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论文格式模板>

安徽农业大学论文格式

时间: 家文952 分享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一个弱质产业,那关于它的论文格式是怎么样的呢?这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安徽农业大学论文格式,仅供参考!

  安徽农业大学论文格式篇一

  我国农业生产率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研究

  [摘要]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均表明:提高 农业生产率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只有提高农业生产率,才能优化农业投入结构,使农业产出结构合理,产业链迂回,农民收入增加,从而达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目标。

  [关键词]农业生产率;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

  一、引 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农业现代化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被提出。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 经济 发展的 实践过程更注重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致使农业发展到今天,很大程度上成为弱质产业。在经历了30年后,农业现代化重新被提上日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历史意义。目前中共中央提出的“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和基本国情,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 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无疑是对此的真实写照。

  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分析农业现代化,探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为我国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业经济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二、本文论题提出的背景

  发达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时大多处于经济与科技相对发达、人均资源量相对较多、城镇化与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阶段。目前它们在经济上处于探索和利用现代技术的工业化时期,是处于将成熟的农业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产业化开发的科技时代。我国作为较晚进入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中国家,正处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中期,受到明显的挑战。

  首先,水土等农业自然资源短缺,生态 环境恶化的趋势从整体上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不断加重,水质恶化,受污染的农田比例逐步上升,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农村要素市场发展缓慢,虽然农村劳动力迁移更加自由,却给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冲击,许多先进技术难于推广;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不健全,全国迄今没有一套完整的土地流转评估机制,这些都降低了土地流转的稳定性。

  其次,我国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融合在一起。我国农户的经营规模普遍较小,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低。此外我国农产品政策性保护体系不健全,致使我国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高于国际市场平均价格,没有竞争优势。而且农业 保险制度不健全,增加了农业风险,制约了农业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

  再次,从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而言,国际上已处于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迅速发展并走向产业化的时代。农业与农产品的国际竞争能力,实际上已经是其科技含量的竞争。我国目前农业科学技术发展不均衡,农业成果转化率低,没有建立有效和健全的技术孵化基地或平台。农民的 职业化水平较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适用农业技术的推广。

  三、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

  中国农业的现代化不仅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而且是从小农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不仅需要把现代化、市场化、工农经济一体化作为目标,而且必须防范农业资源流失带来的粮食安全问题和环境问题。

  农业现代化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中农业生产率起着关键作用,尤其在我国现在的经济发展时期更为重要。

  1,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框架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农业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的一环。农业现代化从实现的路径来讲,一是考虑总体效益标准,也可以称作生产力标准,这是从宏观角度来考虑的;第二是考虑农民收益标准,即微观标准。这条路径实质上一条发展农业、改造农业、提升农业和保障农民、保护农民的过程。上述两条标准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是实现农 工商一体化和市场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这个目标的前提是农产品数量和质量的保障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农业生产率恰恰是这条路径的关键,不论在宏观还是微观角度,这个关键都成为一种前提。所以农业现代化的途径是市场化和产业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农业现代化的前提。

  基于这两个标准,本文把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用框架图表示如下:

  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农村劳动力、土地、资本三者相互协调的过程,这关系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农民收入和福利水平的提高,是起关键作用的;这个过程又是相互促进的,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同样可以对农业生产率起作用。不管是农业生产率对于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还是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对农业生产率所发生的作用都是正向的,是环环相扣的。在经济实践中,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旦二者相互促进的结构被破坏,因果相连,后果不堪设想。假如农业生产率下降,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规模上,都会引起,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下降;同样农业生产力和农民收入的下降会继续刺激农业生产率的萎缩,循环往复,最终只能是农业产量下降,涉农企业亏损,农民收入下降,农村混乱和环境恶化。我国的农业和农民问题曾经出现过这种倾向(现在这种倾向也未完全扭转),在改革的实践中一定要掌握这种动向,避免混乱。

  所以建设现代农业,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就是要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率,保障农业投入的结构合理均衡,这样才能实现农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就是本文关于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的逻辑关系,也是本文分析的起点,下面对农业生产力标准和效益标准进行详细的论述。

