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金融危机论文
商业银行金融危机论文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深化,金融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同时金融行业风险加剧,金融危机时有爆发,美国次级贷款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就更值得警醒。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商业银行金融危机论文,供大家参考。
商业银行金融危机论文范文一:浅谈金融危机下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论文关键词】金融危机 银行 风险管理
【论文摘要】:美国次贷危机引起了全球金融危机。本文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美国次级债危机进行了剖析,分析了金融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对风险管理的忽视
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看来。次级债问题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起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是,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风险管理的因素。产生次级债的直接原因主要有三点。即“资产过度证券化”、“杠杆效应”和“政府监管不力和错位”。而所有这些问题总的来说可以归结为对风险管理的忽视。
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目标驱动下,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金融行业更加普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分信任,认为一切风险可以通过工具创新转嫁给别人,忽视了衍生工具内在的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成十倍地放大。
低收人人群在消费信贷的刺激下.对房价的上涨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对自己财务能力弱小的现实视而不见,盲目贷款购买大面积住房,最终无法还清贷款。
信用评级机构则在此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为投资银行提高其产品的信用等级.某种程度上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从监管者的角度,由于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监管者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放松管制、让金融更加自由化成为这一阶段监管者的核心价值观。如果美国所有债权式金融资产都由美联储来监管。也许风险可以被控制在有限的范围之内。比较而言.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是严格的。而恰恰次级债以及衍生产品均由美国证监会监管,作为长期监管股权资产的机构,对债权资产的利害关系肯定不如美联储.监管错位也可以看作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尽管金融创新和美国次贷危机关系密切,但次贷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却是隐藏在这些创新背后对风险控制的极端漠视。从长远看,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如何限制金融业的创新步伐.而是在于如何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如何提升监管机构监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的启示
尽管美国这次金融危机与大量衍生工具的推出不无关系,但这绝非是禁锢国内金融市场改革和推动金融创新的理由。事实上,金融创新是把“双刃剑”.既会给银行业带来新的利润,也会带来新的风险。因此。创新是推动金融业发展的动力之源,没有创新就没有效率。但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注重风险管控机制的配套建设。由这次金融危机我们得到如下启示:
(一)加强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从事金融商品创新会为金融机构带来更多的利润,但也让金融机构在承销和交易过程中承担了巨大的风险。由于金融衍生商品的构成相当复杂,创新或复制后金融商品的风险可能与原产品不一样,不仅受标的资产的报酬率和风险所决定。同一金融商品对发行者和使用者的风险也不同。因此金融机构在从事此些业务时必须了解这些业务的风险.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合理运用衍生工具,建立风险防范措施。随着国际金融业的迅速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日益成为银行、金融机构及证券公司投资组合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凡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业务的银行应对其交易活动制定一套完善的内部管理措施,包括交易头寸(指银行和金融机构可动用的款项)的限额,止损的限制,内部监督与稽核。金融创新在分散风险、增加流动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它也有可能带来新的风险。以次级按揭贷款为例,其证券化程度很高,但由于其从贷款人到最终投资者之间的交易链很长,有多重的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信息极度不对称,促使金融风险产生。我们在提倡金融创新的同时.应当考虑其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的负面效应;在积极推出金融新产品的同时,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把握好效率和安全的关系,避免可能带来的风险。
只有结合我国金融业的现实发展水平和承受力.审慎推进各项创新,金融市场上各种风险和收益组合的工具越来越多,投资者用以避险或投资渠道增加,整个金融系统效率提高,安全性增强,中国经济才能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因此,在积极倡导金融创新的同时,必须提高风险管理能力。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
