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聘任制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研究论文
青年学生是教师的授课对象,这些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不容易被理解和控制。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无疑对教师进行教学相关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同时也有学生利用评教等机会对老师进行报复等,如此种种均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今天学习啦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是:岗位聘任制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研究相关论文。具体内容如下,欢迎参考阅读:
岗位聘任制下高职院校教师心理压力研究
一、聘任制下高职教师心理压力的状况
实施聘任制之后,高职院校逐渐成为一个非常激烈的竞争场所,这使得高职教师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聘任制中明确提出了高职教师的学历、教学能力、资历及科研能力等,使得该制度下的高职教师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1.来自岗位设置问题的压力
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是实施“聘任制”的关键所在。各地高职院校目前开展的聘任工作主要依据的是围绕上级主管部门给出的关于本校教师职务岗位数额的要求,做好教师的岗位调整和优化工作。但实际上,高职院校某些岗位存在明显的超编现象。有的部门岗位难求,有的部门人员超编,这都是当前高校岗位设置上存在的突出问题。这种不合理情况的存在直接造成教师心理压力的增大。
2.来自教学、科研的压力
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聘任制有一系列的评估指标,以参与教师教学考评的对象为例,仅此就有教学管理部门考核、自评、同行互评及学生评教等几个方面。高职院校教学和科研各有侧重,职称高、聘岗高的教师主要从事科研工作,而职称低、聘岗低的青年教师则主要从事教学工作。而为了评职称,年轻教师又不得不投入一定的精力和时间进行科研工作,这无疑影响了他们进行教学准备的时间,因此对他们的教学评估成绩会造成不利。
此外,青年学生是教师的授课对象,这些年轻人的思想和行为往往不容易被理解和控制。学生与教师在沟通上存在一定的障碍,这无疑对教师进行教学相关工作带来一定的阻碍,同时也有学生利用评教等机会对老师进行报复等,如此种种均增加了高职院校教师的心理压力。
二、岗位聘任制下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调试
1.教师自身压力的调试策略
教师自身应主动出击,形成竞争意识,从心理上接受这种新挑战而非逃避。在岗位聘任制实施下,高职教师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有目共睹。因此,高职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心理压力调试。
首先,形成对心理压力的正确认识,学会驾驭。心理压力并非说明自身能力不足等,而是一种人们都会有的正常的心理现象。应学会梳理信心,形成自我肯定、自我鼓励、善于驾驭心理压力的能力;其次,主动出击,应对压力。岗位聘任制下,使得教师处于一个竞争相对激烈的环境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思想,通过提升自身在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而实现自身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避免不良情绪的产生,始终以积极的情绪和状态投入工作当中。
(1)改变认知,调整心态
对改革要有正确的认识并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迎接。改革中压力与机遇并存,高职教师面对这次聘任制改革应该主动去抓住机遇,不要怨天尤人或寄希望于领导的安排,而应该主动做出选择并承担起相应的责任。教师应该学会肯定自我,不断提升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进一步调整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对自己的期望,这样才能逐渐适应改革。
(2)学习技巧,调节压力
教师应学会对生活和工作进行平衡,使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得到建立和加强。一个人如果仅埋头工作而忽略了生活,就会使家人和朋友的联络逐渐淡化,缺乏足够的休息时间及不能获得他人的支持会造成压力无法缓解和释放,最终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所以教师要想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就必须学会娱乐和休闲,增加自己同家人和朋友联系的时间。
2.高职院校应对教师压力过大,情绪失调的措施
高职院校中,教师工作主要应由人事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部门负责。他们主要的工作便是积极做好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努力调控教师的不良情绪,减轻或化解教师的心理压力。同时,“聘任制”的实施关键在于对岗位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具体而言,应当以教师所肩负的教学任务和科研任务为依据,从教师负责的教学专业、学科性质、课程类型以及教学内容等方面出发,优化教师的岗位设置,使教师可以摆脱来自聘任制的压力,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教学与科研上,从根本上实现“以聘代评”。此外,可以考虑将竞争制度引入教师岗位设置中,促使教师形成对岗位的积极认识,通过竞争上岗改变乏于竞争的现实状况,实现心态、态度的转化。唯有如此,教师的心理压力才能真正得到缓解和消除。
总之,岗位聘任制下,高职院校必须重视教师的心理压力问题,分析其内在原因,从而对症下药,予以正确疏导,减轻高职教师的心理压力,使教师可以获得更多的自信、精力去从事教学、科研等工作,在促进自身心理调试能力提升的同时,提升教师的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