  2,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之间的逻辑解释

  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的根本内容和本质,是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物质条件。农业生产力水平是由农业经济一体化(产业链)、投入与产出水平和环境所决定的。农业经济一体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需要,是种养、加工、 物流、销售等的农工商一体化,是农业产业链的迂回和延伸,是符合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的。农业生产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同样农业生产力水平对农业生产率有反作用。 投入和产出水平表现为投入产出的结构和规模。投入水平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和技术的协调, 农业投入水平是有层次性的,在我国必须表现为具有农业现代化特征的投入水平,这是可以和欧美、日本的农业现代化相比较和借鉴的。产出水平主要是粮食产量及农林牧副渔的比重和结构,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农产品的流通层次等。农业投入与产出水平表现为“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式生产,这种方式是与农业现代化 发展,与 经济 社会发展相适应和相协调的。这一点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业 投入产出明显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局面具有相当的警示意义。

  环境对于农业现代化同样重要,自然灾害成灾率、水土流失面积比重和耕地污染面积比重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率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改变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和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阻碍,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对提高农业生产率和实现我国的农业现代化都将是巨大的挑战。发展现代农业,循环农业是趋势,生态环境将成为农业的重中之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对于改善和保护环境影响巨大,环境的优劣关系着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速度。

  对农民收入和福利水平而言,一个忽视农民利益或根本没有农民利益的农业现代化是不可能调动亿万农民积极性的,农业现代化是亿万农民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会直接提高农民收入和福利水平;同样农民收益的提高将会使他们积极提高农业生产率,这对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

  从上世纪70年代我国提出农业现代化以来,农业发展仍一直滞后于工业发展,时至今日,已经影响到了我国整体经济的正常运行。在我国谋求经济巨大进步的同时,过度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差距。同时,作为农业产业自身来讲,它的结构依然不合理,投入和产出结构失衡,研发失衡,效益与环境失衡。这也是本文框架提出的重要依据。

  在我们的框架系统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是农村 组织的作用,不论是正式组织还是非正式组织,在农业生产活动中起着整合资源,影响要素结构的重要作用,是农业生产率的积极推动者,是农业现代化的积极 实践者。

  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农村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只是农民得以实现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必要手段,这个手段的必要前提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实现农民富裕和农村社会全面发展,是农业现代化追求的最终目的。所以说生产力标准和农民利益标准的统一,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影响着农业生产率,构成了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的逻辑关系的基础。

  四、农业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1,变量选择和样本数据说明

  农业生产率是说明农业增长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关系着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收入。本文以农业生产率(ap)和农业生产总值(ad)以及农民纯收入(fl)作为研究变量。在下文的实证分析中,我们采用数据的对数形式,进行协整分析。

  本文利用Tornqvist指数法,利用我国农业生产的投入产出数据,测算出我国1978—2006年的农业生产率。具体见表1。

  1979—1982的农业生产总值以及农民纯收入来自来自《光辉的35年 统计资料:1949—1984》,1983—2006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7》和《中国农业发展 报告2007。样本区间为1979—2006年。

  2,实证结果

  直接用回归的方法研究农业生产率、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纯收入之间的关系,即使有很高的拟合度和显著的时间t统计量,根据这些统计量得到的推断也可能是不准确的。因为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直接运用变量的水平值研究经济现象之间的均衡关系容易导致谬误结论,而对数据进行差分变换后进行回归却可能丢失长期信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处理平稳数据的方法——协整方法,可以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水平数据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则可以确定经济时间序列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二者均要求经济时间序列变量具有平稳特征。因此在实证检验和建模之前首先检验经济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

  (1)平稳性检验

  进行协整分析以前,必须先检验变量是否是平稳的。采用Dickeys-Fuller的ADF检验方法,对农业生产率农业生产总值和农民纯收入的对数及一阶差分△Lnap、△Lnad、△Lnfl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如表2。

  由表2可知虽然时间序列变量Lnap、Lnad和Ln—n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变量△Lnap、△Lnad和△Lnfl是平稳序列。

  (2)协整检验

  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1979—2006年我国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值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1;对1979—2006年我国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纯收入的协整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见表3—2。

  由表3—1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似然比统计量为18.19860,而5%的临界值为15.49471,18.19860>15.49471,表明原假设不成立,即存在协整关系。从第二行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表明原假设成立,即有一个协整关系。所以说,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值存在协整关系,且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同理,由表3—2可知:在5%的显著水平下,似然比统计量为19.61705,而5%的临界值值为18.39771,19.61705>18.39771,表明原假设不成立,即存在协整关系。从第二行可以看出,在5%的显著水平下,表明原假设成立,即有一个协整关系。所以说,在5%的显著水平下,农业生产率和农民纯收入存在协整关系,且存在一个协整关系。

