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探究
时间:
刘国强1由 分享
“有效性”是教学设计的生命,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追求,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要想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深刻体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这里的“知识”显然指狭义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技能”则需靠体验和感悟,因此,“知识与技能”应作为两个维度来确立目标。对于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绝不能急于求成,一个课时的教学,甚至一个学期的教学也难实现其目标,它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只能融合、渗透在教学中。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定位必须遵循渐进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目标定位必须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实际,还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切不可起点太高。要深刻领会其实质,要进行系统科学地计划,在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时,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课程的所有目标都当成课时目标来确立,那样势必导致课堂教学重形式而缺实效。
2 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越俎代庖,代为探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时间上的浪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环节很少,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俨然成了科学探究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完成“探究”,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用教师的“讲授探究”代替了学生探究。学生的自主建构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有了问题。
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意义建构。
在探究过程中,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学生设计的方案不合理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当学生交流讨论出现争执时,教师应及时地协调关系,鼓励他们更深入探讨;当学生无法正确分析处理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整合知识,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述结论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补充。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应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较适宜的方法。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地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往往只流于形式,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各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其缺陷的地方,每一种方法和模式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的。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生等都是可变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最好的方法和模式。随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中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科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4 问题探究,开放有度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挖空心思地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处心积虑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多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对问题的探究,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现成的答案之外寻求新的尝试,甚至无所顾忌地“迁移”和“延伸”。学生积极发言固然是好事,但教师应适时加以纠正,如果一味的迁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就会出现答非所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也顾此失彼,抓不住学习重点,造成了教学的有效性缺失。
对问题探究的过度“开放性”还体现在对问题或情景的设计过于开放、漫无边际,结果是冲淡了探究的过程和意义。设问和探究要让学生真正感受探究的过程,明确探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或情景时,切不可过于开放自主,要在某些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做一些必要的引导和提示,以利于学生有目的性的思考和活动,一味地放开,只会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漫无目标,抓不住重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去探究,并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5 避免短期效应,应注重长期效果
对于科学的教学来说,有些内容是通过课时教学能够实现的,并能马上测量的,是教学的短期效应,有些内容需通过长期的教学才能逐步形成的,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是一个长期效果。在教学中只追求可测量的短期效应,而忽视不可测量的长期效果的教学来片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事与愿违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短期效应,更应注意长期效果,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尽管长期效果的教学在近期不如短期效应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将教学是为人的终身发展的本质予以否定,这样的教学不管课时教学的效果如何好,也将是无效的教学。
1 深刻体会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教学目标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强调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同时,不能忽视知识教学,应切实保证知识教学的有效性。“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这里的“知识”显然指狭义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技能”则需靠体验和感悟,因此,“知识与技能”应作为两个维度来确立目标。对于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绝不能急于求成,一个课时的教学,甚至一个学期的教学也难实现其目标,它是一个“长期目标”而不是一节课的“短期目标”,只能融合、渗透在教学中。
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目标定位必须遵循渐进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目标定位必须要符合学生的水平和实际,还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切不可起点太高。要深刻领会其实质,要进行系统科学地计划,在课时教学目标的确立时,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把课程的所有目标都当成课时目标来确立,那样势必导致课堂教学重形式而缺实效。
2 把握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许多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越俎代庖,代为探究。从发现和提出问题到分析论证、得出结论,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视学生的创新思维为教学时间上的浪费,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环节很少,只是机械地按照教师设计的方案操作。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俨然成了科学探究的主人,学生只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设计的实验完成“探究”,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用教师的“讲授探究”代替了学生探究。学生的自主建构缺乏,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有了问题。
因此,教师应在学生的探究学习中充当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与学生一起探索、讨论、交流,共同完成意义建构。
在探究过程中,当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当学生设计的方案不合理时,教师要帮助他们修改;当学生交流讨论出现争执时,教师应及时地协调关系,鼓励他们更深入探讨;当学生无法正确分析处理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科学合理地整合知识,从中寻找规律,发现规律;当学生不能完整地表述结论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补充。师生间的互动交往不应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应追求实实在在的质量和效果。
3 教学有方,教无定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没有最好的方法,只有较适宜的方法。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在教学过程中,过重地注重模式,机械地套用一种模式,往往只流于形式,处于被动僵化的局面。各种教学方法在实现教学目标方面都有其独特的作用,但也有其缺陷的地方,每一种方法和模式能够发挥其最大作用是建立在一定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的。不同课时的教学内容、不同班级的学生等都是可变因素,因此,课堂教学中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所谓最好的方法和模式。随着课堂教学目标的多元化,教学中要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建构多样化、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体系,做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以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在科学教学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式,以形成有效的课堂教学。
4 问题探究,开放有度
新课标实施以来,教师挖空心思地把学生学习的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处心积虑地追求教学形式的新颖和多样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发散思维能力。特别是对问题的探究,许多教师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现成的答案之外寻求新的尝试,甚至无所顾忌地“迁移”和“延伸”。学生积极发言固然是好事,但教师应适时加以纠正,如果一味的迁就、信马由缰、放任自流,就会出现答非所问,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学生也顾此失彼,抓不住学习重点,造成了教学的有效性缺失。
对问题探究的过度“开放性”还体现在对问题或情景的设计过于开放、漫无边际,结果是冲淡了探究的过程和意义。设问和探究要让学生真正感受探究的过程,明确探究的目的和意义。为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或情景时,切不可过于开放自主,要在某些方面给予一定的限制,做一些必要的引导和提示,以利于学生有目的性的思考和活动,一味地放开,只会使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漫无目标,抓不住重点。“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的去探究,并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将大打折扣。
5 避免短期效应,应注重长期效果
对于科学的教学来说,有些内容是通过课时教学能够实现的,并能马上测量的,是教学的短期效应,有些内容需通过长期的教学才能逐步形成的,而且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是一个长期效果。在教学中只追求可测量的短期效应,而忽视不可测量的长期效果的教学来片面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事与愿违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注意短期效应,更应注意长期效果,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尽管长期效果的教学在近期不如短期效应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将教学是为人的终身发展的本质予以否定,这样的教学不管课时教学的效果如何好,也将是无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