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论文
旅游管理论文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规格越来越高,不仅要求人才的数量,更要求人才的质量,对旅游专业本科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旅游管理论文,供大家参考。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旅游业作为我国朝阳产业之一,对高层次、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另一方面,中国旅游教育在发展中遇到瓶颈,与旅游产业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旅游管理专业面临着“就业易、招生难”的普遍问题。在提高旅游从业人员工作待遇、消除社会误解的同时,旅游管理专业也必须审视自身,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与培养模式,借助生产性实训基地,让师生扎根行业,在市场中锤炼,注重资历的累积,树立“选有所学,学有所专,专有所用,无可替代”的专业形象。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大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理论课程体系严谨,课时量充足,但实践课时比例较低,大部分都集中在课内实训、实训周、毕业前的岗位实习三个方面。课内实训限于各门独立课程内部,无法做到融会贯通,所占课时的比例较小,无法做到深入实践,而且大多数课内实训只是在教室内进行情景模拟或案例分析,教学效果欠佳。实训周时间不长,多为两周左右,本意是让学生在这段时间内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但实际情况往往是旅游企业很难在短时间内同时接纳这么多实习生,即便是学生单独实习,也较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工作氛围。毕业前的岗位实习时间最长,约有半年之久,学生能够真正走上工作岗位进行锻炼,但由于在学校内未能得到很好的技能培养,导致学生上岗时难以直接胜任,仍需岗前培训,增加了企业成本。这与旅游管理专业培养技能型人才的目标显然是不吻合的,要想让学生毕业后直接能“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那就必须重理论,更重实践。
(二)实训师资薄弱
教师是高校的灵魂,是旅游高等教育的根本保障。好的旅游实训师资应该是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有一定时间的工作经历,并熟练掌握高等教育教学方法的教师。但在现实中,同时具备以上三种条件的教师凤毛麟角。有一些教师并不是旅游专业出身,而是由史地类、语言类、经济管理类教师转型而来。也有许多教师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完全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后天又缺乏必要的实践,上实训课自然只能照本宣科,能说不能做,难以对学生真正施以应用型教育。而旅游企业的从业人员,虽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理论知识和教学能力缺乏,能做不能说,同样难以成为合适的实训教师。
(三)实训条件落后
很多高校的旅游专业开设时间并不长,相对于一些理工科专业而言,学校很难投入巨资建设旅游实训室。目前的旅游专业实训室要么短缺简陋,要么华而不实。旅游是跟人打交道的行业,一味的情景模拟也难以应付社会情形的千变万化。对于校外企业而言,我国的旅游企业目前普遍存在“小、弱、散、差”的状况,很难有能力接待众多实习生进行系统、规范的训练,分散实习又难以进行统一的指导和管理。所以,改善校内实训条件是必由之路。
(四)脱离行业实际
旅游行业正朝着电商化、国际化、个性化等方向发展,往常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规范服务能力、导游讲解能力、团队操作能力等的传统做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行业前沿企业的需求。就拿旅行社来说,随着近年来“互联网+”的兴起,旅游电子商务蓬勃发展,因此,具备旅游网络系统设计、构建、运作与维护;旅行社网页包括移动终端广告策划、文案写作和推广等能力的学生就成了紧缺人才。同样,随着近几年来出国旅游的井喷式发展,旅行社需要大量拥有领队证、熟悉旅游目的地国家知识并能熟练应用外语的出境导游。再者,旅游者出行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多,半包价旅游和自由行逐渐成为趋势,探险旅游、游学旅游、体验旅游等新型旅游形式层出不穷,按照常规培养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难具备这些相应能力的,故而造成了学校方面旅游专业毕业生对口就业率低,企业方面招不到称心应手员工的尴尬局面。
(五)实践系统性差
旅游业市场化程度深,跨行业、跨系统性强,开放程度高,变化发展快,要求从业人员除了具备系统化知识技能外,还要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创新发展的眼光和与时俱进的精神。而在大学里,实训时间的缺乏和分散必然导致了各实训项目之间不能融会贯通、相互兼顾,学生得不到综合锻炼,不能站在职业的高度审视自身的成绩和不足,创新创业能力更无从谈起。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旅游管理专业旅行社管理方向为例,探索了几种基于生产性实训的教学改革方案。
(一)高度仿真的实训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可以与当地规模大、声誉好、效益高、便于交流的旅游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对于学生,可以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旅游企业组织结构与公司文化、熟悉旅游业务操作流程,获得勤工俭学机会并提前体验职业氛围;对于旅游企业,可以借助这个渠道提高知名度,储备后续人才,在旅游旺季时提高接待服务能力。旅游管理专业生产性实训基地即采用旅行社的经营管理模式,秉承“教室也是车间、作业也是产品、学生也是员工、教师也是师傅”的理念,布置办公环境,制定工作规程,完善考核标准,充分调动旅游管理等专业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主动性,使其在完全真实的经理、计调、销售、导游、财务等工作岗位上进行实践锻炼的操作空间。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学生要以一个职业人的身份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旅行社实际岗位的工作,工作有明确的要求和责任,要像旅行社的正式员工一样去创造实际价值,也可以因此获得一定的报酬。由于旅游行业的特殊性,一般企业只在旅游旺季才会提供给在校生顶岗实习的机会,而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学生长期顶岗成为了可能。
