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弊端
时间:
陈孝荣1由 分享
案例
(一)一位教师讲授《后赤壁赋》,为了把文章讲得透彻,从字音字义、虚词实词讲到语句翻译、篇章结构,再到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苏轼前后期思想的对照,最后告诉学生全文的感情线索:乐——叹——空。整整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主宰了绝大部分时间;课堂内容充实得让人应接不暇,学生则被灌得云里雾里。此番情景好比一名尽职的导游在给游客滔滔不绝地讲解风景名胜的来历和典故,至于游客能否参透其间的文化内涵,就与导游无关了,哪怕其中有添油加醋之嫌,谁也不会较真(比如本课中苏轼在文末表露出的思想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成佛家的“空”吗)。
【点评】语文课这么上是要累死人的,因为任何一篇课文,只要我们愿意讲下去,就总是讲不完,而让学生读懂一篇叙事写景抒怀、情理趣俱佳的美文根本无需老师越俎代庖。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课堂不是老师为了展示自己博学而大开“讲”界的地方,老师灌得越多,学生被榨得越彻底。
(二)“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位老师把我带进了雨果《巴黎圣母院》的选文教学。整节课老师一直试图让学生沉浸在思考当中,所以不断地发问:课前同学们预习文章了吗?我们来看看全文哪一句最感人?同学们思考好了吗?哪一段话写得最好?同学们思考得差不多了吗?为什么这段话好呢?换一个词语行不行呢?这个问题很难吗?……老师打机关枪似的抛出一个个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便开始另外一个,或者自问自答,赶场子一样。再看问题本身,解读这样一篇外国经典名著,教师根本就没有抓住重点和核心,只是按照传统的教汉语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方法,便显得过于牵强和生硬。
【点评】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是源于教师的功利心,想把一节课上得有深度决不等于问题满天飞;教师自己尚且没有掌握外国经典文学著作的解读途径,就试图强加给学生许多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三)前不久,受邀听了一节观摩课《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课伊始,老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韩信的视频短片,紧接着让学生对照PPT投影(老师已经把全文下载到课件中)诵读相关段落,然后是虚实词、语句翻译、事件梳理、人物形象概括,最后是借古人评古人,展示了大段的语言摘录,并留下两分钟让学生抢答投影的古文练习。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没有看过书本,除了看老师就是看PPT,铃声响起,不少学生或揉搓眼睛,或擦拭眼镜。课后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就有“教师必须在每一节课上使用多媒体”这一规定。
【点评】学校的规定让人费解,语文教学什么时候同多媒体攀上亲戚了?尽管如此,这也不应该成为教师滥用的借口,试问:当语文课成为一场场视觉盛宴时,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悲哀?另外,多媒体对学生视力的伤害又该让谁来买单?
