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实施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对策
时间:
朱正军1由 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使学生优势互补、形成良好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个性健全发展、增进师生、生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参与率,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探索能力等优点,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然而,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缺乏实效”的现象。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时机不当。
2、分组不科学。
3、规则不明。
4、时间不足。
5、评价不全。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第二、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第三、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第四、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按照学生自身素质(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好、中、差比例分配、平衡分组,以利学生共同提高,达合作学习之目的。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合作学习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有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这种合作竞争的做法,致使全班无一例外的受到了赞叹与鼓励,取得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1、时机不当。
2、分组不科学。
3、规则不明。
4、时间不足。
5、评价不全。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 选择适当的合作学习时机
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教学环境条件等,选择有价值的内容、有利的时机和适当的次数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选择适当的合作时机应掌握好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合作时机应选择在个人操作无法完成时。
第二、合作时机应选择在学生意见不统一时。
第三、合作时机应选择在解答开放性问题时。
第四、合作时机应选择在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处。
2、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按照学生自身素质(成绩、能力倾向、个性特征)好、中、差比例分配、平衡分组,以利学生共同提高,达合作学习之目的。
3、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
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很容易使课堂教学产生看似热闹实则混乱的局面。这就需要建立一套“活而有序”的合作常规,并通过训练使之形成习惯。
(1)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2)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一是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三是认真倾听的习惯;四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
4、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1)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同时,教师也应平等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去,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及时地进行鼓励、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
(2)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没有一定的时间,合作学习将会流于形式。因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操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和相互补充、更正、辩论的时间,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智慧都得到发挥。在合作学习之前,还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当学生在解决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时进行合作学习才有成效。
5、采用多样化的评价和奖励方式
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一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集体评价相结合。二是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三是合作学习要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有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这种合作竞争的做法,致使全班无一例外的受到了赞叹与鼓励,取得进步。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促进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教师应加强研究,努力探索,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