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类论文
从上个世纪末开始,网络金融逐渐成为金融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方便、快捷的特点随着网络及计算机的普及逐渐提升。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网络金融类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网络金融类论文篇1
试谈网络金融风险应对及防范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金融的高效性、实时性与金融安全性的冲突使得网络金融风险不断滋生,只有正视网络金融风险形成的一系列不良影响,形成能够防范网络金融风险的对策,才能不断遏制网络金融风险,助推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由此,本文从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分析入手,对网络金融风险的不良影响进行简要阐述,继而提出有助于网络金融风险应对的防范对策、举措。
关键词:网络金融;金融风险;应对与防范
一、网络金融风险的涵义、种类
(一)涵义。网络金融风险,顾名思义,主要是指,相关金融机构开展网络金融业务过程中形成的风险形式总称。网络金融是在互联网全面发展之后,金融行业与互联网技术不断结合下形成的产物。网络金融风险的形式很多,其中,操作金融风险、安全金融风险、技术金融风险、市场金融风险等都是较为重要的风险形式。
(二)具体种类
1、安全风险与技术风险。
就现阶段而言,网络金融的安全风险主要表现在计算机系统崩溃、病毒攻击、计算机磁盘破坏等内外因素。由于上述一系列因素的客观、广泛存在,使得网络金融安全风险一直都是制约网络金融发展的重要所在。其中,来自黑客群体的有意攻击,已经成为网络金融安全风险不断滋生的集中体现。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中衍生的技术风险,主要是伴随着支持网络金融发展的技术系统而客观存在的,任何开展网络金融的金融机构都需要选择一定的网络金融技术系统予以体现,然而,相关的金融技术系统难免存在技术缺陷或者系统漏洞,这都会引发技术风险,另外,我国各类网络金融机构的金融团队技术陈旧,系统更新不及时等一系列不良因素也能引起相应的技术风险。
2、市场风险与信誉风险。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中衍生的市场风险,主要是由网络金融机构与网络金融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很多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获取网络金融支持,一些网络金融客户利用信息不对称现象,将自己的信用情况进行“隐蔽”,结果使得相关的网络金融机构由于信息不对称原因,难以对这些金融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明确了解,以至于引发相应的网络金融风险。
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中衍生的信誉风险,会因为计算机系统崩溃等客观原因,员工操作等主观原因的广泛存在而引发,对于从事网络金融的金融机构来说,上述要素的存在,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服务在广大金融客户群体中的信心,从而形成相应的金融信誉风险。
二、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风险的不良影响
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风险的形式更具多元化,且具有更为明显的风险破坏性,相对而言,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成本更高。
(一)风险形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与传统金融不同,网络金融的交易范围更广,涉及技术更为高端,而网络金融风险受到网络金融高效性、广泛性、实时性的特点影响,其金融形式更具多元化特征。对于网络金融风险来说,其具体形式不仅包括:信誉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一般风险形式,也包括:技术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形式。网络金融风险形式更具多元化,意味着网络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会面临更加复杂的各类风险,也会在更大程度地对网络金融的具体发展形成不同的不良影响。
(二)破坏性更大。
网络金融的开展,是依托互联网的开放性实现的,互联网的日臻成熟不仅能够为网络金融的繁荣提供网络环境支持,而且也会对网络金融风险的滋生,形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不仅如此,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乃至无国界性,使得网络金融风险,甚至金融危机更具破坏性。总而言之,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风险的破坏性更大。
(三)防范成本更高。
以商业银行柜台业务为代表的传统金融主要以纸质货币结算形式为主,而传统金融风险一旦形成,则能够拥有一定的时间,进行必要的风险应对,其金融风险应对防范成本较低,与传统金融风险相比,网络金融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实时性、高效性鲜明优势,而网络金融风险同样具有相应的发展特点,在这样的情况下,相关网络金融机构发现已有的网络金融风险,却因为网络金融形式的实时性、高效性特点,为风险应对、风险防范举措的实施提高了解决难度,增加了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成本。
三、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对策
网络金融风险不断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特点,并且形成了一系列较为明显的不良影响,为此,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各类网络金融机构都要结合自身实际,提出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对策。
(一)加强基础建设。