在外围经济环境恶化等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经济下行体现在出口业、制造业、房地产业以及房地产业相关的26个行业的利润下滑,这些下滑的公司都是银行的重要客户.银行业面临下滑产生的资产质量变化以及由此对银行收益产生变化的风险。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银行将进行更多的拨备并加强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金的成本;在未来利率下调的预期下.由于银行存贷款期限结构的非对称性,将可能缩小银行的利差;资本市场的大幅下跌导致银行理财产品、代理业务等中间业务和创新业务的收入增长缓慢。上述因素共同作用,将对未来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预计未来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将会显著下滑。
去年以来,银行业金融机构几个方面的风险逐渐暴露。并且部分风险与全球金融危机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各类风险特征如下:
(一)房地产信贷风险压力明显增大。
首先,在我国众多注册的房地产企业中.自有资金能达到35%的企业不到20%,只能靠外部融资满足项目资金内在需要。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开发商的自有资金逐年下降。以上海为例,房地产企业自有资金2001年为l8.84%,2002年为l7.53%,20o3年为l6.94%。由于房价上涨。开发商获得了高额的回报,会进一步吸引更多的开发商进入,导致更多的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业,同时,开发商在获取项目后.都会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借人数倍于其白有资金的银行资金。房企对银行贷款的依存度越来越高,给银行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其一.房地产企业以银行贷款为主进行开发建设.等于将房地产风险完全转嫁到了银行身上。一旦房地产业发生逆转.银行随时面临危机。其二.一些开发商携银行贷款和预售房款潜逃,也给银行带来风险。其三,由于投入的自有资金少,开发商回笼资金的压力小,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将房价拉高牟取暴利,而高房价所暗含的风险一直是银行界所担忧的。
其次,对于银行来说,由于房价上涨较快,房地产项目利润较大,收益有保障,银行乐于为房地产企业贷款,而住房按揭贷款被商业银行视为风险较低的优质资产业务。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及按揭贷款在银行贷款中所占比重较大。我国的商业银行既为房地产开发商建房提供贷款,又为购房者提供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承担着来自开发商与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借款人的双重风险。
由于房价上涨过快,且存在大量炒房投机现象。我国的房地产泡沫已然产生.尤其在部分大城市房地产泡沫更加严重。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10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1.33亿平方米,同比增长l3.1%。房价不可能一直上涨,而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将不可避免地导致银行大量坏账产生,严重危害我国金融稳定。一旦房地产经济发生波动,企业的经营风险将转变为银行的信贷风险。
不仅如此.房地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发展具有严重依赖性,牵涉着数十种上游产业,比如从2004年开始,房地产就消耗了国内差不多一半的水泥和钢材。这意味着,除了目前银行已知的近四万亿房贷外,还有数十个相关行业为满足房地产膨胀所带来的硬性需求,扩大产能所进行的数目庞大的基础投资。这些基础投资很大程度也是来自银行的信贷,因此,房地产对银行业的影响进一步扩大。
(二)企业信用风险。
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造成的直接损失虽小,间接影响却不容低估。其中之一就是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次贷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全面放缓,在信用风险方面,目前各家银行涉及企业风险状况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体现:一是出口企业;二是中小企业。 在出口企业风险方面.我国的出口需求下降,纺织、钢铁等出口导向型企业以及周期性行业企业的盈利大幅下滑。人民币汇率升值、出口退税率下调以及经营成本上升是影响出口企业生存最主要的因素。出口企业关闭现象增多,私营企业出口受到较大冲击,部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步伐明显减缓,尤其对中小、民营、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影响较大。从目前来看,出El企业在银行信贷总量中占比不高,所形成的不良贷款占比较低,对银行信贷质量的总体影响有限.但2009年需密切关注2008年以来出口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出现的信贷风险有所上升这一问题。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值得关注。受经济增速回落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影响,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资金短缺的现象十分突出,加上受人民币升值、外部需求减少等因素影响,部分中小企业甚至会面临生存危机。目前,珠三角等地区不少出口导向型的纺织、服装、制鞋等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已停产或倒闭,所有这些导致不良贷款上升的风险加大。同时工业企业利润增幅下降也导致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累积。对于中小企业在今年普遍遭遇生存困境.中小企业受损给银行业带来的实际信用风险相对有限.因为它们历来不是中资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的放贷重点。中小企业的放款风险偏高,若银行主要从事中小企业放款,将有风险过于集中的问题。
