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银行管理>

影子银行论文优秀范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影子银行是企业融资需求所孕育出来的必然产物,为满足多元化需求,借贷模式不断变化,正成为正规金融的融资替代。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影子银行论文优秀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影子银行论文优秀范文篇1

  浅析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及其影响性

  在融资规模高速扩张,融资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背景下,影子银行成了金融领域的一个热点话题,引起了众人的强烈议论及监管的高度关注。在这一背景下,影子银行快速发展,一方面丰富了金融市场,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更有效的管理工具,但另一方面也使得信贷市场的竞争更加剧烈。伴随着证券市场化手段日渐丰富、市场化技术日渐成熟,影子银行在金融市场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影响范围也日益扩大。

  影子银行系统的出现是相对于传统银行系统而言的,影子银行系统通常是指那些具有中介功能但存在于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组织实体和业务活动。与传统银行一样,影子银行能够进行期限或者流动性转换,完成传统银行的基本功能,但相对于传统银行而言,影子银行的这种行为一旦使用不当就有可能引发杠杆累积和信用转移风险,甚至引发监管套利和系统风险。目前关于影子银行的认识还处于非常基础的阶段,大部分研究主要着眼于美国影子银行的分析,对于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只是一些概念性描述。从这个意义上看,对中国影子银行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研究,分析中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历程、形成原因以及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在理论和现实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影子银行的概念界定

  美国金融稳定委员会(FSB)将影子银行定义为一种具有流动性、期限转换与信用风险等特征,它能够为银行体系之外活动主体提供信用媒介,引起系统性风险或者监管套利。上述定义中关于银子银行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说明了影子银行的地位是位于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其次指出了证券化等是银子银行的重要融资来源。欧盟委员会将影子银行的活动主体分为以下五类:一是ABCP管道等实施流动性转换或期限转换的特别目的实体;二是货币市场基金及其他与存款具有相似特征的投资基金或产品;三是提供信贷或杠杆化的投资基金;四是财务公司或证券实体;五是保险与再保险金融机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认为严格意义上的影子银行一般具有如下特征:影子银行的主要业务往往以证券化为核心来展开;其次,由于影子银行一般是由非银行金融机构主导,因此影子银行一般不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与发达国家对影子银行的定义相比,我国影子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具备了一些其独有的特点:一方面,我国影子银行仍由商业银行主导,另一方面,在我国影子银行业务中,许多产品都是初级的证券化产品,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影子银行体系。而且,在我国影子银行的杠杆率还比较低,许多具有资产证券化特征的影子银行都附有回购条件,仍然是在结构融资的范围内。另外,在中国,影子银行主要以零售的方式向居民与企业进行融资,并且产品销售完全是以公募方式进行的,因此购买者大数是一些零售性客户。

  2 影子银行的发展分析

  (一)影子银行的形成

  影子银行最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货币市场,在当时,货币市场虽然具有与银行存款相似的功能,但还没有像银行一样受到金融系统的监管。由于在当时美国经济正处于通货膨胀时期,隔夜银行利率有时高达6%,而银行储蓄利率却在Q条例的限制下存在上限,这样一来,银行存款实际为负利率。储蓄资金收益日渐下降,甚至为负收益,为了寻求更好的回报,一些非正规金融机构开始萌芽,影子银行也在这一时机下应运而生。

  影子银行在我国出现的也比较早,如改革开放初期的农村基金合作社、不规范的信托投资公司已表现出影子银行了基本特征,但影子银行在中国的快速发展期要数近十年了,这一时期,银子银行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金融市场迅速崛起。地方政府对地方投资的需求与中央政府对宏观风险控制在驱动力上的不一致性,社会投融资存在资金缺口,是促使中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中国影子银行的形成以贷款池、委托贷款项目、银信合作为代表的贷款类理财产品为,成为银行理财部门中典型的业务和产品。中国影子银行主要包含两个部分:一是银行业内不受监管的证券化活动,如委托贷款、小额贷款、担保公司、信托公司和金融租赁公司等进行的"储蓄转投资"业务,其中以银信合作为主要代表;另一部分为不受监管的民间非正规金融,主要有地下钱庄、民间借贷、典当行等,其中,规模较大,涉及面较广的是银信合作,在这一融资方式中,筹资人可以不通过银行系统从融资方直接吸取资金,因而不会产生派生存款。

