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教育理论 >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

时间: 斯娃805 分享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

  发展学前教育是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共同做法。许多国家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国民素质、提高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事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学前教育论文,供大家参考。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一:在学前教育阶段如何加强学前教育工作的管理

  【摘要】前阶段是个体最先接触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学前教育这个关键时期,必须加强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如表达能力、智力开发等,从而为幼儿接受新鲜事物提供充分的条件。

  论文关键词:学前教育,教育,环境

    1 采取正确有效的教育方法

    幼儿教育不仅在个人和家庭中显得重要,在一个国家和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也尤为重要。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的生活环境、幼儿性格及年龄等特点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从而做到事半功倍。首先,采取“寓教于乐”的方式。幼儿的年龄大约为3至6岁,这个年龄段的幼儿对社会的认知与感知都较为只管和抽象,大多对学习的意义还比较懵懂,所以教育应该正确的对幼儿的生活、学习及思考娱乐进行引导,是幼儿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学习中娱乐、娱乐中思考,从而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使幼儿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并能够对幼儿的潜在能力进行开发。也可通过娱乐的方式对幼儿日常所表现的一些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和引导。其次,要创造条件让幼儿“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提供给幼儿足够表现自己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使用温和的语言进行悉心指导和分析,以便他们容易接受。对于比较活泼的孩子,在保持他们个性的同时我们要教会他们“安静”,使其学会“安静”;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通过引导的方式我们要教会他们活泼和开朗。例如,游戏教学,教师可以将游戏融入学前教育中,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展现自我个性。以捉迷藏游戏为例。幼儿的依赖性普遍较强,在进行此游戏时时常会因找不到同伴而哭,面对这种情况,教师不应该打击正在游戏中幼儿的积极性,直接让藏起来的学生出来,安慰“搜寻者”,这只会阻碍他们的成长,让他们更加依赖长辈,很难独立起来。反之,教师应该多鼓励幼儿,告诉他们遇到困难要不放弃、不气馁、迎难而上,先帮助幼儿重新振作起来,再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恒心完成任务,这样,当幼儿再次遇到困难时,他们才能凭借自己的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而这样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其健康、茁壮地成长。总之,“表现”可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孩子思考力、参与力、创造力的最好办法,教师要对此给予足够重视。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幼儿“表现”时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否则就会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 注重教学环境的多元化,创设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

    走廊是幼儿每天必须经过的地方,走廊上的设施和环境也更加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教学环境的创设中我们一定要重视这小小走廊的设计,让它发挥最大的教学作用。那么在走廊环境设计时,我们应该坚持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要简单明了,具有强烈的立体感。走廊中的一切内容都在随时随地地引导着幼儿,培养幼儿的各种素质和能力。走廊墙面上的一幅画、地面上地板的花纹、教师布置的主题或便于家长和教师共同学习的板块每时每秒都会激发幼儿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潜移默化地教育和培养幼儿,我们要将其设计得更加富有教育意义,更加具有立体感,以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例如,在走廊的墙壁上,我们用一些“教学的小贴士”或“教学在线”等小模块,让家长及时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相应的教学活动,便于家长在课下能够更好地辅助教师教学,让幼儿快速、牢固地掌握知识。而且我们要充分利用学校中一些必不可少的设施和工具,将它们进行装饰和美化,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教学。如走廊中的暖气管道,我们可以将它看做宝贵的可以利用的有效资源。在竖直的暖气管道上,我们装饰上步步高升的竹子;在横向的暖气管道上,我们攀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以此来提示幼儿,我们要像竹子那样每天都有所进步,一步一步扎实地前进。而且我们的学习生活也要像牵牛花一样丰富多彩,朝气十足。还有那些必要的提示语,我们要设计得富有特点,给幼儿留下深刻的影响,让幼儿清晰地记住自己应该具有的正确的、礼貌的、规范的言行举止。其次,走廊设计要融入幼儿的创意。走廊环境的设计不应该简单地停留在教师的设计上,学习环境需要教师和幼儿共同营造和设计。因此我们在设计走廊时,应该让幼儿也参与其中,融入他们的思想和创意,在走廊中能够展现幼儿自己的杰作。这样在日常的打理中幼儿也会倍加珍惜和爱护。而且走廊中知识的体现还要做到周到全面、分配均匀。