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恶化和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企业经营面临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盈利水平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在一个经济增长下行周期内银行的信用风险将会增大。
(三)利率、汇率变化带来的市场风险。
尽管我国经济目前因人民币升值而承受着巨大的调整压力,但一旦人民币汇率急剧贬值,我们同样要蒙受严重冲击,特别是为了降低利息支出和取得额外汇兑收益而借人大量外币债务的企业。届时将陷入类似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财团的境地,我们对这些风险必须予以足够的关注。目前,商业银行代客境外投资的产品范围仅限于固定收益类产品,且不得投资BBB级以下的证券。但是.固定收益类产品对利率变动的敏感性较高。在利率变化比较大的情况下.市值变化也可能比较剧烈。
(四)流动性风险控制。
西方金融市场由于次贷危机深刻体验了流动性风险带来的教训,中国的金融业也受国外金融危机的波及。中小商业银行由于资本杠杆比率偏高、资产形式单一、变现能力较差、信贷资产质量低、流动性负债比例上升,流动性风险逐年加大。
(五)创新业务风险。
金融创新业务在拓展市场、提升利润的同时,也伴随着产生了新的风险。金融产品的创新在我国才刚刚起步,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国内金融市场、资本市场的金融产品及衍生品还非常匮乏,融资与交易手段非常单一,相关制度与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步阶段。但国外多次的金融风暴以及当前美国次债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再次提醒我们.金融创新在繁荣金融市场,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工具的同时,也极大地方便了投机行为,无限扩大了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为此,我们在加快金融创新的同时,应加强对风险的控制与管理,积极研究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
四、防范与控制商业银行风险
(一)树立风险防范与控制观念,提高风险管理意识。
次贷危机给中国银行业一个强烈的警示:金融机构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强调执行力度.其经营必须以规范审慎为原则。早在美次贷危机爆发前相当长一段时间.一些金融机构就发现了问题,但由于利益驱动,没有采取措施,关键还是风险防范和管理意识不够。要培养员工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在日常的监控中及时发现并避免风险。
(二)加强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次贷危机爆发的诱因是房地产信用市场泡沫的破灭。房地产抵押贷款作为信用产品,依赖的是有信用的人.依赖的是整个市场的信用体系。因此要加强我国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信用体系的建立,建立信用监管平台,降低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借鉴美国在信贷市场方面的结构性技术,加强风险过滤机制建设,建立健全征信系统.有效进行客户区分,并在此基础上研发结构化住房信贷产品,对我国商业银行控制风险大有裨益。
(三)必须不断优化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分散信用风险。
面对宏观调控,银行业应主动适应,及时调整策略,在宏观调控中寻求发展机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2008年宏观调控实行从紧政策,房地产业首当其冲。在当前房地产业迅猛发展、风险不断积聚的形势下,我国银行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占比过大,一旦市场形势出现逆转。各银行将不可避免地出现大量坏账。损失将极为惨重。各银行机构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尽快收回有可能出现风险的房地产贷款,尤其是资质、实力较弱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贷款,降低房地产贷款在信贷资产中的比例,以分散风险;对长期经营不善,对银行综合贡献度不高的房地产贷款要尽快回收,逐步退出这些企业;对长期欠账不还的房地产贷款要进行全面的清理检查;要重点支持资金实力较强、信用记录良好的客户,利用宏观调控的契机,积极做好房地产客户的结构调整。
商业银行应正确把握贷款投向,切实加大贷款封闭管理执行力度。以重点产品和优质客户为营销对象.实行差别化的产品准入、客户准人和区域准入策略,促进信贷结构的优化,强化风险控制力,进一步改善贷款质量。同时要强化大局观念,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建立与风险承受能力和管控能力相匹配的授信管理体制,防范房地产企业向银行转嫁风险,确保银行房地产金融业务稳定健康发展。
(四)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操作风险。
巴塞尔委员会在《关于操作风险管理的报告》中强调:内部控制是操作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绝大多数操作风险事件都是与内控漏洞或者与不符合内控程序有关。我国商业银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内控机制建设:完善科学、有效、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操作风险管理者可以制订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制度来进行防范。而且要改变过去内控制度重复与缺失并存局面,整合全行各业务部门的制度,形成全行科学、系统的内控制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我国商业银行中不乏制度执行不力、流于形式的先例,再好的制度不能严格执行也跟没有一样。因此,要建立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和科学的员工激励奖惩制度确保内控制度的严格执行;加强对基层行的监督.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银行管理链条的末端——基层营业网点的有效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基层分支机构负责人和重要岗位人员的监督,从源头上防范和控制操作风险损失事件的发生。