思考
第一,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是以言语为载体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结合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语文应该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素养的提升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并要求教师尽可能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当代教育史上,我国语文教学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语文重在“思想”,政治宣介的意味很重,凡事必与意识形态挂钩;八九十年代,语文教学重在“知识”,受工具论思想主导,语文一度走向了语言教学的死胡同。按理说,21世纪的语文应该令人走出过往的偏执,去更加关注教育的对象——人,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样一群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仍然不是老师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学习主体”的说法也仅仅是口号罢了。语文教学本该伴有强烈的意向运动,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有着“大爱”情怀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和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确实是重大而深刻的课题。
第二,回望上述语文教学的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三满”课堂,即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抽取其中的关键就是:学生眼里只有老师,老师眼里只有自己。很多时候,语文老师的课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学生被“绑架”来完成规定的动作以配合老师。课堂节奏太快,师生们总是一路狂奔,根本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一节课被演绎成了教师大秀个人“才华”的舞台时,学生便成了附属物,语文就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实际上,老师越是试图把学生牢牢抓在手心,什么都不敢放,就越是在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托马斯·阿奎纳就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这句话实在精辟,据此,可以引申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应当是教会学生尽可能地摆脱教师的牵引,学会自主地学。教师不再去为如何教而苦恼时,便是教学成功之时,便是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用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反观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而语文课堂也以纷繁复杂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诸如“创新课”、“表演课”、“绘画课”、“煽情课”等等不一而足,语文课成了追求热闹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浮躁与虚无充斥着我们的课堂。看来,远离一切的“伪课堂”,让语文回归语文,已是刻不容缓。
策略
一、大力提升一线教师的语文修养
大家都知道文以载道,但往往忽视了以人言道,这个人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线教师,这里说的传道绝不是仅仅完成规定的教学流程。我以为能够传道者首先要立道。为什么心里没有学生?因为不懂语文之道,因为缺少语文教师特有的“书卷气”。《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阅读的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类书籍,远远超出教育教学理论、文史哲、社会科技类书籍。对照现实,我发现身边就有许多语文教师甚至一年也不能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籍。缺乏文学视野和鉴赏眼光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身上的顽疾。记得每届的高三教学,都有语文老师(多为年轻教师)问我一些诸如四大名著等国内外经典书籍中的经典情节,我不是不乐于告诉他们,而是为我们的语文现状感到些许悲凉。可以设想,如果连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都不学无术将是多么可怕的事。表面上看是在整日地忙于教,辛苦异常,实质上是为工作中的蝇头微利所驱动。教育是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的,尤其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太多的个性、不确定性和灵动性,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则必须努力学习,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睿智机敏、博学仁爱的人格魅力,并能将其思想、精神、灵魂以及人生感悟、知识架构、文学理念等等浑然天成地融入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陶行知先生说过:“为了创造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有教师之乐而无教师之苦。”对语文教师而言,唯有在学习中培养真性情,在学习中培育大修养,方为一分心境,更是一种德行。
二、一定要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越来越技术化和程式化。浮华之后,有人质疑: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还有“语文味”吗?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有独到的见解:“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可见,语文味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则应该体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和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色和谐。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时就指出:语文课应遵循“三语”特征:以语文为核心,以语文素养训练为主线,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就是说,有些课尽管“秀”得是很好,但它不是一堂“语文”课,至于课堂上常运用的各类绘画、表演、课件等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绝对不能替代对文本的解读、品析、想象和感悟,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违背语文学科的、脱离教学过程的教学行为。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也特别提到了当前教学中存在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言意论》)这句话实在是振聋发聩。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是慢的艺术,潜移默化是需要用生命来浸染的,“快”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非语文”的。
三、积极转变语文课堂评价观念
其一,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自始至终渗透生命意识,一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师生生命价值的完美体现。语文课不同于任何其他学科,她是有生命特质的,她的每一次过程都应该是一次无比美妙的生命旅行和生命实践。语文课要站在学生立场进行教学,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的事,学生在课堂上的缺位或失学状态是如此普遍,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所以,我们务必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课堂评价观念,即只要本节课尊重了学科规律,关注了师生的生命质量与和谐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交往认识与动态生成,这就是一节优质课;而以追求内容充实、时间紧凑、形式花哨、功利私心为目的的课堂都必须严肃而审慎地看待。其二,因势利导,对公开课资源的价值运用实现最优化,因材施教,不偏信,不惟权威是从。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往往是热闹多了,冷静不足;活动多了,审美不足;拓展多了,品读不足。虽说有其示范性,一旦运用不当,就很容易带来广泛而长久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当下鉴别语文课优良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的气氛活跃与否,眼花缭乱、轰轰烈烈,总比静思默想来得热闹和生动,这就是受当前不良的公开课评价机制的误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具体到每个语文教师,则要研究学情,实事求是,可以借鉴的就大胆化用,最大可能地服务于学生,以期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再联系到很多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点评,同样的课型,A说:“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形式多了,教师的示范、指导少了;表扬多了,建设性的意见少了。”B说:“本节课老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潜能,非常好。”此时此刻,一线老师就会很迷惑,我们怎么办?其实潜心静气地想想,专家的评点都很有道理,但照抄照搬未必管用,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以生命的情怀来对待语文,把学生当做优质之“材”,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上出有本校、本班特色的适合身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语文课。
语文课要远离技术,远离速度,远离浮躁,语文的大智慧应该孕育在平淡之中,生成与和谐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然之境。阿尔卑斯山的山谷入口处,竖立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美丽而有生命质感的语文如果可以比作阿尔卑斯山山脉的话,广大教师何不放缓脚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在风景如画的语文谷中慢慢地欣赏呢?
