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金融研究>

金融产品设计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金融产品指的是各种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公开交易或兑现的非实物资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产品设计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产品设计论文篇1

  试论复杂金融产品的设计方法

  [摘 要] 本文提出了金融产品为复杂非实体产品的概念,简要说明了复杂金融产品的设计过程和涉及的仿真技术。

  [关键词] 复杂金融产品 设计方法 仿真技术

  一、复杂非实体产品的定义

  根据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的观点,产品是市场上任何可以让人注意、获取、使用、或能够满足某种消费需求和欲望的东西。它既包括具有物质形态的产品实体,又包括非物质形态的利益。现代市场营销理论认为,产品可分成有形产品(实体产品)和无形产品(非实体产品)两类。

  现代产品具有客户需求复杂、产品组成复杂、产品技术复杂、制造过程复杂、项目管理复杂的特性,可称为复杂产品。

  现代金融服务业如保险、证券和银行等相关企业提供的产品一般也具有组成复杂、功能复杂和行为复杂的特性,但以服务契约形式而非实体形式,可以定义为复杂非实体产品。

  产品设计的最终目标是面对客户的选择性市场需求,将基于市场细分的需求概念转化为高质量或低风险的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持续变化的需求。复杂实体产品的设计要求产品是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基础上,要求以最快的上市时间、最好的质量、最低的成本、最好的服务、产品创新和最佳的环境保护。

  金融服务产品是非实体产品,其最重要的问题是产品的风险性。与实体产品的质量类似,控制产品的风险也就控制了产品的质量。复杂金融产品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其风险的复杂性,所以其设计和仿真方法也就具有复杂性。

  二、金融产品设计涉及的技术和设计过程

  1.金融产品设计涉及的技术。在实体产品的设计中,提出了生命周期的概念,其目的是研究产品的市场战略和设计,涉及的内容涵盖市场分析和设计开发。包含从产品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制造、销售、售后服务、直到产品报废回收的全过程。软件产品也不例外,软件生存周期涉及的内容也包括从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软件设计(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

  与复杂实体产品类似,复杂非实体产品的生命周期涵盖产品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售前服务、销售、售后服务和产品终止等阶段和相应指标。其管理技术也是为满足产品上述指标发展起来的。

  2.设计过程。金融业是百业之首,金融领域的产品涉及到银行、证券和保险等方面。需求分析是复杂金融产品设计的第一步。

  (1)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阶段要解决的问题,是让用户和金融机构共同明确将要开发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系统,其过程包括:

  ①详细听取客户的反映,确定产品需求,是需求获取的第一步;

  ②市场研究,包括市场规模调研,确定市场需求并听取分销渠道的反映;

  ③相关产品跟踪调查,确定产品的竞争力因素,是需求提炼的过程。

  (2)概要设计阶段。需求分析阶段以后,进行产品的概要设计。这一阶段有两项关键活动,即预测产品的风险和全面可行性分析。

  风险来自两个方面。首先是金融产品和服务本身所包含的风险,其次为控制和转移风险的方法。前者是从金融产品(服务)的风险需要出发,从产品交易双方进行分析。后者是分析如何控制、转移风险。

  (3)详细设计阶段。详细设计是制定完整详细项目计划、细化产品原型、定义产品详细特征、产品对系统和管理的影响以及代理培训方案。

  详细设计的主要内容是产品定价。产品定价是概要设计的继续,包括定价原则;定价前提的假设条件和经营管理成本对产品成本的定价三个方面。

  (4)销售和售后服务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业务的风险评估和控制。相当于软件生命周期中的维护阶段,其目的是使金融产品在整个生存周期内保证满足用户的需求和延长产品使用寿命。

  这一阶段中的业务监管过程是基于事后的经验。将既成事件作为历史或经验数据,建立监管模型,或对原有的模型做出调整,从而达到监管的目的。

  3.复杂金融产品设计的仿真技术。目前,仿真科学与技术在经历了上个世纪后50年的飞速发展后,已成功地应用于航空航天、信息、生物、材料、能源、先进制造等高新技术和工业、农业、商业、教育、军事、交通、经济、社会、医学、生命、娱乐、生活服务等众多领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科学计算和计算机仿真已经成为科学研究中除理论研究和科学实验以外的第三种方法。现在,建模与仿真技术和高性能计算技术相结合,正成为继理论研究和实验研究之后的第三种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方法。仿真技术毫无例外地可用于复杂金融产品设计中。