(五)积极防范市场风险。
重点做好汇率风险的防范工作.尽量分散币种结构.选择强势货币的投资标的,并充分利用期权、掉期和远期等衍生金融工具降低汇率风险;加强对国际经济形势的研究以及对各主要国家利率走势的判断,降低利率风险:认真做好交易对手选择、风险披露、资产保管、纠纷处置等工作.尽量事先准备好相关预案。
(六)关注流动性风险。
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措施,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存款结构和资金形势变化给流动性管理带来的影响,适当控制中长期贷款的增长。我国还应进一步建立健全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防止市场情况突然变化引起的流动性风险.在资产负债流动性的预测和分析、建立流动性风险的预警系统、优化储备资产结构等方面做好工作。
(七)建立有效监管体系。外部监管是风险管理的保障。
良好的法律环境和严格有效的监管体系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在这次美国次贷危机中,我们可以看到.美国金融体系中的多个环节都存在着监管缺失。这对我国金融监管者来说,是个重要警示。面对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我国在放松管制的同时必须加强金融监管。第一,扩大监管范围。第二,改革监管结构,将来时机成熟时必须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机构,并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商业银行金融危机论文范文二:浅谈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重大金融危机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操作风险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对近三十年来重大金融危机的分析,得出危机发生前的一些典型特征。在历次重大金融危机中,商业银行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面对危机,商业银行怎样更好地稳健经营是头等大事。通过重大金融危机带给我们的启示,使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过程中更加成熟,并提高商业银行抵御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突发性事件引发的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一、金融危机概述
所谓金融危机,是指起源于一国或一地区及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监管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金融制度混乱,主要表现为所有或绝大部分金融指标在短期内急剧的超周期变化,其结果是金融市场不能有效地提供资金向最佳投资机会转移的渠道,从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破坏。金融危机往往与金融风险不断累积但并未集中爆发的金融脆弱性紧密联系,二者通常被统称为金融不稳定。
从历次金融危机发生的表现形式看,可以将金融危机划分为四大类:货币危机、银行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混合型危机。
通常,货币危机是指对某种货币购买力或汇兑价值的投机性冲击导致货币币值的急剧下降,而当局为维护本币币值的行为又迅速地耗尽外储备。如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就是典型的货币危机。
银行危机是指实际或潜在的银行运行障碍或违约导致银行中止其负债的内部转换,储户对银行丧失信心从而发生挤提,银行最终破产倒闭或需要政府提供大量援助。20世纪9O年代中期的13本和东南亚危机中的各个国家就曾发生大批金融机构的经营困境和破产倒闭。
资本市场危机主要是指股票市场危机,表现为大量抛售股票,造成股票指数的急剧下跌,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的经济衰退就是从股票危机开始。
实际中的金融危机越来越表现为多种危机的混合形式,难以严格区分为哪一类,并且在不同类型之间不断演变。典型的混合型危机如日本的经济衰退和东南亚金融危机,都是货币危机、资本市场危机和银行危机互相交织在一起。
本文主要研究了近三十年来发生的重大金融危机,主要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1997年开始的亚洲金融危机和2007年开始的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一)2O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美国储贷协会危机
储贷协会危机是由市场风险引发,市场风险与信用风险交织在一起,导致银行危机的典型案例。美国储蓄贷款协会建立与20世纪30年代,当时正值经济大衰退时期,失业问题相当严重,许多人无力购买房屋,房贷储蓄协会便为解决此问题而成立,以互助方式互相周济。长久以来,储蓄贷款协会深入美国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一般民众主要的存款去处和借款来源,因此被誉为美国的社区银行。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在储蓄贷款协会的放款中,房屋贷款因金额较大,为减轻借款人的还款负担,故多为长期借款。另外,利率一般为固定贷款利率,储贷会以吸收的存款支持其长期贷款。但在利率自由化以后,市场利率大幅波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美元短期存款利率直线上升,而储贷会原有的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收益却仍然维持不变,结果许多储贷会账面利润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此外,2O世纪80年代末9O年代初,美国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房地产贷款的违约率由1988年的2.25猛增到1990年的6.54%,造成大量的不良资产,是储贷会本来就不平衡的资产——负债现金流雪上加霜。相当一部分的储贷会因丧失支付能力而破产倒闭,造成了严重的金融信心危机。之后,美国政府动用了1300~1800亿美元清理破产储贷会带来的遗留问题。