(一)一位教师讲授《后赤壁赋》,为了把文章讲得透彻,从字音字义、虚词实词讲到语句翻译、篇章结构,再到两篇《赤壁赋》的比较阅读、苏轼前后期思想的对照,最后告诉学生全文的感情线索:乐——叹——空。整整一堂课,老师讲得口干舌燥,主宰了绝大部分时间;课堂内容充实得让人应接不暇,学生则被灌得云里雾里。此番情景好比一名尽职的导游在给游客滔滔不绝地讲解风景名胜的来历和典故,至于游客能否参透其间的文化内涵,就与导游无关了,哪怕其中有添油加醋之嫌,谁也不会较真(比如本课中苏轼在文末表露出的思想可以这么简单地理解成佛家的“空”吗)。
【点评】语文课这么上是要累死人的,因为任何一篇课文,只要我们愿意讲下去,就总是讲不完,而让学生读懂一篇叙事写景抒怀、情理趣俱佳的美文根本无需老师越俎代庖。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课堂不是老师为了展示自己博学而大开“讲”界的地方,老师灌得越多,学生被榨得越彻底。
(二)“上课,今天我们来学习《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位老师把我带进了雨果《巴黎圣母院》的选文教学。整节课老师一直试图让学生沉浸在思考当中,所以不断地发问:课前同学们预习文章了吗?我们来看看全文哪一句最感人?同学们思考好了吗?哪一段话写得最好?同学们思考得差不多了吗?为什么这段话好呢?换一个词语行不行呢?这个问题很难吗?……老师打机关枪似的抛出一个个问题,有的问题甚至还没有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便开始另外一个,或者自问自答,赶场子一样。再看问题本身,解读这样一篇外国经典名著,教师根本就没有抓住重点和核心,只是按照传统的教汉语现代文和文言文的方法,便显得过于牵强和生硬。
【点评】为了问题而设置问题是源于教师的功利心,想把一节课上得有深度决不等于问题满天飞;教师自己尚且没有掌握外国经典文学著作的解读途径,就试图强加给学生许多问题,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三)前不久,受邀听了一节观摩课《史记·淮阴侯列传》。上课伊始,老师先用多媒体播放了一段关于韩信的视频短片,紧接着让学生对照PPT投影(老师已经把全文下载到课件中)诵读相关段落,然后是虚实词、语句翻译、事件梳理、人物形象概括,最后是借古人评古人,展示了大段的语言摘录,并留下两分钟让学生抢答投影的古文练习。一节课下来,学生几乎没有看过书本,除了看老师就是看PPT,铃声响起,不少学生或揉搓眼睛,或擦拭眼镜。课后我了解到,这所学校的教学常规管理中就有“教师必须在每一节课上使用多媒体”这一规定。
【点评】学校的规定让人费解,语文教学什么时候同多媒体攀上亲戚了?尽管如此,这也不应该成为教师滥用的借口,试问:当语文课成为一场场视觉盛宴时,我们是该庆幸还是悲哀?另外,多媒体对学生视力的伤害又该让谁来买单?