加强网络金融基础建设,需要从加强团队基础建设、硬件基础建设角度入手,其一,从团队基础建设来看,很多网络金融风险的滋生,都源于相关金融机构人才的缺失上,所以,加强团队建设,实现专业人才素养的不断提升,为形成较为优秀的网络进入业务专业人才建设,提供多途径、全方位的发展基础保障。
从硬件基础建设来看,我国现有的计算机硬件系统普遍趋于陈旧,并不能更好地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更多的硬件保障,进而引发一系列金融风险,由此,相关政府部门、各类网络金融机构都需要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情形,推动现有计算机硬件系统的升级、更新,并积极形成核心技术生产保有优势,为网络金融业务的开展形成更为良好的硬件基础保障氛围。
(二)构建防范机制。
网络金融防范机制的形成、加强,是充分应对网络金融风险,保障网络金融业务不断有序、高效发展的关键举措。防范机制的具体实施,可以主要从强化防范职能、建设防范队伍、形成防范制度等几大方面入手,形成必要的防范脉络。其一,强化防范职能。网络金融风险贵在防范,所以,相关网络金融机构要重视金融防范职能的实施比例,将网络金融风险防范作为日常工作的常备部分予以保障性实施,其二,建设防范队伍。构建专业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团队,为实现金融防范工作开展形成必要的团队实施保障,其三,形成防范制度。各级政府部门,相关网络金融机构都要形成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制度,将所有的业务防范行为都置于不断完善的制度之下,并逐步形成“制度防范保障+人才防范保障+职能防范保障”的风险防范脉络。
(三)强化法制建设。
我国现有的法律现状,并不能完全适应网络金融业务具体开展,所以,各级立法机关要充分借鉴西方国家的法律建设情况,为我国现有的网络金融业务开展的安全性、便捷性,形成更具针对性地专有法律建设,不断填补、完善应有的网络金融风险防范方面的法律、法规。而不断强化网络金融法制建设的关键还在于,各级政府机构更要依托政府管理优势,促使不同地区的网络金融机构加强内部法制观念,将网络金融业务开展不仅满足、从属于中央、地区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下,更要依存于金融机构内部法制机制之下。
(四)形成全面信用制度。
我国网络金融业务在不断开展的过程中,由于信用制度的相对缺失,经常性地引发一系列潜在或者明显的金融风险,由此,在这一情况下,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必须要积极引导各类网络金融机构形成必要的信用制度。归纳而言,我国政府部门要引导网络金融机构效仿传统金融机构构建个人信用制度,并逐步实现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为我国各类金融机构的网络金融业务充分开展,尤其为网络金融风险防范形成必要的信用保障氛围。
四、结语
本文以“网络金融风险应对及防范”为主要研究主题,着重从网络金融风险的主要种类分析入手,对网络金融风险的不良影响进行简要阐述,继而提出网络金融风险应对防范对策。
参考文献:
[1] 黄剑.论我国网络金融的风险防控[D].西南财经大学,2014.
[2] 冯静生,陈晓丽.网络金融风险:我国的监管状况及完善对策[J].金融教学与研究,2009,01:41-44.
[3] 王立国,许爱萍,何平平.技术创新视角下网络金融风险的特点及合作监控模式构建[J].南京社会科学,2014,01:38-42.
网络金融类论文篇2
论网络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摘 要:近些年来,随着运用网络技术和金融业务的不断相结合,对金融市场起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2013年以来我国网络金融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阿里巴巴“余额宝”的广泛应用对金融行业有着重大的影响与冲击。网络金融的出现与发展无疑对我国的传统货币政策产生一些影响,对此本文将结合我国网络金融的现状,探讨网络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网络金融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影响为依据,来分析它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
关键词:网络金融;货币政策;货币乘数;电子货币
一、网络金融的内涵及其特征
网络金融是以网络技术为支撑,是网络技术与金融业务全面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有狭义与广义之分,从狭义上理解,网络金融是通过网络为媒介,以相关软件平台进行,进行网上银行、网络证券、网络保险及相关的金融业务操作;从广义上来讲,网络金融还包括与其相关业务操作的金融结构、金融市场、监管机构及网络安全方面[1]。
与传统金融相比较,网络金融具有以下新的特征:首先是虚拟化,主要体现在金融业务的虚拟化,服务机构的虚拟化等,像电子货币的出现使我们的实物货币逐渐虚拟化;其次是业务边界的模糊性,网络金融运用网络技术使运行成本大大降低,严重冲击着传统金融体系的银行、证券、保险等业务的分工,导致金融业务边界逐渐模糊;再次表现在开放性,网络金融突破在空间、时间、地域上的限制。网络金融有3A金融之称,即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提供任何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最后是运行的透明性,实现了透明度高的网络金融,为金融业务提供了信息方便。
二、网络金融对货币政策工具的影响效果
货币政策工具包括一般性工具、选择性工具和补充性的工具,由于选择性工具、补充性工具受网络金融的影响不大,在这里我们仅对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作分析。网络金融不断创新改变了金融市场的结构和货币供给需求,使它们处于相对复杂的状态,这就为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行调节时带来了困难。不确定性的增加,则对传导机制、传导时间和传导效果就不容易做出判断。
1、网络金融使法定存款准备金的调节效果降低