(二)亚洲金融危机
亚洲金融危机,又称亚洲金融风暴,是指1997年发源于泰国,之后进一步影响到临近亚洲国家,甚至全球货币、股票市场和其他资产价值的一场金融大危机。
危机首先在东南亚爆发并波及港台。自1997年初起,东南亚地区特别是泰国泰铢受国际投机者的攻击,泰铢不断走软,最终不得不放弃固定汇率制,造成泰铢狂跌。接着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三国货币也狂跌。与此同时,泰国、马来西亚、韩国、印尼与菲律宾短期资金大量进出。
随后危机蔓延至东北亚。从l0月底起韩元持续下跌,股市跌幅也超过40%。企业的大量倒闭使韩国银行呆账和坏账剧增,到期应偿还的外债却越来越多。东南亚和韩国的金融风暴很快刮到了日本,使原本就不景气的日本经济愈益恶化。
日本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在2O世纪80年代高速增长,但进入90年代,日本经济停滞、股价急跌、银行的不良债权膨胀,1997年又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北海道拓殖银行和山一证券相继倒闭,1998年长期信用银行和日本债券信用银行面临破产被收归国有。从1994年至2001年,日本共有18家银行经营失败,被重组或破产;与此同时,另有131家信用公司和26家信托银行经营失败、被重组或破产。在1992~2000年,政府向经营失败的银行注资1O兆日元,向并购破产金融机构的银行拨款13兆日元,回购不良资产4兆日元,累计出资27兆日元。
在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韩国亦发生了严重的银行业危机,大量银行破产或被并购,商业银行的数量有危机前的33家减到2001年的21家,减少了1/3还要多。
(三)美国次级贷款危机
次级抵押贷款指银行或贷款机构提供给那些信用等级或收入较低、无法达到普通信贷标准的客户的一种贷款。这种贷款通常不需要首付,只是利息会不断提高。
美国抵押贷款市场的“次级”及“优惠级”是以借款人的信用条件作为划分界限的。根据信用的高低,放贷机构对借款人区别对待,从而形成了两个层次的市场。信用低的人申请不到优惠贷款,只能在次级市场寻求贷款。两个层次的市场服务对象均为贷款购房者,但次级市场的贷款利率通常比优惠级抵押贷款高2%一3%。
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
在前几年美国住房市场高度繁荣时,次级抵押贷款市场迅速发展,甚至一些在通常情况下被认为不具备偿还能力的借款人也获得了购房贷款,这就为后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形成埋下了隐患。
在截至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去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
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伴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的出现,首先受到冲击的是一些从事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放贷机构。2008年年初以来,众多次级抵押贷款公司遭受严重损失,甚至被迫申请破产保护,其中包括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新世纪金融公司。同时,由于放贷机构通常还将次级抵押贷款合约打包成金融投资产品出售给投资基金等,因此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愈演愈烈,一些买入此类投资产品的美国和欧洲投资基金也受到重创。
更为严重的是,随着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扩大至其他金融领域,银行普遍选择提高贷款利率和减少贷款数量,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显出流动性不足危机。
二、危机发生前的典型特征
对各国危机前后经济金融运行的现实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历次危机发生前的一些典型特征,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一)经济持续多年高增长
以亚洲金融危机前的东南亚各国为例,泰国、韩国和菲律宾三国国民经济在1997年以前,已连续15年保持6%~8%的增长,其中1990~1995年,泰国GDP的平均增长率高达9.04%。
(二)外部资金大量流入
经济的持续高增长以及相应的政策因素吸引了外部资金的大量流入。然而,外部资金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一国经济发展融资、进一步推动经济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也使这些国家更容易受到反向资本流动的影响,尤其是在外部资金以流动性极强的短期债务和热钱为主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危机前的泰国,为吸引外资推动经济增长,也为了实现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宏伟计划,迅速实施了一系列吸引外资和推进金融自由化的措施,鼓励从国外以低成本借人美元,导致资金大量流入。1991~1996年,泰国等亚洲主要资本输入国年平均资本流人390亿美元,其中1996年达到770亿美元,1997年上半年仍有310亿,而到下半年已经变成资本流出54O亿美元。 (三)国内信贷快速增长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的情况下,各国又维持固定且相对较高的汇率,导致国内流动性明显增多,推动银行信贷快速增长。
1981~1997年的十七年间,韩国、泰国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国内信贷的实际平均增长率分别高达13%、17%和25%,特别是自由化措施使外币银行贷款的获得变得非常容易。
(四)普遍的过度投资
在外部资金大量流入和信贷快速增长的推动下,同时也是在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乐观预期下,危机前各国普遍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不但进一步吸引了外部资金的流入,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快速增长的对金融资产等虚拟经济的投资迅速推高了资产价格。1986~1995年,韩国、泰国以及印尼等国的投资占GDP平均比例分别高达33.9%、36.3%和32.6%,1996年更是达到40%以上,导致电子、汽车等一些关键工业部门以及房地产出现生产能力过剩。
