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2)
高中化学新课标论文篇2
试谈高中化学情境教学
摘要:情境教学是新课程理念下所倡导的主体教学模式之一。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运用一定的情境不仅能够轻松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能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变被动的传授知识为主动的探究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对化学教学情境的创设方法进行了认真的归结和总结,在此希望与诸位进行交流与探讨。
关键词: 情境教学 高中化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因为问题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思维的基石。有质量的问题的创设,能够将学生至于研究新的未知的氛围当中,大大增加了学生课堂的参与度,提高了学生课堂注意力,为后续的课堂有效教学垫定了一定的基础。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把教材内容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情境,用问题组成能力主线,达成教学目标,显著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我对氯气性质的教学时是这样处理的。
老师讲:上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氯气的工业制法和对实验室制法的简单了解,下面我们一起来具体的认识和了解一下氯气的性质,下面请看视频(苏乞儿武状元这部电影氯气释放出来的录像资料)并就视频中的有关氯气的性质,作一简单的概括,请注意观察。
学生甲答:(看完视频后)氯气是黄绿色的,密度比空气大。
老师追问:你怎么知道密度比空气大的?
学生甲答:如果密度比空气小,这样在下面的人就闻不到了,就不会中毒了
老师补充:既然大家已经知道了人闻了后会中毒,说明氯气是有毒的。
老师追问:在这个场景中,我们发现有些人并没有倒下,那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乙:因为他们用尿液捂住了口鼻,所以才没有中毒倒下。
老师追问:为什么呢?
学生丙:可能是尿液中某种物质把氯气吸收了。
老师阐述:因为正常人的尿液呈碱性,碱性物质可以吸收氯气
老师接着提问:如果遇到氯气泄漏怎么办及氯气生产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实验过程中多余的氯气怎么处理呢?(展示一副2004年江苏淮安段货车侧翻氯气泄漏事情的图片)
学生自由作答:有的学生说用尿液,有的学生说用碱液吸收。
……
通过这样的一系列问题情境提问的设置,就已经解决了氯气的物理性质和大部分化学性质及氯气泄漏时的处理方法。这样不但激起了学生的好奇感和思维的起伏,在接下来的课堂教学知识整理中就变得很轻松。实践证明,对于相同的课堂教学内容,如果采取机械传授、照本宣科、就事论事,往往是费尽口舌详细讲解,出力不小,但教学效果收获甚微。
二、营造生活气息,拉近学生情感距离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之所以感到在学校中学习纯粹是一种负担,而不把学习知识当作自己应尽的一份责任,应该说这与学生目前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相割裂有一定的关联,因为学生总有一种感觉,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使不上劲,感觉没有什么用途。一旦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有意识的与书本知识融通起来,学生就有可能体会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就有可能会深深意识到学习的责任与价值,就有可能会激发自己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学习就会变得不再是一项枯燥无味而又必须要完成的义务,而就变成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的活动了。所以如何使我们的课堂变得气氛活跃,而又改变过去课堂那种呆板的模式,这就要我们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有一种设身处地的感觉。下面是我课堂联系生活实际的两个小实例。总之,创设教学情境既要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认知停靠点,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讲解到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限度影响时,我引入了实际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从某地到某地,一个同学乘坐飞机,而另一个同学乘坐汽车哪个快时,大家都能说出当然是飞机快,同学们从中发现他们的所走过的距离是一样的,但所用的时间却大不相同。从这个事例中,学生们不仅很好的了解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限度的影响。再比如介绍如何确定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时,我先问同学们,如果某个陌生人到我们班找某某同学,这个人不认识某个同学,你如何告诉他,找到该同学等等这些生活实际问题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为现在很多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没有多大的联系,所以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很枯燥,很乏味。所以渐渐的就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而一位伟人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希望我们的老师能够好好的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意思。
三、注重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它是对在原子分子水平上通过对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研究,促进了人们对物质世界形成和发展的认识;通过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虽然近来来化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但是这些结论的获得还是需要最终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的。这就充分说明了化学实验在化学教育和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可替代的。
在学习原电池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的时候,同学生几乎一致认为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所以我设计了两个对比实验,在两支大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铁粉,和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然后一支试管加入硫酸铜,另一支试管加了硝酸汞。请同学注意观察现象,发现加入硫酸铜的这支试管反应速率确实加快了,但是加入硝酸汞的这支试管反而变慢了。同学们看见这种情况后,开始诧异了,原来我们上课老师讲的这个知识点是错误的吗?这便激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所以作为我们老师,应该将问题弄懂、弄透,而不能随意下结论,更不能将问题“讲死”。那样会将学生的思路引入歧途,为学生将来更高层次的发展带来障碍。
总之,在探索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找出一条适合自己学生的教育教学方法,才是最好的。以上观点未必科学,但是在我的课堂教学实施中,我所带班级的化学成绩,发生了实实在在的改变,不仅我的学生产生了较浓的学习化学的兴趣,而且为他们后续的化学学习的成功垫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