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
毕业论文是以纯粹的抽象理论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是严密的理论推导和数学运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范文,有兴趣的亲可以来阅读一下!
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范文
论应用型本科专业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
摘要: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专业知识密切融合渗透开展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这一概念是针对当前科学人文精神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来的。分析了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并给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专业科学人文精神;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张淼(1980-),男,安徽蚌埠人,金陵科技学院动物科技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3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项目(项目编号:2011JSJG166)、金陵科技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3-0025-0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举世瞩目,然而粗放式增长所带来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却日益严重。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针对经济及社会发展领域存在的一些突出矛盾,党中央适时提出了“要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解决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适应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事实上,在高等教育领域,尤其对地方应用型本科,非均衡发展问题也十分突出,导致我国科技创新应用人才培养能力明显落后,成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制肘因素。如何在高等教育领域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我国高等教育未来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受教育者角度考虑,最明显的失衡现象表现在科技人才培养过程中过分强调专业技能培训,而忽视人文精神内涵建设。虽然20世纪90年代教育部就提出要加强大学生人文精神培养,开展素质教育,但在教育实践中这些要求却被逐渐简单“异化”为开几门文化知识的“补习课”,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被人为剥离成两个不同的系统。在专业教育中只注重技能传授,而忽视技能背后科学精神乃至人文精神的培养,学生能接触到以文字或产品形式存在的科技实体,但难以理解及“内化”隐藏在科技实体背后的文化内涵;在提高学生素质上,片面地将哲学理论及人文知识的灌输等同于素质教育,而对于科技工作者如何将科学人文精神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以指导对自然科学知识的理解则完全处于放任状态。这些不平衡由于直接作用于人才的内涵,其负面效应已十分显见,表现为科技专业人员应用性不强,创新能力不足,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匮乏,学术造假现象普遍,制约了我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有效实施,严重影响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一、高校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所面临的困境
这种“双轨”教育模式的弊病其实很早已被一些教育理论研究者所关注,也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但收获甚微,能否“并轨”、如何“并轨”依然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虽然人们认识到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方面的“短板”,但解决起来视野还仅仅局限于人文领域内的调整,只是在“知”的范畴内打转,还没有关注人文精神与专业科学教育的通汇、交融,关注“行”与“知”的结合,没有把科技人才的培养当成一个整体,系统地考虑问题,没有统筹兼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创新科技人才的全面发展应当包括专业科学技术能力与科学人文精神素质两方面的发展,其培养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系统工程。系统论告诉人们:一个由有机联系的要素组成的组织系统只有通过组成系统内各元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系统对元素的作用才能实现系统整体的质的飞跃。因此对科技人才来说,科学素质的培养离不开科学人文精神的渗透与推动,而人文素质的提高也不可能脱离科技能力的培训过程而“独善其身”,只有将科技能力与人文素质的培养过程有机融合并合理互作才能发挥系统内各要素的功能,发挥合力及系统的作用,形成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整体,从而使科技人才的创新应用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在科技人才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方面既没有丰富的历史积淀也没有形成强烈的现实氛围,培养思路乏善可陈,一直是教育实践的软肋,如何把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结合基本还是一片空白,完全寄希望于学生的自我理解上。但教育的功能应当是通过传授、暗示或启迪使抽象、隐晦的东西具象化及内化,不是简单割裂的背诵、记忆过程,更不是所谓“拈花示众”式的故弄玄虚,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的教育理论探讨,以形成切实可行的教学实践方法体系。结合我国当前的教育整体大环境及专业教学的现实特点,提出要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即在专业教育过程中通过与专业知识密切融合渗透开展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强调专业科学知识与科学人文精神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科学能力培养与人文素质提高间的相互关系,突出“能力”与“素质”间的交互作用,突出专业能力与人文素质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以解决教学实践中只看重专业知识的外涵拓展而忽视人文内涵建设的问题。