  (3)因果检验

  估计我国 农业生产率和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有下面四种检验结果:①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显著地影响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②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显著地影响农业生产率的增长;③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显著地影响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显著地影响农业生产率的 发展,二者互为因果关系;④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和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互不影响,二者之间无因果关系。对“农业生产率的增长是否显著地影响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检验结果如表4。

  由表4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率不是农业产值增长的原因的概率为15.322%,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不能显著地影响农业产值的增长。相反,对于另外一个原假设:农业产值增长不是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原因,它成立的概率为0.107%。在5%的显著水平下,它不成立,即农业产值增长是农业生产率增长的原因。

  同样由表4可以看出:农业生产率不是农民纯收入增长的原因的概率为19.929%,在5%的显著水平下,原假设成立,即农业生产率的增长不能显著地影响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相反,对于另外一个原假设:农民纯收入增长不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原因,它成立的概率为1.753%。在5%的显著水平下,它成立,即农民纯收入增长是农业生产率提高的原因。

  实证结果表明: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可以影响农业生产率的提高,这是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可以增加农业生产的投入及改善农业投入的结构,从而提高了农业生产率;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却没有促进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这说明了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农

  业生产率的提高并没有内生地影响到农业产值及农民纯收入的增长,相反农业产值增长主要来自涉农工业方砥,而农民纯收入主要来自非农收入。

  因此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关于农业生产率和市场化哪个为优先级的争论中,本文作者还是倾向于农业生产率的增长和改进。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增长在持续了一段时期以后,大约以1994年为分界线,便开始滑坡,导致了农业结构不合理、农民收入低及“中部农业大省塌陷”的局面。造成这种局面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过分强调市场化,认为市场化是良方,而忽视了农业生产率,错过了调整农业生产率的时机,本以为以市场化可作为改革的杠杆,结果可能事与愿违。

  因此在下一步的改革中,特别要注意提高农业生产率,调整农业结构,不要幻想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这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农业的问题说到底是农民的问题,由于农村社会保障的不完善,土地的生产功能和保障功能在短期内无法完全割离,所以未来一段时间内,随着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农村土地流转可能会提速,但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形成规模效应。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问题实际上就成为农民的问题,农民转移的问题,职业和身份的双重转移成为思考重点。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民和农业的问题都无从谈起。

  五、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措施

  分析农村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的逻辑关系,是为了研究农业生产率在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路线图的地位。理顺二者的逻辑关系,提高农业生产率,实现农业现代化,各级政府应采取各种相应措施。

  第一,推进土地流转,提高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目前我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以小农户经营为基础,我国家庭经营规模太小。可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经验,通过土地的有偿流转,促进土地适当集中和规模经营,以便于使用和推广农业机械,扶持发展国有的农用工业,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与设备,对于不同经营规模的农场和农户所使用的农机具的自动化、智能化,要大力开发和推广,尤其要大力开发和推广适应家庭小规模生产的小型、自动化程度高的农业生产设备和农机具,为提高土地产出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第二,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开发适用于中国自己发展阶段的实用技术,必须加快把农业现代化建设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现代农业的核心是农业生产科技的现代化,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来装备农业,大力改良土壤、制种等,改变农业生产运营模式。而且根据我国的国情,现代农业生产科技不仅要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且要有利于提高土地产出率,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第三,大力发展循环农业,保护农业生态和促进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尝试由政府出资,成立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银行,收购和交易循环农业环境贡献量,是市场经济下鼓励和发展循环农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发展循环农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构造中央、省和县域经济相融合的立体多元化的农业产业主体,提高农业产业化程度。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掌握农业现代化技术的新型农民,对农民进行职业教育。要根据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按照不同行业、不同工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安排培训内容,实行定向培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要调动社会各方面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鼓励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用人单位开展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只有这样才能及时把先进技术转化为巨大经济效益。

  安徽农业大学论文格式篇二

  加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摘要:在推动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背景下,加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只有意识到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中存在的资源配置问题,才能真正促进农业产业化 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

  一、农业产业化对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并指出龙头企业是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带动力量。显然,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跨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是改造传统农业,实现农业走上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农村走上繁荣,农民走上富裕道路的必由之路。近年来,金融业在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发挥着融资主渠道作用,但是由于农业长期积累的矛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不但使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金融支持农村 经济结构的调整力度,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参与农业产业化的各主体离不开金融支持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农户与供销、加工服务主体的产销协作、经营组合。伴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和 组织发育,现在已形成了多种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公司+农户、合作组织+农户、批发市场+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以及一些少量的产销一体化公司。尽管其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多样化,但其参与的主体主要有四种类型:农户以及一些小规模农民专业户(处于产业化中生产环节);龙头企业(连接生产和市场,其中包括农村乡镇企业、农民专业大户、城市商贸加工企业以及一些外商独资和合资企业);合作中介组织(专业合作性的专业协会);产销一体化公司(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

