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学科教育 > 科学发展观教育论文代发表

科学发展观教育论文代发表

时间: 秋梅1032 分享

科学发展观教育论文代发表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新型社会发展观,其核心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科学发展观教育论文代发表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科学发展观教育论文代发表篇1

  论科学教育发展观的要务

  摘 要:党的报告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但受制于教育本质认识不到位、教育资源分配不公、教育投入不足、教育理念与方法滞后等深层次原因,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改革与发展;公平;质量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党的报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对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但是,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的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教育需求的需要。我们急需破解当前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难题,需要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促进教育资源分享的公平、淡化高考指挥棒的影响、实现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以全面提高教育公平度和改善教育质量为战略抓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一、深化对教育本质的认识

  一直以来,过于强调以应付升学考试为目的应试教育模式,远离了教育应有的宗旨和目标,扭曲了人性,败坏了教育品质,使得应试教育成为一种“社会公害”。当前,对于教育本质的认识误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违背了自身的科学规律。第一,幼儿教育违背了儿童爱玩娱乐的天性。有关单位调查显示,在北京、上海等地有八成以上的孩子“学艺”忙,其中5岁前就开始学艺的孩子占到87.1%,出于孩子自愿学习的只占到三成多一点。第二,中小学教育管理与评价唯教育GDP“升学率”。当前很多政府部门对教育的考核只盯着升学率,如果升学率高,教育部门就“成绩显赫”;一旦升学率低,教育部门则“无地自容”。二是重知识教育,缺乏情感教育。我们当前的教育关心的是数字、字母、符号和公式,往往忽视了学生强烈的主体性独立意向,忽视了对他们人格发展和道德生活中面临关键问题的指导,忽视了对学生的成长以及塑造他们健康心理、健康人格极为重要的情感教育。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同样也是教育工作的立足点和归宿。要走出长期以来的教育误区,我们就必须深入认识教育本质,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教育立足点。教育的本质是把人放在首位,尊重人的发展规律,以丰富的知识、健全的人格的为培养目,以人的个性禀赋为基础,顺应人的发展需要,提升人的潜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必须以作为教育对象的具体个人的和谐发展为根本。二是坚持把培育具备充分的能力、良好的人格、美好的心灵的人作为教育的落脚点。充分的能力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交流协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自我调适能力等;良好的人格体现在独立的个性,自尊自信,健康的心理,积极的进取精神,对社会和民族的责任意识等;美好的心灵体现在爱祖国、爱党、爱人民,感恩诚信,有较高的道德、科学和人文素养,有健康的审美情趣等。三是要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我们需要充分的吸收国外教育的成功经验,以国际视野来导引国内对于教育本质的认知。例如在儿童早期教育阶段,美国、德国等国家的孩子侧重在娱乐教育中成长的。美国的教育注重过程和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注重对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同时倡导情感教育。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他们通过玩的培养方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独立的观点,帮助幼儿认识周围的环境,培养幼儿手工劳动的能力。在中小学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更侧重于生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促进教育资源分享的公平

  由于历史原因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国教育发展仍存在教育资源分享不公平的问题,影响了我国教育协调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分享不公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资源分享不匹配。基础教育的公共属性最强,属基本权利领域,却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高投入;高等教育属于相对少数群体,却占用国家的大部分投入,使用国家公共教育资源比例偏高。二是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与地域歧视。一方面是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教育资源分享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由于教育资源分享的不同,目前发达东部地区的教育水平已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而不发达的西部贫困地区仍未完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两者的差别十分明显。一方面是高等教育发达地区的地域歧视和地方保护。北京考生进北大的机会是安徽考生的41倍,是广东考生的37.5倍,是贵州考生的35.4倍、是河南考生的28倍。这种明显的录取差异反映的就是各地学生获取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三是普通学校与重点学校资源分享不一致。重点学校(示范学校)一直是各级政府投资的重点,这种教育资源高度集中的结果就是,这些学校取得了优异的升学成绩。每年倍受舆论关注的“最牛高考班” 的高分“扎堆”现象,其实就是垄断了一流生源以及优质教育资源,造成事实上的教育不公。而非重点学校因政府重视不够、投入少而无人问津,教育质量不够理想。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是科学发展必须坚持的主题,也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一是严格落实政府财政性教育投入比重规定,并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要求强制实现政府教育经费占GDP4%的目标。在经济发达地区,在保障现有投入比重的基础上,要努力争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在经费投入数量和投入质量上实现新突破。二是保证财政性教育投入分配的合理性。要坚持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保证投入分配的合理性。建立更加公平和有效的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制度,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财政扶持力度;按地区分类确定各级政府财政投入的比例责任,避免相互推诿责任;均衡城乡之间的财政投入,将基础投入向农村地区倾斜;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将幼儿园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阶段的进程等。

