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职业教育 >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论文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论文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论文

  职业教育在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论文篇1

  浅谈中等职业教育现状

  摘 要: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国家也花了大力气来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难题与尴尬。如国家的大额投入、热情支持与社会的冷漠相待;职业学校本身在完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和面临的困境;以及家长们的偏颇认识等。这无形中给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设置了一道又一道门槛。职教在新形势下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机遇挑战健康发展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前在中国日益得到重视,国家也花了大力气来扶持职业学校的发展。然而在实际推行过程中却遇到了诸多的难题与尴尬。如国家的大额投入热情支持与社会的冷漠相待;职业学校本身在完善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种种弊端和面临的困境;以及家长们的偏颇认识等。这无形中给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设置了一道又一道门槛。职教在新形势下遇到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挑战。

  一、关于社会

  人们将社会比喻成大熔炉,所以它的包容性和排斥性也就相当的明显。

  (一)观念

  可以这么说,社会上对于刚刚在中国兴起不久的职业教育的评价并不是如此的肯定,特别是人们现在还普遍固守着一种“初中―高中―大学”的人才成长模式,认为这才是正道。而选择职业学校仅仅是一种不得以而为之的办法,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或类似原因的学生才到职业学校就读。职业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只能尴尬地在夹缝中生存。

  (二)舆论

  “职高无用论”可以说是四处蔓延,这与有关报告所提的“中国目前最缺的是技术性人才”的观点是相违背的。首先,从学生角度来说,有些学生在学校学习不用心,混日子,适应不了职业学校那种自律式的管理模式,几年读下来,什么都没学成,所以将责任推向了学校;还有些学生由于自己学艺不精,加之缺乏必要的实战经验,而对就业岗位的要求又太高,不能脚踏实地的工作,反而责怪学校不负责任。其次,部分家长的口耳相传。有的家长说“读中专有什么用!大学毕业都找不到工作”还有的家长对学校的期望值太高,认为自己的孩子学了几年一定就能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再次,多数家长以为我把孩子送到学校就归你们学校管,能不能学成都是学校的事。学得好是孩子出息。学得不好,找不到事做罪在学校。更有甚者,部分家长寄希望于学校的严格管理,自己疏于管教。殊不知,职教阶段的教育方法与模式与小学初中是完全不同的。

  二、关于学校

  学校应从两个层面来考虑。

  (一)初中学校迫于政府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以完成规定额定招生人数为终极追求目标,未曾真正关心学生的前途,更极少关注职业学校的状况。在高考指挥棒下,只追求分数,学生平时所表现出的问题和存在的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给中等职业学校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其工作多限于被动。

  (二)职业学校自身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是质量意识不浓,赚钱是其主要目的学校应该是以质量求生存,质量是学校最重要的王牌、是生命线。然而一些学校却过分依赖于政府的扶助,过分追求人头数,过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只要把学生“忽悠”进来了,学不学全是他们的事了,从而忽视了如生命重的质量。国家现在舍得花钱,每年都会下拨很多经费,如“阳光工程款”、“农村劳动力转移安置费”、“贫困生补助”等,而民众对此却毫不知情。

  其次是重硬件不重软件,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先进的实验设备是引进了,校园环境是美起来了。然而却忽视了至关重要的师资队伍建设和学校常规管理。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有的教师根本不懂教育,教育观念落后,责任心不强。同时,对教师的评价缺乏必要的尺度。而学校常规管理又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应该注意到,读职高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学校的学困生,包括学习成绩差、纪律行为差,平时表现差等一系列问题学生。而职业学校的管理模式要么过于严格,要么太过松散,没有找出一套适合职高生这个特殊学层的管理办法,国内目前对此方面的研究也不完善。

  三、关于家庭

  中国人向来爱面子,子女的求学也就成了父母荣辱家庭兴衰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如今以上高中读大学为正统。相对于大学来说,职业教育在中国还只能算是新生事物,大多数群众还未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及至每一个家庭,似乎更愿意用“大学”这个词来鞭策自己的孩子们。尤其是邻舍之间谁的孩子考了高中上了大学,则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更高了。不顾子女的实际情况一定要与之较个高低,哪怕是花钱买名额,也要进高中,进不了重点,只要是高中便成,高中在有的家长眼中仿佛成了衡量孩子智力、前途一个最重要的风信标。有些家长把职高当成“托儿所”。无庸置疑,职高招收的都是一些上高中无望的学生,但并不是收容所。大部分学生只是学习能力不如别人,一旦碰上了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就会表现出无限的潜力,其前景并不比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差。但一些家庭情况好的家长既不愿孩子过早的外出打工受苦,又不想其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所以职高便成了他们最理想的去处。送进学校,花点钱财,但求平安,不问学业是他们唯一的目的,两三年之后,孩子大了一点,再出去也就放心了。所以,要改变家长们的这些想法还任重道远。

  四、关于学生个人

  从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录取的学生的情况看,结合学生进校后的实际来考察,可以说,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理解、接受能力有减弱。其原因,初步分析有以下几点:

  (1)相当一部分学生自身刻苦钻研精神不够;

  (2)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或智力、记忆能力,与以往入学分数较高的学生相比,有一定差距;

