业发达的国家的路线安排就更加符合跨国游客“安、近、短”(便宜、近距离、短时间)的旅游希望。相比之下我国的疆域辽阔反倒似乎成了旅游市场上的竞争“劣势”。其实疆域辽阔,旅游资源~般就十分丰富。我们认为:进行区域规划,发
展区域旅游是将“劣势”转变为优势,进一步提高我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所必需实行的战略。迄今为止,我国尚未进行正式的旅游区划,研究者只是为了各自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作了分区尝试,各自又有不同的分区标准。我们基本认同德村志成以世界遗产集群为基础并发挥其牵引力量,将中国旅游资源划分为八大区域(见表1)的看法因为“世界遗产”有世界性知名度,容易引起境外游客的兴趣,可成为国内各旅游区域的主打旅游产品。
2,加强旅游信息的应用型传播
尽管同为世界遗产,不同目的地对于国内外游客的号召力还是有差别。有的目的地(北京故宫、九寨沟、黄山等)在被列入遗产地之前就已经声名远扬;而有的(承德避暑山庄、丽江古城等)却是加入遗产地以后才被大多数人们所认知;还有些目的地(大足石刻,皖南古村落等)在游客心目中的感知并未随遗产地的确立而显著提高。可见成
为世界遗产地并非意味绝对的旅游吸引力。应该认识到我国30余个“世界遗产”在游客认知度上的差异化,将中国境内的“世界遗产”旅游资源成系统、分区域地向国内外游客,特别是海外游客进行介绍。建议结合互联网与旅行社的宣传渠道,将我国所有已经认定为“世界遗产”和正在申报的“世界遗产”以及相关的旅游资源按区域制成画册、系统的网页、甚至光盘,向海内外游客系统推广。首先以知名“世界遗产”带动、提高不大知名的“遗产”和正在申报的“遗产的感知度;然后以点带面,促进区域内的其他旅游活动。
3.挖掘旅游信息的文化内涵
在旅游信息的开发要要进行多方面的价值挖掘,特别是挖掘旅游资源的科学、美学和历史文化内涵。梁学成指出:开发世界遗产的无形价值将有助于提高遗产的旅游价值和旅游者的满意度。滕兰花等提到方志、游记以及神话传说、碑刻、遗址、艺术绘画作品等史料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旅游信息。
滕兰花等和杨保军指出跨文化传播必须要依赖“亲近性”文本,这里所说的“亲近性”,是指文本在符号表达、思维方式、心理、时空特别是利益上要与解读者相接近。因此,中国世界遗产的宣传资料除了汉语外,至少应有包括英、日、韩、法俄等主要客源国语言的版本。同时还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境外游客对我国文化了解的详细程度和兴趣所在。我国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世界上以多种语言流传特别是日本文艺创作者以它们为蓝本,开发了众多的动漫、游戏等文艺作品,使日本游客无论老少都对唐僧师徒、
三国名将等情有独钟。德村志成举了一个例子:1999年底东京国立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丝路之旅。西游记。玄奘法师”为名的展览会,内容主要是唐僧取经的文物,一个多月的展览会吸引了众多的西游记爱好者前往观赏。但遗憾的是展览居然是印度大使馆而非中国大使馆举办的,而且完全不让参观者清楚玄奘法师是中国洛阳人。对此应吸取教训,在今后对日旅游宣传中要充份利用两国文化的相近之处。总之,寻找中国文化与他国文化间的契合点,借以创造亲近性的跨文化旅游信息传播文本,是我国旅游工作者必须时刻注意的。
4.建立游客激励系统
游客激励系统的宗旨是希望游客在当地尽量访问更多的景点,花费更长的时间。在日本旅游实践中,游客每到一地,都能找到特殊的官方盖章场所,在旅游纪念本或景点提供的官方信笺上盖上有当地特色的旅游纪念印章,比如东京巨蛋(棒球比赛场)附近的地铁站就使用棒球标志作为纪念印章。这样,游客即便离开了旅游地,也可以不时拿出来玩赏回味。这种旅游纪念章系统不仅消除了游客私自涂画“到此一游”的冲动,也提供了访问更多有纪念印章的旅游景点的动力。将此系统化地推广,就可以成为一种有效的游客激励系统,增加游客在一地的访问景点和停留时间。
我国进行“世界遗产”等旅游资源的系统营销时可建立借鉴这种纪念印章形式的游客激励系统。为每个“世界遗产”设计特色旅游纪念图章,并向游客免费发放包含空纪念印位的介绍图册。并根据景点多寡设计科学的奖励计划。以上组合方式是在空间上开展游客激励,还
可在时间上对旅游资源进行组合,比如就某一“世界遗产”推出四种季节纪念章,吸引回头客来收集同一景点不同季节的纪念章。我国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旅游信息,只要挖掘出来就会显示无穷魅力。 5拓宽旅游信息传播途径
面向境外游客的旅游信息传播途径可以拓宽为以下五类:(1)互联网多语言网络传播;(2)旅行社宣传画册及光盘;(3)各大区域省市派驻主要入境口岸的公众旅游信息服务中心;(4)旅馆酒店、图书、期刊出版等辅助宣传途径;(5)各大学、图书馆等非营利的、有跨国纽带的机构。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篇2
《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校企合作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在教学中将以市场及企业就业需求作为主要导向,并与合作企业共同培养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的一种高效办学方式。现阶段,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中所开展的校企合作模式仍然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缺少宏观指导、重视程度低等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与院校就要积极地通过对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的加强等方式,完善实训场地、强化政府指导意识,以此达到优化校企合作模式的目的。