  三、淡化高考指挥棒的影响   高考制度是维护是社会公平价值的底线,它是社会公平竞争和很多普通百姓改变命运的基本来源。以“高考”为指挥棒是有其历史合理性的,但现在我们必须清楚的认识其存在的问题。一是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蔓延。任何国家或社会,读书是草根阶层改变命运,进入社会上流的主要路径,但目前读书改变命运的效果没有以前明显。与传统的“读书无用论”不同,现在的“读书无用论”,是“书本知识”太昂贵,以至于农民无法支付,或者支付代价太高。当前城乡、地区和阶层之间的教育差距拉大,有社会阶层的固定化、凝固化,和职业的世袭化的苗头和趋势,寒门子弟靠读书改变命运的通道越来越窄。二是“天之骄子”和“蓝领工人”的现实反差。目前我国仍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受产业结构所限,当前产业发展和人才供应之间出现了严重的脱节技术,“蓝领工人”比大学生“天之骄子”更稀缺。高校学生常被人扣以“眼高手低”的帽子,不能迅速转化成为产业工人和实际生产力,正因为产业技术工人的缺乏,制约了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要淡化高考指挥棒,实现人才培养更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避免“读书无用论”思想的进一步蔓延,我们要注意协调以下问题。一是处理好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关系。职业教育能较好的弥补高等教育产生培养人才不足与产业结构不适用的矛盾,缓解“读书无用”产生的就业困难问题,既解决了教育问题,又解决了社会问题。第一,实现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应鼓励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使其发展数量和发展水平向普通高等教育看齐,并制定明确的倾斜政策鼓励学生进行高等职业教育深造。第二,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互通机制。在就业压力推动下,为适应社会需求,有部分高中毕业生、大学毕业生开始主动选择去接受职业教育或者技术培训。应建立两种教育体系的学分银行,完善学分互认、累积制度,探索同一层次普通学校和职业学校之间的课程互设、学分互认、学生互转的机制,推动应用型本科课程进入职业院校等。二是促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发展。现代高等职业教育应当包括现在的大专层次的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和专业研究生教育。第一,促进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提质转变。彻底改造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现有的教师队伍结构,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第二,促进各类职业教育统筹协调发展。实现学历职业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全日制职业教育与非全日制职业教育共同发展,促进职业教育办学类型和学习形式的多样化。

  四、实现教育质量水平的提升

  影响和反映教育质量水平的关键因素包括对于教育的追求是什么、人才培养水平状况和教育精神的状态。目前,我们必须清醒的分析现状。一是人才培养水平状况难以令人满意。社会需要多样化的适用型与学习型人才,而现行的应试教育,教学水平不高,教学内容不符合社会需求,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根本上背离了教育的目标与宗旨。把有多样化个性需求的学生变成应试的机器,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造成了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的局面,不能满足用人单位“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现实要求。二是现代教育缺失了人文精神元素。长期以来在教育中人文精神有所失落。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教育限于知识的发布,缺乏人文精神的熏陶。更为突出的是,社会物质发展和精神生活失衡导致的精神危机,更加冲淡了学校的人文精神培养。人文精神培养被边缘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对智力开发、专业知识的灌输趋之若鹜,而对于诗书礼乐、传统礼仪、经典文化、人文关怀等人文教育实际上不够重视。

  树立科学教育质量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当前,推动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应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国家战略。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导向。我们要像经济社会领域打破“唯GDP”的政绩观,树立“幸福指数”导向一样;必须打破以往“唯升学率”论英雄的错误导向,建立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政府绩效评估导向。我们必须设置一套综合考虑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五大领域、体现素质教育特点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才可能真正发挥素质教育的导向功能。二是努力实现教育中人文素质精神的提升。要把人文素质教育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培养紧密结合起来。特别是大学教育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

  参考文献:

  [1]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 谢雨,魏贺等:《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人民日报2012-11-13第09版.

  [3] 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4] 廖其发:《论我国教育改革与研究的价值取向》,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第1期.