(二)能力贯通的实训课程优化
我国旅游教育的发展时间较短,很多地方尚不成熟。加之旅行社又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都必须不断更新,与行业发展的步调保持一致。首先,教学计划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由校企双方专家研究社会和行业需求后共同确定,根据旅游行业发展动态及时调整培养方向,既要有适应性,又要有超前性。其次,以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平台,调整固有的教学时间,构建“宽口径、重应用、多方向”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按照顶岗实训的要求,大一阶段先安排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如:《旅游经济学》《管理学基础》《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地理》等,并学习《导游基础知识》《导游服务技能》《导游法规知识》等导游考试科目,鼓励学生在大二上学期取得导游证,为后面的课程和顶岗实训铺平道路。在接下来的学期内,打通《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计调业务》《旅游商品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社交礼仪》《商务应用文写作》《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的实训环节,从形式上突破每门课程相对独立的常规,将合并的实训学时全部投入到旅行社业务操作的日常训练中。学生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利用网络、电话、传真等工具完成旅行社各业务环节,包括线路设计、产品包装、营销推广、商务谈判、前台接待、计划调度、导游服务、报账结算、财务管理等。在充裕的实训课时保障下,对上述课程的实践认知在整个流程的操作过程中得以实现。
(三)教学相长的教师挂职管理
高质量的师资队伍是旅游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旅游行业的实践性要求教师既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懂理论会讲课;同时又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行业操作能力,要有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还要真正参与生产、管理一线的工作,拥有从业的实践经验,才能成为名符其实的“双师”。长时间的纯理论教学会使高校教师脱离行业实际,跟不上旅游业发展潮流,导致授课内容陈腐空洞,对学生的实际工作起不到太大作用。生产性实训基地可以为教师提供良好的旅行社经营管理平台,让他们在管理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不断提升自身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从而培养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学生。
(四)重视绩效的考核方案创新
课程考核方案应与业务流程相匹配,而非停留在卷面考核形式。如通过检查导游词文本质量和讲解质量、学生各业务小组的业务量和利润率、旅游服务质量游客评价表等来评价,着重检验学生的实践技能是否符合岗位标准。在经营旅游业务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各组分别设计旅游线路并报价,指导教师负责优化线路设计、审核报价,避免各组间出现重复产品和恶性竞争。各业务小组分别进行旅游产品销售,与客户签订正式旅游合同并统一安排出游。安排出游的环节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通常包括调度车辆、落实导游、联系景点、安排饭店、宾馆和旅游购物点等等。由通过全国导游资格考试、持有导游证的学生导游全程陪同并讲解。行程结束后,由带队导游核算租车费、油费、路桥费、停车费、门票、餐费、住宿费、导服费、保险等开支,上交发票和余款,总结经验教训,完成出团任务。在旅游业务经营过程中,各小组在完全真实的市场环境下操作各项业务,可以锻炼并考查学生的旅游线路设计能力、旅游产品成本核算与报价能力、计划与调度能力、市场营销与业务推广能力,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竞争与合作意识、规范化经营意识,为毕业后直接上岗或创业打下基础。对于学生导游而言,从出团前的准备工作、欢迎词、沿途讲解到景点讲解、欢送游客;从知识技能准备、熟悉路线到活跃气氛、处理突发变化、回答游客的各种问题;从领取团款到沿途支付、成本核算和报账总结,都可以在生产性实训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和考核。
(五)团队合作的工学模式传承
大学生在校时间较短,其中第一年侧重于理论学习,第二、三年可以在生产性实训基地顶岗实训。每培养一个胜任岗位的学生都需要耗费很大精力,学生一旦成为业务熟练的“老员工”,就意味着距毕业离校不远了,这和真正的旅游企业有一定的差别。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建立业务团队的方法来解决,即将不同年级学生编排在一起完成实训任务,采用以师带徒、以老带新的方式,将上一届的工作模式、质量标准、工作经验、团队文化等逐级积累并传承下去,从而使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业务薪火相传、良性循环。
旅游管理论文范文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社会对旅游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当今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下,如何转变观念,成功实现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成为各高校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旅游管理;教学模式;创新;互联网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所面临的问题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面临着新挑战。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互联网被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中,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在享受着互联网带来的优越性的同时,旅游教学模式也受到新的挑战。