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论文大全>毕业论文>金融证券论文>金融研究>

关于货运金融危机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金融危机指的是金融资产或金融机构或金融市场的危机,具体表现为金融资产价格大幅下跌或金融机构倒闭或濒临倒闭或某个金融市场如股市或债市暴跌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带来的关于关于货运金融危机论文的范文,欢迎阅读!

  关于货运金融危机论文篇一

  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思考

  摘要:随着金融危机的持续,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速缓慢,受此影响,在高职院校中,作为培养国际货运代理人才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下降。该类专业在面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就业压力与困难时,更应该正确定位,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毕业生。本文将对高职院校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如何解决毕业生困境问题进行探究。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毕业生就业 金融危机

  2007 年底以来,美国次贷危机爆发,逐步演变为金融危机并向国外扩散。特别是 2008 年 9 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形势急剧变化,迅速演变成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并加速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全球性经济衰退的风险越来越大。中国作为一个正在积极融入世界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国家,自然也无法置身度外。受金融危机影响,我国的出口也受到生产成本升高、出口企业融资困难与融资成本上升、出口政策调整不确定性、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出口将受到极大影响,从而使本来趋紧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尤其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毕业生更是雪上加箱。

  一、就业形势严峻原因分析

  (一)、金融危机冲击我国外贸出口企业

  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外向型企业形成了重大冲击,这些企业面对国际市场,靠外国的定单以销定产,没有了定单,不能通过市场顺利实现资金回笼,产供销链条必会中断不能维系再生产,企业纷纷倒闭,企业职工只有纷纷离岗。有关调查显示,2008年以来,有近7万家出口型中小企业倒闭。对外贸、进出口企业造成巨大影响,外贸、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类学生就业因此受阻。

  (二)、校企合作的机会减少

  企业效益下滑,校企合作与学生实习等工作困难重重,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学校必须要同企业加强合作,为学生提供一定岗位实习时间,共同培养学生岗位工作技能。在经济形势大好的情况下,各高职院校通过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为企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务赢得企业的支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自金融危机以来,绝大多数企业都遇到了困难,经济效益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合作企业的积极性跌到了低谷,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顶岗实习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

  (三)、报关与国际货运高职毕业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1 、择业过程中心理素质差。择业过程是一个激烈的竞争过程, 而很多高职生由于心理素质的原因, 害怕竞争、不善于竞争, 使自己在择业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

  2、就业心理准备不足,自我角色转不及时。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80%以上的高职毕业生不能及时完成角色转换,自我认识不够准确。对自己充分的了解,是求职者进行职业规划的依据与前提,而高职生在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时, 往往很少能真正做到全面了解自己。

  3、职业能力不足,知识结构相对单一。高职生在就业时表现出的职业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健全、专业知识不扎实、综合技能水平不高、缺乏一专多能的水平等方面。随着社会就业竞争压力的日益加剧,要求高职生知识结构应该是动态的、可变的,可根据社会需要进行定向调整,以保持知识结构的弹性。

  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就业寒冬”的对策

  (一)、政府推行、强化积极的就业政策,促进就业需求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的出口企业、国际货运代理企业更好发展,更多吸纳就业,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改善创业环境,同时强化创业培训,加强创业服务,提高创业的稳定性,为劳动者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

  (二)、社会要观念与时俱进,服务实在周到

  我国社会对高职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必须彻底摆脱长期以来固存于人们头脑中的人分五等、官分九级等封建思想的束缚,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形成行行出人才的社会意识,同时实实在在地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服务。

  (三)、学校实现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

  1、以职业岗位能力需要为导向确定培养目标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报关和国际货运专业知识,熟悉国际货运代理和进出口报关、报检流程,有较强的报关业务和国际货运业务综合能力,可从事报关、报检、国际货运代理、现代物流等相关国际贸易业务的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

  2、以能力培养为中心构建教学体系

  首先,注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将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学生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学生的职业能力;其次,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工作中的职业岗位群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需求为核心,遵循“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的原则,兼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来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四)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学生加强自身调整

  1、调整自己的期望值,眼光不要过高

  金融风暴影响最大的就是外贸类相关专业的就业,该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想一毕业就踏上理想的就业岗位可以说是难上加难。而面对危机,第一位的是生存,第二位的才是发展,只能先保证了当下的基本生活,才有转为危机、向前发展的可能。因此,调整期望值,放低眼光,不是对自己未来的不负责,而恰恰是对现实问题的充分考虑;而且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如果自己期望值太高,频繁碰壁后,心情和自信都会处于低谷。