  无论是龙头企业的发展、农户的生产、农业科技创新还是农业产业化的外部 环境建设等,参与的各主体在产业化过程中都无一例外的需要大量的、持续性的资金投入,参与的各主体均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支持

  龙头企业带动型是当前我国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形式。2000年在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中,龙头企业带动型约占41%,合作组织带动型约占33%,专业市场带动型约占12%,其他类型约占14%,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组织固定资产总额4200亿元。而到2004年底,全国各类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已发展到11.4万个,固定资产总额8099亿元,带动8454万农户,分别比2000年增长70.9%、91.7%和41.8%。龙头企业销售收入14261亿元,出口创汇200亿美元,分别比2000年增长1.5倍和2倍,带动从业人员达1362.6万人。可见,龙头企业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极具成长性和生命力的市场主体,对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积极意义。

  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一方面,龙头企业在原料收购、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都需大量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龙头企业不但要面临市场风险,而且要面临自然风险,龙头企业为减少和控制风险,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客观上也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由于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龙头企业在整体上规模不大,带动力不强,农民参与率不高,从而大大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也影响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龙头企业在资本运作和融资方面的弱质性主要表现在内在弱质性和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两个方面。其内在弱质性主要表现在:一些龙头企业内部信用达不到银行贷款的要求,自有流动资金先天不足,内部治理结构常常不规范,企业产权不清,资信等级低,从而没有长期信用基础,信用地位不稳固,获取担保贷款能力差。其外部融资环境的不利性主要表现在:在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方面,由于信贷资金分配向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过度倾斜,使得其他所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得不到应有的信贷支持,对这些企业的信贷投放规模与其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极不相称。其中,对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条件又要远远高于其他大企业,限制了龙头企业的发展。

  在利率政策上,对国有企业给予较多的利率优惠,而对农业龙头企业则不实行优惠。少数金融机构还采取一些不合规则的方式,擅自或变相提高对这些企业的贷款利率。此外,由于这些企业单笔借款额小,笔数多,又加大了商业银行监管和风险的难度,交易费用和信息成本增加。在中间业务上,现有金融部门的服务水平远远不能满足农业龙头企业的需求。突出表现在可提供服务的品种少(仅能提供开户、结算、贷款等常规服务,而资信评估、理财咨询、承兑汇票、贴现各类代理等特殊服务很少);服务层次低(多数是一些小额零散的业务,长年正常性的服务少)。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在大银行贷款困难,一些农业龙头企业不得不在信用社开户,其中间业务服务水平更差、效率更低,这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能转化。在目前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农业龙头企业无论是通过争取额度直接上市,或通过股权 转让间接上市,还是发行企业债券,都存在明显的困难。

  (二)农户的生产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和重要载体,其农业生产是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保障,农户的生产必须适应和满足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要求。一方面,农户需要短期、临时性的生产资金,用于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以及用于收贮、运销和加工;另一方面,随着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农户需要大规模的资金实现经营转向和规模化生产,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资金不足对农户的正常生产和结构的调整都有重要影响。近年来,我国农民收入虽然有增加,但其收入低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这极大地制约了农民的资金积累能力,影响了农户的生产,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三)农业科技创新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只有依靠科技进步,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才能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才能发挥产业整体优势,推进农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目前农业的整体科技水平还较低,农产品科技含量也低,必须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加快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从农业科技的创新到新技术的推广 应用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以发达国家为例,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各占50%左右,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左右。在政府和企业资金的支持下,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率的影响非常明显。相比之下,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仅占农业总产值的0.4%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1%左右),甚至还低于世界低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0.8%),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37%)的差距就更大。因此,必须增加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推进我国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四)农业产业化所依托的外部环境建设离不开资金的支持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建立和完善其所依托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农产品基地建设、农产品营销 网络建设以及农业信息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首先,从农产品基地建设来看,没有优质专用的农产品基地农业产业化则缺乏生存的“根基”。高度专业化、优质化的原料生产基地在数量上、规模上的不够,制约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深化。其次,健全国内外一体化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体系,创新现代农产品流通机制,对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减少中间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加快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后,健全农业信息体系,建立农产品信息发布机制、农产品出口预警机制和外贸应急应变机制,是我国加入WTO后有效保护农产品出口企业以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的需要。通过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信息网络,利用信息发布平台,及时、准确地向农民和交易者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信息,并提供中长期市场预测分析,能帮助农民和交易者按照市场需求信息安排生产和经营,引导农民调整结构,保持市场平衡。由此可以看出,加强外部环境建设对进一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无论是龙头企业的 发展、农户的生产、 农业科技创新还是农业产业化的外部 环境建设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然而从我国现实的情况来看,由于各级地方政府的财力有限,龙头企业的整体实力不强,农户的资金实力较弱以及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根本性缺陷,导致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所需资金存在严重短缺。