  (1)建模:仿真的意义在于模型的有效性,因此用仿真的方法来研究复杂系统,首要问题是对研究的目标对象建立合理的仿真模型,即建模,它是仿真中最基本的工作,数学模型的建立必须有数学知识的支持。将研究对象符号化、公式化,形成理想化的数学方程式或具体的计算公式,然后在数学语言的规范内进行逻辑推导、运算、演算和量的分析,形成数学模型,从而对研究对象形成数学解释和预测。其次,各类仿真算法也需要数学方法作为基础。

  因此,仿真科学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数学模型和数学工具,特别是复杂产品的仿真,更依赖于PETRI网络,神经网络,混沌理论,模糊理论等新的数学理论。随着数学的发展,能够更好地为仿真所用,强有力支持仿真科学与技术。

  模型的建立还依赖于丰富的数据资源,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DW)的方法就为建模和仿真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环境。我国金融企业经过10多年的信息化建设,建立并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资源,基于数据仓库的建模和仿真是一个个值得注意的研究领域。

  (2)选择合理的仿真算法:犹如算法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核心一样,仿真算法同样是仿真过程的关键。以金融领域为例,现代金融工程的技术内容主要是基于信息系统的分析和综合对象的建模和仿真分析,其方法在股票、期权、外汇和期货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对非实体产品具有风险的复杂不确定性的特点,用确定性方法给出近似解十分困难。擅长对随机问题进行仿真的MonteCarlo方法,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一种特殊数值方法

  (3)仿真优化:分析金融产品的数学模型的性质可知,在同一个问题中经常会出现非线性、不确定性和最优化问题。因此,优化的核心问题也是最大限度地降低产品的风险,优化风险结构,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涌现了各类仿真优化理论和算法。例如,模拟自然界进化过程的进化算法、遗传算法和蚁群优化算法都已成为解决复杂优化问题的重要方法。

  参考文献:

  [1]欧 松:复杂金融产品设计与仿真技术综述与展望[J].系统仿真学报,2005.12

  [2]顾 浩 胡乃静 董建寅:银行计算机系统[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0

  金融产品设计论文篇2

  航运金融衍生品的产品设计比较研究

  【摘要】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以及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加快发展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交易”已经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写入国务院对于上海市发展的战略规划当中。本文通过研究国际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发展历程,分析比较各地区、各阶段市场中航运金融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和市场活跃程度,发现了一定的产品设计规律,为我国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引。

  【关键词】航运金融 运价衍生品 产品设计

  2009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明确指出:“丰富航运金融产品,加快开发航运运价指数衍生品,为我国航运企业控制船运风险创造条件。”在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和上海自贸区改革试验工作稳步推进的背景下,上海的航运业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关工作也在不断取得新的进展:2011年6月28日,基于SCFI指数的类期货合约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交易产品由上海航运运价交易公司(SSEFC)推出,作为我国第一支航运金融衍生品填补了市场空白。随后在2011年12月7日,基于CBCFI的另一运价指数期货产品也挂牌交易。自此,中国的航运运价指数期货市场从无到有,初步建立起来了,形成了“两个系列、四种产品”的格局。

  在此背景下,回顾国际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历程,对比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航运金融衍生品的产品设计和市场特征,进而为我国发展航运金融衍生品,促进航运企业风险管理和运营水平提升,争取航运金融国际定价权等,具有重要现实和战略意义。

  自1985年世界上第一支航运金融衍生品推出以来,经过市场不断地发展、创新,各种新的航运运价衍生品相继问世,逐步形成了以航运运价指数期货、远期运价协议和航运运价期权三种产品为代表的航运金融衍生品体系。

  一、航运运价指数期货

  世界上第一支航运金融衍生品是波罗的海运价指数期货(BIFFEX),它是由伦敦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Baltic Exchange)于1985年推出的,建立之初其合约标的为波罗的海海运运价指数(Baltic Freight Index,BFI),交易场所为专门设立的波罗的海国际运价期货交易所。