  2、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首先要提高英语水平,英语水平的高低是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入行的重要因素。在招聘计划减少的同时,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是越来越高。其次增加操作经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不仅能掌握学科知识,还要有实践经验和操作能力。懂得国内外贸易法则和操作惯例,从业经验丰富是获取岗位的关键。最后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相比其它高科技行业的高学历特点,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具有不重学历重证书的特点。无疑考证会增加就业竞争砝码。如果毕业生求职前考取各类证书,会对自己就业有所帮助。

  3、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讲求人格,有责任心,有较强的社交涉外能力,反应灵敏,语言表达能力强,积极进取,诚实守信具有基本学科理论及相关的金融、法律知识,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和合作办事能力,善于收集信息,熟悉有关国家的地理、历史、政策、风土人情、消费水平以及有关出口方面的条例和规定等情况。

  总之,作为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大学生,要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在学好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基础上,尽可能多地涉猎各学科知识。另外,要加强涉及法律、规章制度的学习,深入了解国际文化的现状与历史渊源,了解国际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惯例要求,加强外语、计算机能力的学习,将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国际型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高职)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高职研究(上旬刊).2006

  [2]李家华主编.打开求职就业之门序言[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 2008

  [3]莫运国 1多途径加强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 [ J ]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8

  [4王守涌. 金融危机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关于货运金融危机论文篇二

  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

  一、金融危机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影响

  1.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从贸易结构角度看,金融危机对于加工贸易影响最大。一方面,加工贸易属劳动密集产业,往往是“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一种贸易方式,一般来讲,加工贸易产业链相对较短,加工企业所获得的利润微薄,企业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获取利润,一旦发生危机,企业往往缩减生产规模,甚至是“关门走人”;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为了转嫁危机,美国通过美元贬值迫使人民币持续升值,致使出口商品遭受汇率损失,大幅降低低值加工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我国连续7年,加工贸易占总出口贸易额的近50%,因此,危机发生后,重创我国出口贸易。不少企业在金融危机过后,原有的加工企业不再回来,地区不得不承受由此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结构变化的风险。从社会产业升级的角度,几次危机的经验表明,危中有机,危机的过程也是淘汰落后产能和粗放型产业的一个优化过程。一些国家和地区在危机后,往往吸取教训,进而推动产业由传统的制造向创造,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2.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在本国经济困难的情况下,各国从自身利益出发,必然会通过各种形式的限制措施来保护本国的产业,金融危机往往成为发达国家掀起贸易保护的借口,反倾销、反补贴、技术贸易壁垒等传统与新型贸易保护措施成为贸易战争的盾牌。对于以出口为导向的新兴经济体打击沉重。贸易保护最易引起连锁反应,制裁与反制裁使贸易保护愈演愈烈。据商务部数据,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出口产品遭遇技术贸易壁垒呈现增长态势。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环比增长分别是72.7%、15.4%和8.9%。2012年前三季度,中国出口产品遭遇国外贸易救济调查55起,增长38%,涉案金额243亿美元,增长近8倍。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又进一步加剧了危机。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主要经济贸易指标波动情况比较

  金融危机的爆发原因有多个方面,每一次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原因又有很大差别,但是,危机爆发前,总有一些经济指标的波动总会体现基本的经济规律。本文选取了GDP增长率、进出口贸易增速这两项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四次危机爆发前5年各国的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代表危机爆发年份。可以看到四次危机中,大部分国家危机前3~4年贸易指数都发生了较大幅度的变动,特别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前1年,泰国进出口贸易指数大幅缩减近40点。而日本和中国在危机爆发前4年进出口贸易指数便开始下行,到危机爆发前,指数缩减近20点。仅有美国1929年和2007年金融危机中进出口贸易指数基本保持平稳。通过上述分析可见,每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进出口贸易指数必然呈现下降趋势,而由于美国经济和出口结构完善,其市场调节能力和应对金融经济环境变化的功能较强,危机爆发前进出口贸易变化幅度有限。