一、实现定向培养,推行“冠名班”教学
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中,中职院校可以选择一些知名的旅行社或是星级酒店进行合作,在对企业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之后,进行相关协议的签订。学生在入学和选择旅游管理专业之后,就会被带去参观与学校合作的相关企业,在参观中,学生在对企业的基本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冠名班”,再由合作旅游企业的人员进行面试,最终确定入选的学生名单。
在确定名单之后,院校与企业就可以以实际的教学目标、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等为依据,制订相应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旅游管理教材,再由企业中高级管理人员授课,开展顶岗实习。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各大企业的实际需求和一些企业的概况、文化、人员分布等,还可以让学生在实习期间熟悉实际的工作流程、解决就业中出现的问题、融入企业中。在平时的旅游管理教学活动中,“冠名班”可以开展与校企合作有关的文化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校企合作模式的了解,企业还可以为“冠名班”提供相应的教学经费,对表现优秀的学生通过提供奖学金的方式给予鼓励,对家境贫寒的学生适当减免学费,这样不仅能节省院校和家长的教育成本,还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重视开发教材,推动课程体系改革
就我国中职旅游管理专业而言,它们大多已经开始了具有体系化的课程和旅游管理教材的开发与改革,但是它们刚刚起步,发展任重而道远。随着国际旅游事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对中职旅游管理专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质量及效率,促进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的专业型人才,我国中职院校就要积极推广理实一体化的校企合作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旅游管理专业这一整个教学过程、方法、内容及目标等才会发生彻底的变革。事物的发展与变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的改革应当经历一个漫长而持续的过程。
在进行教材开发的过程中,旅游管理院校可以将其放在校企合作改革的过程中进行。旅游管理教材的改编应当与实际的教学目的和各国国情为依据,对国内外的典型旅游教材进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内化与吸收,在合乎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的实际情况下,满足学生对学习的需求、符合实际的教学要求。之后,中职旅游管理院校就可以以自己改编的旅游管理教材为依据,对教学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但是我们应当关注的是,无论是教材的开发还是课堂体系的改革,我们都要积极遵循以教育工作为指导的教学思路,与企业实训的具体要求接轨。
三、建设教师队伍,推动“双师型”进程
教师不仅是校企合作模式中的主心骨,更是将学生与企业联系在一起的重要纽带,为此,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进程已经成了一种必然。首先,汇合不同类型的教师队伍。将院校中理论教学的教师与企业实践教学的教师进行汇合,在合作中实现优势互补。对理论教师而言,他们要在中职院校的安排下进行定期的旅游企业培训,以便使教学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接轨;对实践型教师而言,他们需要参加相应的教学培训,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丰厚自身理论知识的同时,实现更好的教学指导。其次,进行师资培训体系,培养“双师型”教师。
在中职院校中组成以旅游专业为龙头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尤为重要,为此,中职院校可以从合作企业中聘请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来学校兼任技能操作课程的教师。为了更好地发挥专业技术人员的价值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中职院校就需要创建一套科学而完善的师资培训体系。就数量与质量上来看,旅游管理专业中“双师型”的教师在这两者上都远远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为此,院校就可以培养学科教师榜样,让聘请的专业技术人员起带头作用,积极调动其他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定期到相关的旅游企业中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技能,改进管理方法,像是走出国门、走入企业、走进高校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加强师资的重要途径。