思考
第一,语文的本质是什么?语文是以言语为载体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结合体,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的博大精深决定了课程的开放性和丰富的人文内涵。也就是说,语文应该是提升学生素养的一门重要课程,而素养的提升又必须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并要求教师尽可能做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当代教育史上,我国语文教学走过了曲折坎坷的历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语文重在“思想”,政治宣介的意味很重,凡事必与意识形态挂钩;八九十年代,语文教学重在“知识”,受工具论思想主导,语文一度走向了语言教学的死胡同。按理说,21世纪的语文应该令人走出过往的偏执,去更加关注教育的对象——人,但令人痛心疾首的是,这样一群群生龙活虎的孩子仍然不是老师心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人,“学习主体”的说法也仅仅是口号罢了。语文教学本该伴有强烈的意向运动,渗透着强烈的生命意识,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这样的有着“大爱”情怀的教师实在是凤毛麟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语文教学如何落实这一理念和要求,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确实是重大而深刻的课题。
第二,回望上述语文教学的三个案例,我们不难发现,这就是典型的“三满”课堂,即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看。抽取其中的关键就是:学生眼里只有老师,老师眼里只有自己。很多时候,语文老师的课是上给听课老师看的,学生被“绑架”来完成规定的动作以配合老师。课堂节奏太快,师生们总是一路狂奔,根本来不及欣赏沿途的风景。当一节课被演绎成了教师大秀个人“才华”的舞台时,学生便成了附属物,语文就会因此变得面目可憎。实际上,老师越是试图把学生牢牢抓在手心,什么都不敢放,就越是在戕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托马斯·阿奎纳就说过:教学是教师试图借以尽快摆脱学生的一个过程。这句话实在精辟,据此,可以引申出: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质应当是教会学生尽可能地摆脱教师的牵引,学会自主地学。教师不再去为如何教而苦恼时,便是教学成功之时,便是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用我国语文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先生的话说:“教是为了达到不教”。反观当下,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推进,而语文课堂也以纷繁复杂的姿态呈现在我们眼前,诸如“创新课”、“表演课”、“绘画课”、“煽情课”等等不一而足,语文课成了追求热闹的代名词,或者说是其他学科知识的拼盘,浮躁与虚无充斥着我们的课堂。看来,远离一切的“伪课堂”,让语文回归语文,已是刻不容缓。
策略
一、大力提升一线教师的语文修养
大家都知道文以载道,但往往忽视了以人言道,这个人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一线教师,这里说的传道绝不是仅仅完成规定的教学流程。我以为能够传道者首先要立道。为什么心里没有学生?因为不懂语文之道,因为缺少语文教师特有的“书卷气”。《中国教育报》曾对全国不同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教师阅读的书籍中高居榜首的是教学参考类书籍,远远超出教育教学理论、文史哲、社会科技类书籍。对照现实,我发现身边就有许多语文教师甚至一年也不能读完一本有价值的书籍。缺乏文学视野和鉴赏眼光已成为当下语文教师身上的顽疾。记得每届的高三教学,都有语文老师(多为年轻教师)问我一些诸如四大名著等国内外经典书籍中的经典情节,我不是不乐于告诉他们,而是为我们的语文现状感到些许悲凉。可以设想,如果连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都不学无术将是多么可怕的事。表面上看是在整日地忙于教,辛苦异常,实质上是为工作中的蝇头微利所驱动。教育是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的,尤其是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语文教学有着太多的个性、不确定性和灵动性,作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则必须努力学习,具备一定的哲学素养、较为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睿智机敏、博学仁爱的人格魅力,并能将其思想、精神、灵魂以及人生感悟、知识架构、文学理念等等浑然天成地融入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而影响到孩子的性格、态度、情感和价值观。陶行知先生说过:“为了创造教育的有效实施,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才能有教师之乐而无教师之苦。”对语文教师而言,唯有在学习中培养真性情,在学习中培育大修养,方为一分心境,更是一种德行。