  三、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资源的合理配置

  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本质上是一个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鉴于农业产业化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对其融资体系进行制度的重新安排和设计。现阶段各国政府大都在市场配置资源作用的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利用产业金融政策来干预 经济发展。

  根据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变迁的模型主要有诱致性制度变迁(由一群人的自发行为所引起的)和强制性制度变迁(由政府以法规形式来实现的)。显然,在目前金融秩序和行为不规范,农业龙头企业基础薄弱的情况下,完全依赖诱致性制度变迁将不利于我国农业发展,阻碍和延缓农业产业化进程。因此,政府应以多种形式给农业产业化以金融支持,走政策融资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道路。尤其是对于我国西部农村,更需要走政策融资与商业融资相结合的金融支持道路。

  从经营理念上看,西部农村金融部门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现阶段农村金融部门中部分 管理者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淡薄,缺乏长远发展战略意识,习惯于按传统方式办理业务。同时,由于相应的贷款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或健全,农村信贷资金又具有点多、面广、风险难控制等特点,因而在农村信贷资金投放上,存有消极畏难情绪,产生不敢放贷或不愿放贷的 心理障碍,致使农贷发放中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重 工商轻种养业、重企业轻农户、重公有经济轻个体私营经济的倾向,显然不适应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贷 工作提出的新要求。

  从农村资金分流渠道上看,农村信贷资金筹集难度大。当前农村资金呈现出“内循环、外输出”的特征。首先,农村资金分流渠道增多,通过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的储蓄、信贷、投资等方式,农村资金流量沿着村→乡镇→县→市(区)运动,直接或间接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近年来虽然通过支农再贷款方式返还回流了部分,但总量还是低于农村资金的外流量。其次,近年来部分乡镇大搞小集镇建设、农村电网改造等项目,向农民集资摊派,同时农民建房、子女上学、就医等消费需求增大,也在客观上加大了筹资难度。最后,由于体制性、政策性等多种因素影响,致使农业银行和农信社不良贷款增加,亏损加剧,这也加大了农村信贷资金筹措难度。

  从资金投入机制上看,不健全的机制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速度。目前我国农业投入机制主要有以下弊端:一是投入渠道狭窄。真正用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服务配套及种养业的贷款还不到其信贷总量的一半。由于农业比较利益低,这其中的一部分不得不转向前农产业,真正投入农业基础部门的资金微乎其微。同时,与农业相关的一些工商企业和服务业,由于商业趋利行为的驱动,不仅不加大对农业服务性投入,反而还通过多种手段争夺有限的农业投入资金。二是缺乏投入补偿机制。目前农业投入机制的弱点是缺乏投入补偿机制,通常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或少有产出)。高风险、低收益的农业产业特征在农业生产力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情形下,必然导致农业自我积累功能低,积累效益差,造成投入后的资金不能迅速有效地聚集成回流所必需的返还利润,补偿机制无法正常运行,致使资金投入主体的经营积极性受挫下滑。

  从金融服务上看,西部农村远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给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多元化的需求。目前部分农村金融部门的贷款方式仍停留在抵押贷款、担保贷款方式上,部分农村金融部门的外汇、票据业务也尚未开办,少数结算仍停留在手工操作上等,很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

  四、结论

  重视构建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充分发挥其在解决“三农”问题中的积极作用,才能真正有效地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当然,做好产业政策、技术创新政策、 税收政策、劳动、工资和 社会保障政策、社会化服务政策等工作,使得各方面互相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1、杜吟棠.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 组织创新对农民收入的影响[J].小城镇建设,2006(2).

  2、周新德.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金融支持体系势在必行[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6(3).

2118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