总而言之,校企合作模式这一办学模式,将会成为当前和今后这一时间内中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创新的关键方向。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开展校企合作模式,既是中职院校应当坚持的培养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的主要模式,又是中职院校迫切想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为了更好地发挥校企合作应有的价值,院校、企业、教师与学生就要努力团结,积极开展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实现互赢。
2017年旅游管理论文篇3
《试论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管理》
一、引言
社区生态旅游与传统的旅游有不同之处,其中最为不同的一点即是生态旅游与“社区”相结合。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人群是社区的居民,这种新兴旅游模式会使社区居民的利益最大化。
社区生态旅游旨在既让社区居民可以参观景点,快乐旅游又通过这种旅游的方式让社区居民了解社区环境、社区建设并且能够自主自愿的参与到保护社区资源、保护社区环境的大队伍中来。社区生态旅游不仅保护了社区旅游环境、社区旅游资源,还带来了经济效益并且对生态旅游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但是生态旅游发展还处在初期发展完善阶段,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方面,政府采用了使用政府相关部门例如林业部门,建设部门等进行管理的办法。但是这些部门与社区生态旅游并不完全对口,导致了管理部门管理没有经验,容易忽视一些问题导致不能及时解决。而且这些部门都有自身的本职工作,容易忽视对社区生态旅游的管理。
二、社区生态旅游的概述
社区生态旅游的两个重点,第一是社区,第二即是生态。这是社区生态旅游区别于普通生态旅游的最重要最中心的两个点。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源于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带给了社区生态旅游很多正面积极的影响。社区生态旅游弥补了传统旅游的一些不足之处。在生态保护方面,传统旅游业的发展较快但也带来了对生态环境的大量污染,对旅游景点造成一些不可弥补的损害,这样的旅游虽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却也无法保证旅游的可持续性发展。但是社区生态旅游在生态保护方面可以做到不损害生态环境并且也能带来经济效益。这一点是结合“社区”来实现的。因为是社区居民的旅游所以在旅游过程中,社区居民在了解生态环境后,能够自发的保护生态环境,保证了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社区生态旅游模式的实行过程中,要将“社区”与“旅游”融为一体,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进来,展示当地的人文景观、人文特色以及民俗风情,充分的让当地居民具有主动权,有“当家人”的意识,使社区居民成为社区生态旅游的主体,这样让社区居民和市场要求充分结合,既保护了旅游地方的生态环境,还带来了经济效益。
三、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影响因素
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并不完善,且旅游管理方面涉及面较广,所以社区生态旅游会收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笔者将在下文介绍对社区生态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只有掌握了对社区生态旅游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做出探究,才能保证“对症下药”,找到解决和完善办法。
(一)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内部影响因素
对于社区生态旅游来说,其内部指的即是社区居民,旅游公司以及政府方面。作为社区生态旅游的内部,只有内部和谐,由内及外,展现出来的才是社区生态环境好的一面。社区居民在参与社区生态旅游中的过程中,要保证社区居民均有一定的获利,而且要将社区居民的利益最大化并且要放到首位,只有保证了社区居民的利益,才能让社区居民自愿自主并且积极的参与社区生态旅游建设。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社区居民在实施社区生态旅游过程中,要展现到底的人文风俗还有各式小吃美食等等,居民还可以为游客提供旅游当地特色的住所,这样不仅让游客充分的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体验了当地的特色,还为当地居民带来了经济效益,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除了当地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中还有旅游公司以及政府单位,三者要沟通合作,又可以相互监督,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三者平衡才能够促进社区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二)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外部因素影响