中央银行通过提高或降低商业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来调节金融市场中货币的供给量,但是近年来网络金融的蓬勃发展为投资者追求利益提供了更加广阔的投资空间,使资金借助网络金融的渠道从商业银行流向非金融机构与市场,因而避免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对它的约束,商业银行在金融市场的地位逐渐降低。究其原因:首先网络金融作为一个新型的金融体系内容存在,中央银行不能对其征收法定存款准备金,否则会缩小其在金融机构的利润空间,网络金融的发展会受到阻碍。如果我国对网络金融机构收取较高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国外不收取,这样国外的金融产品很快就会进入中国市场,削弱了本国的竞争力。再者网络金融所进行的金融业务交易中多是以中间业务为主,涉及到法定存款准备金的业务比较少。并且商业银行为了生存和发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会将一些传统的存贷业务转移到证券业务、中间业务等。这些都降低了中央银行想通过计提存款准备金来控制货币的供给,使商业银行作为传递导体的功能降低。
2、网络金融削弱了再贴现政策
在现实中,中央银行调整再贴现率来达到调节效果本身就不理想,原因是中央银行虽然在再贴现率上具有主动权,然而金融机构却具有选择是否贴现的主动权,如果贴现率比较高那么金融机构则会选择其他的方式融通资金。网络金融的出现使其交易成本降低、信息透明度高、不易受再贴现政策的约束,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得到资金需求。这样无疑削弱了金融机构在融资时对再贴现政策的依赖性,网络金融的出现降低了再贴现政策的传导效率,削弱了再贴现政策的作用效果。
3、网络金融对公开市场业务操作的影响
公开市场业务相对于其他两种货币政策工具是最灵活的。首先一方面伴随着网络金融产品的创新,流动性、盈利性又比较高且网络金融多进行的是中间业务,所以说金融机构可能会通过调控发行不需要交纳准备金的电子货币来抵消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影响的货币供应量;另一方面电子货币出现之后可能会使网络金融的金融产品业务逐步创新,例如电子货币的出现,可能会导致用来吸收存款准备金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出现,这些创新性的公开市场业务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中央银行通过吸收过多的流动性资产,基础货币减少影响货币乘数,反过来也会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使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削弱。
当然了网络金融虽然改变了金融资产的负债结构,但由于信息透明化、成本低等优点也加快了网络金融国际化和市场一体化,使信息传播速度更加快速,同时网络金融加强了货币当局公开市场业务的“告示效应”,使传统的信贷模式由原来单一从商业银行获得走向了多元化。比如在线P2P信贷模式的出现就为资金贷款提供了很好的来源。因此,在金融网络化的条件下,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变得尤为复杂其效果也是难以预料,是促进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还是削弱了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这就取决于金融机构与中央银行之间的动态博弈了,同时也会对我国的经济前景有一个预期。
三、结论
综上所述,网络金融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不是单方面的,在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水平的同时,对我国的货币传导、货币供给需求、货币政策工具都有强烈的冲击。不仅使货币层次与结构、流动性、盈利性发生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因而我国中央银行不得不对传统的货币政策作出反思进而调整。我国货币当局应当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来优化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完善货币政策体系,提高货币政策调节经济效应的效率。
首先要区分好货币供应的口径层次的划分,对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进行调整;其次在信贷方面要建立合理多元化的信贷传导渠道,使其伴随着金融市场进一步完善强化其利率传导机制和市场化进程;再者中央银行应增强信息透明度,是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降低,这样可以提高经济主体对市场多元化的重视程度,打破了传统模式的束缚使货币政策操作效率更高;最后是要积极探寻其他更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使其更好的让网络金融与货币政策体系相结合,共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晨.网络金融对我国中央银行职能的影响和对策[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S1)
[2] 唐平,郭巍.中国网络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分析[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3] 王琴,王海权.网络金融发展趋势研究[J].商业时代.2013(08)
[4] 叶翔,梁珊珊.银行同业业务发展及其对货币供给的影响[J].海南金融.2013(01)
[5] 杨力.试论金融全球化条件下的网络金融发展对货币政策的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7(03)
[6] 纪玉山,王倩.网络金融活动中的外部性及其引发的政策思考[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01)
[7] 商瑾.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2
[8] 江娅.金融政策与经济发展相关性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9] 彭涵祺,龙薇.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研究――以新兴网络金融公司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4(1):100-103.
[10] James A.Dorn,The Future of Money in the Information Age,the Cato Institute,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