二、一定要把语文课上出语文味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越来越技术化和程式化。浮华之后,有人质疑:这样的语文课还姓“语”吗?还有“语文味”吗?那么,到底什么是“语文味”?程少堂先生在《语文味:中国语文教育美学的逻辑起点》一文中有独到的见解:“所谓语文味,是语文教育过程中,以共生互学的师生关系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人体验的一种令人陶醉的审美快感。”可见,语文味应该是一种生命活力,一种平淡和自然美,应该有着特有的情趣、意趣、理趣,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则应该体现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的生态和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特色和谐。苏州中学特级教师黄厚江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语文教学观时就指出:语文课应遵循“三语”特征:以语文为核心,以语文素养训练为主线,以语文素养的提高为目的。这就是说,有些课尽管“秀”得是很好,但它不是一堂“语文”课,至于课堂上常运用的各类绘画、表演、课件等也只能作为辅助手段,绝对不能替代对文本的解读、品析、想象和感悟,为此,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违背语文学科的、脱离教学过程的教学行为。语文教育学家李维鼎教授也特别提到了当前教学中存在五个“太快”现象:“诵读不足,分析介入太快;咀嚼不足,结论得出太快;讨论不足,分歧消解太快;欣赏不足,理性说明太快;整合不足,阅读结束太快。”(《语文言意论》)这句话实在是振聋发聩。其实,我们的语文教学原本就应该是慢的艺术,潜移默化是需要用生命来浸染的,“快”的途径和手段往往是“非语文”的。
三、积极转变语文课堂评价观念
其一,正如叶澜教授所言:“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那么课堂教学评价也应该自始至终渗透生命意识,一节好的语文课必然是师生生命价值的完美体现。语文课不同于任何其他学科,她是有生命特质的,她的每一次过程都应该是一次无比美妙的生命旅行和生命实践。语文课要站在学生立场进行教学,这是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在太难的事,学生在课堂上的缺位或失学状态是如此普遍,简直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所以,我们务必从根本上转变以往的课堂评价观念,即只要本节课尊重了学科规律,关注了师生的生命质量与和谐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交往认识与动态生成,这就是一节优质课;而以追求内容充实、时间紧凑、形式花哨、功利私心为目的的课堂都必须严肃而审慎地看待。其二,因势利导,对公开课资源的价值运用实现最优化,因材施教,不偏信,不惟权威是从。现在的各级各类公开课往往是热闹多了,冷静不足;活动多了,审美不足;拓展多了,品读不足。虽说有其示范性,一旦运用不当,就很容易带来广泛而长久的负面影响。比如说当下鉴别语文课优良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课堂的气氛活跃与否,眼花缭乱、轰轰烈烈,总比静思默想来得热闹和生动,这就是受当前不良的公开课评价机制的误导而产生的错误认识。具体到每个语文教师,则要研究学情,实事求是,可以借鉴的就大胆化用,最大可能地服务于学生,以期做到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再联系到很多语文教育教学专家的点评,同样的课型,A说:“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形式多了,教师的示范、指导少了;表扬多了,建设性的意见少了。”B说:“本节课老师给予了学生很大的鼓励,充分调动了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激发了潜能,非常好。”此时此刻,一线老师就会很迷惑,我们怎么办?其实潜心静气地想想,专家的评点都很有道理,但照抄照搬未必管用,关键是我们能否做到以生命的情怀来对待语文,把学生当做优质之“材”,让课堂充满语文的味道,上出有本校、本班特色的适合身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语文课。
语文课要远离技术,远离速度,远离浮躁,语文的大智慧应该孕育在平淡之中,生成与和谐才是我们所追求的自然之境。阿尔卑斯山的山谷入口处,竖立着一个标语牌,上面写着:慢慢走,欣赏啊!美丽而有生命质感的语文如果可以比作阿尔卑斯山山脉的话,广大教师何不放缓脚步,引领着我们的孩子在风景如画的语文谷中慢慢地欣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