  (3)有部分学生虽然显得聪明伶俐,但对以课堂、书本为主的灌输知识的教育接受方式不适应或很不适应,学习效果不好;

  (4)也不排除部分学生有“读写困难症”。国际上有研究认为,此症并非疾病,也不是学习者智力低下或不健全,而是对常规教育的读写理解方式不能适应,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人就是读写困难症者。此类人可能需要特殊的教学方式。解决此类问题后,常常显示他们特别聪明或具有创造力。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曾表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职业学校招生数连续增长,就业形势非常好。专家分析指出,与普通高中比起来,职业教育具有注重实用技术、毕业可拿“双证”、毕业即可高考等三大无可比拟的优势。

  尽管中国目前的职业教育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可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职业教育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中等职业教育硕士论文篇2

  试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赏识教育

  摘 要:本文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的教学实际出发,阐述了在教学过程中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以及实施赏识教育的可行性办法,以期为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赏识教育;教学方法

  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尊重、理解和爱。就精神生命而言,每个孩子都是为得到赏识而来到人世间,赏识教育的特点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当前,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大多数学生能够迅速接受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并运用于实际操作,但也有一部分学生无论如何开导,仍然不得要领,无法真正掌握教学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

  一、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必要性

  首先,职业教育专业课中的赏识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动因性的差别。普通教育的方向、目标都是为了尽快提高学习成绩,其主要评判标准是学生考试成绩的提高程度;职业教育则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职业教育中的赏识,主要是赏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动手的积极性。

  其次,从培育一代人的角度讲,职业教育中的赏识教育更能使受教育者得到自我肯定和充分发展。在当前教育体制下,绝大多数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是经过各种考试后的成绩平平者,学生自身的思想包袱较大,对自我的估价不够充分,容易产生自卑感,对前途和人生没有准确的定位和把握。因此,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不浓厚,对外来的批评和教师的严管不加理睬。其实,他们内心中渴望的是教师和家长的赏识和赞扬,忽视“赏识”教育,可能是对学生一生的一种重大“伤害”。

  再次,从专业程度来讲,多数专业课,如笔者所担任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对于底子较差的中专学生,掌握起来并不容易,教师期望与学生的实际达成之间的距离较大。这可能给教师造成“朽木不可雕”之感,往往容易认定学生不用功、不专心等。而事实上,是职中学生的知识基础限制了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反,对与操作来说,则较理论更容易掌握,这样,在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上,中专学生的实践能力大大优于理论基础。赏识学生的实际运用操作能力,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

  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实施赏识教育的主要方法

  (一)从社会需要出发,肯定职业学校学生将来的社会地位

  当前大学本科毕业生就业较难,而职业技术毕业生供不应求,有些地方甚至炙手可热,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将来会更进一步加大,而且社会对他们的重视将与日俱增,职专学生将获得前所未有的荣誉与地位。围绕这一社会潮流的题材而赏识眼下并不起眼的平平学子是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之一。

  (二)赏识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多元发展要求

  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紧密,它要求职专学生一出校门就马上适应各种岗位的技能要求。由此,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教师要努力挖掘学生的特长和优点,培育个性化的专长。因为在校学习期间是同学们自我怀疑与有自卑感的高峰年龄段,他们把自我价值感完全建立在同伴和老师对他的接受程度上,即便是轻微的拒绝与嘲讽,对自视不如别人的青少年来说无疑于世界末日来临一般,这很可能会扼杀他们本来可以很好发展的潜力,将他们的专长限制在摇篮中,所以尊重个性,倡导多元发展是“赏识”的基本方略。

  (三)善于发现、肯定学生的“亮点”

  对于同学们中各种值得肯定的优点,任课教师要仔细发现,真诚赞美。同时,教师应克服工作忙碌的局限,冷静观察,精心概括和提炼同学们行动中美的动机,善良的初衷,然后将他们予以发挥,使之产生美的张力和广泛效应,学生因老师的肯定而体验成功,从而更加善于自己智慧情商的深发。

  (四)注重交流,善谅错误

  学生最期望与老师的交流来释放自己心中的不解与郁闷,更期望在与老师的交流中获得老师认同和理解。

  教师能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进行开诚布公的交流、沟通,则是对学生高度的尊重与赏识。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由于好奇、好动及心理不成熟会犯一些错误,但大多数学生并没有动机性的错误。对此,教师要适时做出必要的引导,而不能批评过分或一再追究。这样才能保持学生的上进心和自我塑造的能动性。

  (五)有的放矢,把握赏识的“度”

  在职业教育专业课教学中,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要把握好度,否则,赏识教育就会失去了它本来的真实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赏识学生的长处,而不是取悦于学生,在毫无意义的“赏识”中娇惯学生、麻痹学生、遗害于学生。

  参考文献

  [1]兰利.赏识教育的功能及实施方法[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

  [2]唐献玲,唐献红.浅析赏识教育[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11).

  [3]张永彬.浅谈赏识教育[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5)

  [4]宋亚红,林玉山.开展赏识教育 促进学生发展[J].吉林教育科学,2001(1).

  [5]王洪珍.走出赏识教育的误区[J].内蒙古教育,2001(7).

猜你喜欢:

337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