  作为第一支航运金融衍生品,BIFFEX期货合约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市场交易量迅速增加,在1988年达到历史最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缺陷也逐渐被人们所意识到,比如市场风险高、产品流动性低、指数同市场的相关性不够等。此外,BIFFEX期货合约是历史上首次出现的航运金融衍生品,大部分航运市场参与者对衍生品市场比较陌生,限制了其参与该市场的意愿和能力。因此1989年之后,其合约成交量开始下降,虽然后来又有所回升,但颓势不可挽回。此外,远期运价协议(FFA)等新的航运金融衍生品对于BIFFEX期货合约也产生了较大冲击,最终于2002年4月停止交易,退出了历史舞台。

  2011年6月28日,上海航运运价交易公司推出了基于SCFI指数的类期货合约——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交易产品,作为我国第一支航运金融衍生品填补了市场空白。随后在2011年12月7日,基于CBCFI指数的中国沿海煤炭运价指数交易产品上市。自此,中国的航运运价指数期货市场从无到有,形成了“两个系列、四种产品”的格局,走在了市场创新的前列。

  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交易一经推出,其交易活跃程度就超过了位于伦敦的集装箱海运衍生产品协会2010年起所推行的CFSA产品,单边成交量达50余万手,日均单边交易量约3万手,日均持仓量约3.6万手,在保证交易平台流动性的同时形成了对冲航运运价风险的有效机制。截止2013年3月,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交易额度达2000亿人民币(321亿美元)。

  二、远期运价协议(FFA)

  远期运价协议(Freight Forward Agreement,FFA)是指交易双方就未来的运费价格达成协议,从而实现锁定远期价格的目的。在约定的到期日来临时,合约双方根据协议价格和当时的运费现货(价格指数)进行轧差结算。其合约标的航线可以是单一航线或者一揽子航线,对于干散货海运来讲,是波罗的海运费指数;对于油轮来讲,还有普氏油轮运费指数。OTC市场是FFA进行交易的主要场所(也有场内交易),而结算条款常以被多家结算所采用的FFA经纪人协会标准合约为基础敲定。

  FFA的概念是由航运巨头克拉克松于1991年首次提出。次年,欧洲著名船运公司Burwain和Bocimar签订了第一份协议,令FFA正式诞生。FFA市场在2000年约产生交易1600笔,交易金额达30亿美元,并保持着稳定增长的趋势。2005年以后,由于越来越多航运巨头和金融机构加入该市场,FFA实现了交易量和交易额的高速增长,使FFA市场真正发展起来。

  2006年,FFA成交和市场参与度均创历史新高——交易量量达到165万笔,交易额约570亿美元。其中,场外交易的种类包括:所有干货以及湿货的特定航线FFA、一篮子运费指数FFA、天然气运输FFA、集装箱运输FFA以及集装箱远期掉期协议(CFSA)。除此之外,FFA也可以在交易所内挂牌,进行场内交易,这一类型主要是指IMAREX上市的标准合约。由于这一类型FFA的结算必须在交易所内进行,因而该类合约又事实上成为一种航运运价指数期货合约。

  三、航运运价期权

  航运运价期权合约最早出现于1991,以BIFFEX为基础,采用了欧式期权的形式,在伦敦国际金融期货和期权交易所(LIFFE)开创了第一单交易。但由于BIFFEX的日渐式微,该航运运价期权并没有发展起来,最终于2002年4月和BIFFEX期货合约一起停止交易。

  2004年,全球经济迎来了景气周期,航运运价的巨幅波动也造就了FFA交易的大发展。在此背景下,航运交易所借机推出了运价期权产品,为市场参与者提供更多的航运金融工具。2005年6月1日,以当时最具流动性的以湿货远期TD3和TC2为标的的认购和认沽亚式期权由IMAREX与NOS Clearing ASA联合推出。次年4月,根据巴拿马型船运费价格波动幅度经常出现60%的情况,IMAREX又推出了第一个针对巴拿马级货船、以BDI PM 4 TC为基础的干散货期权合约。

  航运运价期权的交易与FFA有密切联系。在进行运价期权交易时,作为期权标的FFA以及到期日是应当最先敲定的,然后由交易双方进行谈判决定期权费用。目前,航运运价期权的交易额以IMAREX为最大,在市场中占有领导地位。针对干散货海运市场和油轮运输市场的运价期权是IMAREX推出产品的主要方向,并未涉及其他类型的运价期权。

  四、结论

  本文从航运金融衍生品的合约类型角度,分别对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航运金融衍生品进行分析和比较。其中,航运运价指数期货出现最早,但目前在国际航运衍生品市场中应用范围最广、占比最高的却是远期运价协议(FFA)。一般而言,航运运价指数期货是标准化的合约,在场内进行交易,而FFA和航运运价期权兼具场内和场外交易,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市场参与者的需求。当FFA被设计为标准化的合约在场内进行交易时,该合约事实上就变成了一种航运运价指数期货。由此可见,即使是分属于不同合约类型的航运金融衍生品,其之间的界限也并不是绝对的,相互转化、相互渗透以适应市场需要,是未来航运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Goulas L,Skiadopoulos G.Are freight futures markets efficient?Evidence from IMAREX[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orecasting,2012,28(3):644-59.