  (二)影子银行的产生原因

  影子银行是金融创新的产物,分散市场风险,降低融资成本都具有一定作用,影子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发展是一种推动剂,是一种更有效率的金融工具,因此可以认为,影子银行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满足了风险分散和金融产品低价的需求。另一方面而言,金融市场机构与金融监管机构一直在进行着博弈过程,在这种博弈之下,影子银行一直能够在不承担监管成本的情形下完成传统银行的工作,成功实现监管套利,这是影子银行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影子银行服务于实体经济,能够丰富居民投资渠道,是传统银行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补充。就中国而言,国家的严格控制,导致正规金融尤其是传统银行不能满足经济实体的需求,资本在趋利性特征作用下,银行会想办法突破监管的控制,因此中国的影子银行究其根本而言是金融抑制环境下金融机构自发形成的一种金融创新行为,这种创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金融抑制带来的不利影响,间接扩大了传统金融服务产品的范畴,对于传统的储蓄投资业务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以商业银行和依托公司为例,其发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显著超过同期银行基准利率,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理财选择,这就使中国信贷市场出现了双重价格,影子银行因此有了产生的准备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部分以信托为代表的金融机构突破了分业监管而形成的市场扭曲,使其综合经营管理的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实现,在将资本、资金、实业投资市场结合的同时,推出了一系列的理财产品,满足了广大投资者越来越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和理财投资的需求,对于完善金融市场,改善融资结合都起到促进作用,有效地弥补了中国现有金融体系的缺陷与不足。   3 影子银行的风险分析

  (一)高杠杆率

  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率与其特有的业务模式紧密联系。与传统银行体系不同,影子银行在金融创新方面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能够突破现有银行的监管,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发展起来,而传统的商业银行一般只能利用财务杠杆举债经营,影子银行的这一创新将金融衍生品建立在一些虚拟的假定之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高杠杆率风险,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力。投行、基金等金融机构在经营过程要通过大量利用财务杠杆进行,这是与传统商业银行的一大不同之处,这在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影子银行体系的高杠杆率风险,放大了金融危机的全球影响力。影子银行的高杠杆率主要源于其特有的业务模式,影子银行发展速度迅速,加上现有银行监管对其作用性不强,这就进一步加强了影子银行的运作风险。影子银行的高杠杆性在高保证金及资产贬值的要求下被迫去杠杆化,影子银行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极大的脆弱性,这种脆弱性由于资本市场的运作很容易传递到传统的银行体系中,从而引发金融危机。

  (二)流动性风险

  由于影子银行主要是通过在短期资本市场发行资产支持票据进行融资,其负债多为短期负债,而影子银行资产期限却比较长,这导致了其资产和负债时限的不一致,会改变信用期限的结构,进而引起期限错配。由于影子银行对资金流动性,市场信息和资产价格波动相比于传统银行更为敏感,因此就更容易出现生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由于信贷市场的流动性好,定价机制比较完善,并且交易成本比较低,参与者众多,所以在影子银行体系中信贷资产数目占据较大的比重,一方面享有信贷市场与生俱来的优势,另一方面,一旦信贷市场发生危机,其波及面将非常广泛。以美国为例,许多货款者选择民间借贷的方式进行融资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联邦基金利率和罚息利率不够高;此外,针对流动性不足,美国国内仅仅因为信贷市场的高流动性选择了扩张信贷,这必然会导致一些灾难的发生。影子银行期限错配业务模式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巨大的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融资途径主要是一些票据等短期负债,但影子银行的资产期限却一般比较长,这就可能导致期限错配,一旦市场不稳定,就可能面对被挤兑的风险,整个影子银行体系也可能陷入流动性不足的危机中。

