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下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篇1
浅谈网络热词产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群间存在着不同的利益诉求,由此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其突出的外化表现即是网络热词大行其道。本文借用社会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网民个人和网民群体两个层面出发,探讨转型期民意表达的思维特征。
关键词:网络热词 思维 转型期 民意表达
思维一般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马克思说:“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
现代社会,互联网成为人们表达意见、实现社会参与的重要空间,它使人类思维半径加宽,深度加大,精确度加深。这种思维方式变化的一个集中体现即是网络语言的变迁,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网络热词的产生。网络热词,折射出一定时期内网民普遍关注的社会事件和现象,反映了网民对现实社会的观点与立场。某种程度上,网络热词已经成为民意表达的符号,体现出民众参与公共事务的热情及其背后的公民意识。
网络热词是民意表达的外化表现
网上产生并流行的热词常与社会热点事件相关,是网民情感和意见的表达。以互动百科发布的2010年十大网络热词为例,“涨时代”是网民对2010年物价疯涨现象的感慨,“蒜你狠”、“苹什么”、“糖高宗”等,生动形象地说明物价疯涨对百姓心理底线的挑战。“炫父”指炫耀父辈的权势和能力,以为凭此能搞定一切的社会现象,该词源于一起校园车祸案中肇事者“我爸是李刚”的叫嚣,表达出网民对这种骄横行径的集体不满。3Q战争意指360与腾讯的纷争,由于QQ和360在各自领域垄断性的覆盖率,多数网民被迫卷入这场互联网战役,两家公司对用户的绑架行为最终引发网民的声讨浪潮。
“西毕生”、“恨爹不成刚”、“一个艰难的决定”等热词,高度浓缩且形象、精准,可以感染多数网民,形成网络民意。而网络的普及、网民群体的扩大又反过来推动热词的形成和传播。网友乐此不疲地创造并使用热词,既是对社会热点事件的聚焦,也是“对事实真相的追求、对民生热点的关注、对不良现象的批评”,属于网络民意表达的方式之一。
网民个体意见表达的思维特征
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思维形成并积累起来的。网络热词是网民表达个人意见的载体,热词的产生和发展在微观上即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不仅具备思维的一般特征,也有着自身的特色。
间接性和概括性。对思维的定义虽在表述上略有差异,但大都持“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一说。思维的间接性指思维活动常“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网民通过热词表情达意时,通常不是直陈社会弊端,而是借由相关事件中的典型词语间接反映观点与倾向。如“躲猫猫”、“俯卧撑”、“压力差”等,都折射出网民对于相关事件或现象的不满与思索,以及对社会弊端的无奈调侃。网络热词是网民对社会事件关键词的浓缩与提炼,是对社会现象核心意义的总结,具有概括性。“恨爹不成刚”代表普通民众对“官二代”享有各种优待现象的不满;“给力”可以用到任何表示赞扬的场合;“压力山大”则概括了现代白领面对的各类困境与挑战。
针砭时弊,目的性强。思维是“有目的的”,总是“指向于解决某个任务”。网民创造热词的目的首先在于总结社会热点事件或现象,其次为引发关注,进而在互相交流的过程中形成舆论影响现实。具体说来,当某个新闻事件或某种社会现象出现时,网友为便于描述和交流,需要一个代号指称这一事件或现象。这种需要转化为个体的思维任务,网民分析并抓住问题的核心,总结出一个具有概括性的、简练的词语,并运用到网络中。当该词在实际的网络交流中被认可,乃至在现实社会中被广泛使用时,我们可以认为网络热词就此形成,并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多数网友的意见或倾向。在此过程中,通过对热词有意识地创造、使用,网民意见在网络上形成强大的舆论声势,引发传统媒体关注,而这种关注可能改变政府决策或民众社会行为。
个性化和社会化兼有。从宏观上讲,随着世界的多样性和多元化,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思维的主体,即人自身也日益多元化和个性化。网络平台的便捷、平等、自由使人们利用网络生产、传播、交流信息越发灵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随之得到充分发挥。任何个人都可能参与热词的创造和传播,借用个性化的表达,通过互联网扩散,形成对某一事件或现象的共同意见和统一称谓,原本个性化的描述也因此有了网民共享的意义空间。典型的如“神马都是浮云”,该词本是天涯社区网友蓉荣在帖子《感谢小月月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了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深度八做留恋》中的惯用语,随着“小月月”的爆红及“拜月教”的兴起,“神马都是浮云”备受网友热捧。
隐喻式批判。现实社会中,社会阶层分化、利益分配不均、公权力滥用等,都会诱发民众的不满甚至愤怒。罗兰·巴特说:“活在我们这个矛盾已达极限的时代,何妨任讽刺、挖苦成为真理的代言。”在网络环境下,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使网友无法通过激烈的言辞表达,只能转而借由简洁俏皮、调侃戏谑的词语表现适度的无奈和愤怒,用一个个幽默的隐喻表达自己对社会的批判。如“被自杀”、“被就业”等。“被自杀”一词来自一些案件报道如“俯卧撑”、“鞋带吊死”等,其中警方关于受害人死因的结论无法令人信服,热词便成为网民表达不满的工具。“被就业”则是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出现的。有高校毕业生在网上发帖庆祝“被就业”,称自己早已就业却毫不知情,就业协议书上的签章名是一个从未听说的公司。近年来,很多高校为提高就业率“帮助”学生就业,“被就业”是深受其害的网友对现实的讽刺和挖苦,也是一种隐喻。