  在每个设计板块中都要具有教师和幼儿共同参与设计的环节。这样才能够让幼儿体验到主人翁的感觉,才能够让幼儿在学习时感觉到家的温暖,才能够把我们的环境设计落实到实处,也能够更好地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美化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最后,环境设计要定时更换,根据具体的时期设计合理的环境。环境设计不要一成不变,如果幼儿总是处于相同的背景环境中,就会失去新鲜感,因此在环境布置中我们要在每一个学习阶段更换一次教育的主题,也就是要更换一些环境背景。我所说的更换环境不是将所有的装饰从头到尾全部都换掉,大的部分我们是不能够轻易换掉的,我们要从小的装饰和布局来增添幼儿的新鲜感。如我们可以更换一些美术作品,或更换一些小的陈列品,对我们的学习环境进行合理的布局,从而保持幼儿的新鲜感。教室是幼儿学习的重要场所,是陪伴幼儿成长的重要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教室内部的育人环境的营造。我们要对每一个教学班级提出不同的装饰要求,让每个教室都能够以最鲜明的特色和情调来陶冶幼儿的情操。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一起来装饰我们的教室。根据平日里学习的知识,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制作一些能够装饰室内环境的物品。在我们这个呼吁低碳生活的时代,教师可以教幼儿学会保护环境,在制作的过程中利用废物进行改造,动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制作出比较出色的作品,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这样不但美化了我们的室内环境,给幼儿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学习条件,还能够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使其乐于参与其中,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并且还能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怀。

    总之,在幼儿学前教育中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幼儿教师应该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创新,通过对幼儿自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寻找到最适合和有效的教育方法,从而有助于对幼儿进行全方面的教育。如此一来,才能够确保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从而使幼儿教育未来的发展能够迈向新一个阶梯。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范文二: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问题及解决策略

  摘要:留守儿童基础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倍受关注的重要课题,我国留守儿童关心的基础教育及其身心健康,需要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和了解,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人口流动,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

    一、我国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的基本状况

    在当今时代,由于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民们因为生活拮据,不得不外出打工赚钱养家。尤其是由乡村到城市的流动。与此相对应,留守儿童也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在全部留守儿童中,农村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高达86.5%,农村留守儿童占居绝对多数。按照全国3亿6千万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没能与父母共同生活。【2】

    二、留守儿童基础教育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任何人的学习都受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影响,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也同样受他们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基础教育的家庭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这些孩子在留守期间是和年迈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的,不像城里的孩子,在父母每天的叮嘱和教育下长大,也看不到城里孩子每天可以看的报纸和电视,再加上这些老人年龄普遍偏大,身体不好,孩子们每天接触的爷爷奶奶等其他监护人,他们文盲的比例较高,所以对孩子的学习不但无法给留守儿童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而且由于年龄一般相隔近50岁,与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的社会相差很大,故而在与留守儿童思想观念差异也极大,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加之这些老人还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根本就没有时间去顾及孩子们的学习怎么样?同时监护人也管不了,不会管,外出父母则管不到,留守学生几乎生活在无限制状态下,无形中助长了其自私任性、霸道蛮横、逆反心理重、以自我为中心等极端性格等等,长此以往,他们就一直生活在没有一个可观的家庭学习环境之中。

    2 .基础教育的学校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家庭因素,留守儿章在心理发展上存在的困惑与问题,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疏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留守儿童对父母关爱的缺失对其人格健全发展形成的消极影响。但是我们农村的学校呢?尤其是基础教育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心育轻德育,很难做到因材施教,素质教育只是走过场走形式,对于留守儿童特别的心理情感需求却始终没有顾及。对于心理课程的开设更是闻所未闻,心理、安全、法制教育则是出点事情后,才告戒一下就完事。因而,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些报道:“13岁留守儿童为进监狱杀死两婆婆 曾掐死亲奶奶。”【3】这儿有十几岁的孩子提刀杀人,那里有未成年人偷抢……

    3. 基础教育的社会环境不容乐观。

    由于农村社区欠佳的物质文化环境、精神文化环境、人际关系氛围及社区教育主体素质较低等因素均严重影响着留守儿童的正常社会交往,留守学生监护人对留守子女的社会交往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远离父母,缺少了起码的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监护人又无暇顾及他们的情感变化,周围的人更是一种不是自己的孩子,关我什么的态度对待这些孩子,这对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常引发种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同时社会对农村学校的关注也不够,尤其是农村“在工作机制方面,缺少统筹的指导机构。”【4】农村的封建思想还很严重“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对留守流动人口子女的歧视现象。”【5】 社会保障在农村“特别是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及与户口相关的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社会保障等权益和政策的不平等”【6】

    4. 基础教育在留守儿童自身条件里也不容乐观。

    部分外出打工者平时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关注较少,特别部分父母们长期在外,因无法照顾孩子产生负疚感,于是采取“物质+放任”的方式进行补偿,使得留守孩子拥有零花钱的数量增加,使用自由度提高,极易形成孩子功利主义价值观和享乐主义人生观,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陋习,并直接导致“读书无用沦”、“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抬头。