  (三)信息不对称性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不同的是,影子银行进行的主要是一些信息不对称、内容不透明的场外交易,可以公开或披露的信息很少,产品设计又较为复杂,一般采用批量进行的模式,较难获得完整的信息,相比公开市场来说,这一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很不完善。影子银行作为金融衍生品的产物,其市场规模还比较小,产品结构又较为单一,整个业务也都还在发展阶段,普遍存在场外交易透明度低,隐含风险较大等问题。一般而言,影子银行产品设计较为复杂,信息披露又很不充分,这样即使存在潜在风险又很难被监管部门发现。对于这些结构复杂、风险隐蔽性强的衍生金融产品而言,即使是最为精明的投资者也可能被其复杂的结构蒙蔽而无法一一识别其可能存在的风险。影子银行有可能通过复杂的产品设计来隐藏这些证券化产品的风险,而投资者一般专业素养没有那么强,对于产品风险的高低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就导致许多投资者在这些无法识别的风险的迷惑下选择进入市场。

  (四)风险跨境跨行业传递

  由于影子银行存在较高的杠杆率,一旦出现流动性危机,流动的不足往往会被多倍放大,对其进行投资的商业银行如果未能及时将资金抽回,也会遭受损失。影子银行的投资者主要是一些资金较为充裕的机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掌握较为充分的市场信息,对风险因素十分敏感,对银行发展方向的导向作用很明显。影子银行相关的业务能够满足传统银行无法满足的需求,将其业务拓展至更为深远的领域;同时影子银行是由银行金融产品经过多次复合而形成的,风险就变得更加难以识别。这些风险难以识别的金融产品被影子银行通过资产池的结构化和增信再出售给投资者,这样一来,危机也就在不断地传递中具有了多重多样性。而风险的跨境跨行业传递容易成倍的扩大风险,加快金融风险的扩散力度,并最终导致金融危机的产生。

  4 影子银行的宏观影响分析

  影子银行从兴起到发展至今,对我国的金融体系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融资结构、信贷市场、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等诸多方面都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扩大了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中的比重

  商业银行主导金融体系的状态在我国已经存在很长一段时间了,银行理财产品、信托贷款、民间贷款等丰富了社会融资的渠道,在社会融资中,间接融资又占据着绝大部分的比重。不可否认,在当前影子银行的业务中,在部分融资业务仍由商业银行主导,但在传统银行与影子银行并存的银行体系中,商业银行的角色已逐渐由间接融资机构转化成直接融资过程中的中介机构。在新增的社会融资中,新增本外币货款占比逐渐下降,而信托融资、债券融资等直接融资占比逐渐上升,尽管理社会融资本身已经在不断攀升,这就很大程度上加大了监管的难度。

  (二)加剧信贷市场竞争

  影子银行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信贷资金需求者的融资渠道,更进一步的,影子银行系统证券化对信用中介链的改变作用在更大范围和规模上加剧了信贷市场竞争。风险贷款的增加,加剧了中国信贷危机风险,一些经济学家甚至认为,中国房地产价格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是由于中国影子银行持续增长的放贷引起的。在证券化阶段,融资渠道更加多样化,再加上影子银行所提供的融资渠道相对于商业银行更为便捷,影子银行脱颖而出,为了留住客户,商业银行不得不采取商业模式重构等方式与影子银行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

  (三)对货币政策目标形成严峻挑战

  影子银行在其逐渐扩张过程中,对货币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影响,影响着货币政策目标的达成。具体而言,影子银行的影响力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由于影子银行所使用的金融工具也具有一定的货币职能,这就导致了中央银行难以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准确的预测和控制;其次,影子银行能够提高货币周转率,影响货币增量需求,使得央行很难对货币存量进行有效地控制;第三,影子银行体系利率受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较小,使得中央银行难以进行系统性控制。影子银行系统的相关产品流动性、变现能力以及收益率都高于传统商业银行,公众对其进行投资就会减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使得央行必须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影响传统货币市场体系。   (四)推进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

  随着我国利率开始市场化,国家对于存货款的利率管制也开始放宽,利率浮动范围有所增加,对金融产品定价过程的干预也有所减少,这使得影子银行在生存和发展上都面临了较大的风险。并最终对宏观经济形成较大冲击。对于许多资金需求者而言,相对于资金的价格对其融资影响更大的是资金的可获得性,影子银行的信贷活动门槛更低;对于储蓄者而言,银行存款利率太低甚至实际利率已经为负的状态根本无法满足存款者的需求,投资理财等业务为普通存款人提供另一种保值增值的途径;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而言,影子银行业务能够满足各方多元化的储贷需求。