虽然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互联网应用的冲击,但由于目前仍然没有找到一个良好的契合点,互联网教学还不能够完全取代传统教学,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只是利用互联网下的各种多媒体工具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如何研究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工具实施辅助性教学、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是目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教学过程面临去伪辩真的难题。互联网对信息的包容就像大海一样,需要自身去辨别和选择真正有用的东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得互联网平台上面的内容出现过载,如果学生通过互联网去学习旅游相关的知识,在搜索旅游知识内容的时候会出现大量的相关信息,但哪类信息是学生真正需要的呢,这不仅需要学生耐心查找,也需要教学者为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过滤一些没用甚至是负面的信息。但现实情况却是这需要花费教学的大量时间,不利于教学的稳定展开,所以教学过程面临着去伪存真的难题。
(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缺乏有效的视听沟通。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面对面交流的互动性较强,与此比较,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打破了教学中沟通方面的空间限制,尤其是语音教学和视频教学的采用,使旅游教学过程的沟通渠道和形式更加多样化。但传统模式下面对面交流的某些功能却不能完全被互联网技术所取代,尤其是面对面交流中谈话对象的表情、肢体语言等,这是互联网视频教学和语音教学所不能表达的。而旅游行业又必须要求从业人员面对游客,所以教学过程就必须重视培训学生的沟通与交际能力,这是基于互联网平台教学办不到的。
(四)教学过程中师生对互联网知识和应用技能的缺乏。互联网应用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不仅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也需要具备互联网思维。教师只有掌握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才能使教学顺利展开。但实际上,由于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许多教师虽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但实际教学脱离了互联网时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互联网思维方面还存在一定欠缺,造成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
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由于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性强的特点,仅仅依靠课堂理论知识教学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多方式、多渠道、多样化来加强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比如课堂教学内容利用城市景点或者全国典型的景区分三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借助多媒体对这些景区进行介绍,展示这些景区的特色旅游资源、文化以及产品;第二阶段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模拟旅游团队的形式分成导游和游客团,在事先设计好旅游路线的情况下进行模拟操作;第三阶段是将模拟操作用于真实的实践操作,在这之前,教师需要对第二阶段的模拟操作进行评价,针对其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进行完善。而对于第三阶段的教学实践,需要学校加强与地方旅行社或相关企业的校企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实训提供长期稳定的基地,这样就能让学生在学习旅游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提高教学队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教学队伍的综合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为适应现代社会不断的变化发展对人才提出更高要求的需要,教师队伍必须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多渠道和多形式的方式加强自身综合能力的学习。一方面,要巩固已有的旅游管理专业知识,并根据社会变化的实际情况进行原有知识的总结,形成新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为适应互联网发展对旅游行业人才的需要,教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加强旅游行业的互联网营销思维培训。
(三)加快基于互联网下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传统的旅游管理专业课程多数是由理论知识课+实训课构成,为适应互联网时代对旅游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改变原有的课程结构,注重对学生旅游行业互联网营销知识的培训,让学生掌握互联网媒体营销、渠道营销和网络营销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才能跟上互联网时代发展的需要。
三、结束语
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加适应社会不断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教学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利用互联网科技的有利资源,构建基于互联网下的实践教学模式,完善原有教学课程体系,提高教学队伍水平,学生才能在进入社会从事旅游行业后、为我国的旅游行业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朱世蓉 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赵海咏《.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5
旅游管理论文相关文章:
1.旅游管理论文
4.旅游管理论文范文
5.旅游管理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