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的硕士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与商业银行业务相伴相生,风险的传递也与业务息息相关。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商业银行风险的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商业银行风险的硕士论文篇1
浅谈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
摘要:银监会目前公布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已经连续8个季度上涨,创下了自2011年以来的新高,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已经引起了社会学者以及国家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加强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是保证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的基础。随着我国商业银行改革的深入,商业银行的业务风险管理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定的发展空间。本文主要从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内涵作为切入点,分析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商业银行 信贷业务 风险 控制 研究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完善金融机构改革,加大金融产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利率市场化,降低了银行信贷最低利率,我们在加快金融市场改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信贷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银监局对商业银行监督力度的加强以及银行机构信贷制度的日益完善,银行资产质量出现了好转,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的实体经济出现了经营危机,随之而来的就是银行部门的不良贷款数额出现快速增长,据银监部门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出现了“双升”。其中,三季度末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升至5636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了241亿元,是2008年四季度以来的最高纪录;而不良贷款率也升至0.97%,较二季度末微增0.01个百分点,是2011年三季度以来的新高。
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内涵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并不是一种方法或者管理制度,而是针对风险控制一体化,采取标准措施控制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的内涵主要从以下进行阐述:
1.1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是一个系统工程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形成是多方面、多环节的影响过程,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多方面主要是信贷业务风险不仅要受到银行内部的经营方向、银行与企业之间关系的影响还要受到国家金融政策体系、社会信用制度的影响以及第三者的信贷行为的影响。多环节主要是信贷业务风险是有信用风险控制、操作风险控制以及市场环境风险控制。它对于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需要建立完善的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循环体制。
1.2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是一个全过程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是一个相对于信贷业务的一种方法,风险控制是一种具有环节关联性的信贷业务活动过程,风险控制管理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环节,并且在其中发挥着联系影响作用,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与银行经营结合是银行基础工作模式的一部分,是银行关键管理模式的核心,也只有实现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与银行经营活动的有效结合才是银行信贷业务风险管理的最佳方法。
1.3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作用于银行工作范畴
信贷业务风险控制存在于银行的各种工作范畴内,适用于整个银行系统,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是结合各种因素,即从银行的战略发展、投资方向的银行工作层次到社会资源、人力资源、获取信贷单位以及信贷管理者等的风险控制活动。信贷业务风险控制要求银行的每个职员都要对自己从事的各种银行业务进行风险评估,并且评估活动要与自己的绩效结合。银行高级管理者对整个银行的所有阶层进行总体风险控制,分析银行的风险控制范畴,而银行各阶层则在自己职能范围内控制风险。
2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的现状及其问题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开展对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银行信贷业务的支持,在国家、银行以及社会监督下我国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开展情况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由于银行业之间竞争以及我国银行监督体系不完善等造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控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还处于较低水平。
2.1 银行业市场份额集中度偏高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市场份额比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过于集中,首先是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过于集中,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权限过于集中在商业银行总行以及一、二级分行,而基层银行部门对信贷业务没有权限,即使具有权限信贷数额也不大,因此银行信贷业务风险过多于集中在总行以及一、二级分行。其次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结构份额之间出现集中化,目前我国四大国有银行占有整个银行业资产的一半以上,负债比例在50%,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占15%左右,其负债率在15%,而分析银行的盈利水平,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越大其盈利能力就越差,反之,相反。由此可见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集中在国有银行业之间,银行业的高度集中必然会造成银行业在控制风险方面缺乏灵活性,使得银行信贷风险过于集中,影响银行信贷信用的安全。
2.2 银行贷款不良比率偏高
中国银监会数据显示,2013年前三个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净利润达1.12万亿元,而资产质量有略微的恶化。三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余额5636亿元,比二季度末增加241亿元;不良贷款率0.97%,比二季度末增长0.01个百分点;三季度末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12.18%,比二季度末下降0.06个百分点。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我国的商业银行通过一些手段处置了一些不良资产,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萧条以及实体经济增速的下滑,银行的不良信贷率在提高,银行的信贷风险控制难度也在提升,需要银行信贷业务严格控制信贷风险,提高银行的资产结构重组。
2.3 商业银行资金结构不合理