  [2]Kavussanos MG,Visvikis ID.Market interactions in returns and volatilities between spot and forward shipping freight markets[J].Journal of Banking & Finance,2004,28(8):2015-49.

  [3]蒋惠园,王晚香.航运市场运费套期保值方法探讨[J].中国航海,2003,2:013.

  [4]宋军,李锐.推出SCFI指数期货的构想[J].世界海运,2011,34(9):38-40.

  金融毕业论文篇3

  试谈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的影响

  一、农村经济受到农村金融影响的作用机制

  (一)农村经济增长受到农村金融规模的影响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大陆的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其和农村经济本身做具备的“特色”关系颇为密切。利润率低、周期长的农村经济往往难以有效地对外部资金产生吸引作用,而借助于农村经济所产生的“自身积累”作用,其必然会陷入规模小、速度慢的桎梏,难以真正改善农村经济基础设施。中国大陆的农村经济资金需求和其金融规模间“缺口”颇为巨大,难以形成足够的农村经济主体层面金融支持,其金融服务组织数量明显不够,其信贷资金中可持续者更是有限,对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造成了严重制约。长期没有得到改善的经济“城乡二元化”这一结构造成了这种状况长期发展以至于进一步恶化,城市地区大量“吸引” 农村资金,后者的规模也一直处于萎缩状态。如何填补其中“资金缺口”便成为了政府方面必须面对的一个难题所在,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如今的财政支持已经是“杯水车薪”,如何对农村资金缺口加以解决的最重要步骤依旧在于对市场力量加以仰仗。

  (二)农村经济增长受到农村金融效率的影响

  所谓“金融效率”,指的是金融机构借助于资金做体现出的服务提供质量、速度之类的情况。在中国大陆的农村地区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途径和金融机构都显得很少,缺乏应有的资金流动性,要打算将农村金融资金(一般是有限的)体现出更大作用,首要的任务就在于令其高效运转,如此便可以将“绝对”的农村经济的资金需求量加以降低,从而对金融资金短缺这一农村经济压力予以缓解。从提升效率这一层面来处理农村金融资金使用的活动,首要的活动在于对调剂和配置资金活动予以合理化,以此来对金融资金存贷比率加以提升。在农村经济向前发展的过程中,愈发众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对各种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做出了探索和尝试,借助于金融方面的一系列创新来提供新金融服务给农村经济,以此来进一步“活跃化”农村金融市场。

  二、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发展情况

  (一)农村金融规模与农村经济发展

  1.农村金融资金流入。中国大陆的农村居民收入的“绝对量”依旧处于较小的程度上,故而农村金融机构也难以获得应有规模的吸收存款数,绝大部分农村收入都被用做养老、消费等居民活动层面,以至于农村金融资金中极少能够真正用于投资。

  2.农村金融资金流出。在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化”这一经济结构背景之下,城市经济效益远远高于农村经济效益,而资金在收益层面表现出的“自低向高”流向趋势自不言而喻,农村金融资金以各种形式流向城市这一状况,造成了先前本来就不多的农村金融资金变得进一步受限――这也造成了农村金融规模难以更大贡献于农村经济的一个主要的原因。

  在这一情况之下,经济发展往往难以“感受”到来自农村金融的促进作用,而后者却是在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之下逐步“缓慢前行”,这一状况主要的实现机制在于借助于通过增加农村经济总量这一形式对资金总量中可支配处于农村经济主体中这一途径而获得实现――即并未真正逆转“农村资金外流”这一问题。