    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问题可以从以上方面来说明,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社会整体发展来看,城市化的进展以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产生,使人口流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但长期形成的城乡壁垒使农民工很难将子女带在身边就学,农民工在城市务工,本身收入不高,居无定所,无法负担子女在城市的教育费用。

    部分监护人的教育观念淡漠和社会不良风气,对这部分学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收入较高,家庭环境相对优越,孩子花钱大手大脚,对学习无所谓,这些孩子认为学习不重要,将来也能出去打工照样能挣钱;有的父母常年不在家,监护人的宠爱让他们形成了骄横、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在学校老师不敢管造成这些孩子不遵守纪律、自由散漫、看黄色录像、搞帮派、谈恋爱;有的父母外出,孩子在亲戚家长期寄养,久而久之形成了孤僻、不合群的心理,遇事缺乏自信。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是当今农村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带来的问题,而且将是一个时期内长期存在且无法回避的问题,由于这一人群仍在加大,问题更加凸显,因此,我们必须把这些问题纳入到社会经济发展总目标中加以解决,才能够标本兼治,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问题。

    (1) 作为基础教育的保证条件。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让孩子吃饱穿暖,不发生安全事故。不过分溺爱、迁就、百依百顺、百般呵护,不要把孩子当成“小皇帝”、“小公主”看待。在外的家长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孩子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要正确处理生产、创收与子女教育的关系,不能以牺牲孩子的成长和未来为代价来换取眼前暂时的利益;要与学校和老师保持经常性联系,随时了解子女学习和发展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引导教育。临时监护人要真正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努力为他们营造近似完整结构家庭的心理氛围和教育环境。

    (2)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体——学校更是要积极行动起来。

    比如,学校要肩负“指导家教、优化家教环境育人”的重担。具体地说就是:首先,是定期召开家长(或留守儿童监护人)会,或者统计好外出家长的电话地址,班主任向学生家长通报学校、班级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通报学生中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现,做到家庭教育的效果。二是改革农村学校 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是及时家访,既了解学生,三是要平等的对待他们,不要歧视,四要不定期举办家庭座谈会,五是全面开展学校帮扶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结对帮扶活动,鼓励他们结伴同进等等具体措施,这样在家庭教育不是很到位的情况下,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教育就到了非常迫切的地步,建立农村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增强和发 挥农村基础教育教育的作用。“老师要有爱心、信心、细心、耐心和慧心,用真诚的关爱去感化留守儿童失落的心灵,积极创造宽容、仁爱、平等的心理氛围和人际氛围,使孩子感到自己是受欢迎、受尊重、被接受与被欣赏的。”【7】 减少留守儿童受教育的断层与真空。

    (3) 社会尤其是政府应加大投资,兴建打工子女学校。

  逐渐打破一切影响和限制打工子女就近入学的条条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费,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在打工子女学校里,由于孩子们有着相似的经历,也比较容易唤起他们的自信,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对集体的归属感。一方面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社会宣传,形成全社会群策群力,共同推进“留守儿童”工作的良好氛围。特别是我们的新闻媒体要大力宣传保护儿童合法权益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第二方面是我们的基层党组织、村委会要帮助解决“留守儿童”生活中的困难,使他们的父母在外地也可以不分心的安心打工,特别是春耕农忙的时候村委会应组织人帮助“留守儿童”的家庭种好地。具体可以表现在:(一)构建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网络,(二)建立学校教育和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三)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四)相关部门进行责任分工等等具体措施。

    (4) 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

    针对留守儿童的各种不良习惯,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真情关爱,学习上优先辅导。活动上优先安排。生活上优先照顾。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生才能在被爱的同时,去爱自己的老师,爱自己的同学,爱自己的集体,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我们要改变学生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对留守学生更应该倾注真情,让爱心像清泉一样浇灌留守学生干涸的心田。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紧密配合,齐抓共管,在全社会形成“人人都来关心青少年成长”的浓厚氛围,真正为“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方蓝天,为留守儿童的基础教育开辟一片新的田地,从而,提高我国的基础教育水平。

  【1】 摘自《关注留守儿童---什么是留守儿童》2007-07-10

  【2】 摘自《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第4期之教育论文《浅谈“留守儿童”教育》 2008-05-18

  【3】 摘自福建东南新闻网 《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消除城乡教育制度壁垒》2006-01-24

  【4】刘汉清. 关于“留守孩子”教育问题的思考.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6-4-6

有关学前教育论文相关文章:

1.关于学前教育论文范文

2.关于学前教育的论文

3.关于学前教育论文

4.关于学前教育毕业论文

1303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