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创新教育论文参考(2)
中学创新教育论文参考
中学创新教育论文参考篇2
浅析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摘要: 历史学科需要创新教育。只有改进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改变教学观念,才能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历史教学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有助于推进历史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关键词:历史 创新教育 教学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是全面创新的教育。创新的教育需要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历史学科也毫不例外。只有对本学科不断创新,才有 发展前途,才有存在的必要。因此如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历史教学中,就显得至关重要。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践的。
一、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创新教育
传统的历史教法是重知识传授、重智育内容。教师是注射者、学生是接受器,结果往往是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是雾里看花,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并形成一个概念“历史就是死记硬背”,认为历史不需要思考与理解,更谈不上创新。因此,改进教学势在必行。要考虑①怎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对求知创新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②如何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主动掌握知识,而掌握一定知识又是创新的先决条件。③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有了兴趣和习惯还不够,还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到目的不罢休的精神,才能激发创新的潜意识。
二、改进教学手段,融入创新教育
除了阅读教材,那些生动逼真的历史图片,展示了历史场景,渲染了气氛,让学生有了充分的感性认识,的确为历史课堂增色不少。但这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充分利用 现代化教学手段,如运用电视、录像、多媒体播放历史影片,带领学生跨越时空,由现实进入历史,让他们成为历史的见证人,让他们与历史人物同呼吸、共命运。这样,枯燥无味的历史知识将会生动起来,死气沉沉的历史事件将鲜活起来,遥远模糊的历史人物将清晰起来,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将会高涨起来。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又怎么能不爱创新呢?课堂质量怎么能不提高呢?
三、改变教学观念,培养创新精神
传统的教学是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仅限于课本,习题答案都以教师的讲授为准。学生的思维总拘泥于固定的框架,又怎么能创新呢?因此,应转变观念,鼓励学生多动脑、多发现、大胆创新。
1.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和谐的教学气氛。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积极思维。如:允许学生和老师争论,课堂提问时,经常问:“你认为呢”、“还有不同的想法吗”、“再想想”等。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旦学生成功,要及时赞扬,当掌声响起的时候,学生就体验到创新的喜悦。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如果我们对已有的理论和成果不加任何质疑地全盘接受,人类将永远停滞不前。在教学中,我经常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见解。例如,有学生认为:隋炀帝心胸狭窄、不容贤才是导致隋朝灭亡的加速器,而唐初之所以会出现“贞观之治”是与唐太宗爱护人才、善于用人密不可分的。从人才的角度分析隋灭唐兴是非常少见的。这种探索精神是非常大胆而可贵的。
3.在历史教学中进行审美教育。
历史是人类生活和斗争的记录,历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瑰宝,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及历史著名的建筑与工艺品,各时代伟大的人物事迹,无不在智育中含美育之元素。历史教材本身就是一座美育的大宝库,而其中更不乏富有创新精神的审美因素。这些具体的、鲜明的美的形象一旦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体现,就会充分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创新教育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只有把创新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历史教育中才能更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效率,也将有助于推进历史教学整体改革,提高素质教育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