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2)
时间:
廖红梅1由 分享
三、拓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而爱因斯坦在成名后介绍经验时也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的追究问题罢了。”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空间。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的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的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在课堂上老师注重挖掘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想象潜力,这样就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例如教读《回忆我的母亲》本文是回忆母亲勤劳一生,赞颂母亲各种优秀品质,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在学习课文时,老师则留点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给学生,这时同学们则踊跃质疑,其中有个学生问到:老师为什么课文“母亲一共生了十三个儿女。因为家境穷,无法全部养活,只留下八个,以后再生下的被迫溺死。家境穷,就把婴儿溺死,她不可以少生吗?或者不生吗?为什么要生下来溺死呢?那么残忍?”这时老师没有及时回答他,而把问题留给同学们,不一会儿就有学生举手发言:有的说那些孩子不是男孩,有点说那是因为我国没有计划生育,有点说那些孩子是不健康的不漂亮的,有点知识面较广的同学却说那是因为我国科技不发达,不能使用节育手段,被迫溺死,完全是出于无奈,心里也十分惨痛的等等,这些可能都是情理之中的。回答的结果出乎预料,其敏捷的思维能力,丰富的社会知识令老师又惊又喜……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拓展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空间的功劳呀?
总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兴趣,就要加强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他们在活动中主动地获得知识。学生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主体,因此,教育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主体,在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真正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发展智能,完善人格,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机械地接受知识为主动、灵活地学习,而且有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