多样性和娱乐化。网民是最具创意和活力的语言群体,有着个性张扬、追新求异的心理特征,网络热词中的民意表达因而也有了多样性的思维特征。仅从来源上说,就有源于方言的如“给力”、“帅锅”;源于汉语谐音的如“鸭梨”、“神马”、“杯具”;源于社会热点事件的如“蒜你狠”、“姜你军”、“羊羔体”;英语音译如3Q(Thank you谢谢你)、IC(I see我知道了)等等。网络热词的丰富多样也体现出网络民意表达娱乐化的思维特征。“躲猫猫”、“楼脆脆”、“打酱油”、“俯卧撑”等,将原本严肃甚至悲哀的事件或现象通过充满戏剧元素的词语表达出来,戏谑的口吻反映了网民的娱乐心理。更有甚者,“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别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等热词本身并无实在意义,却可以风靡网络,表明多数网友仅仅想通过这种象征性符号,在空虚无聊中寻求刺激、互相娱乐而已。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心理审视
网络为人们提供了新的互动空间和环境,网络社会群体随之形成,并有着交往空间大、更具亲和性、成员自由度大等特征。在网络空间中,网民个体已经被社会化了,成员为取得各自在网络世界的社会地位,实现群体归属,必然会自觉遵循群体规范,模仿群体主流行为,从而获得其他成员的认同,求得自身的安宁。
网民群体社会角色认知:具有独立思想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社会角色是“在社会系统中与一定社会位置相关联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也可以理解为“个体在社会群体中被赋予的身份及该身份应发挥的功能”。网络社会具有数字化、去中心化等特点,网络身份的认同过程也随之改变。在互联网中,网民可以自由决定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扮演什么角色。不同时段或场合,这种身份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异,甚至互相冲突。这种情况下,网民预设情境也随之改变为:上网时任何人都可能遇到,要用一种“可能的、可行的、冲突性小的行为方式进行交往”。如此一来,网络认同兼容的可能性反而增高,逐渐形成客观对话的场域。在这个场域中,因为没有面对面人情的压力,网友可以自在地表达意见,让不同的立场与观点彼此交锋。网络空间日益具备公共领域的特点,网民可以针对共同关注的社会事件或现象公开讨论,产生对事件或现象的一致描述(即网络热词),形成共同的意见或倾向。这里,网民群体逐渐进化为具有独立思想、个性和观点的网络公民集合。
网民群体意见表达的社会动机:交往与自我实现。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称动机论)认为,驱使人类行为的动力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些需要可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反观网络社会群体上网交流的目的,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把网上交流当做工具,为某种目的而与网上的符号和人沟通;二是把网上沟通本身当做目的,即享受网络沟通给人带来的愉快和充实之感。对照马斯洛的动机论可以发现,网民群体通过热词进行交流和意见表达的动机主要有归属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4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81.6%,网民群体趋于年轻化。他们不再满足于默默无闻的生活方式,而勇于展示个性,彰显自我。网络热词个性化、前瞻性的表达特点契合网民的生活态度,满足了网民群体的自我实现需求。同时,热词以其丰富的意涵,准确精练地诠释出相互交织、渗透的诸多复杂情绪,被网民广泛运用到网络交往中,在网络民意表达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网络热词折射民意表达的心理动力:从众。从群体心理角度来看,网络热词的广泛传播是借助网络社会群体中的从众心理实现的。群体施加压力使个体从众有两种形式:信息性压力和群体规范压力。目前,网络是人们接收和交流信息最重要的途径,对网络热词的创造、使用和传播成为网民辨别同类人群的主要标志。为了避免遭受信息压力,网民群体积极参与“全民造词运动”,网络热词随之不断涌现。
此外,群体成员相互交流彼此影响,会形成一套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与评判标准。群体心理学家塞奇·莫斯科维奇指出,个体在群体中会有意无意地将群体的行为方式强加于己,力求与群体保持一致。唯有如此,个体才能感到自己确实属于某个群体。基于群体心理的推动,新颖且个性化的表达方式一旦出现,便会迅速成为在线交流的新范式,逐步被网络社会群体成员接纳,成为网络热词。经过时间的发酵,网络热词将逐步走出虚拟空间,进入主流话语体系,塑造出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参考文献:
1.大辞海编辑委员会:《大辞海(哲学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赵国祥:《心理学概论》,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7年版。
4.俞国良:《社会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沙莲香等:《中国社会心理分析》,辽宁: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网络时代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7.塞奇·莫斯科维奇[法]:《群氓的时代》,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8.罗兰·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9.薛国林:《网络热词的表达为什么“怪”》,《人民日报》,2010-12-02。
10.张九海:《在虚拟与现实之间——网络世界的思维特征分析》,《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11.汤建民:《从“思维是什么”到“如何思维”——关于思维分类和思维定义的再思考》,《哈尔滨学院学报》,2005(1)。
>>>下页带来更多的社会心理学方面的论文