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论文大全 > 毕业论文 > 教育类论文 > 心理学类 >

心理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时间: 秋梅0 分享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要想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具有自信、乐观、坚强的意志、友好协作等健康心理的新一代是必不可少的。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心理学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心理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浅谈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

  家庭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同的家庭给个体带来的影响体现在个体身心发展的各个方面,包括社会化、情绪体验、人格发展、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等。家庭功能是否良好是个体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家庭功能”的概念自上世纪70年代被提出已有了40多上的历史,研究者都认为家庭对个体的发展及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国内缺乏一篇文章对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梳理。本文简单概述了关于家庭功能的理论模型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对国内的研究做了总结,提出了未来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一、家庭功能的概念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家庭功能”的概念以来,心理学界对家庭功能概念的界定就很多,总的说来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结果取向的家庭功能,以Olson为代表,认为家庭功能是家庭系统中家庭成员的情感联系、家庭规则、家庭沟通以及应对外部事件的有效性;另一种是过程取向的家庭功能,以Epstein为代表,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

  二、家庭功能的理论

  (一)Olson的环状模式理论

  该理论是Olson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的,主要用于家庭研究、临床评估、训练、婚姻和家庭治疗。它首先以家庭系统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家庭治疗、家庭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家庭系统论中描述婚姻与家庭的50多个有关概念进行聚类,得到描绘家庭功能的三个维度: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和家庭沟通。家庭亲密度指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关系;家庭适应性指家庭系统为了应付外在环境压力或婚姻、家庭的发展需要而改变其权力结构、角色分配或家庭规则的能力;家庭沟通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

  该理论假设家庭实现其基本功能的结果与其亲密度和适应性之间是一种曲线关系,亲密度和适应性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的功能发挥要好;家庭沟通是一个促进性因素,平衡型家庭比不平衡型家庭有更好的沟通。

  (二)Beavers的系统模式理论

  Beavers等人1977年提出了家庭系统模式理论。他们认为,家庭系统的应变能力与家庭功能的发挥之间是一种线性关系,即家庭系统的能力越强,则家庭功能的发挥越好。该理论从两个维度考察家庭功能:一是家庭在关系结构、反应灵活性等方面的特征,它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之间呈线性关系;二是家庭成员的交往风格,它与家庭功能发挥的效果之间呈非线性关系。处于两个极端的向心型交往和离心型交往均不利于家庭功能的发挥,家庭成员常会出现适应障碍。

  (三)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

  Epstein等人提出的McMaster家庭功能模式理论主要从家庭完成的任务来定义家庭功能。该理论认为,家庭的基本功能是为家庭成员生理、心理、社会性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环境条件。为实现这些基本功能,家庭系统必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以适应并促进家庭及其成员的发展。实现家庭基本功能和完成基本任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1)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 solving);(2)沟通(communication);(3)家庭角色分工(family role);(4)情感反应能力(affective response);(5)情感卷入程度(affective involvement);(6)行为控制(behavior control)。根据家庭在上述6个方面的表现,可以明显看出家庭功能发挥良好与否。

  (四)家庭过程模式理论

  家庭过程模式理论由Skinner等人提出。该理论认为,所有家庭成员共同应对、完成各种任务(包括危机任务)是家庭最主要的目标,家庭及所有的成员都在完成任务的这个过程中得到成长,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度、家庭的整体性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得到提升。该理论提出:任务完成、角色作用、沟通、情感表达、卷入、控制和价值观,来评价家庭功能的7个维度,其中以任务完成为核心,各维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同评价一个家庭的功能发挥效果的强弱。

  三、家庭功能与心理健康

  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表明,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的关系。Shek在一项研究中,对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做了进一步考察,结果发现,家庭功能和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存在显著的相关,家庭功能不良的青少年有更多的问题行为。张红静对大学生的研究发现家庭的总功能、问题解决和角色功能是预测人格的关键因素。沈怡芳等人的研究认为健全的家庭功能有助于青少年形成积极的应对方式。刘枫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家庭功能对抑郁情绪的形成具有重要的调节效应。Russell等人的研究发现青少年的自尊与家庭功能有着密切关系,自尊作为自我系统的重要物质,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及良好个性的形成具有积极影响。

  方晓义等研究了家庭功能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发现个体的适应能力与其所在家庭的功能状况有密切联系,家庭功能不良会导致子女出现更多的外显和内隐问题。侯晓英等人对大学新生的研究表明,大学新生的家庭功能类型与他们的心理健康的相关关系是显著的,来自极端型家庭的大学新生在抑郁、焦虑、敌对和人际关系敏感四个心理健康的因子上均低于来自平衡型及中间型家庭的新生。郑日昌等人的研究发现,家庭功能对大学生情绪表达性、孤独感觉有显著预测作用。于文华的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家庭功能状况会影响到其性别角色态度和成熟恐惧的水平。

  四、展望

  正如张文新在对家庭系统的阐述中指出:作为一个系统,每个家庭都存在其特定的、相对稳定的交往与情感模式,相应的内在规则, 家庭系统按照其内在规则不断运行。同其他系统一样,家庭系统总在保持“平衡”,而一旦发生某种变动时。如家庭成员数日发生增减、家庭成员自身出现某种变化、与家庭相联系的社会大环境发生了变动等,家庭系统原有的运行模式就全受到挑战,家庭系统就必须进行调整以适应这些变化,即规则→突发事件→新规则。因此可以看出,家庭是一个不断运行的动态系统。这一系统由其自身的功能,即家庭功能。它是影响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发展的深层变量。

  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深入了解青少年的家庭功能、心理健康的状况,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和理论研究是值得我们进一步关注的。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价值,而且使我们在工作中能更好地把握和处理家庭这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进而在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方面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猜你喜欢:

1.心理学本科论文范文

2.大学心理学毕业论文

3.心理学毕业论文范文

4.心理学专业毕业论文

3533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