  2.GDP增长指数变化情况比较

  四次金融危机爆发前各国GDP增长的指数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金融危机爆发前1~2年开始,各国GDP增长的指数大幅变化,日本下跌近20点,而泰国跌幅近40点。综合可见,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要组成部分的GDP增长指数几乎与进出口贸易指数变化同步,危机发生前即呈现出明显的、连续性的下降趋势。而美国1929年大萧条和2007年金融危机发生前,其GDP增长指数十分平滑,受其国家整体经济结构影响,美国综合经济能力和经济自身调节功能使其受到危机影响有限,其经济领域抵抗危机能力强于其他国家。

  三、金融危机爆发后主要经济贸易指标恢复时间比较

  1.进出口贸易指数波动及恢复情况比较

  金融危机发生后进出口贸易指数(T=100)注:横坐标T代表危机爆发年份,1、2、3、4、5分别代表危机爆发后1年、2年、3年、4年、5年。资料来源:WTO网站和各国国家统计局网站。图4金融危机发生后进出口贸易恢复情况图3和图4反映了金融危机爆发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进出口贸易的恢复情况。金融危机发生后进出口贸易指数显示,危机爆发后1~2年时间里,进出口贸易增长急剧下滑,泰国在1997年、美国在1929年,美国与中国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贸易指数反映强烈,1年时间进出口贸易指数下跌20~40点,特别是美国进出口贸易从此步入下降通道,几乎用了10年多的时间才得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与此相近的是,1989~1996年,泰国年平均出口额增长率为17.1%。尽管泰国在1997年金融危机后2年进出口贸易实现了恢复和小幅增长,但接下来的2年中出现了二次下探,直到危机发生6年后才得以恢复。中国在2007年金融危机中,进出口贸易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部分地区加工贸易遭到了近乎摧毁性的打击,到2009年底,中国进出口贸易才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复苏迹象。由此可见,金融危机对各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巨大,特别是,把危机前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叠加,基本可以得出金融危机与进出口贸易的正相关关系,即危机越重、持续时间越长,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越大。

  2.GDP波动及恢复情况比较

  反映了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GDP增长指数的波动情况,可以看出,危机发生使各国GDP的增长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危机发生2~3年后,影响更为明显。图6反映了各国危机后GDP恢复的情况,日本1992、泰国1997和美国2007年金融危机后的GDP恢复时间分别为1年、4年和2年,而美国1929年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的GDP才得以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整个时间超过了10年。综合以上分析,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的影响是全面的,其中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较大,它还影响到房地产、金融、证券、工业、商业等几乎每一个经济领域,最终这些因素全面的反映到GDP增长指数上。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分析百年来四次主要金融危机发生前后GDP增速、进出口贸易增速等直接反应贸易情况的主要经济指标波动情况,并进行了相关比较研究,历史经验给我们如下启示:

  1.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存在直接而显著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对四次金融危机的对比发现,尽管程度不同,但危机发生前后临近年份,进出口贸易都会出现显著的波动,因此,进出口贸易指数的持续波动是危机发生的主要信号。危机发生后,特别之后的1~2年,各国出口贸易都出现大幅下滑。而进出口贸易的恢复时间也至少需要2年以上,有些国家甚至还会陷入二次危机过程,进出口贸易指数反复波动。同时,在危机持续过程中,各国贸易保护和贸易争端加剧,进一步加速了出口贸易的下滑速度,特别是对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危机对出口影响更大。因而,防止和有效应对金融危机,优化贸易结构是重要途径。

  2.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巨大的传导效应

  金融危机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仅在贸易本身,它还据此把影响传导扩展到与贸易相关的金融、商业、实体经济、就业等领域,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较为直接的体现为GDP增速的放缓甚至是下滑,而在实体经济领域,出口下滑导致了大量的靠代工生产的工厂倒闭停业,工人失业,原材料、机械设备,以至于工厂集中地区的商业都由此受到冲击,这种传导效应使得整个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3.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必须转变经济贸易结构

  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必须调整产业结构,甩掉纯粹“加工贸易”的帽子,提升技术密集产品出口比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同时,要充分发挥“三驾马车”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特别是要摆脱对出口拉动的过度依赖,调动国内需求,扩大国内消费对于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比较中,我们也发现,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成熟,特别是发达国家的贸易结构更加合理,其受金融危机影响有限,并且在危机后复苏进程更快。而以出口贸易为主的新兴经济体则受危机影响较大,其复苏进程也更为缓慢。

2721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