  科学发展观教育论文代发表篇2

  浅谈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观

  【摘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的本质和核心,体现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推进郁山中学的快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郁山人民的心声和期盼。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确保教学质量逐步提升的前提。西部边远山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郁山中学教育教学快速发展。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创新;教育教学;发展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其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教育教学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科学发展观是在充分肯定新时期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吸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解决我校近几年来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发展全局。

  郁山中学教育教学的成效关系到郁山今后的经济发展。“致富先治愚”已成为郁山人民的共识。文化是科学的基础,知识是致富的源泉,推进郁山中学的快速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广大郁山人民的心声和期盼。

  1 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核心,切实做好教师的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在乡镇教育建设和发展中自然存在诸多问题,如:环境条件较艰辛,学生来自落后山区,人文素质参差不齐,缺乏现代化的教学器材和设施,资金投入严重不足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依靠学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科技投入,最终归结为做好教师的思想工作,提高教师的素质。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教师为本,并体现在每一个教师的具体工作中,充分调动每一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推动郁山中学教育教学快速发展的动力。

  为了又好又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领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教师角度和学生角度出发,加强了对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学生的管理,加强了科技力量投入,建设文明校园,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校长的领导下,大力加强全校教职工的思想素质建设。教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要大力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素质建设,为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及升学率的提高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一是狠抓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培训,深入开展学习“教师行为规范”活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创新进取,不懈追求;服从领导,团结协作;规范管理,争创一流;服务学生,热情周到;遵纪守法,廉洁育人”。组织教职员工深入学习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引导教职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各年级各学科特点开展多学科、多形式的教学业务知识讲座和教学技能培训。大力开展课外练兵、课堂练兵,鼓励教师自学成才。二是把党组创设到各年级。我校领导把全校40个骨干教师党员分成三个党小组,按在各年级中,设有各年级党小组办公室。具体指导年级组的教师思想工作,学生的安全教育、素质教育,创新教改,以及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让党的旗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上高高飘扬。三是进一步加强党、政、工、团组织建设,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不断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四是大力开展主考科目的知识竞赛,鼓励教师岗位竞争,岗位创优,积极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培养一批优秀的各科教学岗位能手和先进典型。五是进一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在杨永胜校长的组织领导下,领导班子认真查找不足,加强领导的执政能力,转变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式,带领全校教职员工奋力拼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2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机制,使教学管理体系高效运转

  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确保教学质量逐步提升的前提。首先,树立依教师法建设教师队伍,依教师法管理教师的理念,建立完善的教育教学监督管理办法。各科设教研组,有专人负责,学校对各科教研活动情况登记记录,并纳入考评。学校建有教师教学成绩业务档案并与奖励挂钩。由政教处分管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设有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卡。同时,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和生活管理教育,学校设有安保教师和生活管理教师,让学生在安全、舒适、优美的环境中成才。

  引入激励机制促进教学成绩又好又快地提升。学校制定有各年级学生考试成绩奖励办法及初三升学奖励条例等一系列制度,积极引导全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开展安全治校、环保治校、健康治校、文明治校和和谐治校。以及开展学生知识竞赛、教师业务竞赛的活动,奖勤罚懒,推动我校教学创新进程,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又好又快的发展。

  贯彻可持续发展观,要求教与学相结合,以创新教育教学的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当今我国的时代主题,大力推动教、学、研相结合,是创新工作顺应这一时代的要求。作为单设中学要有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自主创新,开创教育的新局面,新成果。建设以学生为主体,升学为导向,学、研、升结合的教育创新体系。走“科技创新,科技兴教”的发展战略,成为郁山中学一直坚持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山区教育教学的建设具有前瞻性的指导意义。

  理论和制度创新,新学期、新校长、新理念、新制度。本学期提出了一切为学生服务,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培育塑造学生美丽人生是教师的崇高追求。为了提升郁山中学的形象,学校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理念和制度上的创新的新要求。制定了学生校内外守则,教师管理奖罚制度。这些办法都有利于推进郁山中学教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3 人才培养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大力发展教师内部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教书技艺。有计划地培养一批年轻教师。聘请彭水中学的高级、特级教师来校指导听课、评课,指导上课,不断提高教师上课的创新能力。开展课堂内外教书育人竞赛活动,提升教师教书技艺,推进郁山中学教育教学快速发展,打造郁山中学新形象。

  依靠科技进步,攻克山区教学质量低,升学率低的难题,培养一批为山区教育教学而奋斗的高素质的专门人才,是学校发展的目标之一。用精神加物质的激励机制,提高教师工作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创新教学,学生勤学苦练,教学效果大幅提升,从而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定将为郁山的人才培养作出应有的贡献。

  创新教育教学的开发,创新教研的成果及创新管理的实施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在管、教、学、研结合方面探索出一些值得总结借鉴的模式,定将为郁山中学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西部边远山区的教育教学工作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面推进郁山中学教育教学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中英文献出版社.

  [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简明读本》.中共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猜你喜欢:

311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