(五)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快速上涨
尽管危机前各国宏观经济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如高增长、低通胀,但实际上,由于过于乐观的预期导致实际资本过度积聚,特别是大量资金转向投机性强的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形成金融、房地产泡沫。如日本,经济衰退前日经股价指数从1983年的8000多点起步,1986年即达16400点,年翻了一番,其后上涨速度进一步加快,1987年6月到达25000点,1989年底达~38900点的顶点。相应地,股票市值从1981年的81万亿日元剧增到1989年的527万亿日元,而同时期日本的GDP增长不到一倍,股票的市盈率已达到250倍的异常水平。土地总市值则由1981年不到GDP的一半上升至1990年相当于GDP的5倍,以至于当时有“卖掉东京的土地就可以买下整个美国”之说。
(六)贸易持续逆差并不断恶化
国内资产和商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以及不恰当地长期维持较高的本币汇率,危机前各国贸易状况不断恶化,逆差持续扩大,由此造成了对维持本币币值的信心丧失,同时对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忧虑,使得经济在外部冲击面前不堪一击。
(七)货币普遍被高估
此外,危机前各国还有一个最大的共同点,就是货币普遍被高估,维持了相对较高的汇率。如日本在“广场协议”的背景下,日元兑美元的汇价由1984年的251上升到1986年的160。泰国、墨西哥等国在危机前都选择了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导致本币逐渐被高估。在这种政策作用下,逐渐造成了上述系列问题的积累。
三、重大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启示
(一)增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意识
商业银行是一个国家金融和经济的核心,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稳定。从上述的重大金融危机事件看,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必须增强风险管理意识。特别是随着外国商业银行和我国商业银行相互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增加,我国商业银行在国际金融领域不断深入,尝试着开拓海外市场。面对充满机遇和挑战的国际金融市场,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应对风险的意识。我国不少商业银行在美国次级贷款危机中,都因投资了海外次级债券的投资失误而蒙受了损失,这给我国进军海外金融市场的其他商业银行起到了警示的作用。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配备专业的风险管理人员,这样才可以在激烈的全球金融市场竞争中拥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在各国监管机构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做好风险防范工作
商业银行以前在风险管理中只注重信用风险管理,而忽视了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鉴于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可能带来的巨大损失,商业银行业在关注信用风险的同时,必须将目光也投向其他两类风险的管理。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将三类风险同时纳入资本监管的统一框架是我国商业银行有效进行风险管理的必然选择。
(三)注重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手段来化解银行风险
在我国,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短存长贷”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就是将已投放的贷款进行证券化,提前回收流动性,防止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所引发的流动性风险。虽然单个住房抵押贷款由于提前还款等因素使其现金流量不确定,而对于一组住房抵押贷款组成的资产池而言,由于统计规律的作用,整个资产池的现金流呈现一定的稳定性。商业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将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组合成资产池,转人流动性较好的资本市场,而转出的资产也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上转出。这样,商业银行可加速将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面临的风险大大降低。
(四)针对美国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商业银行要全面清理损失。对所受影响做出全面预测,同时注重防范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
在我国,住房按揭贷款被认为是低风险的优质资产业务,成为了大力发展的主要业务。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对房贷申请人的把关较为严格,也没有像美国那样针对信用级别低的客户的次级贷款,从表面上看,我国住房按揭贷款的质量很有保障,但事实并非如此。首先,我国没有较为完整的个人信用记录和较为严格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尽管中国人民银行的个人征信数据库已经启用,但目前存在的个人住房贷款大都在之前发放,此外,个人征信系统处于起步阶段,不少地方还需要完善。其次,我国房地产价格在过去几年里涨幅显著,并非不存在泡沫。现在房价回调,不少地方就有断供事件发生。再次,美国从事按揭贷款的信贷公司的经营模式与我们大不相同。对它们来说,业务的扩张主要靠按揭证券化来支持,并不是靠吸收存款来发放贷款。因此,到危机发生时,信贷公司实际上只持有它们发放贷款的一小部分。尽管我国商业银行不发放次级贷款,但是假按揭贷款却实实在在存在。假按揭由于根本没有抵押的房产,其可能的损失率与美国次级贷款相比,只会有过之而无不及。
商业银行金融危机论文相关文章:
3.金融危机毕业论文
4.金融危机论文参考
5.有关金融危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