  (二)农村金融效用与农村经济发展

  农村经济实际上并未获得来自于农村金融效率的推动,而农村金融效率同时也没有有效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就提升金融效率这一层面而言,其实际上可以定位为“质的变化”――金融服务质量有必要充分借助于量的积累方可体现出其作用,后者则是受益于不断壮大的农村金融规模。中国大陆的农村金融在目前依旧位处“量的积累”这一发展阶段,金融效率仍然“不敢恭维”,其主要体现为缺乏应有的创新性、规范性。农村金融效率没有获得来自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最终原因在于除了资金储量增大之外,农村经济对金融机构没有别的吸引力,金融机构往往只关注农村金融资金的吸收,而并非寻求“根本性”转变,而很大程度上农村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在于政府投入和关注的程度,故而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彼此间的“互动机制”尚未真正形成。

  三、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金融主体的多样化

  要对农村金融方面的诸多市场主体加以进一步丰富,促进不同形式银行的“共同发展”:

  农村合作金融这一方面的主要“成分”在于农村信用合作社,其设置的总之在于“服务农村”,其对农村金融发展这一层面的促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故而其有必要对“合作制模式”予以继续发挥,形成促进农村经济、适应农村金融的“新路”,借助于控制金融风险、业务规范化之类来“扮演”农村金融发展核心这一“角色”。

  中国大陆的商业银行特点在于经营效率高、资金规模大,其有着重要的提升农村金融方面作用,然而其重点在于城市方面,尤其是农村营业网点被国有银行大规模撤并之后,农村经济的发展受到商业银行的各方面作用则进一步受限,然而在农村经济崛起这一过程中,作为商业银行有必要对其战略予以随机的调整,找出其中的“优质项目”所在,找出新的利润增长点于农村经济产业化这一层面――如农产品生产基地、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之类方面的发展空间便是不小。

  农业政策性银行方面,由于其很久以来一直位置“被动”,骑兵卫真正展示出其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诸方面促进作用,有必要对新的措施加以研究制定,提升农村公共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在其工作过程中兼顾“效益性”和“政策性”并将之作为工作重心所在。农村地区长期存在各种形式的农村民间金融,以至于其都成为了重要的农村金融组成部分,针对风险大、不规范之类农村民间金融中的问题,有必要一国家层面的监管、立法之类办法来对民间借贷之类农民经济行为加以规范,制度化、规范化农村民间金融。总而言之,要“多元化”农村金融主体并将相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予以进一步丰富,对农村金融组织加以“新型化发展”,对创新性金融产品加以提供,对准入农村金融市场的相应范围加以逐步放宽,尤其对农村互助资金组、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之类加以鼓励和发展。

  (二)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

  提升农村金融效率这一活动可以称得上农村金融发展方面的“根本所在”,而提升其这一活动又要借助于创新、改革等方面活动。而这一方面的活动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产品”、“服务”两大类。在此方面必须提高服务效率、创新服务方式、增强服务质量、转变服务理念。还要基于当地经济发展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设置相应的金融产品来提供资金支持给农民的创业活动。如可以中小企业(县域)的信用和循环贷款、简式快速农村中小企业贷款、联保(农村商户)贷款之类,有效地对乡镇企业解决其所面临的“融资瓶颈”。

  (三)培育和完善农村金融市场

  众所周知,金融活动一直以金融市场作为活动开展之所,农村金融市场建设活动主要来源于四个“切入点”:

  首先,对利率市场化建设予以相应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有助于对资金风险补偿借助于利率来加以体现,有效地对农村金融机构所体现出的贷款资金的“高成本”加以弥补。

  其次,对农村资本市场加以培育。作为农村资本市场,有必要将自身的发展方向定位为“地区性资本市场”,形成各种形式的“区域性金融交易”活动区域,推出农业企业、建设等方面的债券,引进各种相应资金。鼓励一些经济主体中优秀者“走出去”,吸引当地经济的一系列“外部资金”。

  再次,对农业担保中介体系加以完善。政府部门应利用出资增强农业经济主体的风险承受能力,同时逐步完善“三权抵押”制度,发展地区金融中介服务组织。

  最后,加快农村金融保险服务,尤其是促进商业性保险服务、政策性金融服务的融合,发展农村互助合作保险业务,增强农村经济主体的风险抵御能力。


猜你喜欢:

1.金融的论文免费范例

2.金融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3.金融产品论文

4.关于产品设计的毕业论文范文

5.产品设计毕业论文范文

金融产品设计论文

金融产品指的是各种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公开交易或兑现的非实物资产。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金融产品设计论文的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金融产品设计论文篇1 试论复杂金融产品的设计方法 [摘 要] 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864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