在社区生态旅游中,最大的外部影响因素即是游客,除游客之外还有一些非政府组织也对社区生态旅游产生部分影响。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过程中,虽然将居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社区居民利益最大化,但是对游客的需求也应该重视起来,因为社区生态旅游是面向旅游者的,社区居民的经济来源也是来源于旅游者的,所以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体系进行改革完善的过程中,不能因此失彼,在努力为社区居民争取利益的同时,关注重视游客的需求和感受。
因为旅游业的主体和经济来源即是游客。除了游客之外,社会上存在着一些非政府组织,这些非政府组织在社会活动上有一定的影响力,并且为社会认可,他们为人民和政府的交流提供了途径。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过程中,一些非政府组织的介入能够发现政府不能及时发展的问题,并且能够及时反应给政府,而且能够对问题的解决起到一个督促、监督作用。
(三)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
社区素质分为几个方面,有当地政府的素质,旅游企业的素质以及社区居民素质。这三个方面因素共同决定了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有很大影响。笔者从这三个方面入手讨论社区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的影响。 (1)当地政府的影响。由于旅游跨度较大,涉及多个部门,包括了林业部门,宗教部门,环保部门,工业部门,建设部门等等,这些各个部门的协作对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有些很重要的影响。在以上政府部门供职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决定了政府素质,影响着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
(2)旅游企业的素质。现在人们报名旅游团旅游已成为一个大趋势,所以旅游企业的素质对社区生态旅游也有一定影响。旅游企业应该有保护社区生态的意识,在旅游过程中,引导游客保护社会生态环境以及历史文化,对游客不正确的行为即是指正。旅游公司应该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旅游的专业素养以及责任感。
(3)社区居民素质。社区居民应该有主人意识,保护社区生态环境以及人文历史。对社区的历史文化有一定了解,知道其历史风俗以及历史古迹的重要性。
四、改善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措施
在开展社区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社区居民缺乏主体意识,主体权益得不到提现,导致社区居民无法发挥主体作用,导致了社区居民的被动性。社区生态旅游向人们展示了原始的风土人情,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人文风俗收到冲击,导致了一些人文流失缺失的情况。还有就是旅游企业的管理不善,当今旅游业竞争激烈,使大部分旅游企业打起价格战,导致服务质量下降。笔者对这些问题提出的建议如下:
(一)增强社区居民的主人意识,让社区居民参与管理过程
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态旅游模式中占有主体地位,但是只是在旅游过程中宣传人文风俗而不参与管理过程中,会使居民与政府的沟通受到阻碍。所以,居民可以推出代表参与管理,能够及时下达政府办法,反应居民想法以及问题,监督居民问题解决进度。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
社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是与利益分不开的,利益是开展社区生态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所以对利益的合理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就这个问题,政府可以请专业人员经过实地考察,给出一个合理的,科学的,保障社区居民利益的利益分配制度。当地政府应该将社区人们利益最大化,引导社区人民进行创业。例如,估计人们建设具有当地特色的民居供给游客居住、开当地特色美食的饭店等等。政府还可以请专业人员对当地居民进行有关当地人文历史的培训,提高居民素养,让居民能够为游客介绍。
五、结语
笔者结合实际的社区生态旅游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关社区生态旅游管理模式建设所应该做出的一些改革和完善。在真正的管理模式运行时,还会出现问题,仍然需要人们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从而推动社区生态旅游模式的进行,达到生态可持续性的目的。
猜你喜欢:
1.旅游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