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初中语文创新论文样本(2)

初中语文创新论文样本(2)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初中语文创新论文样本

  初中语文创新论文样本篇2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新时代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语文教育是基础性、人文性、基础性的教育,更是语言文化的教育,情感的教育,语文教育要与时俱进,在教学中离不开创新教育,只有把创新意识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中,才可能给语文教育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实践创新 民主氛围

  创新能力是新时代的人才应当具备的能力之一,创新不仅是一个人能力高低的体现,还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动力和希望。当前的新课标也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语文教学也不例外,也担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个途径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民主氛围,激发创新欲望

  创设自由、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前提。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充分的心理自由,创设一个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营造自由的思维空间的前提。教师在课堂上要努力建立一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的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氛围,把“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就高,课堂上主人翁意识就强。如我在教学《木兰诗》这篇课文时,想象表演父母为木兰送别这一场面,为了克服学生胆怯心理,我首先主动承担了木兰这一角色,并且鼓励学生与老师主动配合,在表演过程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放开手脚表演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继而我又让学生对老师的表演进行大胆评议。这种氛围缩短了师生距离,然后再让学生表演,学生兴趣浓厚,表现积极。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创新精神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创新意识源自质疑,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提问是一个人从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触角,是创新意识的具体表现。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多思考,多质疑,以疑启思,提高思维的变通性,对同一问题、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全方位的思考和揭示,使其思维产生矛盾,意见纷呈,这时教师再放开让学生各抒已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讲到菲利普一家生活拮据,但每个星期天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去散步,翘首企盼于勒回家时的情景时,提出:“他们需要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展开了合情合理的联想,纷纷抢答:菲利普需要一栋豪华别墅;两个姐姐需要漂亮的衣服和高贵的首饰;若瑟夫需要的是巧克力、麦当劳……活跃的课堂气氛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琴弦,有效地推动了课堂教学的进展。

  三、激发学习兴趣,唤起创新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创新的发动机。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的创造能力才能得以发挥。

  伴随着教改的轰轰春雷声,教学手段也愈加先进,教师授课从原来的三尺讲台、三寸粉笔、一块小黑板到现在的投影仪、录音机、电脑多媒体,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趣了。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脑真正地走进我们的生活,它几乎无所不包,无所不容。五彩缤纷的画面,神秘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曲线,学生已经尝到了课件多媒体教学的甜头,它容量大,效率高,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浓厚的兴趣,进而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接受和创新意识的完善,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如教学《沁园春?雪》时,利用录像资料把这首词演绎成动人的画图,红色与白色交相辉映,暖冷相间,色彩富丽,线条繁复、纵横驰骋,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气象雄伟、意境恢宏的冰雪世界,再配以激情的朗读,学生完全沉醉于“江山如此多娇”的情境当中,从而拓宽了他们的视野空间和想象空间。又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时,选用了乐曲《江南春》来创设春天的意境。课堂上,同学们静静地倾听着。音乐悠扬,教室静谧,而同学们的思绪都似火山口下的岩浆,强烈地沸腾着,一曲刚完,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看到了一条小河,河边,柳条儿露出了嫩芽,河里,几只鸭子在游水。”有的说:“有一片茂盛的小树林,林中鸟儿在欢唱……”有的说:“似乎闻到了春泥的气息,看到大片生命力顽强的小草……”一首乐曲引发了学生无穷的遥想,通想中感悟到春天的脚步,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举办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同的。”人们强调的是在社会中学语文,在生活中学语文,在交际中学语文,社会处处有语文。在实践中学语文即是时下所提倡的“大语文观”。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善于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有利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多年来,我常常在班级里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如以“怎样保护环境卫生”为主题,向学生推荐一些书目,然后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阅读评比。目的是让学生在广泛阅读中进一步了解日益严峻的环保问题,了解自己在其中的作用,从而提高认识事物、评判事物的能力。在班里创办学生文学社《跋涉者》,让学生自己在其中三五成群的写稿、组稿、排版,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时不时在班级里举行辩论赛,让学生思想的火花在撞击中迸射,让学生的语文能力在争辩中得到锻炼、提高。同时在班里以组为单位进行墙报比赛、知识竞赛、讲故事或演讲比赛等。此外,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查找门牌、标语、通知等公共文体上的错别字或病句,然后鼓励学生对其进行纠正。这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活动使学生从书本上、课堂上学到的东西付之实践,不但提高了他们创新实践能力,而且使他们在学语文后有成功的体验,从而从内心深处更加去热爱语文。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的要求,语文教学应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思路,提高学生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新因素,把创新教育具体落实到语文教学的每一环节,惟有如此才能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培养。

猜你喜欢:

332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