应用型本科院校多为地方高校,应用能力培养与素质内涵建设的矛盾更为突出,大力开展专业科学人文教育对体现地方应用本科的教育价值、实现其教育目的、展示其教育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现实意义
1.有助于应用本科回归教育本位,实现社会责任
应用本科教育属于较高层次的技术教育,与一般普通本科相比具有鲜明的技术应用性特征,其目标是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工程应用性人才。应用型本科院校是适应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满足高等教育大众化需求应运而生的。然而实践中这种定位经常被一些教育管理者用来作为片面强调实用技能培训的依据,特别是在面对“市场导向”、“就业导向”的双重压力之下,专业技能在教学中的地位被无限拔高,人文内涵由于短期内很难被纳入到“技术教育水平”的量化考查范围之内而处于配属地位。教育目标的急功近利直接导致应用型本科人才“工具性”色彩深厚,学生被有意、无意的训练成掌握特定即成技术的智能“机器人”,存在教育游离于个体发展的倾向,严重偏离了教育的本位,背离高等教育社会责任要求。诚然技术教育与专业技术能力、适应就业等关系密切,但“应用教育”终究是一种“教育”,而不是“训练”,应用本科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技术教育”而不是“职业培训”,它的培养目标也必须与教育“培养人”的本质要求一致。美国教育家杜威曾经强调“训练不同于教育”。“训练”只意味着特定技能的获得,天然的才能可以训练得效率更高,而不养成责任感和态度。责任感和态度的养成正是教育的目的。[1]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始终应当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2] 爱因斯坦所谓和谐的人实际上也就是“技能”与“素质”全面发展的人。如何抛弃“工具人”,塑造“和谐人”是当前应用本科教育理论与实践探索的重要内容。与普通本科相比,“应用性”是应用型本科生存、发展的根本,必然要求在教学思想、教学资源的分配、课程安排上有所体现,如更侧重技能培养与实践训练而相对减少其他人文素质培养课程的比重,在强化特色与全面发展间似乎存在着先天矛盾。发展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可有效缓解这种矛盾,因为专业科学人文教育强调在特定专业范围内与专业相结合开展人文精神教育,把科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明确纳入到专业教育中去,不需要增加额外的课业负担,同时能直观地在专业科技培养与人文内涵间建立直接关系,更有利于文化内涵对专业知识的指导、理解与内化,从而促进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的协调发展。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可在坚持应用本科教育特色的前提下回归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教学本位。
2.有助于应用本科完善素质教育,突出人才的应用性
把人文素质培养看成文化知识的“拼盘”教育,与专业教育人为割裂,是造成当前大学生科学人文素质低下的重要原因。完善素质教育体系首先要理清科学人文精神培养与专业技能培养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根据系统论原理,应用性人才的全面发展必然要求把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内涵培养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既然专业技能教育与人文内涵培养是一个有机系统内的两个重要元素,那么不同特点的专业技能教育必然要求有不同的人文内涵培养模式与之相对应。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应对市场导向要求,专业设置特色突出、发展迅速,很难想象有什么样的固定素质教育模式可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与各色专业均能“有机”结合,并发挥系统合力作用,因此开展有专业特色的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是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反观当前我国很多应用本科高校,科学人文精神培养还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灌溉”方式,全校各专业一盘棋,甚至全省、全国一盘棋,没有考虑各专业的特点采取差异化教育方式,没有特色教育,这种“万金油”式的培养模式教育效果不理想自然在情理之中。
对应用本科而言,人才的应用性是其竞争力的源泉,其素质教育自然也要围绕“应用性”,以提高专业应用能力为前提来探讨素质提高,脱离应用性根本谈不上应用性人才,素质教育只能是无源之水。而应用能力也不可能凭空获取,它离不开科学人文精神的内在支持,二者可以说是互为本源。应用能力不是简单的知识、技术过程的记忆与重现,不是“工具人”的机械应用,而是通过知识的内化过程与受教育者内在的科学人文素质相互作用、发生飞跃,从而表现出来的指导生产实践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既反映一种专业实践能力,同时也体现一种创新精神,是二者的完美结合。
由此可见,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有利于通过特色教育模式完善素质教育过程,符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内在要求,有助于强化人才的应用性。
3.有助于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激发自主创新意识
早在1995年国家教委便提出在高等院校实施教学改革计划,十几年来从改革成效看,形式的变化大于实质,仍然没有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特别是对专业课,受专业教师专业背景限制,教育改革理论难成系统,变化只流于表面,大多局限于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微调,教学效果仍然饱受诟病,学生创新能力提升不足。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智力水平极优秀,但创造力属于中等水平,且大一和大四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变化。[3]创新能力的不足可直接导致专业人才应用能力的欠缺,使应用本科丧失竞争优势,因此应用本科院校要求专业课教学改革的呼声尤为强烈。
