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范文
当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新课标改革的影响下,小学数学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已经成为了小学教学中的重点。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篇1
浅谈发展学生主体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性
(1)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够提升课堂的吸引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需要积极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充分利用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进行未知知识的探究和学习。这也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和任务之一。与此同时,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中,认为可以通过引发学生认知上的不和谐的方式,进行学生好奇心以及学习兴趣的激发。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尽量在教学实践中采取新颖的教学手段和灵活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创设出合适的问题情境,引起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冲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主动性,实现良好的学习效果。
比如,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在进行“循环小数”的教学实践时,可以为学生讲述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学生们会沉浸在这个小故事当中,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进行故事的继续讲述,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循环规律。最终,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规律的总结,并且将这个故事与循环小数类比,让学生自主品味其中的精髓内容。在这个教学设计中,教师以讲故事为开端,教学形式较为新颖,并且在这整个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类比和感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发展学生主体性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观点认为,如果学习结果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那么学生的学习动机就能够得到有效的激发。因为学生可以在自己的学习评价中看到自己的进步,就能够进一步树立起克服缺点的信心,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教学活动中,重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能够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更好的完成以后的学习任务。比如,如果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的时候,进行消极的消息反馈,“这名同学的答案是错误的,谁有别的答案?”就会在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信心,使学生产生自身的观点不被理解和不被重视的感觉,长此以往,会导致常常回答错误的同学不能积极主动的进行课堂答题,渐渐远离学生群体活动,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尽量做出较为积极的信息反馈,不能挫伤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要善于诱导回答错误的学生进行答案的更正。
(3)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
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较低,心理承受能力也较低。在小学生群体中,最忌讳的应该就是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一个不聪明的学生,是一个笨学生。而教师如果能够在教学活动中积极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产生这种感觉,提升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认为自身在这个班级中,是值得尊重的,是被重视的,进而推进后续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比如,教师在进行“7的乘法口诀”教学时,教师出题,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在规定时间之后,引导学生对照黑板上的正确答案进行订正。最后,要求全部做对的学生举手,然后让错一道题目的学生举手,错三道以上的同学举手。全部做对的同学自然会自豪的举起手来,而越往后举手的同学会越显得面露愧色,不太好意思。这样会导致学生积极性的挫伤,对数学学习的信心也会下降。而如果教师能够在引导学生进行答案订正,思索错误原因之后再引导学生,在订正过后,全部明白的同学举手,那么这样就更加有助于学生自我价值感的激发,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性的提升。
二、为学生提供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机会
发展学生主体性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遵循学习基本特点和规律的一种表现,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进行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机会。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者通过原有知识经验结合新知识,进行两者之间的双向互动的过程,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处理新知识和旧知识的契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够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将新信息与先前的知识经验进行有机集合,实现新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更新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够打破学生被动学习的僵局,而是进行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主动去充实、丰富和更新自身的知识经验。
三、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首先,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培育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摒弃学生惯有的思维模式,培养学生更加灵活的思维方式。其次,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能够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是指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东西进行重新定义或者重新组织的能力。比如,在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的举例时,小学生举出“长方形纸张沿对角线裁剪”的例子,这就是思维独创性的体现。
四、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要在以后的实践和理论研究中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为发展小学生主体性的相关问题做出更深入的探讨。
小学数学教师论文范文篇2
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优补困
对于小学数学学习来说,它对学生初高中数学的学习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学生在小学阶段就不能学好数学这门基础性的学科,那么在初高中的数学学习中就会更加吃力。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差异性来进行因材施教,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使得数学学习成绩较好与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得到兼顾。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优补困是教师工作的一个重点内容。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优补困的意义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优补困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培优补困是为了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使得因材施教的原则得到更好地体现。对于课堂教学培优补困来说,它是上课的一种补充形式,但又不是上课的继续和简单的重复。培优就是对那些数学成绩较好、对数学学习有潜质的学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与培训,从而使得他们的数学成绩更加优秀,使之潜能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更好地促进他们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而补困就是对那些数学学习成绩不太理想、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通过有计划的辅导与帮组,使得他们树立起对数学学习的信心,更好地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其学习能力,为今后初高中的数学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优补困,就是要使得具有数学学习天份的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而使得数学学习相对困难的学生,可以跟上整体的教学步伐,不断地提高其数学学习成绩,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优补困的措施研究
2.1加强对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做好培优补困的前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培优补困工作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及对数学学习的情况来对培优补困的对象进行确定,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案。对于数学学习比较优秀的学生,要加强对他们心理想法的了解,及时地帮助他们处理学习上的一些困难,促进其数学学习的快速发展。而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加强对这些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以更加亲切的态度去和他们交流,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培优补困工作中,要不断加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确立,从而使得学生更加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由喜欢上老师开始,从而更好地去学习数学知识。
2.2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角色的对换
在教学中,如果教师一直以教师的角色去面对学生,那么教师就很难切身体会到学生的想法与困惑,而学生也不能很好地理解老师的用心。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加强角色的互换,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老师知道学生有哪些知识接受的不扎实,从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教学。另外,在做课堂练习时,要及时发现他们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同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提出不同的要求,有的放矢,使他们各自尽情发挥、各得其所。对于学困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肯定他们取得的一点一滴的进步,加强他们自信心的培养,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3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给“差生”表现的机会
要想更好地提高差生的数学学习成绩,除了要加强对其进行辅导外,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多多给差生以表现的机会。对于差生来说,他们大多数不知道如何去对教师所提的问题进行思考,面对问题不知如何下手,因此,久而久之,学生就不能很好地融入到数学课堂之中。因此,教师在进行日常教学时,教师可以把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分解,从而让差生来回答,给差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这样不仅仅可以调动更好地融入到课堂之中,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回答问题的勇气,从而使得差生走出自卑的阴影,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4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说题能力的培养
我们知道学生间存在着差异性,他们的认知水平也往往存在着很多的不同。而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对说题能力的培养,可以很好地促进培优补困的发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说题的运用,可以将学生的思维更加充分的展示出来,从而把学生对知识接受的情况很好地表现出来,进而老师可以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辅导。通过说题,可以把学生的思维与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来,在课堂教学时,对于数学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说题时可以将他们的思想表达给其他学生,从而可以使得其他学生从中开拓思维,同时也是对优等生思维的一种锻炼。而对于学困生来说,他们对于说题,并不是一点不会,而是有时候觉得自己不会,不相信自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引导与鼓励,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提醒,使他们能够把你的提醒补充完整,慢慢地建立起自信心,从而达到理解题目的意思,甚至能联系知识点来解题。这样逐渐就可以使得学生走出“学困生”的阴影,加强对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