①资产结构存在总体单一,盈利能力差。商业银行目前的资产结构存在单一性,其贷款利息收入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银行的其它资产结构组合盈利水平低。据相关部门统计:传统的银行利息收入占到银行全部营业收入的80%以上,而其它银行理财等组合资产收入非常低。资产结构的单一化必然会增加银行的风险,因为银行的盈利水平主要依靠银行的信贷利息收入,而一旦发生不良信贷之后,银行的盈利就无法实现;再者结构的单一说明银行的各种创新服务能力水平不高,虽然近几年银行在不断地推出新的理财产品但是其内在本质没有创新,而且产品手段也单一。
②负债结构不合理。从目前的商业银行信贷业务投资方向以及行业发展看,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大部分集中在一些国有大型企业以及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为他们具有经营稳定、信贷额度高、周期长、发生不良信贷风险的几率比较低的特点,但是这一现象也不符合信贷风险控制的原则,不利于银行分散风险。同时资产负债结构比例也不对称,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需要依靠银行的存款业务支持,而存款的业务需要银行合理优化存款资产结构,实现银行的盈利最大化,但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情况都不理想。
2.4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相对比较滞后
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控制手段表现的比较落后,管理还很难到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商业银行信贷利率定价随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在2013年取消了银行利率控制限制,放款商业银行的利率自主权,允许商业银行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行自主的利率全线,因此商业银行为了同行业之间的竞争,它们在利率制定方面就会采取不符银行实际的降低利率,争取信贷业务,而不是采取科学的信贷业务定价机制,实现银行信贷业务的风险最小化与收益的最大化。
②内部控制建设薄弱。银行在信贷业务开展过程中存在内部控制落实不到位的现象,表现在银行内部岗位约束力不够,商业银行管理结构实行垂直管理制度,虽然近几年商业银行成立了各种分工岗位,比如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和信贷审查部门,但是其还是由审贷部门承担,结果信贷政策、实施等还是集中在一个部门;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方面还存在权利责任划分不清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发生问题后,再追究责任方面主要依据银行的职位划分,而不是以风险管理岗位制度划分,造成追究责任的权利责任制度不清晰。
③信息不对称的缺陷。首先银行信贷部门与企业之间的信息采集不对等,银行将信贷资产导向企业建设,支持企业的经济建设,同时实现银行资产的盈利。由于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存在跨时风险,导致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贷风险存在信息沟通不畅。其次,信贷风险体制管理不畅。银行内部信贷管理部门实行垂直领导制度,银行总部与支行的关系是“委托-代理问题”,因此较低级别的银行信贷业务在监管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它们不会在信贷业务风险过程中投入更多的成本。
3 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完善金融市场体系。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在加强监管前提下,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保险经济补偿机制,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其中就建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提出了明确目标。
3.1 建立银行信贷风险等级评定制度
建立银行信贷风险等级评定制度是控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基础措施,其主要包括:①客户信用等级制度。银行信贷部门要根据掌握的客户资料进行信用评定体系,定期根据客户的信用体系建立相应的客户信用数据体系,具体流程可以由信贷业务管理人员提供相应的客户信用资料,有信贷管理机构独立对其进行客观的信用等级评定。②贷款的风险等级管理。贷款风险等级管理建立首先要加强对信贷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提高他们风险意识,完善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其次规定信贷业务风险配套制度。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要严格执行贷款相关制度,尤其是对于贷款的硬件条款的执行,降低因为硬件规定不执行造成的信贷风险;最后完善信贷机构职能。完善商业银行内部信贷风险机构组织,加强对于各类风险控制人员的监督,避免出现人为增加信贷风险。
3.2 建立信贷资产风险转化与补偿机制
在进行放贷之前,商业银行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相关人员的偿还权利进行落实,转化贷款风险。同时,完善优化贷款结构制度、优化贷款投放制度和担保贷款制度,重点营销抵押贷款,对贷款实行依法管理,有效地转移风险。商业银行应按规定提足贷款呆账准备金,同时我国商业银行有必要争取政府、人民银行和税务机关的政策支持,提高准备金比例,增强抗风险能力。
3.3 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规避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①组织结构上确保岗位制约。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进一步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结合。同时,加强对审批人的考核管理,综合评价审批人的决策质量,制定对审批人的奖惩细则,对因审批不当造成不良贷款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②改变信贷审计监督的实施主体,增加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建设。一是将原信贷部门制定政策与制度的职能转由风险管理部门履行,统一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行的信贷政策与制度,信贷前、后台按照要求进行业务操作。将“立法”权与“司法”权严格分开,避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局面。二是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信贷前后台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业审计监督。对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3.4 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的集中程度
商业银行要及时根据国家相关金融政策进行分析与研究,及时调整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投资方向,优化信贷资产结构,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要避免过于集中化,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不仅要重点支持国有大型企业,还要注意具有高发展潜力、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尤其是对国家重点支持的企业或者产业。合理规避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同时行业银行也要合理调整资产贷款周期,合理配置资产的贷款时间,做到优化资产组合,实现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
参考文献:
[1]江舰.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1(23).
[2]卫季悦.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13).
[3]郭战琴,牟太勇,周宗放.商业银行组合信贷风险决策方法研究[A].《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年会论文集
(一)》[C].2006.
[4]王洁.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09(8).
>>>下页带来更多的商业银行风险的硕士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的硕士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发表
下一篇:商业银行风险的专科参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