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英语论文 > 语言文化 >

从文化角度简析英汉动物词汇的内涵(2)

时间: 汤月华1 分享

三、相同的动物词汇.不同的文化内涵
语言中的词汇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差异。由于受历史、习俗、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等诸方面文化因素的影响,中英两种语言赋予动物词汇以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例如:中国生产的“山羊”牌闹钟曾出口到英国,但很滞销,原因不是质量问题,也不是价格问题,而在于商标的用词上,用的是“Goat ”。“山羊”在汉语中蕴含“博学之人”的意思,而在英语中" Goat”含有“好色的、不正经的男子”的文化内涵,英国人当然不愿意使用。
常言道:哪个猫儿不吃腥。在汉语中还有一些关于猫的成语,如:猫鼠同眠、猫鼠同乳、猫鼠同处,这三个成语都指猫和老鼠同在一起。比喻官吏失职,包庇下属干坏事。也比喻上下狼狈为奸。再如:照猫画虎,比喻照着样子模仿;猫噬鹦鹉,比喻排挤好人;争猫丢牛,比喻贪小失大。在汉语中更有一些关于猫的谚语,如:猫哭耗子假慈悲;猫来穷,狗来富。这些有关猫的谚语或成语却不是褒义的。但一旦了解到英国人习惯上以cream喂猫,而猫又喜在壁炉的砖墙上取暖,那就会对猫文化中的故事产生相应的联想。如:The cat shuts its eyes when stealing cream(掩耳盗铃);Like a cat swallowed the cream(得意洋洋、自鸣得意);Like a cat on hot bricks(象热锅上的蚂蚁)等。猫在动物这特殊文化丛中扮演着一个不同寻常的角色。大文豪莎士比亚曾在Romeo and Juliet中创造了“a cat with nine lives"(猫有九命),作家Lewis Carell在Alice in Wonderland中塑造了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grin like ) a Cheshire cat(咧嘴傻笑的猫)。17世纪末叶发生在Kilkenny和Irish town两域之间的战斗,产生了“fight like Kilkenny cats"(死拼,斗得两败俱伤),给“猫”披上了战袍。而今天的“fat cat”被用于指代为“竞选出钱的富翁”、“享有特权或谋取特权之人”。
英语的cricket与汉语的“蟋蟀”同指一种鸣叫的小昆虫,却有着迥然不同的文化内涵。在中国文化中,“蟋蟀”常给人以优伤凄凉、孤独寂寞的联想。早在《诗经》中,蟋蟀的叫声就被作为农夫岁末困顿生活的映衬。此后,蟋蟀几乎无一例外地以其凄苦悲凉的形象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如“独申旦而不寐兮,哀蟋蟀之宵征”(宋玉《九辩》),“蚤唱如波咽,更深似水寒”(杜牧《寝夜》),“但闻四壁虫声卿卿,如助余之叹息”(欧阳修《秋声赋》),“恼碎芳心近砌下,啾啾卿卿寒蛋闹”(王和卿《百字知秋令》),“而在英语中,自从莎士比亚在《亨利四世》中用过as merry as crickets以后,英美人就一直沿用着as merry as cricket这一明喻成语,cricket成了欢乐愉快的象征,如:C. Kingley在Two Years Ago中写到:“I have not had all the luck I expected,but. . . am a smerry as a cricket。”可见,同样的蟋蟀在不同的文化中所产生的联想反映了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独特认识和态度以及独特的审美观念。
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和联想意义( reflective meaning)和社会文化意义(social meaning)的不对应上。比喻善于表达情感,可使语言形象生动,其心理基础是对世间万物某些共同特点的联想,但由于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不同,比喻和联想也各不相同。在这类词语中,尤以表达动物的词汇最有代表性。
四、相同动物词汇的文化空缺现象
空缺现象是在20世纪50年代首先由美国语言学家霍凯特发现的,他在对比两种语言的语法模式中提出了“偶然的缺口”( random holes in patterns )的概念。中西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其载体一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空缺现象。所谓空缺是指原语所载文化信息在译语中无“对等语”。文化差异造成了动物词汇语义空缺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指称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相同的动物形象,在原语和译语中的语用意义(pragmatic implication)可能相去甚远,甚至完全相悖;另一方面,有些动物形象在原语中含有丰富的语用意义,而在译语中却没有,因而在译语中不能产生等值的意象联想。
beaver(海狸)是生活在北美洲的一种动物,它有特有的技艺和富于独创性,英美人通常用它来比喻工作勤奋认真的人。而对于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中国人来说,它不过是一种普通的动物而已,海狸这一动物词不会给他们带来任何联想。
蚕(silkworm)产于中国,吐出的丝所织成的丝织品深受外国人的喜爱。“丝绸之路”早就闻名于世,中国的蚕文化源远流长。“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高度颂扬了蚕的奉献精神,蚕的这一特定的文化内涵深深地刻印在中国人的心里,打上了不可磨灭的文化烙印。可silkworm在英国人的眼里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只小虫,两者之间的文化差异可想而知。
动物词汇中的文化空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这是由两种文化的特性所决定的。本民族语交际的双方以为是不言而喻的文化信息,对于另一语言文化的读者来说则往往会不知所云,文化空缺的存在为动物词汇的翻译带来了困难,使动物词汇的翻译更加充满挑战。
总之,这些来自社会实践,来自生产生活而且又不断丰富发展的文化信息,是劳动人民长期的文化积淀,是他们劳动创造中提炼出来的思想精华。动物文化在语言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里只不过是一朵小小的浪花,但这朵浪花里旋出来的文化内涵刺激着人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力,使人们把它们应用到更广泛的意义上,在各种相似的情境中传情达意。
19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