  5 对影子银行的监管建议

  影子银行对社会融资结构、信贷市场竞争、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市场利率都会产生影响,再加上其自身具有信息不对称性和高杠杆性,一旦产生风险就会迅速扩散,影响到整个经济体系,对其可能产生的风险要加强监管,进行防范。建议从加强金融监管的协同作用、进行多维度监管、健全影子银行的自律机制和完善信息披露四个维度实施对国内的影子银行的监管。

  第一,加强金融监管的协同作用。在我国,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牵涉到众多利益部门,对影子银行进行有效监管就显得很难挤进,建议在进行影子银行监管时可以借鉴美国成专门金融监管委员会的方式。在成立专门金融监管委员会后,需要对其赋予相应的职权:如有权对影子银行相关业务活动进行全程监视,一旦发现影子银行在业务上有影响金融系统流动性、风险性重大变化时,应对其加强监控,减少不良后果发生的概率;当然金融监管委员会不然随意插手影子银行的业务活动,只有当有理由怀疑其存在重大风险时才能发挥其监管的职能,进行界入;在金融稳定方面存在的监管空白,监管委员会要及时进行合理的协调并制定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第二,对影子银行进行多维度的监管。影子银行产品结构复杂,涉及机构数量众多,在展开业务时就容易存在期限错配和高杠杆率,并由此引发监管套利,这对于整个金融系统都容易造成不良影响。在对影子银行进行多维度监管时,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同时强化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的力度,并由国家金融稳定和监管委员会进行统一负责,而二级监管主体,如证券监管会、保险业监管会,对不同的业务类型进行分类监管,通过交叉监管的方式避免机构监管和功能监管各自的缺点。就目前而言,银行、依托、券商都在从事着与影子银行相关的业务,而且机构间交叉和合作在金融创新下越来越多,可以肯定的是以目前的发展模式来看,这种趋势会越来越明显。虽然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形成了许多管理的规范和模式,但影子银行的新特征使得传统的管理模式不能完全移植到影子银行的管理过程中,在对影子银行进行监管时,必须对不同的业务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方式。

  第三,健全影子银行的自律机制。由于金融创新,如果单纯地进行外部监管而不注重内部自律,就很容易由金融体系内部爆发出金融危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由于金融业是一个资本密集型,知识创新程度高、更新速度快的行业,单靠外部监管很难做出有关效的控制,效率也比较低。因此在对影子银行进行金融监管时,要从外部监管与内部自律同时着手。在进行影子银行的自律机制构建时应做到:首先要对影子银行的成立过程进行严格审批,强化影子银行的注册和报备制度;对于影子银行业务中风险集中度比较高的项目要进行集中审批;对影子银行机构加强治理机制建设,在影子银行机构中许多金融机构还缺乏健全的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机制;最后还建立内部风险预警机制,当影子银行自身业务出现风险时,能及时对影子银行的业务规模和风险程度做出预警和测评,并促使影子银行系统自发地进行风险控制。

  第四,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产品结构的复杂性、交易过程的不透明性,影子银行运作过程的风险也容易被掩盖,而一旦风险爆发就会被数倍地扩大出口,要做好影子银行的监管必须完善影子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在完善影子银行信息披露制度时需要从发行和持续性两个方面同时着手。在影子银行产品发行时,要采用备案制,影子银行产品一旦确认发行,必须进行备案,对于那些具有重要影响性的产品成本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审批;对于那些已经发行了的产品,应该进行严格监管,并采取逐项申报制度,特别是那些创新型的产品,由于缺乏经验,因此在进行申报时还必须提供风险测试报告供监管部门进行参考。为了保证需要披露的持续性,可以建立一种互通制度,在场内市场、场外市场以及券商登记结算机构、金融监管机构都进行严格的信息登记,要求影子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进行持续性信息披露。

  >>>下页带来更多的影子银行论文优秀范文

334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