从专业课教学改革理念层面分析,把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引入到专业课堂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是因为,首先将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相关内容纳入专业教学课堂可以明确专业课程改革的改革取向,活跃改革思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实际上,很多专业教师面对教学改革时并不知道改什么、怎么改,课堂教学常常追求形式上的多样化,要么过于严谨,要么流于嬉闹,偏离了改革的本意。事实上,改革的真正目的在于提高课程的内涵建设,改革内容是否有助于对科学精神的理解,是否有助于人文精神的领会就是最好的取舍标准和行动标针,明确了这一点哪些可以改、朝什么方向改都变得一目了然了。其次,改革是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从创新的本质看,专业科学知识是创新活动的基础,科学精神是创新成功的前提,人文精神是创新价值实现的保障,创新过程实际体现了科学知识与科学人文精神的实时互动与完美统一,强化专业人文精神教育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应用型本科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的建议
1.健全制度建设,保障有效实施
制度建设是一切教育目标、教学理念得以有效实施的保障。强化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制度建设是关键。脱离专业教育过程,纯粹抽象地谈科学人文精神属于思想道德范畴的问题,既看不见也摸不着,无从考核,难以用制度进行约束。然而一旦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就不再是完全的思想认识问题,而与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建立联系,变得有迹可寻,就可能通过教学规章、规范进行考核、约束,这也是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更具有实践可操作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例如,学术造假现象在我国十分常见,而一些发达国家为什么鲜有发生,主要是因为他们并不把学术造假只当成道德问题要求自我约束,更重要的是有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从技术角度去预防造假、打击造假。制度建设就是要树立一条条“高压线”,从而树立正确的行为观念。当前,很多高校相关制度建设还不够完善,有很多需要改进和完备的地方,在已有制度的执行力上也需要进一步加强,应严格避免游离于制度之外的所谓“人性化管理”行为,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加强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人文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没有实践就谈不上人文精神的内化。专业人文精神培养的主阵地在于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专业教育与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接触最为紧密、内化最为直接的地方。很多国外重点大学浓厚科学人文精神氛围的形成与传递并不是通过抽象的理论教学实现的,而是经大量的实践接触过程以“传、帮、带”的形式逐渐培养的。实践教学薄弱可以说是造成我国目前大学生创新应用能力差的最主要原因。加强实践教学既要增加实践课时数量,更要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要慎选实践教学内容,强化人文素质要求,增加研究探索型实验的数目。加强实践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创新科研活动,加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力度。 3.提高教师素质,发挥示范作用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在教学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教师素质的高低关乎教学目标实现的好坏。因此,专业教师对科学知识的掌握、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及对人文精神的认识将直接影响专业教学中科学人文精神培养活动的有效实施。这个过程中,专业教师表现为多层面示范、榜样作用,其个人内质必然要面临全方位的展示。然而,现在多数大学教师也是应试教育的“产儿”,能否胜任这一挑战面临考验。同时,将科学人文精神教育纳入专业教育过程必然要求专业教师具备一定的人文学科理论背景,实际上是要求专业教师既要内化这些科学人文素质,达到示范作用,同时还能将其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展现于教学实践,对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开展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专业教师必须加强内涵提高,认真自查不足,通过实践锻炼或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地弥补自身缺陷。
4.开设有专业特色的专业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课程
当前,很多应用本科科学人文精神教育课程严重脱离专业教育,侧重于人文学科内部理论体系的构建与解析,内容过于理论化、教条化,学生一般很难将其内化为自身素质。将科学人文精神培养纳入专业教育范围,开展专业科学人文素质教育,如果只将专业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作为专业课的附属品,显然内容过于零碎,不利于学生形成较为整体的内在联系。综合二者的特点,有必要形成学科交叉,开设具有特定专业特色的专业科学人文教育课程,将分布于各专业课程内的能反映科学人文思想的闪光点集中起来,通过归纳整理形成系统,这样既保持了课程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能贴近特定专业,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而且,这种方式能较好地符合国内教育体制要求及教学资源分配的特点,不失为解决目前实践教学资源不满足教学要求条件的一种应急措施。现在国内还没有开设相关课程,笔者已进行了相关探索,相信可作为科学人文精神培养工作的有益尝试及补充。
参考文献:
[1]江雪芳.高职院校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共融共建研究[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01-105.
[2]赵中立,许良英.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70.
[3]庞海芍.通识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大学教育,2007,(1):97-101.
点击下页还有更多>>>本科毕业生毕业论文格式: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